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人物”栏目的选题创意与其节目构思透析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340441 上传时间:2017-08-18 格式:DOCX 页数:82 大小:72.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CCTV“人物”栏目的选题创意与其节目构思透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CCTV“人物”栏目的选题创意与其节目构思透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CCTV“人物”栏目的选题创意与其节目构思透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CCTV“人物”栏目的选题创意与其节目构思透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CCTV“人物”栏目的选题创意与其节目构思透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CCTV“人物”栏目的选题创意与其节目构思透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CTV“人物”栏目的选题创意与其节目构思透析(8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传媒大学硕士学位论文CCTV人物栏目的选题创意及其节目构思透析姓名:黄铮铮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指导教师:赵淑萍20070601中文摘要2001年7月9日,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大型栏目人物开始播出。该栏目以独特的视角,新颖的理念,关注现当代文明进程中那些显现出智慧光芒、卓越创造力和非凡品格的人们。人物栏目以纪录片为主体形态,利用人物口述、丰富的影像资料和适度的细节再现等多种拍摄手法,来展现人物的经历。该栏目每周一到周六日播,节目时长 30 分钟,每次推出一个人物。人物的观众以知识阶层为主要对象,这些人普遍有较高的学历、较高的收入,年龄层在25-55岁之间,代表社会的中坚力量。

2、本文从纪录片创作的角度入手,结合自己在人物栏目为期 8 个多月的实践经历,以选题创意和节目构思作为切入点,对人物栏目的作品进行全方位的剖析和解读。对人物类纪录片的选题精髓进行了艺术学领域的人文精神观照。同时借鉴了戏剧创作中的叙事结构理论,对人物栏目纪录片的构思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运用定量研究的方法,结合叙事学理论,对其中的个案进行了收视率方面的解读。文中列举了人物栏目的大量优秀样片,通过分析论证,为人物类纪录片的发展提供了借鉴价值。关键词:人物栏目 选题创意 节目构思 人物类纪录片ABSTRACTA program named PEOPLE start to play in CCTV-10 i

3、n 07,09,2001.This programhas special angle of view and original idea to focus on those people who aresapiential, creative, or have uncommon characters. ” PEOPLE” resorts todocumentary to form the base of the program, uses many methods like nuncupation,image data, detail emersion to show the lives of

4、 the ones in the story. ” PEOPLE”shows in every night form Monday to Saturday, the length of time is 30 minutes. It tellsa story of one person at a time. The audience of ” PEOPLE” are well-educated,high-earning-level, aged from 25 to 55,who are the elites of the whole society.This study enter on the

5、 theoretic of indite documentary, and combine withexercitation in ” PEOPLE”, study on the originality of the subject matters and designsof the program. Use the theoretic of humanism and narrate for reference to analyze ”PEOPLE”. Synchronously, quantitative analysis a case of ” PEOPLE” in audiencerat

6、ing. The purpose of the whole study is to make a reference of the documentary ofpeople.KEY WORDS: the programpeople designs of the programthe originality of the subject matters the documentary of people文献综述纪录片是一种引人入胜的影视艺术形式。Documentaire 是一个法语词汇,意思是“具有文献资料性质的” 19 世纪末,这个词汇被欧洲的一些小发行商用在招徕顾客的海报1世界上最早的一批影

7、片是纪录片。1895 12 28 日在巴黎卡普辛大道 14 号大咖啡馆的印度厅内正式公映的由 L.卢米埃尔摄制的工厂的大门火车到站婴儿的午餐等 12 部实验性的影片,都是纪录真实生活景象的。最早提出英文“Documentary”的,是英国人约翰格里尔逊。1926 2 8 日,太阳报上刊登了格里尔逊的一片文章,这篇文章是弗拉哈迪影片摩阿纳的评论。格里尔逊在这篇文章里,首次使用了“Documentary”这个源自法语的词汇。格里尔逊更因为北方的纳努克被称为“纪录片之父”本文着重研究的对象是纪录片的选题创意和节目构思。国外的纪录片研究最早开始于上个世纪 20 年代的欧美地区,除了对纪录片的本体界定、

8、方法技巧、传播功能、文化属性的探究外,各国的纪录片研究者由于深植于本民族的文化土壤中,因此对各国纪录片发展状况的探讨都明显的具有民族色彩。著名的如日本渡部实的战后日本纪录片的发展与变化、克劳斯克莱梅尔德德国纪录电影的双重困境等。关于中国纪录片的历史研究,在美国学者 Richard MBarsam 的纪录与真实世界非剧情片批评史等著作中有所涉及。但有关中国纪录片当前发展尤其是关于题材方面的专题论述,在国外同行中似乎还未见到相关成果。中国的纪录片学术研究起步较晚。现有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对纪录片本体界定的探讨(如聂欣如、张同道),关于纪录片文化属性的研究(如高维进、钟大年、任远)国外纪录片的研究和

9、评述(张雅欣)等几个方面。在纪录片的选题创意方面,中国传媒大学的钟大年教授在纪录片论纲一书中将选题放到了创作构思中进行研究。中国人1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 吕萌 左靖著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4 8 月版 197民大学的朱景和教授在纪录片创作一书中也有所涉及。在节目构思方面,主要借鉴了叙事学的理论。20 世纪的叙事学诞生于法国。法文“事学”由拉丁文词根 narrato(叙述、叙事)加上希腊文词尾 logie(科学)构成。顾名思义,叙事学应当是研究叙事作品的科学。罗兰巴特认为任何材料都适宜于叙事,除了文学作品以外,还包括绘画、电影、连环画、社会杂闻、会话,叙事承载物可以是口头或书面的有声语言、固

10、定或活动的画面、手势,以及所有这些材料的有机混合。 “叙事学”词最早是由托多罗夫提出的。他在 1969 年发表的十日谈语法中写道:“.部著作属于一门尚未存在的科学,我们暂且将这门科学取名为叙事学,即关于叙事作品的科学。” 叙事学理论起源于俄国形式主义。什克洛夫斯基、艾享鲍姆等人发现了“” “情节”之间的差异,“故事”指的是作品叙述的按实际时间顺序排列的所有事件,“”侧重指事件在作品中出现的实际情况,这些直接影响了叙事学对叙事作品结构层次的划分。最直接的影响还是来自于普洛普的民间故事形态学,这本书被认为是叙事学的发韧之作。普洛普打破了传统按人物和主题对童话进行分类的方法,认为故事中的基本单位不是

11、人物而是人物在故事中的“功能” 由此从众多的俄国民间故事中分析出 31“功能” 1966 年,交流杂志第 8 期以“符号学研究叙事作品结构分析”为标题发表的专号宣告了叙事学的正式诞生。罗兰巴特正是在这一专号上发表了著名的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为以后的叙事学研究提出了纲领性的理论设想。也是在 1966 年,格雷马斯的结构语义学问世。叙事学理论从法国传遍欧洲大陆并发展到英美时,发生了一些变化。布斯的小说修辞学、马丁的当代叙事学、瓦特的小说的兴起等是英美叙事学研究的重要成果。80 年代中期,叙事学理论开始被逐步介绍到中国。中国本土化的叙事研究也有了显著成果,具有代表性的有陈平原的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

12、变 1988 、罗钢的叙事学导论 1994 、杨义的中国叙事学 1997)等。 本文重点在于借鉴了戏剧和电视连续剧、电影等影像艺术中叙事学理论。如周靖波的电视虚构叙事导论等书。此外,中国传媒大学的赵淑萍教授在电视节目主持人一书中也对节目构思有所涉及。前言在现代传播领域,各类传播媒介无不将人的活动作为信息传播的主题。电视凭借其声画兼备的传播优势,比报刊、广播有更多的可能将人的形象、思想、情态、声音等多种元素直接而生动地传递给观众。以人为主体的纪录片大量涌现,给电视传播带来了活力与生气,也给电视传播研究提供了更加丰富的空间。2001年7月9日,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大型栏目人物开始播出。至此,在接近六

13、年的时间内,这档人物类纪录片栏目聚合了极高的品质和优秀的节目。该栏目以独特的视角,新颖的理念,关注现当代文明进程中那些显现出智慧光芒、卓越创造力和非凡品格的人们。人物栏目以纪录片为主体形态,利用人物口述、丰富的影像资料和适度的细节再现等多种拍摄手法,来展现人物的经历。该栏目的受众定位在知识分子阶层,这些人普遍有较高的学历、较高的收入,年龄层在25-55岁之间,代表社会的中坚力量。阿兰罗森沙在纪录片的良心中说,纪录片的使命在于解释历史、阐明抉择、增进人类之间的相互了解。纪录片作为电视片中最富有文化气息的片种之一,为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了解,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通过人类学的视野,借鉴戏剧理

14、论中的叙事结构理论,综合传播学研究中的受众分析方法,对人物栏目的优秀纪录片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其选题创意及节目构思的规律。为人物类纪录片的创作寻求借鉴之源。本着这样的目的,笔者同时还选取了个案进行量化研究,将叙事结构与收视率进行对照分析,力求使观点更具有科学性准确性。此外,本文还配有图例,以使自己的观点更加清晰明了。1第一章 人文精神与选题创意人文精神是人类在求取自身生存、发展的过程中,以真善美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不断实现自身解放的一种自觉的思想信念和文化准则。其具体涵义表现为:人文精神是人类对自身的完满性的一种追求,她没有固定不变的具体指向,而是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关注,主要是对这个时代人类在

15、完满性方面的缺失的关注,是对理想人生、理想人格和社会理想的缺失方面的关注。纪录片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有着纪录人类历史发展和文化变迁的使命。在选题创意方面,受到人文精神的影响尤为深远。一、人文精神与纪录片选题的发展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给后世艺术创作与艺术观念造成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其中最伟大的发现,就是对人的发现。它使得人文主义思想贯注于一切艺术形式当中。国外纪录片在题材上有着“人文社会类”和“自然环境类”的划分。我国的纪录片是以对人文社会的关注开始与世界对话的。因此,研究纪录片的选题创意,离不开对人文精神的探讨。(一)对人文和人文精神的认识在中国古代文献中,第一次出现“人文”这个词,是和“天文”相

16、对应的。易传上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说明中国传统文化是看重人的,它有别于其它重视自然力量或者超自然力量的文化类型。不过,中国文化对人性的阐述又过分局限于伦理学的范畴,在人性主善或者主恶之间争论过多。而对于完整丰满的人性全貌的认识,在中国文化中,是在大而化之的构境中完成的,其中大多数靠意会,在生活实践方面则鲜有立言。西方人学的建立始于 14 世界道 16 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欧洲文艺复兴中提出的人文主义被认为是西方人学的第一代。“人文主义,从原意上讲,指的是文艺复兴时期借助于古典知识主要是希腊哲学2与艺术,来反驳经院哲学与神学,提倡人的个性发展与思想解放的思潮,是一种与以神为本位的神本主义相对立、反对野蛮、愚昧与迷信的世界观。”2值和地位,人性得以高扬。受这种人文主义影响最深的,就是艺术领域。文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