复旦大学马基课题:生态文明与粮食问题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382242 上传时间:2017-08-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复旦大学马基课题:生态文明与粮食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复旦大学马基课题:生态文明与粮食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复旦大学马基课题:生态文明与粮食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复旦大学马基课题:生态文明与粮食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复旦大学马基课题:生态文明与粮食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复旦大学马基课题:生态文明与粮食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旦大学马基课题:生态文明与粮食问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专题讨论 生态文明与粮食问题1生态文明强调建设生态文明,丰富和发展了唯物史观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社会、自然三者的关系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形成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认为:一方面,人是自然的人,人必须以自然界为纽带,以自然界作为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自然的发展逻辑和发展状态也是人与人类社会的发展逻辑和发展状态。另一方面,自然是人化的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恩格斯指出,我们与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 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

2、,存在于自然界的” ,因而人必须在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的基础上改造自然。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唯物史观的这一理念,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强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科学发展观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扎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立足于唯物史观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剖析,吸收了西方有识之士对现代工业文明的理性反思,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文明理念上的重大创新。唯物史观视野中的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生性的原创性问题。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发展和理论升华,科学发展观第一次

3、确立起了生态文明的战略地位。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与生态文明是高度统一的。从发生领域来看,生态文明就是人们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处理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与之相关的人和人、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方面所取得的一切积极、进步成果的总和;从问题指向来看,生态文明是人类解决全球性问题、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贯彻和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过程中形成的一切理论努力和实践探索的总和;从最终结果来看,生态文明就是作为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相统一的人类实践的成果在作为主体和客体关系的人与自然关系领域的积淀和升华,集中体现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从哲学实质来看,生态文明是人化自然和人工

4、自然的积极进步成果的总和。唯物史观文明论是研究生态文明的科学方法论。唯物史观文明论为研究生态文明提供了实践、过程、结构、科学比较(多样性)和阶级等科学视野。从实践的视野来看,必须从物质生产、人自身的生产、精神生产等生产总体中来看待生态文明产生的实践基础。从过程的视野来看,生态文明是随着社会的生产关系尤其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尤其是技术进步的水平、人的关系的丰富性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程度而逐步建构起来的。从结构的视野来看,在现代生产实践的基础上,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具体的社会结构(社会生活) 、生态结构已经被整合为社会的整体结构,与之相应,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

5、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已成为文明系统的基本构件。从文明多样性的视野来看,在生态文明问题上,不存在绝对的中心,更不存在惟一的范式。从阶级的视野来看,文明总是有一定的阶级性的,我们要建设的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唯物史观是建构生态文明的科学的哲学基础。从理论地位来看,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制高点,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在人类实践的过程中,自然已经成为一个社会建构的过程,因此,唯物史观也是适用于自然领域的。从理论对象来看,自然史和人类史彼此相互制约规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规律) ,构成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因此,唯物史观直接地成为了生态文明的指导思想。从理论内容来看,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哲学基础,以物质变换为核

6、心概念,唯物史观科学地揭示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的整体情况,并科学地说明了社会关系对生态关系的影响,最后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这就是科学的生态文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专题讨论 生态文明与粮食问题2明理论的基本支点。从理论特征来看,唯物史观关于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思想具有一切哲学思想和社会思潮不具有的鲜明的科学性和阶级性。显然,唯物史观是生态文明不可超越的哲学。中华传统生态智慧是建构生态文明的思想文化资源。在“世界历史”的背景中,当我们从中国国情出发而建构新生态文明的时候,无疑更多地打上了中华文明自身的烙印。但是,只有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将古

7、为今用和洋为中用统一起来,开拓创新,我们才能真正走上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按照生态化原则展开的对象化活动是生态文明发生的现实基础。人(社会)和自然的关系是通过人的对象化活动实现的物质变换的关系,即生态学关系。人的对象化活动包括创价性(价值) 、实在性(实践)和符号性(理论)三种形式。实践是其主要的形式。对象化活动在人与自然关系领域的展开,使自然界的形状、结构、性质和面貌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使今天的自然系统成为了由原初自然、人化自然、人工自然构成的复合整体。同时,对象化活动的开展,具有明显的建设性和破坏性的双重效应。这样,就必须对对象化活动进行自觉的调控。既要不断增强其建设性效应,使人化自然和

8、人工自然真正成为向人生成的过程,也要积极预防其破坏性效应,避免在生成人化自然和人工自然的过程中导致自然异化和生态异化。这种调整的过程就是要在消灭私有制造成的异化和剥削的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样,生态文明就获得了自己存在的合理性和合法性的内在的科学的依据。生态文明是贯穿于所有社会形态(文明形态)的一种文明形式。渔猎社会、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智能文明是技术的社会形态发展的几个阶段(文明形态) ,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是人类实践在社会结构中积淀而成的成果(文明形式) 。正像每一种文明形态都有其物质文明一样,生态文明是贯穿于文明形态始终的一种基本要求。从技术的社会形

9、态来看,取代工业文明的只能是智能文明。智能文明不仅会开辟出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形态,而且也会开辟出生态文明发展的新纪元。生态文明是文明系统中一种独立的文明形式。由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所形成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狭义社会结构等结构是社会的主导性结构,由劳动实现的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所构成的社会的生态结构是社会的基础性结构。生态结构是指在人(社会)和自然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社会系统的一个特定的层次结构。生态文明是人类实践在生态结构中所积淀的积极进步成果的总和。在整个人类文明系统中,生态文明构成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的物质外壳。这一物质外壳在日益拓展着自己的厚度、深度和广度,

10、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人类改造和保护自然能力的增强。在这个过程中,生态文明已经从其他文明形式中独立出来,成为了一种专门的文明形式。生态文明是一个由基础系统、手段系统、控制系统、支柱系统和目标系统构成的整体。它超越了单纯的自然生态环境领域,涉及到人与自然的关系领域、社会有机体的各个领域,已成为整个人类文明发展的基本方向。生态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将生态文明确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不仅表明全面小康应该成为“生态小康”,而且表明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成为“生态现代化”。生态现代化就是要使生态化成为整个现代化的基本原则和发展方向。在这个过程中,只有将“生态式开发脱贫致富

11、战略”作为总体反贫困战略,促进社会结构的全面生态化,将生态化的原则贯穿到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各个方面,才能开辟一个永续发展的未来。建设生态文明是现代化建设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按照生态化的原则和要求推进经济建设,才能为生态文明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和强大的发展支撑。在这个问题上,节约发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专题讨论 生态文明与粮食问题3展、清洁发展和安全发展,从可持续发展体系的内部进一步强化了环境和发展的辩证关联;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从可持续发展体系的外部进一步强化了环境和发展的辩证关联;发展的质量要求和效益要求,从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内部进

12、一步强化了环境和发展的辩证关联。为此,必须坚持统筹兼顾。同时,生态文明是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中心的。以人为本是生态文明尤其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本质和核心。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着眼于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着眼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素质,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活动。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在生态维度上重建人的主体性、在社会维度上提升人道主义的境界,要走向人道主义和自然主义的科学的有机的统一。此外,只有将社会制度的硬要求和国民素质的软约束统一起来,才能真正走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大道。为此,必须将人的和谐发展、充分发展、自由发展和全面发

13、展协调起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高度生态文明的现实制度支持。生态危机既是资本主义总危机的组成部分,又加剧了资本主义总危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自觉地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作为其内在规定,要求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统一起来,从而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制度保证。只有在共产主义条件下,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才能最终使生态文明成为可能。显然,从唯物史观的高度研究生态文明,对于加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研究、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的价值。生态文明建设在马克思主义原理中的体现十八大报告中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大章节单列出来。在该章节中,胡锦涛指出,一是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14、二是要全面促进资源节约;三是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四是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新提法更多,如“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 “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

15、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等等。十八大中,党和国家领导人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这一个全新的概念。生态文明作为五大建设之一提出,并正式写入党章,作为党和人民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建设是有其理论原理的。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类离不开自然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其本质含义和基本特征有三:第一,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实践的基本形式有:(1) 、生产劳动实践,也就是处理人和自然之间关心的活动。这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解决其他一切实践活动的前提。 (2) 、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即人们的

16、社会交往以及组织、管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活动,在阶级社会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 (3) 、科学实验,它是从生产实践中分化出来的,专门为了认识世界而进行的探索性和准备性活动。而这三点中,第一点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实践活动的根本前提。上述各种形式的实践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界的密切关系。人类社会其实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时,随着人类的出现而产生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具有客观实在性,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人类社会的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专题讨论 生态文明与粮食问题4发展需要自然界提供的物质基础,反过来,发展的人类社会又应该保护自然界的生态环境,实现永续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要求着我们必须要正确的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正确的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的问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正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理念,也进一步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依据。事物的普遍联系: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密切联系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物质世界的联系是普遍存在的。联系的普遍性造成了事物普遍的以系统的形式存在着。马克思主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