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来自网络,是本人收藏整理的,如有遗漏,差错,还请大家指正! 新加坡与中国文艺作品教学比较研究── 以鲁迅《祝福》为例谢世涯副教授摘 要新加坡初级学院和中国大陆高级中学的文艺作品教材,都选用了鲁迅的 短篇小说 《祝福》 不过,中国大陆是把《祝福》编入“语文科“,作为必修科,新加坡则把它列为“文学科“,作 为选修科 因此,作为新加坡“文学科“的《祝福》 ,与作为中国大陆“语文科“的《祝福》 ,两者之间虽然 有相通或交叉之处,但因为两国的学制不同,学生的语文程度有别,教学要求有异,故在课 程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课型、教学方法、作业练习与评鉴方式等方面,却有明 显的不同 深入探讨、比较研究两国专家处理《祝福》这篇文艺作品的相同之处和相异之点,进而对编 选教材提出有关的建议,是本论文的重点所在本文为“第六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的入选论文,1999 年 8 月 8 至 12 日由世界汉语 教学学会、德语区汉语教学学会联合主办,在德国汉诺威市举行一前 言新加坡初级学院和中国大陆高级中学的教科书里,都编选了鲁迅的短篇 小说《祝福》 不过,中国是把《祝福》作为“语文科“教材,新加坡则把它 作为“文学科“教材 由于“语文科“和“文学科“对教学内容的处理和教学 方法等的设置,虽然有相通、交叉的地方,但却有更多的相异之处,何况两国 的学制有所不同,学生的语文程度也有别 故对这篇小说的教学设计,包括教 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课型、教学方法、作业练习与考试题型等 项,都有或多或少、甚或有显著的差别 本文即根据以上各点,逐一比较而详 加论析之需要附带说明的是,新加坡称为“课程标准“的,中国则称为“教学大纲“,新加坡的《中学华文课程标准》 ,只包括中学一年级到四年级的标准, 中国的《语文教学大纲》 ,则包括了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的大纲;新加坡的高 级中学或初级学院,无论是“语文科“或“文学科“,教育部都没有发布课程 标准,却颁行了《考试纲要》1 该《考试纲要》对于“语文科“或“文学科“ 的教学目标、选材原则、选读篇目、教学重点、教学活动、授课时数、评鉴内 容、试题样本等项,都有所规定,故该《考试纲要》实际上涵盖了课程标准或 教学大纲的内容,而新加坡的教师和学生,即以该《考试纲要》作为教学与考 试的依据二学制与课程设计新加坡的学制,是 6、4、2 制:即小学 6 年,中学 4 年,初级学院 2 年 中 国的学制,除少部分略有不同外,大多是 6、3、3 制:即小学 6 年,这与新加坡 相同,初级和高级中学各为 3 年 由于中国的高级中学较之新加坡的初级学院多一年,其初级中学又比新加坡的一般中学少一 年,故在课程的设计与教材的布 置上,显然有别 就以《祝福》来说,新加坡是编入华文为第二语文“华文主 修“(以下简称“华文主修“)的文学教材里 所谓第二语文,顾名思义,是 指其程度与华文作为第一语文 2 水准的来得低 华文对中国学生来说,是自己 的母语,无所谓第一语文或第二语文 所以《祝福》无论作为语文教材或文学 教材,其水准均较之新加坡来得高,其配套的教材,份量也比新加坡多新加坡的“ 华文主修“是供学生参加“新加坡剑桥普通教育证书高级水 准会考“的一个科目,这个科目分为两个试卷,即试卷一和试卷二 试卷一是 语文教材,以实用文为主,虽然有文学体裁的作品,但须以语文教材来处理, 其目的在于考查学生华文作为第二语文的程度,包括语文知识和语文技能,即 考核学生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语文应用能力,教育部没有规定必须选读某 一些篇章,也没限定必须采用某一套教科书,各校可自行编写或选用教材 试 卷二为文学教材, 根据教育部《考试纲要》的规定 3 试卷二的文学教材, 须包括这些:(一)中篇小说:巴金《憩园》 ;(二)中篇戏剧:曹 禺《家》 ;(三)短篇小说 :鲁迅《祝福》 、 冰心《最后的安息》 、 老舍《黑白李》和曾圣 提《生与罪》 ;(四)短篇戏剧:欧阳予倩《回家以后》 、丁西林《三块钱国币》和林晨《打 破镜子的女人》 教育部只列出教材的篇目,但没有限定须采用某家出版的教材新加坡初级学院“华文主修“的文学教材,中篇小说和戏剧各为 1 篇,短篇小说 4 篇,短 篇戏剧 3 篇,总计 9 篇,全是白话文 但在中国高级中学的语文教材里,除了《祝福》外,还编选了《阿 Q 正传》等 15 篇小说, 其中包括《林黛 玉进贾府》等古典小说 在戏剧方面,编选了《雷雨》等三篇教材,其中《窦 娥冤》是古典戏剧 反观新加坡的“华文主修“,却完全没有古典文学教材, 所以单就小说与戏剧作比较,中国学生的语文和文学水准,要比新加坡学生的 高得多了,更何况中国的教科书里,还包括了诗歌、散文和文言文等文体的教 材由于两国学制不同,课程的整体设计与选材有异,使得中国高中生的语 文水准,远超越新加坡学生的水准,故对《祝福》教材的处理就显得很不相同 了三教学目标根据新加坡教育部《考试纲要》中有关文学教学的说明,文学教学的目标是 4 : 指导学生阅读现代和浅易古典文学名著,使他们能够 : (一)阅读 、欣赏和分析文学作品(二)根据某个题目,搜集有关参考资料,写成报告(三)尝试进行文艺创作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2 年版的高中《语文》课本的《说明》里,虽然强调 的多是语文教学目标,但也提出了类似以上的文学教学目标: (一)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培养 学生初步 的文学鉴赏能力(二)文学鉴赏的知识和能力训练(三)写作方面,基本能力训练同文体知识相结合,同阅读尽量配合新加坡和中国都提出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与写作,但小说的写作,只 是作为平时作业或课余的练习 历年新加坡的剑桥会考和中国的高考,无论是 分析性的主观试卷,还是客观性的标准化试卷,都不见要求写小说的试题四教学重点新加坡教育部《考试纲要》关于文学教学的重点里,包括《祝福》的教学重点,曾作出 如下的建议 5 : (一)作者生平简介(二)小说时代背景介绍(三)作者的写作动机(四)小说思想内容讨论(五)小说艺术特色分析(六)小说人物形象刻画新加坡一般的教科书、教学参考书或教师的讲义,有的就根据以上各个 重点来编选,而且资料大体上都搜集得很详尽,提纲挈领的把各个重点编写出 来 有了这些参考资料,以致影响到有些学生只注重背诵作品的分析资料,忽 略了阅读、深究原文 现以戴纯如编写的《短篇小说选析》为例,其中的《祝 福》就有下列纲目(内容则从略):(一)作者简介 (二)写作动机 (三) 时代背景 (四)思想内容:1.揭露封建地主阶级的恶毒与虚伪,2.控诉封建买卖婚姻制度的不合理, 3.同情具有反抗精神的劳动妇女,4.攻击毒害人群的迷信思想,5.反映人心的冷漠和麻木不 仁,6.讽刺小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 (五)写作技巧:结构紧凑、匠心独到,2.巧妙地运用第一人称,3.人物形象鲜明生动,4. 成功地掌握对比和讽刺手法,5.语言精炼而富有生命力:(1)用字简洁,富于概括力, (2)对白自然、精炼、传神, (3)抒情、造境,别具一格(4)博采口语,活用古语 (六)人物分析:1.祥林嫂:(1)善良、纯厚, (2)勤劳、俭朴, (3)倔强、坚韧 2.鲁四老爷:(1)保守、迂腐, (2)封建、腐败, (3)冷酷、自私、架子大, (4)虚伪、 迷信、忌讳多 3. 鲁四婶 4. 柳 妈 5.我 6.卫老婆子前面说过,中国把《祝福》列入语文科,但从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 册对《祝福》教材的处理看来,包括对《祝福》提供的“预习提示“、“思考 和练习“以及“单元知识和训练“等的处理,见出《祝福》的重点是放在文学 教学上,现分述如下(一)利用小说知识引路指导学生温习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五册的知识短文《谈谈小说》 ,要 求学生掌握小说的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典型环境,进而要求学生把 握高中《语文》第三册中所提供的《小说的人物和环境》 、 《小说的情节和主 题》 当然,学生以后还会学到第四和第五册的《中国古代小说的特点》《 小说的鉴赏》等知识短文 在指导学生把握小说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而根 据以下各点进行《祝福》的教学(二)了解鲁迅创作《祝福》的动机 (三)剖析《祝福》的时代背景(四)揭示《祝福》的主题思想 (五)理清《祝福》的故事情节和线索 (六)分析《祝福》的人物形象 (七)掌握《祝福》的环境描写 (八)梳理《祝福》的结构方式 (九)领会《祝福》的文学语言 (十)综合分析《祝福》的各项要点和比较阅读其他各单元的小说 其他不属文学教学的,这里就不赘述了以上的教学重点,是根据以下的教科书或教学参考书归纳出来的 : (一)前文提到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编的初中《语文》第五册和高中《语 文》第三册6 (二)徐振维《祝福教学》 ,该文见《名师授课录·高中语文》 7(以下即称《祝福教学》 )(三)黄岳洲主编《新编中学语文教案》高中第三册 8(以下简称《黄岳洲教案》 )(四)陶伯英主编《新编高中语文教案》第三册 9(以下简称《陶伯英教案》 )五教学难点一、对中国的旧社会很感陌生 正如资深的特级教师徐振维所说:“《祝福》是鲁迅在荷戟彷徨的苦闷 求索中创作的 思想内涵博大精深,语言表达已臻完善 但课文所反映的是距 今半个多世纪之前的人和事,今天的学生对悲剧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根源很 感陌生 课文又万把字 怎样在有限的课时里,帮助学生初步理解课文?“10 对中国旧社会很感陌生,这在中国学生尚且是个难点,在新加坡学生来说,其 难点则更大了,因为他们不但没有读过中国古代或近代历史,更没有机会接触 当代的社会,对中国社会的陌生感就更大了二、对时代背景的理解有困难 鲁迅的《祝福》写于 1924 年 2 月 7 日,这之前中国发生了两件惊天动地的 大事 其一是 1911 年由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封建专制的统 治 其二是 1919 年由知识分子领导的五四运动,目的在于反帝、反封建和提倡 新思想与新文化 《祝福》即完成于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之后,由国民党出掌 临时政府时期 故事以中国 20 年代浙江东部的农村市镇作为写作背景,当时中 国虽然已推翻了专制腐败的满清王朝,但国家各方面的建设却还未步入正轨, 军阀掌权,到处一片混乱 另一方面,封建势力和封建思想仍然紧紧地桎梏着 百姓,妇女受害尤为严重,当时的农村妇女更惨遭根深蒂固的封建礼教和迷信 邪说的蹂躏和毒害 《祝福》即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旧中国的时代面貌和社会 现实,通过祥林嫂等人物的艺术形象,深刻地揭露了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迫害 摧残妇女的本质,对旧社会的黑暗和不合理的制度提出了有力的控诉然而,学生要理解 70 年前中国旧社会的时代面貌,确实是个难点,难怪 徐振维《祝福教学》里提到与学生讨论时代背景的教学时说:“讨论又不甚有 味 “11 《祝福》的时代背景对中国学生尚且如此陌生,对新加坡学生来说 , 更不言而喻了,因为他们不熟悉辛亥革命、袁世凯复辟称帝、军阀割据和五四 运动等历史事件三、对课文的理解有障碍 文学教学与语文教学的目标不同,方法有异,但文学教学首先也必须扫 除语言文字上的障碍,否则就难以理解课文内容,难以把握作品的深层意义, 现将《祝福》文字上的一些难点,略举数例以见一般(一)为何开头第一句就这么写道:“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 (二)原文:“(鲁四老爷)是个讲理学的老监生......... 一见面是寒 暄,寒暄之后说我 '胖了' ““理学“、“老监生“以及“胖了“为何要加引号,这些都不好懂(三)原文:“说我 '胖了' 之后即大骂其新党 但我知道,这并非借题 在骂我:因为他所骂的还是康有为 ““新党“是何组织?“康有为“是何许 人?有待解释 鲁四老爷为何要骂“新党“?为何“我“这么自信鲁四老爷骂 的是康有为,不是“我“? (四)原文在描写鲁四老爷书房的布置和摆设之后,为何接着却说;“ 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了“? (五)原文:“不如走罢,明天进城去 福兴楼的清炖鱼翅,一元一大 盘,价廉物美,现在不知增价了否?往日同游的朋友,虽然已经云散,然而鱼 翅是不可不吃的,即使只有我一个...... 无论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