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莫顿科学规范再认识

ths****59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5.50KB
约5页
文档ID:42743151
莫顿科学规范再认识_第1页
1/5

莫顿科学规范再认识莫顿科学规范再认识摘要:摘要:深入理解莫顿关于科学家的行为规范默顿科学规范的提出有其必然性, 阐明科学与社会关系的需要默顿所表达的科学精神的核心内容在科学实践 中,它是引导科学家不断实现自我超越的一种目标和理想,值得科学家坚持不懈 地去追求科学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到科研能力的培养与科研活动的开展在全面 提高自己综合素质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有针对性的提高和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 能力,并担负科学人的社会责任关键词:关键词:莫顿规范 科学家行为规范 科研能力 必要性 培养方法 社会责任1 1、、引言引言当前,如何从健全科技体制、提高科技人员的道德素养、担负科学人的社会 责任、改善全社会的科技环境等方面多管齐下,重建学术规范,从根本上提高中 国科技队伍的战斗力, 已经成为中国科技界的当务之急鉴于默顿科学规范思 想是学术规范研究方面一项最基础、最成熟和影响最大的工作,欲达重建学术规 范之目的,无论如何不应脱离对默顿科学规范思想的理解和践履为此,重读默 顿关于科学规范的有关论述,深入理解并阐述如何担负科学人的社会责任 2 2、、默顿科学规范的必然性默顿科学规范的必然性对于默顿科学规范而言,其形成背景,在一定程度上彰显着它的存在根据和 思想内核,因此,弄清默顿科学规范形成的背景,有助于对它的深入理解。

默顿本 人没有系统阐述过这个问题,但我们根据相关资料阐明默顿科学规范形成的历 史和学术背景,以及科学与社会关系的需要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战和随后接连发生的经济危机,充分暴 露了科学的负面作用在战争手段全面升级、化学武器滥用,以及机器生产所造 成的生产过剩、生产结构调整和工人失业中,科学所扮演的角色给人们留下了灰 色印象于是,在大众层面,抱怨、批评甚至反对科学的声浪四起,而在思想文化 界,具有程度不等的反理智主义和反科学主义色彩的思潮更是其势汹汹这些情 况严重干扰了科学工作的正常秩序,使科学界强烈感受到了社会对科学发展的制 约作用这种情况,迫使人们在对待科学的态度上,必须由自信的、孤立主义态 度转变为现实地参与革命性的文化冲突之中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科学并非独立 存在于社会之外,而是作为社会的一部分,与社会整体及其各个部分处于一种复 杂的相互作用之中,从而认真对待科学与社会的关系而要澄清科学与社会的关 系,关键的一点是说明科学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它所具有的精神气质是什么,用默 顿的话说就是: “受到抨击的制度必须重新考虑它的基础,重申它的目标,寻找 它的基本原则危机唤起了自我评估” 。

正是阐明科学与社会关系的需要, 导致了对现代科学的精神特质的明确化和重新肯定 为此,默顿在回忆这段历史时说:“无论周围的环境如何影响科学 知识的发展,或者,考虑一下我们更熟悉的问题,无论科学知识最终如何影响文化 和社会,,这些影响都是以科学本身变化着的制度结构和组织制度为中介的为 了研究科学与社会之间那些相影响的特征以及这些影响是如何发生的, 因而有 必要扩大我以前的努力去发现一种思维方式,以便思考作为制度化的精神特质的 科学(它的规范方面) 以及作为社会组织的科学(科学家之间的互动模式)” 3 3、、默顿科学规范的基本精神默顿科学规范的基本精神 一般认为,莫顿科学规范理论无非是他所提出的普遍主义、公有性、无私 利性和有组织的怀疑等四条规范四条规范中,普遍主义是基础,也最重要因 为一切科学活动最终都要落脚到科学知识的评价上而普遍主义则从科学知识 的评价标准上,为科学的客观性提供了根本保障应当说,其余三条都是从不同 侧面服务于保障科学客观性的另外,有组织的怀疑和普遍主义都涉及科学检验 两者的区别是:前者侧重于要不要检验; 后者侧重于怎样检验,即检验的形式和 标准问题 默顿科学规范表达了科学精神的核心内容。

事实上,由于科学自身的复杂性 和变动不居,在科学精神问题上恐怕永远也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看法科学精神 是相对于科学形体而言的东西关于科学形体,一般认为最主要的是三个侧面: 一是关于世界客观规律的真理性知识体系;二是一种探讨世界客观规律的社会性 认识活动;三是一种以发展真理性知识为目标的社会制度就第一个侧面而言, 科学精神与科学成果的哲学意蕴大致相当;就第二个侧面而言,科学精神与科学 方法的基本精神大致相当; 就第三个侧面而言,科学精神与科学家行为规范的基 本精神大致相当通常人们谈论科学精神的时候,往往与科学活动相关联,很少 有专门针对科学知识而言的尽管默顿科学规范带有逻辑实证主义的先天弊端,不可能完美地表达科学精 神,但却可以认为,默顿规范基本上表达了科学精神的核心内容:普遍主义主要表 达了客观主义和理性主义, 公有性主要表达了含有谦虚、诚实意蕴的高度尊重 他人的劳动成果的自觉意识,无私利性主要表达了把追求真理无条件地置于个人 利益之上的求真精神,有组织的怀疑主要表达了高度的怀疑批判精神显而易见,默 顿规范表达的所有这些内容,与上述我国学界关于科学精神的一些概括基本上是 一致的四、科学人的社会责任四、科学人的社会责任科学人有责任思考、预测、评估他们所生产的科学知识的可能的社会后果, 因为他们比其他人掌握了更多的专业科学知识,对于科技进步可能带来的某些 危害比其他人认识得更清楚。

(1)科学人从事科学普及的责任 在科学社会高度一体化的今天,现代科学研究事业的开展和深入更是需要 公众理解科学;科学人也更需要将科学普及视为自己份内的一项事业,视为科研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 (2)科学人正确认识和宣扬科学技术价值的责任 在现代社会,公众作为纳税人,作为科学事业的支持者以及作为科技应用 后果的主要承受者,有权利对科学技术的社会后果进行全面地了解,科学人对 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人类社会的未来承担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3)科学人弘扬科学精神的责任 科学人不仅要弘扬科学精神,也要站在反对伪科学的前沿阵地,捍卫科学 的尊严一位科学人往往只在他所从事的和熟悉的范围内是专家,对其他领域 可能知之不多,甚至是无知在现实生活中,公众常会把信赖科学同信赖科学 人等同起来,在有关科学的是非面前,常常听从科学人的意见,由科学人来裁 决,而科学人在对自己不太熟悉的事情或领域进行表态时,就极易被伪科学所 利用 (4)科学人的社会伦理责任 科学不仅求真,还要扬善科学人不仅从事科学研究,还要讲究科学良心 和社会良心,把握好自己的研究方向,使自己所从事的科学活动成为一项造福 人类的事业科学人应是社会道德的典范。

5)科学人的社会政治责任 科学对人类的社会事务的影响越来越大,为使科学的应用有益于人类的生 存和社会福利,科学人也应该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应对科学体制 和社会政治承担责任综上所述,科学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职业,不仅要从事科学研究,拿出 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奉献于社会,还要与大众进行沟通,使大众理解科学,倾听 公众的心声;科学人还承担着从事科学普及的社会责任,宣扬正确运用科学技 术价值的责任,弘扬求实精神、实证精神、探索精神、理性精神、创新精神、 怀疑精神、独立精神和原理精神的责任,反对伪科学,捍卫科学尊严的责任, 以及社会伦理责任和社会政治责任五、加强科研能力的必要性五、加强科研能力的必要性由于现阶段专业划分过细,使其知识结构较为单一,相关学科知识的掌握 并不平衡多数科学人习惯于现有书本知识的学习,满足于记忆和重复,并且 受专业口径狭窄的限制,接触交叉学科的知识并不多,造成知识深度、广度和 精度明显不足,知识结构不够完善,不能满足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从事科研就是一种综合运用多学科进行知识整合的过程,科学人通过从事 一定的科研活动,可以弥补其知识结构过于单一的不足科学人面对要解决的 问题不仅要有专业知识作为基础,还要有相关的其他学科知识相支撑,这必然 要求科学人对其他学科相关知识有所涉猎。

通过科研活动的参与,可以极大提 高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本身就是一个创新品质培养 的过程科研能力决不仅仅用于科学研究,做工程、做产品,更多的应用于解决一 些生活问题高等教育的目的就是提供系统的科研训练机会,提高科学人的科 研能力科研能力的最高要求是学术眼光对于工程学科来说,能从实践中总 结出科学问题,通过科学问题的解决促进行业的进步同时能对学科和行业的 发展方向进行正确的判断六、科研能力的培养方法六、科研能力的培养方法科学人要根据自己的科研经验逐渐学会在科研活动中如何选题、如何搜集 资料、如何利用参考资料、如何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如何运用科学的研究方 法等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重视科研活动的选题设计选题主要是确定科研目标和主攻方向,是做好研究的基础从科研项目中 选题,可以加强科学人的创新能力培养,从而掌握如何自主探索、如何掌握获 取知识的方法、如何获得创新思维,勤于实践,开发其创造潜能通过广泛的 查阅资料,分析国内外针对该课题的研究历史以及近几年的现状水平、研究方 法、研究结论等,明确该课题的研究背景和目标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选题主 要来源于科研项目,因此应该使课题尽可能的具体化。

例如,确定解决课题的 方法和途径、拟定实施方案、明确研究内容和研究指标等,这些工作主要是在 开题过程中完成开题报告时,最好请专家组给予讨论指导,提倡多提意见, 这样可以避免研究过程中走弯路在选题设计过程中,应尽可能使用较少的人 力、物力和时间,提高效率2)注重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参与科研活动有利于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因为科研活动大多是以课题组为 单位进行的,在课题组内,完成一个研究计划往往需要分工协作、互相配合, 因此就要求各课题组成员真诚的交流与团结协作,学会兢兢业业的完成每一个 研究步骤、做好每一件小事团结协作、锐意创新、艰苦奋斗,这是一个科研 团队蓬勃向上、稳步发展的珍贵精神财富3)重视外语学习并及时对难点课题进行总结科研过程中,往往需要查阅大量的外文资料,及早的培养对外语学习的兴 趣和积极性,提高外语水平,无疑对以后的研究工作会有很大的帮助同时, 可以积极的邀请校内外,甚至是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举办学术报告,鼓励科学 人主动交流和积极参与,既浓厚了科研氛围,又创造了展示自我综合素质的平 台,使创新意识得到强化七、总结七、总结默顿科学规范的基本精神是可取的尽管它只能不断接近而不可能绝对实 现,但毕竟是引导科学家不断实现自我超越的一种目标和理想,值得科学家坚持 不懈地去追求。

总之,科研能力是对科学人综合素质的要求科研活动可以使 科学人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正确的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新潜力和聪明 才智,释放创新激情作为科学人,应该在科研活动中逐渐揣摩提高自己发现 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科研能力,在提高和培养自己科研能力的同时要始终如一的保持自己的科学道德,保证自己的科学思想和科研成果是造福 于人类的,而不是祸害人类的再者,科学人也要勇于承担责任,对自己的言 论和成果负责,承担作为一个社会人的责任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 (美)默顿.科学社会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 (美)默顿.科学社会学散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3] (美)默顿.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4] (英)迈克尔·马尔凯.科学与知识社会学[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 [5] (美)杰里·加斯顿.科学的社会运行[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 [6] 李佩珊,许良英.20 世纪科学技术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7] 王大珩,于光远主编.论科学精神[C].北京:中央经济出版社,2001.[8] (美)J 科尔,S 科尔.科学界的社会分层[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9] (美)默顿.社会研究与社会政策[M].北京:三联书店, 2001.[10] 张颖香.议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07.10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