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完型填空新题型技巧大归纳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1835585 上传时间:2018-05-3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完型填空新题型技巧大归纳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考完型填空新题型技巧大归纳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考完型填空新题型技巧大归纳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考完型填空新题型技巧大归纳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考完型填空新题型技巧大归纳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完型填空新题型技巧大归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完型填空新题型技巧大归纳(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英语新题型下“语法填空题”教学策略及评价字数:3706来源: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2010 年 6 期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当页正文【摘 要】本文主要结合一堂课来评价广东省新题型之一“语法填空题”的教学策略,让学生明确解题技巧,有目的地针对各个重要考点进行归纳与训练。 【关键词】新题型 语法填空题 评价 教学策略 广东省高考英语新题型改革已实施三年多,“语法填空题”是其中的新题型之一,如何提高高三学生的英语语法填空题正确率,一直是广大教师感到困惑的问题。本文结合一节“语法填空题复习课”,探讨在高考中,此题型究竟考什么,是如何考的。在明确高考考点,领会命题角度,把握命题趋势的情况下,有的放矢

2、地复习和练习。 一、高中英语“语法填空题”教学的理念 1.教学目的及大纲要求。根据 2010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英语考试大纲说明,该题型要遵循选拔性考试的规律与要求,贯彻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理念,反映本学科新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考查考生对英语语言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注重考查考生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运用语言完成任务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知识的能力。同时,考纲中还要求考生能读懂书、报、杂志中关于一般性话题的简短文段以及公告、说明、广告等,并能从中获取相关信息。 (1)命题特点。 第一,考查篇章理解。以往的“单项选择”题是通过一个较为简短的题干,提供一个可依据的小语境。而新题

3、型“语法填空”是以一篇短文为载体,提供的是一个较大的语境,这无疑给了考生一个更大和更为完整的思维空间,由此,考查理解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即从题干理解到篇章理解。 第二,考查语法判断。在围绕文章主题进行细节理解的时候,对各小题必须进行语法判断,因为所填词语(单词或词组)既要意思和逻辑正确(符合语境),又必须语法正确(符合词法和句法规律)。 第三,填词分两种类型。填实义词用括号里所给词的正确形式填空。填功能词空后没给词,而填空缺词,使逻辑正确,结构完整,语气恰当,行文连贯。 二、高中英语“语法填空题”复习课及评价 教师 W 的某节“语法填空题”复习课是依据人教版高中英语新课程培训的课程资源,内容为该

4、题型的解答技巧。下面笔者从教学设计、过程、特色来评析这节高中英语新题型课。 1.教学设计。授课教师在教学设计上采用了四个步骤:Step1 导入真题剖析;Step2 以图表形式分析近三年考点,由学生总结出相关规律;Step3 根据“纯空格试题”和“给出了动词的试题”等题型,评析解题高招;Step4 模拟练析。 在此环节中,这节课设计的例题均是近年来广东省各地的模拟题,为“语法填空题”技巧的掌握提供了强大的说服力。在讲解时,先由教师总结,再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归纳。这样学生在明确考点,把握技巧后,亦能提升自主探究能力,从而达到了教学效果。但除考虑该题型技巧讲解的设计外,教师还应融合几条思路的讲解

5、,即根据语法知识,逻辑关系,语篇标志,固定词组,句型搭配,词汇知识,生活常识等进行填充。 2.教学过程。首先以一篇“海啸灾难”为背景的填空题为 Limit exercise(7m)导入。在此环节中,教师注重语法的意义和用法,用生动、形象的背景材料,让学生在语篇中感知所学知识语言,通过思考、分析研究,得出考点为“纯空格题”和“用括号内所给词填空”,然后再给出由近三年广东高考中所考词的词性所编汇成的表格数据,让学生理解得出相关的结论。 (1)纯空格题:通常考冠词、介词、代词和连词等四类词。 (2)用括号中所给词填空:通常考谓语动词的时态和语态、非谓语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等级、词类转换等。 (3

6、)接着教师 W 再列出短文来源:都来自网上。让学生了解该选题广泛、新颖,不拘于某一方面。 2007 年:http:/ _1990_Feb/ai_8861367 2008 年:http:/ 299043.htm 2009 年:http:/ cet07/2006-09-26/5207.html 四级阅读(上传时间:2006-9-26) (4)短文长度:170200 词。归纳完后,教师列出一系列历年的模拟练习,让学生先试填,再总结解题技巧。如在讲解“纯空格试题的解题技巧”时: 1It is said that a short-tempered man in the Song Dynasty (960

7、1279) was very anxious to help33 rice crop grow up quickly. (2008 年广东高考) 通过老师解析 1:名词 rice crop 前还没有限定词,应当填限定词;根据句意,这个急性子人当然是急于使“他的”禾苗长得快,故填形容词性物主代词 his。由此又得出:技巧 1名词前面,若没有限定词(冠词、形容词性物主代词、不定代词),很可能是填限定词。 依此类推,又让学生总结归纳出其他六条技巧。 在“给出了动词的试题的解题技巧”中,教师 W 安排了小组讨论活动,共同总结,最后由各组学生代表上台来讲解得出相关技巧,教师再给予反馈。在此课的最后,教师

8、还列出一篇高考题,并提供了一份评价表,要求学生解答并对照评价表的各个项目找出自己的不足。最后师生一起归纳和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三、教学评价及策略 在学生练习时,教师在教室内巡视,并为学生提供针对性指导。在此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这种方法不仅方便、快捷,还极大地实现了课堂以练为主,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但参照新的“语法填空题”思路,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则不该抱着句子不放,而应让学生对语篇作更深入的反思,去面对新情况,分析新问题,解决新矛盾,在更高的起点上实现自我超越。 教学反思:此题型中,不外乎把握几点:通读全文,把握大意;结合语境,试填空格;重读全文,解决难题。只要

9、教师本着这一原则,就能让学生有目的地针对各个重要考点进行归纳与训练。教师在备考上还应向学生强调: 1.不断记忆,积累词汇。其实语法填空题对单词提出了比以前更高的要求,它不但要求考生认识单词,还要求能写出一些单词。这就要求考生平时不断地记忆单词,不断地积累词汇,千方百计地把词汇量提高上去。考试时才能随心所欲地写出单词,填出固定搭配。 2.夯实基础,学好语法。英语的基础知识琐碎繁杂,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掌握的,它要求学生平时多听,多读,多记,夯实自己的基础知识;还要坚定不移地加强语法的学习,尤其是长句、难句、复杂句的分析。只有这样,才能为综合能力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3.大声朗读,培养语感。语感是一

10、种对语言、语段或词句的感受能力,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在做语法填空题时又是必不可少的东西。娴熟语感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多听,多读,尤其是大声朗读犹为重要。在早读或晚读时间,抛开顾忌,放开喉咙,大声朗读,对培养语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通过朗读能够多背诵一些课文是再好不过的了。语感在学生的朗读和背诵课文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逐步形成了。 4.坚持不懈,多做练习。语法填空是一种新题型,考生在前几年都不曾练过的,但是高考中又占了总分的十分之一,非常重要。因此,要求考生在考前一段时间要大量练习这种题型,不断练习,不断总结,不断提高,高考时才能处变不惊,轻松应对。 当然,教师设计练

11、习时不能太容易,否则就达不到训练的效果;但也不能太难,否则会使学生感到完成此题型是一件高不可攀的事,从而失去信心和兴趣。同时,教师在讲解技巧时,应善于挖掘多种情景,类型的讲解方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培养学生完成“语法填空题”技巧,既强调信息的输入,又强调信息的选择、组织、储存和运用。同时也是阅读教学的有效延伸,还为学生创造了在写作中运用语言的机会。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教育部.2010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英语考试大纲Z. 3杨成.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的原则及策略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

12、,2009. 4邓建平.浅析 2007 年广东高考英语新题型英语新题型EB/OL.Http:/ 短文填词短文填词是根据首字母提示及短文大意填词的完型填空题。此题型要求结合文章内容填出单词,所填的词往往与文章的内容息息相关。因而解题前必须通读全文,对全文内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从中获取文章的基本结构、体裁、主题以及所使用的语态等信息。通读后再复读,边读边填词。填词时应注意所填词的词性。例如,如果是动词,需根据其在句中的意思确定其正确的时态、语态及非谓语动词形式;如果是代词则应注意其主格、宾格、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名词性物主代词、反身代词等的变化。对于有一定难度的空处,先将其放置一边,接着做后面的,最后再从全篇的内容上考虑、分析,仔细体会出题者的意图,并从首字字母的提示入手,多试一些可能的单词,最终一定会豁然开朗,得出满意的答案。填完所有单词后,必须将所有填的词带入文章中再读一遍,仔细检查自己所填的词是否与文章的情境、内容一致,读起来是否流畅,单词拼写是否正确,单词的形式是否恰当等,发现问题应及时纠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