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时集训(二十四)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1611274 上传时间:2018-05-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限时集训(二十四)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限时集训(二十四)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限时集训(二十四)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限时集训(二十四)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限时集训(二十四)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限时集训(二十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限时集训(二十四)(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限时集训(二十四)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5 分,共 60 分)1(2012开封二模)莫斯科某博物馆收藏的一份动员令写道:“务使每个被动员者明白,去前线就能改善生活。其原因有三:第一,在临近前线的产粮地带,士兵有较充足的粮食;第二,运到饥荒省份的粮食将在较少的人数中间进行分配;第三,正在进行广泛的组织工作,把粮食从临近前线的地区寄给红军家属。 ”这一动员令出现的历史背景 ( )A政府的战争政策造成粮荒B农业集体化出现失误C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困境D德国法西斯大举入侵苏联2(2012江门调研)“我们在夺取政权后便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

2、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现成方法。我们必须根据实验作出判断。 ”以下哪一项是属于列宁最早“实验”的内容 ( )A用固定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B取消自由贸易C全盘农业集体化D按劳分配3(能力题)“当一月底,在巴兹基召开的守备部队大会上骑兵连的战士就公开提出了意见。从他们的队伍里喊出了这样的口号:赶走征粮队! 征粮工作该收场啦!打倒粮食委员! ”材料描述的这一现象产生的背景是( )A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B新经济政策遭到农民的反对C农民对农业集体化运动强烈不满D斯大林模式下农民生活困苦4(2013枣庄模考)1921 年有人这样吼道:“列宁要把我们带到哪里去?”列宁做出了很好的回答:“退一步,进两步。

3、退是为了进,为了进必须退,不退就不能进。 ”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 )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实施新经济政策 “退一步”使苏俄又退回到了资本主义社会 “进两步”是指恢复经济、巩固政权、向社会主义过渡A BC D5由于战前的俄国只有 1.75%的人口从事工业,这意味着苏俄需要恢复旧沙俄的经济政策。唯一不同的是,正如列宁所说:“如果沙皇制度由于有了 13 万贵族便能维持几个世纪,为什么我们不能依靠拥有 24 万忠诚活动分子的党坚持几十年呢?”列宁在此强调了( )A “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必要性B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可能性C运用市场规律发展经济的可能性D恢复经济及优先发展工业的必要性6(2012黄冈质

4、检)1921 年至 1922 年,苏联市场上纷纷涌现出一批私商,而且呈迅速发展之势。他们开始仅仅局限于市场和集市上的小宗交易,后来慢慢地经营范围也就扩大了。从事私商的人也是形形色色,各种各样:有工人、知识分子、退伍军人、旧商人、手工业者、农民以及大量的家庭主妇。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 )A战时共产主义取消了公开的贸易B新经济政策恢复了商品货币流通C苏联开始建立市场经济体制D国家放弃了对贸易的全部垄断7(能力题)保尔在一次会议上对自己做出剖析:“我们过去所受的教育,只知道对资产阶级要怀有刻骨的仇恨,所以新经济政策一来,我们便认为是反革命。其实党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斗争的

5、一种形式。 ”保尔的这一剖析说明当时他已真正认识到 ( )A实行粮食税有利于农业生产恢复B新经济政策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C恢复货币和商品流通并不是发展资本主义 D新经济政策能改善工农联盟并巩固政权81913 年1926 年苏俄的工农业生产情况1913 年1920 年1925 年1926 年农业总产值10067112112工业总产值10013.875.5108.1从表中反映出的历史信息不正确的是 ( )A战争造成了经济的巨大破坏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加剧了经济危机C新经济政策使国民经济基本恢复D五年计划的实施造就了工业强国的地位9 赫鲁晓夫回忆录中详细描述了赫鲁晓夫改革的背景,你认为下列内容不

6、可能在该书中出现的是 ( )A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露B农业集体化的消极影响越来越明显C人民生活水平不高D国民经济面临全面滑坡、社会动荡10(2012安徽六校调研)下图为 20 世纪 50 年代末苏联的一幅题为“推广种植玉米,提高粮食产量”的宣传画。当时的苏联 ( )A调整农业政策,促进农业市场化B调整农业政策,实现农业集体化C农业经济改革,增加粮食生产量D农业经济改革,支持工业化建设11(2012丹东一模)有学者认为“勃列日涅夫时期的改革是苏联历史上最为稳妥的改革” ,此观点的得出是基于 ( )A摆脱了斯大林体系的束缚B当时苏联经济的较快发展C “发达社会主义”的建成D继续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

7、12(2012泉州质检)右图漫画中的人物分别为列宁、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叶利钦、普京、梅德韦杰夫,下列与图片反映的主题相符合的是 ( )A沉重脚步俄国走向现代化的曲折探索历程B八位领袖苏联社会主义的曲折探索C大国兴衰从两极格局到多极化趋势加强D体制弊端高度集中的体制阻碍苏联发展二、非选择题(第 13 题 16 分,第 14 题 24 分,共 40 分)1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布尔什维克一发现自己处于俄国的主人地位,就面临着创建新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挑战;但他们很快发现,他们对迎接这一挑战毫无准备过去的历史中没有任何模式可循。列宁本人就承认:“我们在夺取

8、政权后便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现成方法。我们必须根据实验做出判断。 ”起初,几乎没有实验的机会,因为生存斗争比其他任何事情都重要。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于 1921 年采取了“新经济政策”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苏俄在建国初期为什么“几乎没有实验的机会”?列宁为首的苏维埃政府是如何进行生存斗争的?(6 分)(2)列宁为什么要作出“让步”?试分析“让步”的进步意义。(10 分)14(2012长春调研)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20 世纪 20 年代,西方各国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恢复过来,各个主要工业

9、国家的工业生产总值都达到或超过一战前水平的 1.5 倍。一些欧美经济学家称资本主义已消灭了贫困,空前的繁荣让他们充满信心。美国作为西方世界的代表,一度曾被人们看作“繁荣”“发展” “强大”的典型,华盛顿宣称繁荣将永驻人间。几乎在同一时期,在东方一个国度,也正在诞生奇迹,从 1917 年十月革命开始,这个占世界陆地总面积近五分之一的国家,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走完了欧美国家通常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走完的工业化路程莫斯科一时成为红色麦加,受世人膜拜。 摘编自美苏交锋材料二 在这个不幸的时代,我们要制定出一些计划来,把希望重新寄托在那些压在金字塔底层

10、、被人遗忘了的人身上合众国的人民并未气馁,困难中他们要求的是有领导的纪律和方向。他们已经选择我来作为他们实现遗忘的工具,我坚信,在当前的危机时期,你们也会再一次对领导表示支持。罗斯福竞选总统的首次演讲材料三 1928 年苏联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斯大林就认为,在没有外国贷款的情况下,工业化资金只能靠自己内部来积累,那主要当然要来自于农业斯大林在苏联工业化时,实际上是把农业作为“殖民地”了。苏联工业化开始时,农民不但要缴纳直接税和间接税,还要低价出售农产品和高价买进工业品,价格剪刀差使资金从农业流向工业集体化使大规模的农庄代替了以往的小块田地,这就使资本(机器、拖拉机等)应用于土地成为可能,这

11、有利于提高人均产量。集体化又使上级机关更容易通过管理手段来控制集体农庄的剩余产品。 摘编自(美)帕尔默、科尔顿世界近现代史(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20 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美国和苏联成为世界共同关注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8 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总统认识到 30 年代的美国出现了哪些严重问题?(4 分)(3)材料三中,苏联在 30 年代实施什么农业政策?怎样理解“把农业作为殖民地了”? 这对苏联国民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 (8 分)(4)罗斯福和斯大林的农业政策及其实施效果给我们什么启示?(4 分)答案限时集训(二十四)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1选 C 从材料看出,当时粮荒现象

12、非常严重,这应是苏俄国内战争时期,当时推行战争政策的是国内外的敌对势力,排除 A 项;B、D 两项在时间上与题意不符。2选 B 根据题干中“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说明该方法应是从资本主义制度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途径,即战时共产主义政策。A 项属于新经济政策,C项属于斯大林建设时期的内容,D 项属于新经济政策的内容,但是在材料中没有体现。3选 A 材料情景反映了军队中的战士对“征粮”活动的不满,可见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引起了强烈的反对,故答案为 A。4选 D “退一步”指的是放弃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新政策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恢复和发展经济,苏俄并没有退

13、回到资本主义社会,排除。5选 C 由于俄国的工业基础薄弱,因此“需要恢复旧沙俄的经济政策” ,即通过国家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发展经济。A、B 两项不符合材料,D 项中“优先发展工业”是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在材料中没有具体体现。6选 B 根据材料时间判断,在国内战争结束以后,国家允许市场贸易和货币流通,应是新经济政策的内容。A、B 两项表述错误,D 项说法过于绝对。7选 D 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党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斗争的一种形式”推断新经济政策是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有利于工农联盟的建立和政权的巩固,因此答案为 D。8选 D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

14、实施是在 19281933 年,D 项在时间上与材料不符。9选 D 本题主要考查赫鲁晓夫改革的背景。国民经济面临全面滑坡、社会动荡是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背景。10选 C 图片反映了赫鲁晓夫提倡种植玉米。赫鲁晓夫推行大规模开垦荒地和种植玉米政策,以提高粮食产量。故选 C。A 项中“农业市场化”不合史实,B 项不正确,斯大林时代,已经实现农业集体化;D 项是斯大林时期的农业政策。11选 B 根据材料中的关键词“稳妥”判断,学者肯定了勃列日涅夫改革的作用,答案为 B。A、C、D 三项均不符合史实。12选 A 叶利钦、普京、梅德韦杰夫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元首,排除 B 项;列宁时期两极化格局还未形成,排除

15、 C 项;列宁时期高度集中的体制还未建立,排除 D 项。13解析:第(1)问联系苏维埃政权建立后面临的严峻形势,分国内、国外两个方面回答,措施可联系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进行分析;第(2)问结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答出实施新经济政策必要性,并从政治、经济、理论等方面概括出进步意义。答案:(1)原因:国内外反动势力发动武装干涉,企图把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里。应对:工作重心转到军事方面;经济上采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原因:三年国内战争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违背经济发展规律及当时的生产力水平,苏俄面临严重的政治、经济困难。意义:是新形势下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探索,找到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

16、径,国民经济开始恢复,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14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中的时间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2)问根据所学知识概括。第(3)问中的后两问,要认真分析材料,认清斯大林所说的“工业化资金只能靠自己内部来积累,那主要当然要来自于农业”这句话的含意就可以理解“殖民地”的意思了,影响可结合所学知识论证。第(4)问要根据前三问的认识,将两个政策对比分析。答案:(1)美国:20 年代经济的高度繁荣,成为资本主义学习的样本;30 年代罗斯福新政成功地摆脱了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国家改革提供了一种新模式。苏联:20 年代:十月革命的成功,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权;30 年代苏联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成为工业强国。(2)胡佛政府自由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