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营出版业发展意义研究论文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2400983 上传时间:2018-06-0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末民营出版业发展意义研究论文 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清末民营出版业发展意义研究论文 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清末民营出版业发展意义研究论文 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清末民营出版业发展意义研究论文 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清末民营出版业发展意义研究论文 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清末民营出版业发展意义研究论文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末民营出版业发展意义研究论文 (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清末民营出版业发展意义研究论文清末民营出版业发展意义研究论文 摘要:近代民营新式出版是在社会外力及技术、经济力量的促动下逐渐发展起来的,晚于教会出版 40 年,晚于洋务出版 10 多年。以技术革新为特征的石印书局、点石斋书局拉开了民营出版序幕,同文书局、拜石山房开启了民营出版之江河。民营出版以出版变法维新的报刊、书籍,出版翻译著作、教科书以及小说为其主要内容,以获得丰厚利润为最终根本。民营出版的迅速崛起,使之成为清末三足鼎立之出版主体之一;这是社会转型在出版业中的反映,是出版业自然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时代文化的感应物,是近代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关键词:清末民营出版;新式出版;教会出版;洋务出版出

2、版作为古已有之的行业,它在近代时期的转型,与近代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过程同步,是社会文化转型大过程中的小过程,并在与社会文化的互动中,不断形塑出新的产业形态和新的文化功能。近代出版新质,通常称之为“新式出版”。新式出版有几种不同形态,民营出版业稍晚于教会出版、洋务出版,自有其原因。一、民营出版在“新式出版”初期的滞后从历史上看,中国新式出版的起步,不是源于传统出版内部条件的自身成熟,而是来自于外力的强力推动。新式出版最初发轫于外国传教士的出版活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出于自强目的,被迫开展洋务运动,京师同文馆译书处、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等国人办的新式出版机构,因之而起。而民营新式出版则迟至

3、 19 世纪 70 年代,才逐渐登上历史舞台。这比教会出版至少要晚 40 年,比洋务出版要晚 10 多年。民办商业出版机构,作为古已有之的出版主体类型,在新的出版生产形态面前,如此长时间的缺席不与,值得后人探究。而民营出版的民营性和商业性特征,是我们应着力考察的关节点。首先,从社会大背景来说,鸦片战争的失败,虽然彻底粉碎了国人“天朝大国”的美梦,也有极少数先觉分子在此千年未有的大变局前,惊而醒之,开始“睁眼看世界”,但大多数人,仍然昏睡如故,继续摇头晃脑地诵读经书。国民对西学及其主要载体形式新出版物的接受,有一个漫长的过程。一个大家都不看好并极力排斥的东西,是难以卖出去的。洋务人士办新出版,并

4、非因为此举可以赢利,而是出于洋务运动本身的需要,甚至从很大程度上说,带有公益性质。一个公益性的事业,要求民营出版企业来承担,是一种不现实的奢望,至少,在近代初期是如此。其次,从同业竞争的情况来看,传教士携带新技术东渐而来,虽然也算新来的出版同行,但教会出版无论是传播内容还是服务对象,都无意于挤压传统出版物市场,因而并不构成对既有坊刻的威胁。只有当 1880 年代外商办的石印书局大规模翻印传统图书,价格又大为便宜时,传统出版的命运才岌岌可危。民营出版的新技术改造,实从此时才开始真正起步。第三,从印刷的装备情况来看,新出版技术所依赖的印刷器械物资等,全赖进口,在洋务运动尚未开展、近代工业化尚未起步

5、的情况下,这些新设备并不易得到,民营出版印刷技术的改造,一时并不具备。第四,从技改前期投入来看,新印刷设备并不价廉,向来本小家薄的传统坊刻主,即便有心尝新,恐怕也力所不逮。1880 年代以后投资石印出版的,如同文书局的徐润兄弟,蜚英馆的李盛铎等人,都是家资殷实的商人或官吏,作为传统坊刻老字号的苏州扫叶山房,资本相对雄厚,所以才有了到上海设分号、利用石印技术出版图书的可能。第五,从出版成本来看,由于初期图书普遍印数较小,兼之铅活字铸造技术和再版技术还在改进之中,铅印图书并不比传统刻印成本低,只有用来印刷不需要再版重印的报纸时,才显示出成本优势,所以近代铅印技术最先应用于新闻报馆,而不是一般情况下

6、的图书出版。这样,我们也就能理解,为什么像京师同文馆、江南制造局翻译馆这样资金不愁的官办出版,居然也选择传统方式印刷译作的缘故了。民营出版在商言商,对经济利益的考虑为重中之重,在出版技术上的无意革新,也就在情理之中了。二、民营新式出版在清末新政时期的迅速崛起1872 年是新闻出版史上的一个重要年份,英国商人美查在上海创立了中国报史上最悠久的申报 。美查为了将其家业“盘大”,利用申报馆的印刷能力,由报而刊而书,从事书刊的出版,先创办瀛寰琐记等刊物,后又成立点石斋书局石印书刊。其间为了扩大发行,又成立申昌书画室(后改名申昌书局)专事销售,并在北京、南京、汉口、杭州等地广设申昌分号。点石斋是第一家通

7、过商业手段把石印出版做大做强的出版企业。它 1884 年 5 月创刊的点石斋画报 ,别开生面地采用以人工绘画再石印的方式,嫁接美术与新闻,并重时事与新知,广受读者欢迎,销行长达 15 年之久,堪称中国早期画报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国近代出版史上的一代名刊;它石印的康熙字典等图书,获利丰厚,引发了国内民间资本纷纷自设书局,开始了大规模石印图书的热潮,并由此拉开了民营新式出版的序幕。因而,从书刊出版史的角度看, 申报的创立,同样意义不可忽视。19 世纪 80 年代初,又有同文书局和拜石山房的创立,成为与点石斋齐名的鼎足而三的三大石印书局。同文书局为寓沪广东人徐润兄弟创办,有石印机 12 部,雇工 50

8、0 人,规模之大,可以想见。它所石印的诸如殿版二十四史 、古今图书集成 、 资治通鉴 、 佩文韵府 、 康熙字典等巨著,都堪称为当时出版界的大手笔,而它在印刷这些大部头时所采用的股印办法,又开创了后来民国时期图书预约出版的先河,因而在近代出版史上,同文书局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有学者把同文书局列为我国近代私营出版业诞生的承先启后者之一,确有其史实上的依据。在三家大书局带动下,石印书局由上海而全国,迅速地扩展开来,据贩书偶记 、 中国丛书综录 、 中国通俗小说书目等书著录,从清末到民国,全国各地采用石印技术印书者多达上百家之众。以技术革新为特征的民营石印书局,虽然也利用石印的便利,翻印了一些西

9、学书籍,编成诸如西学自强丛书 、 西政丛书 、 质学丛书 、 西学大成之类的丛书,但总的来说,出版物内容还是集中在传统读物和举业用书上。即便是西学书籍,也主要是翻印而少新刊。新瓶装旧酒,其作用更多地表现为对旧传统出版的挤压和替代,而少有新出版市场的拓展与创新。这一切到 19 世纪末的最后几年,情况发生了一个重大突变。最为重要的事件是,1894 年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民族危机的刺激,直接引发了随后数年围绕变法维新为主题的宣传与组织活动,在这场如火如荼的运动中,维新志士以报纸、期刊、图书为宣传工具,鼓荡民气,输入西学,启蒙新知。初期尤以报纸的出版,为舆论开导的急先锋。1895 年 8 月 17 日

10、,康有为创设的万国公报在北京发刊。同年 11 月,北京强学会成立, “先以报事为主”,把万国公报改名为中外纪闻 ,作为机关报。1896 年 1 月,上海强学会成立,接着强学报正式发刊。尤其是同年 8 月,以汪康年为报馆总理、梁启超任主笔的时务报 ,揭橥变法图存的大旗,态度鲜明,议论透彻,且文字大多清新流畅,富有激情, “数月之间,销行至万余份,为中国有报以来所未有,举国趋之,如饮狂泉”。一时间,报纸出版纷然并起,出现了国人争相办报的热潮。18961898 年间,在上海、天津、长沙、澳门、广州、福州、温州、桂林、西安、杭州、重庆、无锡、成都、芜湖、衡阳、开封、梧州、萍乡等各地出版的报纸数量,至少

11、在 60 余种以上。这些报纸有的虽不无官方背景,但基本上都属于民间办报性质。大多数办报者的初始动机,受救亡图存时代氛围的驱使,宣传的意图可能要大于商业的谋划,基本上属于政治家办报之列,但其在客观效果上,却唤醒了广大民众对国家民族前途的关注,促进对自身传统知识结构局限性的深入思考,进而转向对西学新知的关注与吸收。这样的需求,正是以出版新书刊为主的新兴民营出版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市场基础。出版者由此出发,而翻译出版的西学书籍,而编写出版的教科图书,而著译出版的小说书刊,构成了清末时期最为主要的三大新书出版门类。这与洋务运动时期主要从器物层面输入西学,因之以出版科技图书为主打,市场相对狭窄的状况,自然

12、不可同日而语。翻译出版是传教士们最早涉及的领域,一直是新式出版中成就和影响最大的出版门类。到清末最后 10 年,翻译出版物数量更是成倍增长。有人作过统计,从19001911 年,中国通过日文、英文、法文共译各种西洋书籍至少 1599 种,超过此前 90 年中国译书总数的两倍。梁启超曾对当时翻译作品的盛行状况,有这样生动的描述:“戊戌政变,继以庚子拳祸,清室衰微益暴露。青年学子,相率求学海外,而日本以接境故,赴者尤众。壬寅、癸卯间,译述之业特盛,定期出版之杂志不下数十种。日本每一新书出,译者动数家。新思想之输入,如火如荼矣。然皆所谓梁启超式的输入,无组织,无选择,本末不具,派别不明,惟以多为贵,

13、而社会亦欢迎之。盖如久处灾区之民,草根木皮,冻雀腐鼠,罔不甘之,朵颐大嚼,其能消化与否不问,能无召病与否更不问也,而亦实无卫生良品足以为代。 ”在教科书出版方面,虽然早在 19 世纪 90 年代末,就有南洋公学、无锡三等学堂等编印了一些内容较新的教科书,都曾有不俗的销路,但由于事属草创,又未配套,尚未臻于完善。庚子以后,清廷改革教育,变更学制,特别是废科举兴学堂,带来了庞大的教科书市场。一些民营出版机构及时抓住机遇,在吸收了日本教科书的编辑经验,并结合本国特点的基础上,编写了适应时代需要的新教科书。如文明书局 1902 年开始出版的成套蒙学教科书,商务印书馆 1904 年陆续出齐的囊括小学各科

14、的成套最新教科书 ,都因销路十分广泛,而使这两家书局雄起于出版界,商务印书馆更由此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教科书丰厚利润的吸引,催生了 1906 年张骞领衔招股的中国集成公司,出版课本品种仅次于商务印书馆。1906年,清政府学部第一次审定初等小学教科书暂用书目,共计 102 种,其中民营出版企业出版的教科书就有 85 种,占教科书总数的 80以上。根据当时学部的统计,1907 年各省有学堂 37888 所,学生 1026988 人,1908 年学堂数达到47895 所,学生数达 1300739 人。1909 年学生数达到31626720 人。应该说,因教育发展而带来的巨大教科书出

15、版市场,为民营出版业的崛起,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小说出版原本就是明清时期主要坊刻图书品种之一,但真正揭开中国小说出版史新篇章的,则是在 1902 年梁启超提倡“小说界革命”之后。小说界革命的中心主旨是启蒙“故今日欲改良群治,必自小说界革命始;欲新民,必自新小说始”,在那个高度政治化的年代,这一主张因与时代主题契合,而很快一呼百应。小说的地位从文学小道的边缘向“文学之最上乘”中心移动,其表征则是小说出版的蔚为壮观。时人称之为:“盖小说至今日,虽不能与西国颉颃;然就中国论,果已渐放光明,为前人所不及料者也。 ”根据阿英晚清戏曲小说目一书的统计,18981911 年出版的小说就有 1145 种之多

16、,这个数字超过了前此 250 余年出版的小说总数。而据陈大康的统计,在 18401911 年的 72年间,共出通俗小说 1653 种,文言小说 99 种,翻译小说1003 种,共计 2755 种,其中 19031911 年 9 年中就占到2377 种。清末新政时期,以小说社命名的书_局至少在 32家以上,同样以小说命名的刊物也至少在 20 种以。正如清末教科书出版的气象一新,是以学生人数大幅度增加为前提一样,小说出版的风起云涌,则是以城市市民群体的快速增长为基础。晚清通商口岸城市的相继开放,和近代工业化的逐步展开,带来了都市化进程的加剧和市民阶层的增多,而以市民读者为主要市场的小说出版,也随之繁荣,并在以后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随着其阅读口味的变迁,逐渐远离了它的政治意味,越来越向通俗化方向发展。以上这些无形中为新知识、新观念、新思想的接受与传播,开辟了广阔的途径,由此展现出来的新书刊出版市场,是民营出版业得以迅速崛起的重要商业前提。当然,清末民营出版业崛起的时代因素中,出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