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普通大学体育学院(系)体育学科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

上传人:精****档 文档编号:43665014 上传时间:2018-06-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普通大学体育学院(系)体育学科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对普通大学体育学院(系)体育学科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对普通大学体育学院(系)体育学科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对普通大学体育学院(系)体育学科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对普通大学体育学院(系)体育学科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普通大学体育学院(系)体育学科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普通大学体育学院(系)体育学科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普通大学体育学院(系)体育学科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对普通大学体育学院(系)体育学科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刘建国1 范秦海1 刘雪岩2 刘希佳 1 何涛1 崔冬雪1 赵其林1 刘志红11.河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石家庄 0500162.首都体育学院 北 京 100088 1.1. 前言前言 21 世纪的中国已步入知识经济社会和信息化时代。在中国社会经济加速变革的同时,中国高 等教育也发生了深刻的急剧的变化。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成为我国新世纪高等教育发展的显著特 点。高等教育大众化给高等教育带来的不仅是数量的扩张,它也对高等学校教育思想、管理方法、 教育内容、教学方法等产生了冲击,最根本的是它对高等学校人

2、才培养方法产生了冲击。 为适应社会变革对高等教育提出的要求,在 20 世纪末国家教育部曾推出“高等教育面向 21 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等重大举措。特别 1999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了综合性大学参与师范生的培养,中国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正在 建构中。同时,为提高教师培养质量,师范院校自身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努力建设现代师范 教育体系的过程中,师范院校发展非师范专业,提高学科建设水平。师范大学的人才培养方式, 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 在高等学校的改革中,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成为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方式的突破口。完全学分 制是当前高等学校教学改革中一项十分

3、重要的措施。完全学分制是现代大学教学管理的基本制度, 它为人才成长提供了宽松的环境。因此必须根据这一改革要求,制定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计划。1998 年以来,全国各体育院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一个专业(体育教育)发展到二至四个 专业,甚至五个专业,少数院校还有更大的扩展;其中运动训练、社会体育和民族传统体育等为 非师范专业,学科门类从 1 个(教育学)到几个(经济、管理和传媒等) 。有些院校拥有 1 至 4 个 硕士授权点, 1 至 4 个博士授权点,少数院校已拥有一级学科。这些表明各各体育院校正在从传 统体育师范院校向现代多学科有特色的教学科研型综合院校的转变,在外延扩张的同时,内涵也 发生

4、了很大的变化。所以,各院校的本科各专业的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必须适应各院校新的建设 与发展的需要。 2.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 2. 1 特尔菲法 对全国普通高校从事体育教育及管理工作的专家、学者进行两轮问卷调查,获得权威支持。 运用肯德尔和谐系数的公式对专家问卷进行一致性检验,三级指标的信度系数均处于 0.9 左右, 经卡方检验结果达到显著水平,问卷效度均值为 9.23(10 分制) ,说明问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专家效度统计结果见表 1) 。 表表 1 1 专家对问卷内容效度评定统计表专家对问卷内容效度评定统计表评分评分9.99.99.79.79.49.49.19.18.68.67.87.8平

5、均数平均数9.239.23 人数人数2 22 21 13 31 11 1总合总合1010 2. 2 调查法:调查法: 2. 2.1 向全国 56 所普通大学体育学院(系)教学负责人发放调查问卷 56 份,回收有效问卷 52 份, 回收率 92.9%;收到各院(系)教学计划 52 份。向学生调查问卷 5500 份,回收有效问卷 5198, 回收率 94.5%。了解各院(系)的教学课程体系和学生的需求。 2.2.2 通过互联网和利用我省、校在国外的留学生,调查美国、加拿大等国体育院系教学计划 12 份。学习、比较和借鉴,寻找适应我国国情和 21 世纪需求的体育学科教学课程体系。 2. 3 运用 E

6、XCEL2000 和 SPSS10.0 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并对问卷中各级指标内容进 行整理和逻辑分析,结合各方面的实际情况,通过归因处理,得出结论。 3. 结果与讨论:结果与讨论:3.1 修订课程体系应遵循的原则修订课程体系应遵循的原则 3.1.1 深厚的学识与突出实践深厚的学识与突出实践 深厚的学识,是接受过高质量高等教育的重要标志,然而要使拥有深厚学识的人成为富有创 造性和发展潜力的人才,就必须经历充分的实践训练。因此,新的培养计划要注重理论课程与实 践课程的结合。 3.1.2 宽阔的平台与重点明晰宽阔的平台与重点明晰 1998 年来各体育院校修订的教学计划,突出了“宽基础”

7、 ,指出“高校可以依据本校人才培 养目标,按照宽基础、宽专业的要求,在低年级按教育、体育等大类组织基础课教学” 。但我 们制定的专业计划对“宽基础”的认识仍存在不足。新形势下,我们修订课程计划应立足于培养 学生的“科学与人文”综合素养,同时应在教育、体育大类学科平台上奠定学生更为宽广的专业 发展基础。但是,在学科大类中,涉及的专业很多,也较复杂。在学科大类的课程平台和专业课 程间应有过渡或衔接,各专业可根据本专业特点,在学科大类课程平台上考虑设置过渡性的平台 课程,做到平台宽阔、重点明晰。 3.1.3 学程分段、自主定向学程分段、自主定向 1998 年修订的教学计划强调了“学程分段、学业分流”

8、 。所谓“学程分段”是将四年学程分 为两段,第一段为通识和专业基础教育(必修) ,第二段为专业教育(专修) 。本次培养计划修订, 仍应强调前两年为基础教育,后两年为专业教育的学程分段,但应注意学生在专业选择上的自主 性。 3.1.4 精选主干、扩大选修精选主干、扩大选修新的培养计划必须能够保证完全学分制的实施,即学有余力者有可能提前修满学分;延长学 习年限者也能通过重修、补修获得必要的学分,因此,必修主干课程必须精选,选修课程必须开 足。 3.1.5 校本课程、形成特色校本课程、形成特色 各普通大学的体育学院都有几十年的历史,有的已有近百年的传程。在学术锻造上形成了自 己的特色,这是我们独特的

9、、宝贵的教育资源。我们应充分运用这些资源,建设校本课程,形成 课程特色,为社会培养特色人才。 3.1.6 综合培养、模式多样综合培养、模式多样 向综合性、有特色、教学科研型大学方向发展是各校新世纪发展的基本走向。在保持师范特 色和创新师范特色的同时,要建设好各种非师范专业。丰富的专业种类使得我们有可能实现现代 综合性人才的培养目标,丰富的专业种类和社会市场的多样化需求也需要我们创新人才培养模式。3.1.7 立足院系、资源共享立足院系、资源共享 培养计划的实施,课程方案的落实,要靠教育资源。新课程的设置,尤其是跨院(系)通修 课程、大平台课程的设置,对教育资源的利用提出了新的要求。院(系)是学校

10、教学工作开展的 基层单位,在课程计划的制定中,要立足院(系) ,能自己开设的新的大平台课程,要自己开设; 同时开设的大平台课程,也能为全校共享。 另外,国家人事管理正在发生变化,教师岗位不仅仅师范生,其它专业的毕业生也可以当教 师,只不过在上岗前,必须经过“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两门课程的考试,合格者才能上岗。这 对我们培养人才的学校来说是一个挑战,也增加了一个机遇。所以我们在修订课程体系时,一定 要考虑适应 21 世纪的社会需求,才能昌盛不衰。 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是为人才培养目标服务。课程结构是所设置全部课程 相互之间的分工和结合,是教学计划的核心。人才培养通过专业教育来实现,

11、而专业之间的差别 就体现在各自不同的课程结构,以及由此而决定的不同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上。课程体系是高 校专业教育的核心环节,它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确定的,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教学 文件。 3.2 新的课程设置:新的课程设置:(一)学科大类课程平台(大学生平台):(一)学科大类课程平台(大学生平台): 908 学时 50 学 分 政治、思想品德、法律类课程 280 学时 外语 360 学时 计算机 90 学时 教育学 46 学时 教育心理学 46 学时 大学生礼仪修养 18 学时公文、文书写作与应用 18 学时 现代教育技术 54 学时 (二)体育学基础课程平台:(二)体育学基础课程平

12、台: 828 学时 46 学分 体育学专业课程平台:几个专业(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和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共 性的课程,即必修课程或者称主干课程。 1 、体育人文社会学类: 126 学时 体育概论 18 学时 1 学分, 体育教育学 36 学时 2 学分,体育心理学 36 学时 2 学分, 体育社会学 36 学时 2 学分。 2 、运动人体科学类: 162 学时 运动解剖学 36 学时 2 学分, 运动生理学 54 学时 3 学分, 体育保健学 36 学时 2 学分, 大学生健康教育 36 学时 2 学分。 3 、田径类: 144 学时 田径健身锻炼手段与方法 18 学时 1 学分, 趣味

13、性田径运动 18 学时 1 学分,田径教学手段与方法 108 学时 6 学分。 4 、球类; 162 学时 篮球健身教学手段与方法 54 学时 3 学分,排球健身教学手段与方法 54 学时 3 学分, 足球健身教学手段与方法 54 学时 3 学分。 5 、体操类: 126 学时 体操健身教学手段与方法 54 学时 3 学分,健美操教学手段与方法 36 学时 2 学分, 舞蹈教学手段与方法 36 学时 2 学分。 6 、武术类: 108 学时 武术健身、教学手段与方法 54 学时 3 学分,太极拳教学手段与方法 54 学时 3 学分。 第一和第二平台课程的教学在第一、第二学年完成。第一和第二平台课程的教学在第一、第二学年完成。 (三)体育专业平台(三)体育专业平台 216 学时 12 学分 运动训练学 36 学时 2 学分 体育统计学 36 学时 2 学分 体育科研方法 36 学时 2 学分 运动生物化学 36 学时 2 学分 运动生物力学 36 学时 2 学分 体育测量与评价 36 学时 2 学分 (四)各专业选修平台(四)各专业选修平台 1、体育教育、体育教育(1064 学时,学时,47 学分学分) (1)必修课程:)必修课程: 164 学时 9 学分 奥林匹克 10 学时 体育教育史 36 学时 体育教学艺术与实践 10 学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