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技术讲解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1521898 上传时间:2018-05-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生产技术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安全生产技术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安全生产技术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全生产技术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生产技术讲解(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国是世界上文明古国之一,有关劳动保护的记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战国时期所著黄帝内经中说:“有病之始期也,必生于风雨寒暑“。汉代王充所著论衡中说:“试以一斗水灌冶铸之火或近之,必灼人体” , “当冶工消铁也,以土为形,燥则铁下,不则跃溢而射,射中人身,则皮肤灼剥“。那时就有了冶炼过程中发生灼伤及火烟侵害眼、鼻的记载。我国建筑业的劳动保护工作,也是早有记载的。如北宋初木工喻皓,在东京建一座高塔,他在施工中就比较重视劳动保护,每建一层都在塔的周围安设帷幕遮挡,既避免施工伤人,又便于操作。这种措施一直沿用至今。明朝盛行建筑,南北两京造宗庙、宫殿、王府、公主府等,征发 30 多万建筑工匠。当时劳动保

2、护有了极大改善,由屯土改为起重机,有三种起重方法:一是独杆螺旋式;二是滑轮式;三是轱辘把式,显著减少了工匠伤亡。明代农政全书 、 本草纲目等著作不仅提到了“缒灯火”到井下测试毒气的办法,还详细记述了职业病和职业中毒及其预防的措施。古代人在生产实践中积累的许多劳动保护经验,都比较符合现代科学技术原理。只是由于那时生产力十分低下,劳动保护措施十分简陋罢了。19 世纪鸦片战争之后,近代工业传入中国,给劳动保护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由于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在三座大山重压之下,广大劳动人民衣不蔽体,食不裹腹,倍受摧残,出现了万人坑之类的惨状。在那“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的时代,劳动保护

3、失去了它本来的面目。解放后,进入社会主义时期,劳动保护才又恢复了它的应有涵义,即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的涵义。安全生产技术安全生产技术是总结人类在改造自然活动中保护劳动者成功或失败的经验。安全技术安全技术,是研究生产技术中的安全问题。针对生产劳动中不安全因素,研究控制措施以预防工伤事故的发生。 “安全技术“一词是外来语,原意是“技术的安全” ,逐渐演变成为安全所需要的技术、为安全而采用的技术措施。在生产活动中,把出现不安全情况叫做事故,遇有人员受伤、致死的叫做伤亡事故。要安全就必须对伤亡事故发生的生产技术原因进行分析、制定对策。在使用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时,还要对可能出现伤亡事故

4、作出充分的估计,采取完善的保护措施。这种“制定对策”和“完善保护措施”的工作,就是安全技术工作。 公路水运施工安全技术,主要就是为了控制或消除施工生产现场,包括施工生产区、办公区和生活区内的可能对相关人员构成危害的各种危险因素,进而有效地防止事故发生,保证各项施工生产任务安全顺利地完成。(在生产工具十分简单、生产力水平很低的情况下,工人有一副“垫肩” ,农民有一个“斗笠”就够用了;但是在机械化、电子化生产过程中, “垫肩 和“斗笠”就保障不了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因此,劳动保护工作,必须随着生产的发展而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而进步。现代化生产,一方面为人类带来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为改善劳动条件提供了前提;它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影响,不断提出新的不安全、不卫生问题,)从目前我国公路水运施工行业的情况看,施工现场条件仍然比较艰苦,各种影响安全生产的危险因素也比较多,比较复杂,难以预测。因此,公路水运施工行业在发展安全技术方面,任务十分艰巨。对于从事公路水运施工的生产经营单位来说,只有通过加强安全技术管理工作,才能真正把现有的安全技术手段有效地落实到施工现场,真正发挥安全技术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