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工艺标准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43819980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1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工艺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工艺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工艺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工艺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工艺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工艺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工艺标准(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施工工艺标准1 1 总则总则1.11.1 适用范围适用范围本章适用于智能建筑工程中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工程实施及质量控制、系统检测和竣工验收。1.21.2 编制参考标准及规范编制参考标准及规范GB 50339-2003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T 50314-2000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 50303-2002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 2 术语和符号术语和符号2.12.1 术语术语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BAS) 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 将建筑物或建筑群内的空调与通风、变配电,照明、给排水、热源与热交换、冷冻和冷却及电梯和自动扶梯等系统

2、,以集中监视、控制和管理为目的构成的综合系统。本规范所用建筑设备监控系统与此条通用。23 3 基本规定基本规定3.13.1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用于对智能建筑内各类机电设备进行监测、控制及自动化管理,达到安全、可靠、节能和集中管理的目的。3.23.2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监控范围为空调与通风系统、变配电系统、公共照明系统、给排水系统、热源和热交换系统、冷冻和冷却水系统、电梯和自动扶梯系统等各子系统。4 4 施工准备施工准备1 1 技术准备技术准备1 施工前进行图纸会审。2 施工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 ,并报上一级技术负责人审核批准。3 施工前应进行技术交底,明确施工方法及质量标准。4 明确

3、划分建筑物自动化系统(BAS)供货商与各子系统供货商之间材料(设备)供应接口。双方所供设备必须满足系统设计要求或双方签订的接口技术协议。32 2 材料准备材料准备中央站计算机、网关、DDC 控制器、各类传感器、变送器、阀门及其执行机构、桥架线槽、各类管材、线缆、型材等。3 3 主要机具主要机具1 电焊机、切割机、砂轮机、对讲机、专用工具等。 2 测试器具:数字万用表、示波器、温度计、精密压力表、标准信号发生器、兆欧表、接地电阻测试仪等。4 4 作业条件作业条件1 已完成机房、弱电竖井的建筑施工。2 预埋管及预留孔符合设计要求。3 设备机房施工完毕,机房环境、电源及接地安装已完成,具备安装条件。

4、4 空调与通风设备、给排水设备、动力设备、照明控制箱、电梯等设备安装就位,并应预留好设计文件中要求的控制信号接入点。5 各系统的供电及二次线路的方案必须满足系统监测、控制要求,并应有双方协议。45 5 材料和质量控制要点材料和质量控制要点5.15.1 材料控制要点材料控制要点设备及材料的进场验收应符合下列要求:1 电气设备、材料、成品和半成品的进场验收应按有关规定执行;2 各类传感器、变送器、阀门及执行器、现场控制器等的进场验收要求:(1)查验合格证和随带技术文件,实行产品许可证和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志的产品应有产品许可证和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志。(2)外观检查:铭牌、附件齐全,电气接线端子完好,设备

5、表面无缺损。3 BAS 系统与变配电系统、空调与通风系统、电梯系统、照明系统、给排水系统等的硬件接口、通讯线缆、信息传输及通信方式等必须相互匹配,其软硬件产品的品牌、版本、型号、规格、产地和数量应符合设计、产品技术标准要求及双方签订的技术协议、要求。(1)做好外观检查。外部设备、内部插接件应完好无损,无变形。(2)技术参数、性能指标等随机技术资料应齐全。(3)缆线符合设计和合同要求,应具有产品出厂合格证、检验5资料。4 中央管理工作站与操作分站。处理机系统、显示设备、操作键盘、打印设备 、存贮设备以及操作台等组成的管理工作站(中央与区域分站)的设备(包括软件、硬件)的品牌、型号规格、产地和数量

6、应符合设计和合同要求。(1)做好外观检查,外壳、漆层应无损伤或变形。(2)内部插接件等紧固螺钉不应有松动现象。(3)附件等技术资料应齐全、完好。(4)包装和密封良好,装箱清单等齐全。(5)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型号、版本、介质应符合设计和合同要求。5 网络设备、软件产品的进场验收按本标准信息网络系统工艺标准中的有关规定执行5.25.2 质量控制要点质量控制要点1 1 通风与空调系统通风与空调系统(1)温、湿度传感器1)安装位置控制: 不应安装在阳光直射的位置。 应远离有较强振动,电磁干扰的区域。 室外型温、湿度传感器应有防风雨的防护罩。6 应尽可能远离门、窗和出风口位置,与之距离不应小于 2m。

7、 并列安装的传感器,距离高度应一致,高度差不应大于 lmm,同一区域内高度差不应大于 5mm。2)连接线缆的控制要求:温度传感器至 DDC 之间的连接应尽量减少因接线引超的误差。镍温度传感器的接线电阻应小于 3,1k铂温度传感器的接线总电阻应小于 1。3)风管式温、湿度传感器安装控制:应安装在风速平稳、能反映风温的地方。应在风管保温层完成后,安装在风管直管段或应避开风管死角的位子和蒸汽放空口位置。 应安装在便于调试、维修的地方。 4)水管温度传感器安装控制:不宜在焊缝及其边缘上开孔和焊接。感温段大于管道口直径的 1/2 时,可安装在管道的顶部。感温段小于管道口径的 1/2 时,应安装在管道的侧

8、面或底部。 开孔与焊接工作,必须在土艺管道的防腐,衬里,吹扫和压力试验前进行。安装位置应在水流温度变化灵敏和具有代表性的地方,不宜选择在阀门等阻力件附近和水流死角和振动较大的位置。(2)流量传感器71)涡轮式流量变送器应安装在便于维修并避免管道振动,避免强磁场及热辐射的场所。2)涡轮式流量传感器安装时要水平,流体的流动方向必须与传感器壳体上所示的流向标志一致。如无标志,可按下列方向判断流向:流体的进口端导流器比较尖,中间有圆孔。流体的出口端导流器不尖,中间没有圆孔。3)当可能产生逆流时,流量变送器后面装设止逆阀,流量变送器应装在测压点上游,距测压点 3.55.5d 的位置,测温应设置在下游侧,

9、距流量传感器 68d 的位置(d 为管道外径,下同) 。4)流量传感器需要装在一定长度的直管上,以确保管道内流速平稳。5)流量传感器上游应留有 10d 的直管,下游有 5d 长度的直管。6)若传感器前后的管道中安装有阀门,管道缩径、弯管等影响流量平稳的设备,则直管段的长度还需相应增加。7)信号的传输线宜采用屏蔽和有绝缘保护层的电缆,宜在 DD 侧一点接地。(3)压力、压差传感器1)应安装在便于调试、维修的位置。2)应安装在温、湿度传感器的上游侧。3)应在风管保温层完成之前安装风管型压力、压差传感器。4)风管型压力、压差传感器应在风管的直管段,如不能安装在8直管段,则应避开风管内通风死角和蒸汽放

10、空口的位置。5)水管型蒸汽型压力与压差传感器安装的开孔与焊接工作必须在工艺管道的防腐、衬里、吹扫和压力试验前进行。不宜安装在管焊缝及其边缘处上开孔及焊接。其直压段大于管道口径的 2/3 时,可安装在管道顶部,小于管道径 2/3 时,可安装在侧面或底部和水流流速稳定的位置,不宜选在阀门等阻力部件的附近和水流流速死角及振动较大的位置。6)除以上要求外,两者的安装还应符合产品说明书和设计的要求。(4)风机盘管温控器、电动阀1)温控开关与其他开关并列安装时,高度差不应大于 lmm,在同一室内,其高度差不应大于 5m,温控开关外形尺寸与其他开关不一样时,以底边高度为准。2)电动阀阀体上箭头的指向应与水流

11、方向一致。3)风机盘管电动阀应安装于风机盘管的回水管上。4)四管制风机盘管的冷热水管电动阀共用线应为零线。5)客房节能系统中风机盘管温控系统应与节能系统连接(5)电动风门驱动器1)安装前应按安装使用说明书的规定检查线圈、阀体间的电阻,供电电压、控制输人等符合设计和产品说明书的要求。且宜进行模拟动作。风阀控制器的输出力矩必须与风阀所需的相配,符合设计要求。9它不能直接与风门挡板轴相连接时,可通过附件与挡板轴相连,其附件装置必须保证风阀控制器旋转角度的调整范围。2)风阀控制器上的开闭箭头的指向应与风门开闭方向一致。3)风阀控制器宜面向便于观察的位置安装与风阀门轴的连接应固定牢固。4)风阀的机械机构

12、开闭应灵活,无松动或卡阻现象。2 2 变配电系统变配电系统(1)设备接地电量变送柜或开关柜外壳及其有金属管的外接管应有接地跨接线,外壳应有良好的接地,满足设计及有关规范要求(2)监测设备安装与调试相应监测设备的 CT,PT 输出端通过电缆接入电量变送器柜,必须按设计和产品说明书提供的接线图接线,并检查其量程是否匹配(包括输入阻抗、电压、电流的量程范围) ,再将其对应的输出端接入 DDC 相应的监测端并检查量程是否匹配(3)变送器安装要求1)变送器接线时,严禁其电压输入端短路和电流输入端开路。通电前必须检查其通断否。2)必须检查变送器的输入、输出端的范围与设计和 DDC 所要求的信号是否相符。1

13、0(4)低压配电箱机关试验1)每电路配电开关及保护装置的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2)相间和相对地间的绝缘电阻值大于 0.5M;3)电气装置的交流工频耐压试验电压为 lkv,当绝缘电阻值大于10M 时,可采用 2500兆欧表遥测替代,试验持续时间 lmin,无击穿闪络现象(5)照明配电箱(盘)安装1)箱(盘)内配线整齐,无绞接现象。导线连接紧密,不伤芯线,不断股。垫圈下螺丝两侧压的导线截面积相同,同一端子上导线连接不多于 2 根,防松垫圈等零件齐全;2)箱(盘)内开关动作灵活可靠,带有漏电保护的回路,漏电保护装置动作电流不大于 30mA,动作时间不大于 0.1s;3)照明箱(盘)内,分别设置

14、零线(N)保护地线(PE)汇流排,零线和保护地线经汇流排配出。(6)机柜检查1)控制开关及保护装置规格、型号符合设计要求;2)闭锁装置动作准确、可靠;3)主开关的辅助开关切换动作与主开未动作一致;4)柜、屏、台、箱、盘上的标识器件表明被控设备编号及名称,或操作位置,接线端子有编号。且清晰、工整、不易脱色;115)回路中的电子元件不应参加交流工频耐压试验,48v 及以下回路可不做交流工频耐压试验 。(7)线槽敷线1)电线在线槽内有一定余量,不得有接头。电线按回路编号分段绑扎,绑扎点间距不大于 2m。 2)同一回路的相线和零线,敷设于同一金属线槽内。3)同一电源的不同回路无抗干扰要求的线路可敷设于

15、同一线槽内。敷设于同线糟内有抗干扰要求的线路用隔板隔离,或采用屏蔽电线且屏蔽护套一端接地。3 3 公共照明系统公共照明系统(1)配电箱安装配电箱体应安装牢固方正,倾斜度小于 1,垂直偏差:体高500mm 以下为 1.5mm;体高 500mm 以上为 3mm。保证箱门能开启自如。盘盖应紧贴墙面四周无缝隙。配电箱应有铭牌,回路编号齐全,正确并清晰,安装位置符合设计要求,箱体内外清洁,无损伤,施工质量员应严格把关,达不到要求的箱盒不许安装。箱盖板紧贴墙面,开闭灵活,箱体开孔合适,做到一管一孔,应利用敲落孔或用机械开孔,严禁用电焊或气割开孔。施工中,若导线被剪断,应将断线拉掉,重新穿线,总配电箱内应装

16、设接地端子12(2)配线管暗配管应用 68mm 钢筋将所有金属管与金属箱体焊接连成一体;明配时在各金属管道管壁上焊接、接地螺栓,并用软铜线(如黄绿花线)将管与箱体的接地螺栓连接在一起,保证接地畅通良好(3)插座接线1)单相两孔插座,插座孔噩直排列时,上孔接相线,下孔接零线,水平排列时,右孔接相线,左孔接零线。2)单相三孔插座,上孔接保护线(PE 线) ,右孔接相线,左孔接工作霉线。插座的保护线必须单独敷设,不允许与工作零线混用。3)三相插座,保护线接正上方的上孔上,下孔从左到右分别接A、B、C 相线,同样用途的三相插座,相序排列应一致(4)系统防雷避雷带应按设计要求,采用镀锌圆钢,并加以调直。若采用普通圆钢,截面应加大一级,且经设计同意。避雷脚应定位合理,以转角对称布置,直线段再按 1m 左右等分为原则。埋设成排脚头支架时,应弹线确保其直线度,并做到所有脚头端头平齐。引下线截面不得小于避雷带截面,搭接处焊缝应平整、饱满,不得有气孔、咬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