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教学中的情感参与

上传人:精****档 文档编号:43506635 上传时间:2018-06-0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教学中的情感参与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政治教学中的情感参与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政治教学中的情感参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教学中的情感参与(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政治教学中的情感参与政治教学中的情感参与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内容抽象,集思想性、知识性、理论性、方向性为一体的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是进行德育教育的主阵地,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主渠道。同时也是加强学生情感教育,培养奉献精神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如何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呢?根据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以及自己的教学体会我来谈谈这个方面的看法。我认为要在政治教学中进行情感的参与,就得在政治教学中使师生的情感得到更好地交流。因为情感是教师与学生的纽带,情感在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如果学生没有必要的情感体验,那么思想品德教育只能存之于脑,停之于

2、口,而不能转化为相应的道德行为。因此政治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教材和学生三者之间发生有机联系的一个交融过程。在这个全过程中,而教材又是沟通师生之间情感的主要途径和桥梁。那么作为一名思想品德老师的主要责任就是要鼓励学生积极健康, ,并在教学中把情感教育转移到学生的身上乃至心灵之中去,以便形成学生自己的思想,进而转化为学生的能力。由于政治学科的特点,在教学中有不少教师太注重理性分析和追求知识灌输,忽略了政治教学中的情感渗透、思维因素,致使政治教学枯燥无味,更是同二期课改的理念格格不入。布卢姆相信,所有学生都能学好功课,只要提供适当的学习条件,给予正确有效的指导。我认为课堂教学应是师生间情感交流的重

3、要阵地,是知识、思想交流,思维活动的主要载体。我从课堂教学开始实践,用“参与教学”为主要手段,旨在培养每一个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思维技能。伟大的教育家爱默生曾经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与尊重和爱护学生。 ”在实际的学生生活中,学生们所处的地位和他们在发展者的自尊心和好胜的心理因素所至。因此,在学校他们常常需要老师的信任,关心、爱护和帮助乃至于某些方面的同情。比如对经济条件困难的学生来说,大到支助他们的学费,小到微不足道的几张饭菜票,都可以使学生感到老师对他们的爱。如果老师能成为学生心目中爱的使者,那么学生就会真正崇拜和爱戴你了,也就是说你与学生在情感上真正达到了水乳交融的地步了。所以说教师

4、的情感态度是通向学生心灵深处的桥梁,是点亮学生内心的火把。直接影响着学生乐于参与教学的积极性。课堂需要教师敏锐的洞察力,教师应该努力鼓励学生,使学生从知识情感、态度学习方面形成积极的学习心理准备。这样才能达到教学双方和谐配合的境界。然而单单关注课堂内的这些参与、互动是不够的,教师还应关注课前课后的师生情感沟通。课余乐于倾听学生对课堂教学及对老师的意见。这样更有利于师生情感的共鸣。教学中从教材的逻辑结构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上。不同年级学生的层次水平不一样,教师应该尽可能把道理的来龙去脉讲透。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同时注意引导学生运用唯物辨证法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样,增加了知识的可信度,激发学生的求

5、知欲,调动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从感情上把政治课真正当成一门科学而严肃认真对待。在这种情况下,教与学的对立就容易得到统一。教学中我还深深体会到,情感的参与在教学中的作用是极其巨大的,它能使学生产生一种内驱力。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因为在教学中,除了教师的精心指导和帮助,社会环境的良好影响之外,至关重要的取决于学生自身的内驱力。这种内驱力又决定了学生对一学科的好恶程度,取决于学生对这一学科老师的信任程度。如果老师全身心地热爱学生,那么学生对这一门课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会使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激情,从而提高自己的智力效率。如果没有对学生的爱的情感参入,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政治教学的质量是不可能的。虽然情感参入的教学并不是政治教学的一切,但它毕竟是一切的政治教学都离不开情感教育的参入,至少我是真么认为的。实践证明学生主动性和创造力的源泉来自于情感,要使课堂上的学生也能像在游乐场一样神采飞扬,充满活力,就要使我们的课堂也有趣生动起来,教学中教师要用爱心去创设生动的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让学生积极动脑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并且始终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以情促思,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发展。对学生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样就就能促进政治教学质量的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