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复习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3435449 上传时间:2018-06-06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文言文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高考文言文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高考文言文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高考文言文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高考文言文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文言文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文言文复习(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高考文言文复习:文言虚词高考文言文复习:文言虚词常用文言文虚词之一:常用文言文虚词之一: 而,说文:“而,须也。 ”本义为胡须,在先秦时期已经不常用,秦汉以后完全消失。虚 词“而”是假借字。可作代词、连词、语气词。作代词和语气词的“而”中古以后逐渐少用乃 至消失了;作连词的“而”从古到今一直沿用,变化不大。 代词 “而”既可作人称代词,也可作指示代词。 一、人称代词 “而”指代第二人称,既可指单数,也可指复数。可以作主语或定语,一般不作宾语。 (一) “而”作主语。根据上下文义,可译为“你”“你们”等。 例: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勾践灭吴 ) (二) “而”作定语,根据上下文义,可译为“你

2、的”“你们的”。 例:旦暮吏来而呼曰:“蚤繰而绪,蚤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 ”(种树郭橐驼 传 ) 二、指示代词 “而”作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样”“这”。 例:新妇谓府吏:“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 ”(孔雀东南飞 )连词“而”可以连接词、词组、分句和句子,表示彼此之间的各种关系。 一、连接词、词组或分句,表示并列关系。 (一)连接词与词。主要连接动词或形容词,较少连接名词。可译为“且”“和”“与”。 例: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勾践灭 吴 ) 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勾践灭吴 ) (二)连接词组与词组

3、。可译为“和”“与”“并且”。 例: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秋水 )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蟺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劝学 ) (三)连接分句与分句。可译为“和”“而且”。 例: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种树郭橐驼传 ) 二、连接单句中的词或词组,表示顺承关系。 (一) “而”所连接的前后两项动作行为在时间上先后相承。可译为“就”“便”“然后”。 例:乃致其父兄、昆弟而誓之:寡人闻古之贤君,四方之民归之,若水归下也(勾践灭 吴 ) (二) “而”所连接的前后两项动作行为在事理上前后相承,前一个动作行为是后一个动作行 为的原因,后一个动作行为是

4、前一个动作行为的结果。可译为“就”“因而”。 例: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劝学 ) 三、连接状语和谓语,表示修饰关系。用作状语的一般为动词、形容词、时间名词或介词 短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方式或时间等。根据实际情况,可译为“地”“着”“就”。 例: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2太后盛气而揖之(触龙说赵太后 )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劝学 ) 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触龙说赵太后 ) 四、连接词组,表示转折关系。连接的两部分意思相对或相反。可译为“可是”“但是”“却”。例: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寡人之于

5、国也 ) 五、连接分句,表示转折关系。连接的两部分意思相反。可译为“可是”“但是”“然而”“却” “可是却”。 例: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 ) 六、连接分句,用于复句的前一分句,提出程度更甚的事例作衬托,后一分句常有表示层 进的连词“况”“而况”“又何况”等与之呼应。可译为“尚且”。 七、连接词组或分句,表示层进关系。可译为“而且”“并且”。 例: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触龙说赵太后 ) 八、 “而”用在主语、谓语之间,表示强调或转折语气,它所在的句子常用

6、作表条件或假设的 分句。根据文义可译为“就”或“如果”“如果都”“却”。 例: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 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其有敢不尽力者乎(勾践灭吴 ) 九、连接分句,表示假设。用于复句的前一分句,表示假设的条件或情况,后一分句表示 结果。可译为“如果”“假如”。用例较少见。 十、 “而”与“上”“下”“来”“往”等词连用,表示时间、数量、范围的起限。可译为“以”,或不 译。 由孔子而来,至于今百有余岁,去圣人之世若此其未远也(孟子尽心下 ) 语气词 “而”用于陈述句或感叹句、祈使句之后,表示终结或感叹语气。可根据文义译为“吧”“呀”

7、“啊”。 例:唐棣之花,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 (译文:唐棣树的花,随风翻动摇摆。 难道不思念你?只是居住得太远。 ) (论语子罕 ) 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译文:停下来吧,停下来吧!如今从政的人都很危险 啊!) (论语微子 )常用文言文虚词之二:何说文:“何,儋也。 ”本义为“担负”,后假借为“谁何”之“何”。可用作代词、副词。先秦 已有用例,后一直沿用于文言中。代词用作疑问代词。 一、 “何”代事物。可译为“什么”。 (一) “何”作主语。 例:公曰:“何谓忠贞?”对曰:“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送往事居,耦俱无猜。贞也。 ”(左传僖公九年 )3(二) “何”作谓语,一般

8、在动词后,也可提至谓语前,构成倒装句。 例: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寡人之于国也 ) 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论语颜渊 ) 在“何+所+动词”的句式中, “所+动词”这个名词性短语为主语, “何”可理解为提至主语前的谓 语。 例: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白居易卖炭翁 ) “何+所”与动词之间有否定副词“不”,构成“何+所+不+动词”的句式,表示“无所不”的 意思。 例: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译:如果我自己是个非常好的人,那么没有什么人 不能包容的, (论语子张 ) “何”作谓语,它的前面有表示否定的词语“非”,共同构成紧缩

9、复句,表示一种强烈的肯定 语气。 例: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 (三) “何”作动词宾语,先秦时期大都在动词前,偶有在动词后的;作“云”“言”“谓”和系词 性动词“为”的宾语时,多在后。 例: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 (四) “何”作间接宾语,主要出现在“何谓 X”的句式中,可译为“称什么(为)什么”“管什 么(叫)什么”。这种“何谓 X”的句式与“何”作主语的“何谓”句式在形式上相同,实则 不同,因为其答语中与“何”相对应的词语在句中充当间接宾语。 例:曾子曰:“敢问何谓七教?”孔子曰:“上敬老则下益孝,上尊齿则下益悌,上乐施则下 益宽,上亲贤则下择

10、友,上好德则下不隐,上恶贪则下耻争,上廉让则下耻节,此之谓七 教。译:曾参问:“请问什么是七教呢?”孔子说:“位居上位的人尊敬年长的人,那么 百姓就会讲孝道;位居上位的人严格遵从长幼之别,那么百姓就会做到弟弟更加顺从兄长; 位居上位的人乐善好施,那么百姓就会更加仁慈宽厚;位居上位的人亲近贤良的人,那么 百姓就会择良友而交;位居上位的人注重德行,那么百姓就不会隐瞒情况;位居上位的人 憎恶贪婪的行为,那么百姓就会以争利为耻;位居上位的人讲究廉洁谦让,那么百姓就会 以不讲礼节为耻,这就是所谓的七种教化。 (孔子家语王言解第三 ) (五) “何”作介词宾语,先秦时期大多在介词前。以“何”为宾语的介词短

11、语,或在动词前作 状语,或在动词后作补语。汉代以后, “何”在介词后的情况逐渐增多。 例: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 二、 “何”代人。可译为“谁”。 (一) “何”作主语。 例:今大王诚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不诛?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不服?以义兵从思东 归之士,何不散?(汉书韩信传 ) (二) “何”作谓语。 例:祭伯者何?天子之大夫也。 (公羊传隐公元年 ) (三) “何”作宾语。 例:公不如谓周君曰:“何欲置?令人微告悍,悍请令王进之以地。 ”(战国策西周策 ) (四) “何”作介词宾语。可在介词前,或在介词后。可译为“谁那儿”“谁那里”“什么人那里”。例:然则义何

12、从出?子墨子曰:“义不从愚且贱者出,必自贵且知者出。 ”(墨子天志中 )三、 “何”表抉择,指人、事物、处所等。可译为“谁”“什么(东西) ”“哪个国家”“哪里”。 (一) “何”作小句主语,前面有表示抉择范围的词语,作全句主语。有时,全句主语承前而4省。 例:客执骨而问曰:“敢问骨何大?”仲尼曰:“丘闻之:昔禹致群神于会稽之山,防风氏 后至,禹杀而戮之,其骨节专车。此为大矣。 ”(国语鲁语下 ) (二) “何”作动词宾语,在动词前。表示抉择范围的词语在前或承前而省。可译作“哪一” “谁”。 例: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 ” 曰:“去

13、兵。 ”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 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 无信不立。 ”(论语颜渊 ) (三) “何”作介词宾语,或在介词前,或在介词后。 例:堂谿公见昭侯曰:“今有白玉之卮而无当,有瓦卮而有当。君渴,将何以饮?”君曰: “以瓦卮。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 (四) “何”在名词前做修饰语。可译为“什么”。 例:菜食何味最胜?(南史周朗传 ) 四、 “何”指原因。作谓语,一般在主语后,偶有在主语前构成倒装句式。可译为“为什么”。 例: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寡人之于国也 ) 五、 “何”指处所。可译为“哪里”“什么地方”。 (一) “何”作主语。 例:客执骨

14、而问曰:“敢问骨何大?”仲尼曰:“丘闻之:昔禹致群神于会稽之山,防风氏 后至,禹杀而戮之,其骨节专车。此为大矣。 ”(国语鲁语下 ) (二) “何”作动词宾语,先秦时期多在动词前,汉以后在动词后者渐多。 例:王召陈轸告之曰:“吾能听子言,子欲何之?请为子约车。 ”对曰:“臣愿之楚。 ”(战 国策秦策一 ) (三) “何”作介词宾语,先秦时期多在动词前,有个别在后,汉以后在介词后者渐多。 例:是犹百门而闭一门焉,曰:盗何从入?(墨子鲁问 ) 六、 “何”指情状,用于名词前作修饰语。可译为“什么”“什么样的”。 例: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为何器?”(荀子宥坐 ) 副词 一、用在谓语前,用来询问原因

15、。有时在“何”后的动词及其宾语之间加“乎”字,构成“何+ 动词+乎+宾语”的句式。可译为“为什么”“干吗”。 例: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子路、曾皙、冉有、 公西华侍坐 ) 二、用在谓语前,表示反诘。后面常跟助动词“能”“敢”“足”“可”等。可译为“怎”“怎么”。 例: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 三、 “何”起加强语气的作用。可译为“怎么那么”“何等地”。 (一)用于形容词、短语或小句前。 例:羽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乃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多也。 ”(汉书相籍传 )(二) “何”后的成分是小句,小句的主语多为动词或动词短语

16、,谓语多是形容词。 例:钟子期夜闻击磬者而悲。使人召而问之曰:“子何击磬之悲也!”(吕氏春秋精通 )(三) “何”用在句首,句子的主语(常为小句)和谓语(形容词)之间加“之”。 例:扬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扬子之竖追之。扬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 ”(列子说符 )5常用文言文虚词之三:乎说文:“乎,语之余也。从兮,象声上越扬之形也。 ”“乎”的语气词用法是其本义,最早 约产生于西周时期,在古汉语中, “乎”可以表一般疑问语气、选择疑问语气、测度疑问语气、 反诘疑问语气、感叹语气和祈使语气等各种语气。唐宋以后,随着“吗”“呢”“吧”“罢”“啊”等 新的语气词的出现和大量使用, “乎”逐渐在口语中少用,而只用于仿古的书面语中。到了现 代,则除了一些凝固格式(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