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经经释(清徐灵胎)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1924477 上传时间:2018-05-3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难经经释(清徐灵胎)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难经经释(清徐灵胎)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难经经释(清徐灵胎)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难经经释(清徐灵胎)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难经经释(清徐灵胎)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难经经释(清徐灵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难经经释(清徐灵胎)(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难经经释难经经释 清清 徐灵胎徐灵胎叙叙难经 ,非经也。以灵 、 素之微言奥旨引端未发者,设为问答之语,俾畅厥义也。古人书篇名义,非可苟称,难者辩论之谓,天下岂有以难名为经者,故知难经非经也。自古言医者,皆祖内经,而内经之学,至汉而分 仓公氏以诊胜,仲景以方胜,华佗氏以针灸杂法胜;虽皆不离乎内经 ,而师承各别。逮晋、唐以后,则支流愈分,徒讲乎医之术,而不讲乎医之道,则去圣远矣。惟难经则悉本内经之语,而敷畅其义,圣学之传,惟此为得其宗。然窃有疑焉,其说有即以经文为释者,有悖经文而为释者,有颠倒经文以为释者。夫苟如他书之别有师承,则人自立说,源流莫考,即使与古圣之说大悖,亦无从而证其是非,若即本内

2、经之文以释内经 ,则内经具在也,以经证经而是非显然矣。然此书之垂已二千余年,注者不下数十家,皆不敢有异议,其间有大可疑者,且多曲为解释,并他书之是者反疑之,则岂前人皆无识乎?殆非也。盖经学之不讲久矣!惟知溯流以寻源,源不得,则中道而止,未尝从源以及流也。故以难经视难经 ,则难经自无可议;以内经之义疏视难经 ,则难经正多疵也。余始也,盖尝崇信而佩习之,习之久而渐疑其或非,更习之久而信己之必是,非信己也,信夫难经之必不可违乎内经也。于是本其发难之情,先为申述内经本意,索其条理,随文诠释;既乃别其异同,辨其是否,其间有殊法异义,其说不本于内经 ,而与内经相发明者,此则别有师承,又不得执内经而议其可否

3、。惟夫遵内经之训而诠解未洽者,则摘而证之于经 ,非以难经为可訾也,正所以彰难经于天下后世,使知难经之为内经羽翼,其渊源如是也,因名之为经释 。 难经所以释经 ,今复以经释难 ,以难释经而经明,以经释难而难明,此则所谓医之道也,而非术也。其曰秦越人着者,始见于新唐书艺文志 ,盖不可定,然实两汉以前书云! 雍正五年三月既望松陵徐大椿叙卷上卷上一难曰十二经中皆有动脉, (十二经,手足三阴三阳也。动脉,脉之动现于外,如手太阴天府、云门之类,按之其动亦应手是也。 )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法,何谓也?(寸口,即太渊、经渠穴之分,兼两手上中下三部脉也。 )然寸口者,脉之大会,手太阴之脉动也, (会

4、,聚也。手太阴,肺之经也。大会, 灵动输篇云“胃为五脏六腑之海,其气清上注于肺,肺气从太阴而行之,其行也,以息往来”是也。又灵经脉篇云,手太阴之脉, “循鱼际,出大指之端。 ”)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呼吸定息,脉行六寸。人一日一夜凡一万三千五百息,脉行五十度周于身。 (呼,出气也。吸,内气也。灵五十营篇“人经脉上下、左右、前后二十八脉,周身十六丈二尺,呼吸定息,气行六寸。二百七十息,气行十六丈二尺,一周于身,一万三千五百息,气行五十营于身”。度,过也,犹言过一次也。二十八脉实数,详灵脉度篇 。 )漏水下百刻, (按隋志刻漏始于黄帝。一昼一夜定为百刻,浮箭于壶内,以水减刻出,分昼夜之长短

5、。 )营卫行阳二十五度,行阴亦二十五度,为一周也,(营卫, 灵营卫生会篇云“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是也。合言脉,则营卫在其中矣。日行阳而夜行阴,昼夜各二十五度,则五十度为一周也。盖昼夜有长短,此举其中而言。其行阳行阴、起止出入之法,详灵卫气行篇 。 )故五十度复会于手太阴。寸口者,五脏六腑之所终始,故法取于寸口也。 (起于手太阴,止于手太阴,故曰终始。五脏六腑之气皆现于此,故取寸口可以决生死吉凶也。 灵营卫生会篇云“营出于中焦,卫出于下焦。帝曰愿闻三焦之所出。岐伯曰上焦出胃上口,并咽贯膈,循太阴之分而行,还至阳明,上至舌,

6、下足阳明,常与营俱行于阳二十五度,行于阴亦二十五度,一周也,故五十度而复大会于手太阴矣。 ”此营卫之常度也。 )二难曰脉有尺寸,何谓也?然尺寸者,脉之大要会也。 (尺寸详下文。要会,言要切之地、会聚之处也。 )从关至尺是尺内,阴之所治也;从关至鱼际是寸口内,阳之所治也。 (关者,尺寸分界之地, 脉诀所谓高骨为关是也。关下为尺,主肾肝而沉,故属阴。鱼际,大指本节后内廉大白肉名曰鱼,其赤白肉分界即鱼际也。关上为寸口,主心肺而浮,故属阳治理也。 )故分寸为尺,分尺为寸。 (此二句释尺寸二字极明晓。言关上分去一寸,则余者为尺;关下分去一尺,则余者为寸,此言尺寸之所以得名也。 )故阴得尺中一寸,阳得寸内

7、九分。 (此二句又于尺寸之中分其长短之位,以合阴阳之数。一寸为偶数,九分为奇数也。盖关以下至尺泽。皆谓之尺,而诊脉则止候关下一寸;关以上至鱼际皆谓之寸,而诊脉止候关上九分,故曰尺中一寸,寸内九分也。 )尺寸终始,一寸九分,故曰尺寸也。 (此又合尺寸之数而言。然得一寸不名曰寸,得九分不名曰分者,以其在尺之中、在寸之中也。 )三难曰脉有太过,有不及,有阴阳相乘,有覆有溢,有关有格,何谓也?(太过、不及,病脉也。阴乘阳,则阴过而犯阳;阳乘阴,则阳过而犯阴,此太过不及之甚。覆、溢、关、格,又相乘之甚者也。 )然关之前者,阳之动也,脉当见九分而浮。 (关前为阳,见上文。浮。阳之象也。 )过者,法曰太过减

8、者,法曰不及。遂上鱼为溢, (过,谓浮出九分也。减,谓浮不至九分也。鱼,即鱼际。上鱼,浮至鱼际,太过之甚也。溢,满而出于外也。 )为外关内格,此阴乘之脉也。 (关格,据三十七难言阳气太甚,则阴气不得相营,故曰关;阴气太盛,则阳气不得相营,故曰格。则此云外关者,外而阳盛越于外;内格者,内而阴盛距于内也。阴乘,阴气上乘阳位也。 )关以后者,阴之动也,脉当见一寸而沉。 (关后为阴。沉,阴之象也。 )过者,法曰太过;减者,法曰不及。遂入尺为覆, (过,谓沉过一寸也。减,谓沉不及一寸也。尺,一寸后尺中也。覆,反而倾也。 )为内关外格,此阳乘之脉也。 (内关,谓阳反在下,居阴之位,外格,谓阴反上越,居阳之

9、位也,阳乘,阳气下入阴中也。 )故曰覆溢。是其真脏之脉,人不病而死也。 (真脏之脉,谓脏气已绝。其真形独现于外,不必有疾病而可决其必死也。按此当与三十七难合观之。 )四难曰脉有阴阳之法,何谓也?(阴阳,谓脉之属于阴、属于阳也。 )然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呼吸之间,脾受谷味也, (心肺在上部,故出气由之,属阳。肾肝在下部,故入气归之,属阴。脾主中宫,故司出入之间也。受谷味,即因胃气以至手太阴之义。 )其脉在中。 (在中,介乎阴阳之间也。 )浮者阳也,沉者阴也,故曰阴阳也。(浮为表,故属阳。沉为里,故属阴。 )心肺俱浮,何以别之?(呼出心与肺,故俱浮。别,分别也。 )然浮而大散者心也,浮而短涩者

10、肺也。 (心属火,故其象大散;肺属金,故其象短涩,此心肺之本脉,而浮则其所同者也。 )肾肝俱沉,何以别之?(吸入肾与肝,故俱沉。 )然牢而长者肝也,按之濡,举指来实者肾也。 (肝属木,故其象牢而长。肾属水,故其象濡而实。水体外柔而内刚也。 )脾者中州,故其脉在中。是阴阳之法也。 (在中,不沉不浮之间也。此以上释阴阳之义已明,下文又于阴阳之中交互言之也。 )脉有一阴一阳,一阴二阳,一阴三阳;有一阳一阴,一阳二阴,一阳三阴。如此之言,寸口有六脉俱动耶?(俱动,言三阴三阳尽见也,六脉见下文。 )然此言者,非有六脉俱动也,谓浮、沉、长、短、滑、涩也。 (此即所谓六脉也。浮者在上,沉者在下,长者过本位,

11、短者不及本位,滑者流利,涩者凝滞。浮、沉、长、短以形言,滑、涩以质言也。 )浮者阳也,滑者阳也,长者阳也;沉者阴也,短者阴也,涩者阴也。 (此所谓三阴三阳也。 )所谓一阴一阳者,谓脉来沉而滑也,一阴二阳者,谓脉来沉滑而长也,一阴三阳者,谓脉来浮滑而长,时一沉也;所谓一阳一阴者,谓脉来浮而涩也,一阳二阴者,谓脉来长而沉涩也,一阳三阴者,谓脉来沉涩而短,时一浮也。 (此六脉互见之象也。然此举其例而言,亦互相错综,非一定如此也,但浮沉可以相兼,而滑涩短长不得并见,亦所当晓也。 )各以其经所在,名病逆顺也。 (上文言脉之形体,而未尝断吉凶,此乃言其断法也。其经,手足三阴三阳也。逆顺,如心脉宜浮,肾脉宜

12、沉则为顺,若心脉反沉,肾脉反浮则为逆,此又见脉无定体,因经而定顺逆。其法则两经备言之。 )五难曰脉有轻重,何谓也?(浮而无力为轻,沉而有力为重。 )然初持脉,如三菽之重,与皮毛相得者,肺部也。 (持脉,即按脉也。菽,豆之总名。三菽之重,言其力与三菽等也。皮毛相得,言其浮至皮毛之分也。肺脉最轻,故其象如此。 )如六菽之重,与血脉相得者,心部也。如九菽之重,与肌肉相得者,脾部也。如十二菽之重,与筋平者,肝部也。按之至骨,举指来疾者,肾部也, (血脉、肌肉、筋、骨,递沉而下,故脉之轻重,以此为准。盖肺居最上,心次之,脾次之,肝又次之,肾居最下。至骨,沉之至也。举指来疾,言其有力而急迫,即四难“举指来

13、实”之义也。 )六难曰脉有阴盛阳虚,阳盛阴虚,何谓也?(此与上文脉有阴阳之法不同。上文言脉之属于阴、属于阳,平脉也;此则言阴分之脉与阳分之脉,有太过、不及,病脉也。 )然浮之损小,沉之实大,故曰阴盛阳虚。沉之损小,浮之实大,故曰阳盛阴虚。 (浮脉主阳,沉脉主阴,损小则气血衰,实大则气血盛。 )是阴阳虚实之意也。七难曰经言少阳之至,乍大乍小,乍短乍长;阳明之至,浮大而短;太阳之至,洪大而长;(少阳阳气尚微,离阴未远,故其脉无定。阳明之阳已盛,然尚未极,故浮大而短。太阳之阳极盛,故洪大而长。至,言其气至而脉应也。 )太阴之至,紧大而长;少阴之至,紧细而微;厥阴之至,沉短而敦。 (太阴为阴之始,故有

14、紧象,而尚有长大之阳脉也。少阴之阴渐盛,故紧细而微。厥阴阴之至,故沉短而敦,阴脉之极也。 )此六者,是平脉邪?将病脉邪?(平脉,本然之脉也。病脉,有过之脉也。 )然皆王脉也。 (王脉,得其时而气应生王也。 )其气以何月,各王几日?然冬至之后得甲子少阳王, (自古历元皆起于冬至,其日必以甲子,然岁周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则日有零余,每岁递差,至日不必皆当甲子,此云冬至后得甲子者,乃指至日之当甲子者言也。至日当甲子,至立春后十五日历一甲,木气始盛,故曰少阳王也。若至日不当甲子,少阳之王大概以六十日,不复以甲子为限。 )复得甲子阳明王,复得甲子太阳王,复得甲子太阴王,复得甲子少阴王,复得甲子厥阴王

15、。 (少阳之阳尚微。阳明则阳已盛。太阳则阳极盛,极则阴生而太阴用事;太阴之阴尚微,少阴则阴已盛,厥阴则阴极盛,极则阳生,如是无已。 )王各六十日, (甲子至甲子,则六十日一周也。 )六六三百六十日,以成一岁。此三阳三阴之王时日大要也。 (时指月言,日指日数言,以终上文何月几日之问。)八难曰寸口脉平而死者,何谓也?(平,谓脉不病也。 )然诸十二经脉者,皆系于生气之原。所谓生气之原者,谓十二经之根本也,谓肾间动气也。 (十二经见上。系,连属也。十二经之气皆从此出,故谓之根本。肾间,两肾之中间也。动气,气所开合出入之处,即所谓命门也。其说详三十六难中。 )此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呼吸之门,三焦

16、之原。一名守邪之神。 (吸入肾与肝,故为呼吸之门,即所谓动气是也。三焦与肾同候,而肾属下焦,故曰三焦之原,谓三焦所从出也。守邪未详。或谓元气既足,则邪不能伤,故曰守邪,未知是否。 )故气者,人之根本也,根绝则茎叶枯矣。 (气,即原气也。原气在人,犹草木之有根本,若草木根绝,则茎叶枯落,人之原气,亦犹是也。 )寸口脉平而死者,生气独绝于内也。(言内之生气已绝,则虽其外之脉甚平,而终不免于死也。 )九难曰何以别知脏腑之病耶?然数者腑也,迟者脏也。 (腑属阳、脏属阴故也。 )数则为热,迟则为寒。 (此二句释所以迟数之义。 )诸阳为热,诸阴为寒。 (此二句又释所以数属腑、迟属脏之义。诸阴诸阳,又推言之也。故以别知脏腑之病也。 )十难曰一脉为十变者,何谓也?(一脉十变,谓一脏之脉其变有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