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局2013年上年工作总结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2661484 上传时间:2018-06-0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卫生局2013年上年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卫生局2013年上年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卫生局2013年上年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卫生局2013年上年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卫生局2013年上年工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卫生局2013年上年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卫生局2013年上年工作总结(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卫生局卫生局 2013 年上年工作总结年上年工作总结一、主要工作情况业务工作服务群众健康显成效1、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纵深推进一是新农合保障水平逐步提高。广泛开展新农合宣传,召开新农合动员大会,按时完成 2010 年筹资任务。制定县新农合补偿实施方案 ,提高市外住院补偿比例,住院补偿封顶线增加到 5 万元。进一步扩大门诊统筹试点,将肿瘤、肾透析门诊费用纳入住院补偿,农民受益面不断扩大。简化转诊报销手续,实行县外就诊备案制度,增加9 家省级直补医疗机构,方便群众就医报销。严格定点医疗机构监管,先后对 5 所乡镇卫生院违规行为进行了处罚,控制群众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建立新农合信息管理系统,提高新农合工

2、作效率。2010 年全县共有万户、万农民参加了新农合,收缴参合基金万元(其中民政局转入万元),参合率达%。截止 5 月 31 日,有 16358 位住院病人获得补偿,共使用新农合补偿资金万元,其中补偿 5 万元的 1 人,3 万元的 5 人,2 万元以上 20 人,万元以上 91 人,1 万元以上273 人,新农合资金使用率达到%,一次性报帐率%,较好地完成了省政府民生工程指标要求。二是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建立并积极施行。县乡医疗机构积极推行基本药物使用,逐步限制非基本药物用量,县级医疗机构全部实行基本药物网上采购。乡镇卫生院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惠及群众,在去年率先启动蔡岭中心卫生院基本药物零差率销

3、售试点的基础上,今年 2 月 1 日全面启动另外 8 家中心卫生院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试点工作。5 月份,9 所中心卫生院全面启动网上药品采购,全部与中标配送企业签订了药品购销合同,做到了基本药物与非基本药物全部实行零差率销售,实行价格公示,确保了药品质量,降低了虚高药价,从根本上缓解了患者看病贵问题,切实减轻了群众的用药负担。三是服务体系建设更趋完善。加快医疗卫生机构建设,今年上半年县中医院住院扩建项目及一个扩大内需项目已完成并交付使用, 、中心卫生院国债项目通过立项下半年将开工建设,县人民医院住院综合大楼项目建设正在快速推进。建立乡镇卫生院绩效考核机制,改革分配制度,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4、。认真实施上级培训项目,组织 14 人次参加省厅组织的全科医师培训。开展卫生支农,确定 8 所县直医疗卫生机构和乡镇卫生院对口帮扶,提高基层队伍卫生业务水平。申请万元省级设备投入,改善乡镇卫生院医疗设备装备。每村一所一台电脑和打印机全部装配到位,村卫生所信息化管理迈上了新的台阶。四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制定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实施方案和考核细则,通过有线电视、动员大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公共卫生服务宣传,促进均等化项目有序实施。组织全县均等化项目培训班,完成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相关工作人员 500 余人次的培训任务。全面启动居民健康档案建档工作,截止 6 月 20 日,累计建立居

5、民健康档案46684 份。完成农村育龄妇女孕前和孕早期补服叶酸 4112人次,全年任务完成率 52%;完成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8026 人,乳腺癌筛查项目下半年全面启动。开展乙肝疫苗第三针补种,为 89057 名适龄儿童补种了乙肝疫苗。继续推进“光明.微笑”工程,1-4 月份共完成白内障手术 742 例,完成率%,完成量高居全市第一,完成率位居全市第四。2、公共卫生工作成效显著一是重大传染病防控有力。卫生应急工作进一步加强,完善了各项应急预案,规范卫生应急信息报告制度和工作程序,建立应急专家库和应急医疗队伍,做好了必要的应急物资储备,组织开展 1 次卫生应急模拟演练,卫生应急水平逐步提高。开展疾

6、控机构绩效评估,组织四期疾控业务培训,基层防保人员培训率 100%,疾控能力进一步增强。加强甲型 H1N1 流感和手足口病防控,制定防控工作方案,组织四次防控知识培训,开展防控工作督查,有效落实甲型 H1N1 流感和手足口病防控措施,完成甲流疫苗接种 38131 人次,全县未发生甲型 H1N1 流感流行。截止 6月 20 日共收治 259 例手足口病病人,已治愈出院。加强霍乱防治,各医疗单位按期开设肠道门诊,疾控中心每月开展一次外环境检索,共检测水样 28 份、水产品 80 份、腹泻病人 2 例,均未发现霍乱弧菌,全县无霍乱病例发生。加强艾滋病防治,大力宣传防艾知识,提高全民防艾知识知晓率。开

7、展艾滋病监测,完成自愿咨询检测 435 人次、羁押人员筛查 78 人次、暗娼哨点监测 400 人次。继续组织高干队对高危人群进行行为干预,发放宣传材料 1500 余份,安全套 2400 只。对现居我县的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做好了管理、追踪和随访工作。加强结核病防治,开展“世界结核病防治日”宣传活动,举办 2 期结防知识培训班,组织了两次结防工作督导,结核病控制工作进一步规范。上半年共发现结核病人 284 例,完成初治涂阳病人 132 例,复治涂阳病人 17 例,初治涂阴病人 133 例。加强血吸虫病防治,6 月 18 日组织召开了疫区乡镇血防工作会议,制定下发血防工作计划,加强血防健康教育,强化

8、血防知识培训,发放实用宣传品万件,开办血防培训班 9 期,上血防课 144节,水上作业人员宣教 2000 人次,完成媒体宣传 1 个。上半年完成查病万人,查螺万平方米,灭螺万平方米,治病11991 人,救治晚血病人 159 例。全面加强急血防控工作,确保了上半年无急血暴发疫情。加强麻风病防治,继续在全市开展麻风知识宣传、麻风病线索调查和麻风病人家属普查。4 月份对庐山区、永修县、瑞昌市的四位麻风病人进行了判愈。1-5 月份,全县共报告传染病 867 例,死亡 3 例,并对死亡病例进行了无害化处理,未出现疫情扩散蔓延。二是免疫规划全面落实。开展“”计免宣传,发放宣传资料3000 余份,接受群众咨

9、询 300 余次。全面启动乡镇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工作,组织三次规划免疫工作督导,对发现的问题现场限期整改。加强 AFP 病例、麻疹病例监测,完成 2 例 AFP 病例随访工作,全县暂未发现麻诊病例。截止5 月底,我县“五苗”常规接种率 99%,新增单苗接种率 95%以上,国家免疫规划免费疫苗接种覆盖面 100%。三是妇幼保健水平逐步提高。严格母婴保健技术资格准入,审核发放母婴保健技术执业许可证 27 证次、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 125 证次,规范母婴保健技术服务。严格出生医学证明发放管理,出生医学证明由全县医疗机构分散办理改为县妇保院集中统一办理。规范出生医学证明资料档案,上半年共发放出生医

10、学证明 5735 证次。加强妇女、儿童保健工作,完成散居儿童体检 253 例,对 112 例 0-3 岁儿童进行了系统管理,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 1228 例;完成孕产妇建卡 867 例,对 127 例高危孕产妇按要求进行了管理。加强托幼机构管理,完成在托儿童体检 4443 人,幼教人员体检30 人,对体弱儿童进行了专案管理。继续落实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政策,截止 6 月 20 日共直补 3228 人,补助经费万元。四是爱国卫生运动深入开展。精心组织“爱国卫生月”活动,开展全民健康教育,发放健康宣教资料 15000余份。实施医疗卫生单位控烟行动,制定控烟行动计划,开展控烟工作督查,组织“”世界

11、无烟日宣教活动,确保医疗卫生单位控烟如期达标。制订完善改水改厕技术方案和资金管理办法,全面启动 2200 户农村改厕工作。五是卫生监督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大。开展卫生法律法规宣传,提高全民卫生法制意识。规范卫生许可,按程序办理餐饮服务许可 159 宗,公共场所卫生许可 43 宗。加强日常卫生监督,上半年共监督餐饮单位 324 家,公共场所单位 143 家,医院消毒效果检测 261 件,县乡供水单位 17 户,较好地保障了群众的卫生安全。加强传染病防治执法监督,对全县医疗卫生单位落实重点传染病防控措施情况进行专项检查,督促医疗单位各项防控措施有效落实到位。加强学校卫生安全整治,对全县托幼机构、中小学

12、饮食饮水卫生进行专项检查,保障了学生教师生命健康安全。完成学生体检40170 人,全部建立了健康档案。继续做好了重大节日、中、高考期间的卫生安全保障工作。加强医疗机构监管,半年来检查各类医疗机构 200 余家,查处各类医疗违法案件 80余起,收取罚没款 3 万余元,取缔无证行医 5 起,有效规范了医疗服务秩序。3、农村卫生工作再上台阶一是村卫生所管理更加规范。开展村卫生所管理工作调研,探索制定符合实际的村卫生所管理机制。建立由乡镇牵头、当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村委会主任、卫生院院长参与的村卫生所考核机构,负责每半年对村卫生所进行一次考核,将村卫生所的执业行为置于社会监督之下,促进村卫生所执业活

13、动进一步规范。明确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所的日常管理职责,加强对村卫生所的经常性监管。完善村卫生所医疗服务公示公开制度,规范村医服务行为,进一步方便群众看病就医。严格村卫生所收费管理,开展村级医疗收费专项督查,减轻群众医药负担。认真组织乡村医生公共卫生服务考核,考核情况与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挂钩。开展乡村医生分配制度改革试点,建立一套多劳多得、按质取酬的村卫生所分配制度,充分调动广大乡村医生积极性,稳定乡村医生队伍,织牢三级预防保健网底。推进村级医疗机构人事制度改革,建立能进能出、灵活调配的村卫生所用人机制,全面增强村卫生所的生机和活力。二是村卫生所建设扎实推进。1-6 月份已完成 14 所村卫生室达

14、标建设,并全部通过验收,年度任务完成率%,村级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三是中医药事业稳步发展。加强乡镇卫生院中医人才培养,从三汊港中心卫生院选派一名中医人员参加省厅组织的中医全科医师培训。4 月份,完成了 6 人次中医确有专长考核资格初审和申报工作。继续实施中医药“三名三进”工程,加强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大力推广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应技术,进一步提高基层卫生服务中医药的参与率。4、医疗服务水平稳步提高一是医疗质量持续改进。严格医疗机构、人员、重大技术和医用设备准入管理,执行医疗机构违规执业警示记分管理制度;开展医疗机构年度校验工作,对医疗机构年度校验作了日程安排;组织年度执业医师资格报考工作

15、,安排专人负责接受报考并进行资格审查 420 余人,按规定及时将报考材料向市局报送,办理了 20 余名护士的执业注册工作。以“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为契机,加强重点科室监管,对医疗机构的手术室、妇产科、检验科、血库等重点科室进行了安全隐患排查,现场提出整改意见。加强药事管理,规范麻醉医疗文书,开展麻醉药品、一类精神药品大检查,对查找到的管理漏洞,现场进行整改。加强院感控制,进一步规范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管理。强化“三基三严”训练,组织实施临床技能大比武,提高医护人员业务素质。加强护理管理,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确定县人民医院内二科和外一科、县中医院内科和外科、县妇保院妇产二科五个临床科室为

16、“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重点建设对象。积极开展临床路径试点工作,确定了 5 个专业 10个以上病种进行试点。继续开展不定期的医疗机构巡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予以纠正。进一步落实医疗服务信息通报制度,对县人民医院等四所县直医疗机构今年第一季度医疗服务信息向全县进行了通报,促进医疗机构发现差距、改进工作。健全防范和调处医疗纠纷长效机制,完善医患纠纷评析制度,加大对“医闹”现象打击力度,妥善处理医疗纠纷 20 余起。开展血液安全检查,保障临床用血安全,召开无偿献血动员大会,争取超额完成无偿献血任务。深入推进严厉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加强医疗机构监管,净化医疗服务市场秩序。二是服务举措推陈出新。今年在巩固深化“一本通”的基础上,全面推行“错时、及时、延时、全时”和弹性派班等人性化服务举措,增设导诊员,派设院长代表,增加门诊挂号、取药、看病点,在病房设置微波炉,开通程控电话供患者免费使用,努力方便群众看病就医。三是急救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加强“120”、 “96120”、县妇保院产科急救中心建设和管理,严格急救管理制度,完善急救设备设施,安排经验丰富的临床医务人员向急救一线倾斜,建立了反应迅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