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郊区乡村旅游交通规划研究和实践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2660898 上传时间:2018-06-0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郊区乡村旅游交通规划研究和实践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上海市郊区乡村旅游交通规划研究和实践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上海市郊区乡村旅游交通规划研究和实践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上海市郊区乡村旅游交通规划研究和实践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上海市郊区乡村旅游交通规划研究和实践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市郊区乡村旅游交通规划研究和实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郊区乡村旅游交通规划研究和实践(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上海市郊区乡村旅游交通规划研究和实践李 彬 (上海城市交通设计院,上海,200025)摘要摘要:近年来,乡村旅游日益成为为都市居民的新宠,上海市乡村旅游年接待量已超过 2000 万人次,然而随着乡村旅游需求的不断提高,交通已经成为制约乡村旅游大力发展的 瓶颈,文章分析了上海乡村旅游交通的交通特征、存在的问题以及乡村旅游交通的规划思 路和解决的策略,构筑一个城乡旅游交通互动、便捷舒适的乡村旅游交通网络。关键词:乡村旅游 辅助交通 旅游专线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rural tourism has become the new favorite for the ur

2、ban residents, rural tourism in Shanghai city in front of more than 20000000 people have, however,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demand rise ceaselessly, traffic has become the bottleneck of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energeticall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hanghai tourism traffic tran

3、sportation characteristic, the existence question as well as the rural tourism traffic planning ideas and solve strategy, build a of urban and rural tourism traffic interaction, convenient and comfortable rural tourism transportation network. Key words: Rural tourism Auxiliary transportation Tourist

4、 bus line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特大城市居民调整生活节奏、回归自然的需求不断增加,因而,以乡村生活、乡村民俗和田园风光为特色的乡村旅游应运而生,对于乡村旅游而言,由于交通通达度不够,交通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交通服务质量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要发展旅游,必须先发展交通,因此,开展乡村旅游交通规划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的措施,打破制约乡村旅游发展的交通瓶颈,促进乡村旅游产业的生存和发展。1.1. 乡村旅游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乡村旅游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由于乡村旅游景点位于城市郊区,对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有限,因此基础设施逐渐不能适应日益增长的乡村旅

5、游需求,道路与交通系统等硬件设施将成为制约乡村旅游的主要障碍与瓶颈之一。另外,交通信息化、相关政策法规等“软”设施也较大地制约了上海市郊区乡村旅游交通的发展。纵观上海市 10 个区县的 100 多个,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 郊区村镇道路基础设施差,缺少交通引导标志。2(2) 旅游专线和地面公交线路少,已有线路班次少、发车间隔长;(3) 配套停车场和公交站点设置不合理,公交车辆车况、公交站牌以及候车设施有待改善,自驾车无法停车。(4) 乡村旅游交通信息化建设不完善:现有旅游网站未能涵盖大部分主要景点;现有旅游网站交通信息服务功能有限;涵盖信息不全,资源共享、互联互通和规模效应不能真正完全实现;

6、各系统存在单独重复建设、效率不高、成本过高的弊端。(5) 乡村旅游交通政策扶持力度不够,政府相应投资较少,资金来源少。2.2. 乡村旅游交通的特征分析乡村旅游交通的特征分析(1)季节性强乡村农业生产活动有春、夏、秋、冬四季之分,夏、秋季节农业旅游火爆,冬、春季节旅游清淡。部分景点客运需求不集中,很难达到规模经营,因此对于按固定班次、固定线路运营的常规地面公交运营方式而言,从票价和收入角度考虑,旅游客运经营者的负担较重,是妨碍乡村旅游交通发展的重要因素。(2)差异大各乡村旅游景点分散于 10 个区县的不同区域,它们的景点类型各不相同,接待能力参差不齐,现有交通设施服务水平更是不尽相同,因此对本次

7、规划工作的可操作性和针对性提出了高要求。(3)交通服务高要求在交通服务要求上,旅游交通比通勤交通更加强调便捷性和舒适性。因此,在规划方案的选择上,在强调充分利用现状交通资源的同时,还应强调旅游资源特色,将旅游交通的安全性、舒适性、游览化、多样化等本质内涵在交通设施的具体形态中充分体现。3(4)实施难由于乡村旅游景点地处郊区(县) ,尚处发展阶段,有些景点未成规模,没有足够的客流支持。因此,如果短期内新增大规模交通设施,行业经营和管理部门将面临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两难选择。3.3. 研究思路和策略研究思路和策略图图 1 1 研究框架研究框架研究从基础设施、信息技术、政策研究这三个支撑体系分层次多

8、角度解决交通障碍,从而构筑绿色旅游交通。其中:基础设施支撑体系主要分为 3 个解决策略:以旅游专线为主导的公共交通配套策略、自驾车配套策略,以及辅助交通方式配套策略。(1)公共交通配套策略:公共交通配套策略:以轨道交通为依托,以旅游专线为主导,以地面公以轨道交通为依托,以旅游专线为主导,以地面公交为辅助交为辅助。通过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其配套措施的完善,保证游客公共交通出行的畅通,真正为游客利用旅游专线、轨道交通和地面公交到达景点打下基础。构建对旅游空间结构有力支撑的交通网络,大力推广公共交通工具的使用。(2)自驾车配套策略自驾车配套策略:通过突破设施障碍、完善交通指引标志,以及构建自驾游信

9、息化系统等策略,提高自驾车出游的便捷性。4(3)特色辅助交通方式配套策略特色辅助交通方式配套策略:对于那些客流不成规模,公共交通和自驾车配套设施又难以在短时间得到改善的景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助交通特色规划,构建“旅中有游,游旅结合”的旅游交通环境。(4)信息技术策略和政策研究信息技术策略和政策研究:加强乡村旅游信息网络建设,利用信息平台发布交通信息。做到“硬件不通,信息通” 。 提出相关政策扶持建议,为今后发展乡村旅游提供导向性的规划建议和决策支持。4.4. 解决措施解决措施(1) 按照旅游景点的季节性特征,依托既有公共交通资源,根据各郊区旅游业的发展模式进行有针对性的交通规划,使规划落到实处

10、。1) 对于适宜常年旅游的景点,对于适宜常年旅游的景点,立足和依托现有交通资源立足和依托现有交通资源。根据现状交通枢纽布局,结合集散点(站)的建设,整合现有旅游专线,提高景点直达率;充分利用轨道交通和市通郊公交快线资源,实现市区之间的快速通达,并配置区级旅游专线,串联相邻景点。以自驾车出行为重点,以其它交通方式出行为辅助,完善交通标志指引和交通信息引导。以地面公交为辅助,合理调整现有镇域公交线路,在充分考虑绕行距离的条件下,使其覆盖更多的景点。2) 对于季节性特征较强乡村旅游景点,主要依托季节性的旅游专线。对于季节性特征较强乡村旅游景点,主要依托季节性的旅游专线。在区域层面上统筹配置,可以统一

11、由市旅游集散中心开设一些由市旅游集散中心、区级集散中心或交通枢纽站发往景点的旅游专线,这些旅游专线可由一家公司统一经营,车辆可按季节性调配,在满足游客出游交通需求的同时,实现交通资源互补。(2) 根据旅游交通需求和出行分布,分别研究市区至郊区、郊区之间及内部旅游交通两种方式,分别制定不同的发展策略。1)1)上海市乡村旅游市区与郊区之间的交通联系主要依托:旅游专线、轨道交上海市乡村旅游市区与郊区之间的交通联系主要依托:旅游专线、轨道交通、自驾车,以及地面公交。通、自驾车,以及地面公交。市级旅游专线市区与郊区之间的交通联系宜依托市级旅游专线为主。市区与郊区之间的交通联系宜依托市级旅游专线为主。结合

12、旅游专线调整,5对于可以依托旅游专线的景点应尽量依靠旅游专线,保证游客出游的便捷、舒适。旅游专线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一种形式,其服务对象应以个人或结伴出行的小团体游客为主;其宗旨就是要为游人提供方便、直捷的服务;其基本任务就是服务游客的旅游出行,通过旅游专线的设置,有机的组织和联系城市的乡村旅游景点,从而增强各景点的吸引力。在旅游专线规划中应注意以下几点:a)旅游专线在布局上,应实现市区和郊区线路的整合,使其成为统一完整的体系。旅游专线的统筹规划、线路调整、运营管理等工作宜根据现有各部门职责,明确各部门分工。条件成熟情况下,可根据景点的积极性,实现景点和客运企业共营专线车辆的方式,更好地改善现有

13、旅游专线车况,提高服务品质。b)旅游专线在线路设计上应体现直达性和快捷性,在线路布设时少设中途站,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选择高等级道路,以提高运行速度。c)在具体的旅游专线调整时,要根据各景点季节性特点、区位特征、客源状况、现有周边交通资源等情况进行整合,既要满足游客出行,又要以节省能源为目标。d)在旅游专线的发车班次上应合理,根据景点季节性特征和游客需求,适当调整发车班次,合理安排发车时间,最大程度上满足游客出游的需要,做到“以人为本” 。e)提高旅游专线的服务质量。车辆选择上应尽量选用高等级车辆,同时在车上适当配备导游,为乘客讲解沿途和目的地景观。车载电视播放旅游景点信息,让乘客一上车,

14、就能感觉到开始了旅程。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可与景点实现联营,代售景点优惠门票。轨道交通对于近期未能覆盖市级旅游专线的景点,可依托轨道交通的建设,开通轨对于近期未能覆盖市级旅游专线的景点,可依托轨道交通的建设,开通轨道交通站点发往主要景点的区级旅游专线。道交通站点发往主要景点的区级旅游专线。轨道交通的特点决定它越来越是人们出行的首选交通方式,因此对于部分区县充分利用轨道交通来发展乡村旅游是十分必要的。上海轨道交通建设计划如下:6图 2 2012 年前轨道交通辐射范围结合 2012 年轨道交通规划,可以依托轨道交通的区县包括宝山区、浦东新区、闵行区、南汇区、松江区、嘉定区。对于这些区县的乡村旅游景点

15、宜主要依托轨道交通,开设区级旅游专线,其配套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a)充分利用轨道交通的快速、准时、便捷的特点来缩短游客出行时间。具体可以根据区内景点的区位和轨道站点的位置,选择合理的轨道站点开设用于接驳的区级旅游专线,既服务游客、又可以带动景点发展。b)配合轨道交通的建设进行区级旅游专线调整,其中,最主要的原则是以服务游客为第一目标,结合景点的地理位置,满足游客可以到达最多的景点的需求。结合景点的季节性和时段上特点,对线路的发车班次、走向、站点设置进行合理的统筹规划调整。保证景点之间的合理衔接。c)相关轨道交通站点规划需为未来旅游专线发展提供弹性供给的可能,同时在土地、空间、设施等资源的占用

16、上留有余地。自驾车对于提供特产购买服务、面向高消费群体,以及那些客流规模不足的景点,主要依托自驾车交通。其主要配套措施如下:7a)a) 突破各景点在道路、桥梁设施方面的障碍;突破各景点在道路、桥梁设施方面的障碍;b)b) 加强乡村旅游信息网络建设,利用信息平台发布交通信息;加强乡村旅游信息网络建设,利用信息平台发布交通信息;c)c) 完善道路交通指引标志。完善道路交通指引标志。作为自驾车旅游重要的引导措施之一就是旅游景点道路交通指引标志的设立。根据最新的长三角旅游景区道路交通指引标志设置规范 ,指引标志设置方法如下: 旅游景区应由远至近依次连续引导,并结合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 57681999)的规定。 距离旅游景区 500m 以外范围应设置旅游景区方向距离标志。 距离旅游景区 500m 以内范围应设置景区方向标志。 旅游景区指引标志第一次出现后,需在转向或分叉时应设置旅游景区方向距离标志或旅游景区方向标志。在大于 5km 的直行路段宜增设旅游景区方向距离标志。 应在旅游景区入口位置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