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春西南大学文学理论【0023】机考答案

上传人:奋斗 文档编号:41426711 上传时间:2018-05-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8春西南大学文学理论【0023】机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8春西南大学文学理论【0023】机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8春西南大学文学理论【0023】机考答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类别:网教 专业:汉语,语文教育 2018 年 6 月课程名称【编号】:文学理论【0023】 A 卷大作业 满分:100 分答题要求:每题 20 分,共 100 分。要求字迹工整,表述清楚,语言流畅,看懂题意后再作答。一、结合具体实例,谈谈现实型文学、理想型文学、象征型文学的基本特征。 (20 分)二、结合具体现象,阐述文学意境的基本特点。 (20 分)三、结合实例,解释文学接受中共鸣产生的原因。 (20分)四、文学批评的思想标准与艺术标准主要有哪些?结合实例加以说明。 (20 分)五、结合实例,论述文学

2、典型的基本特征。 (20 分)一、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再 现性和逼真性。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表 现性和虚幻性。象征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暗 示性和朦胧性。区别:首先,它们总体的侧重点不同。现实型文学侧重于写实,要求立足于客观实在,力 求把生活的实在面目描画出来,是对生活的再现和复制,没有添加生活本来没有的棱角。 它着重的是逼真再现,如同拍照,拍出来的作品是最真实的、没有经过化妆或其他手段 美化处理的、最朴素的生活照。例如法国作家小仲马的就是一部典型的现

3、实 型作品。他从现实中取材,从妇女、婚姻等问题中寻找创作的灵感,茶花女就是根 据他亲身经历所写的一部力作。理想型文学则侧重于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重 在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理想型文学并不旨在写实,而是要求超越现实,突出表 现性,具有明显的理想主义色彩。打个比方来说,这种类型的作品就如同化了浓妆的艺 术照,经过了各种美化加工,不再是生活原原本本的面目,而是通过处理添加了许多生 活原本没有的“脂粉水粉”“妆扮”过从而不再旨在复制“对象”的原形而旨在表现“对象”的个性 思想的作品。例如格林童话和哈姆雷特等作品就是属于理想型的。还有罗曼罗 兰的长篇巨著约翰克利斯朵夫,它不是一部小说,应当说

4、:不止是一部小说,而是 人类一部伟大的史诗。它所描绘歌咏的不是人类在物质方面而是在精神方面所经历的艰 险,不是征服外界而是征服内界的战迹。它是千万生灵的一面镜子,是古今中外英雄圣 哲的一部历险记,是贝多芬式的一阕大交响乐。它具有明显的理想主义色彩。而作者也 于 1915 年,得到瑞典文学院授予的诺贝尔文学奖,以表彰“他文学作品中高尚的理想主 义和他在描写各种不同人物时所具有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再说象征类型文学,它的 侧重点就更“另类了”!象征类型文学作品侧重于寄寓某种意念、意蕴。继续上面的比喻来说, 这种类型的文学作品就如同是抽象派画作,而不是照片。因为,它一方面见出它自己的 特性,另一方

5、面显出个别事物的更深广的普遍意义而不只是展示这些个事物本身。它通 过暗示使人的想象延伸开去,由此及彼,扩展开来。象征主义文学作品在诗歌创作中体 现最明显。艾略特的荒原是象征主义诗歌的开山之作,它象征着世界没有水,因而 干枯了,趋于毁灭。它是现代诗的一个里程碑。其次,从人物塑造方面比较,三种类型的文学也有区别。现实型文学力求提示人物 性格形成的客观原因。现实型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因此也多是生活中平凡普通的人物, 不是超时空的、理想化的,而是存在于特定时代社会的具体环境中的。人物性格具有非 常具体、确定的社会内容。社会环境对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起到极大的作用。比如中的主角,就取自生活原型,她的悲剧命

6、运根源于当时特的时代背景和她所处的- 2 -生活环境。而理想型文学中则多见各种变形的、奇幻的形象,常有虚幻离奇的神仙妖怪 和超尘脱俗的英雄豪杰。比如里的各种拟人化的动物和虚构的精灵之类 的角色,就具有明显的理想化色彩。在文学意象的塑造中,象征型文学为了暗示某种深 远、普遍的哲理、意蕴和主观情思,对客体形象进行加工处理,使其成为变形化、拟人 化的假定性意象。这种文学意象已超载了自身的具体、个别的现实属性,不确指生活中 的某一真实事物,而是概括性、虚拟性很强的假定事物。例如北岛的诗:沿着 鸽子的哨音我寻找你高高的森林挡住了天空小路上一棵迷途的蒲公英把我 引向蓝灰色的湖泊在微微摇晃的倒影中我找到了你

7、那深不可测的眼睛里面的象 征意义可以这样理解:1、“哨音”象征天使般的召唤;2、“森林”象征遮挡日光的障碍因素; 3、“蒲公英”象征共同追求的同伴;4、“湖泊”象征追寻的归宿;5、“你”和“眼睛”双重象征 着理想的化身。再次,从作者的情感评价的角度看,三种类型的文学也有所不同。现实型文学的主 观情感态度融会在客观再现之中,渗透在情节、场面、人物的描绘刻画中。作家不直接 在作品中表露自己对的主观倾向,而是把自己感受过的现实生活再现在作品中,呈现给 读者,让读者自己去体验和感受,而不是直告之。张爱玲喜描写各色“坏女人”,她的小说 人物多是病态女子,她写来并没有明确流露出自己对这些人物的喜恶,但是真

8、把作品读 懂了的人们却不难发现作者对这些人物的观感。理想型文学则像极大地突出文学的抒情 表现功能,常常以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出来,而不像现实型文学那样不动声色。像钢 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对主人公保尔的炽热感情就流露得很明显。至于象征型文学, 它则偏于以间接方式去暗示客观规律和主观感受。这种作品中有作者的观念,但这种观 念必须依赖各种象征意象,曲折地、独特地表现出来,并需要读者通过直觉与情感进一 步加以理解。它不直接描述思想和情感,也不通过与具体意象明显的比较去限定思想和 情感,而是暗示这些思想和情感是什么,运用未加解释的象征使读者在头脑中重新创造 它们。例如李金发的弃妇,它可谓我国象征主义诗歌的

9、开山之作。米勾勒出一个愤 世、厌世、隔世的“弃妇形象,不仅仅写了“弃妇”的悲情,而且是作者的自况,亦庶几可 以说是当时青年中惶惑、颓废甚至遁世心态的折射。这就是象征型文学作品的特色之处。二、意境是我国古典丈论独创的一个理论范畴。它是华夏抒情文学审笑理想的集中体现。 意境作为一种艺术至境形态,它在艺术表现和构成方式等方面显示了与意象大异其趣的 种种特征。情景交融是意境创造的表现特征。王国维说:“文学中有二元质焉:曰景,曰情。”意境创 造就是把:二者结合起来的艺术。清人王夫之论述更为精要。他说:“情景虽有在心在物 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哀乐之触,荣悴之迎,互藏其宅。”又说:“情、景名为二,而 实

10、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他们都认为情景交融是意 境创造的表现方式,而且好的诗人,还能够“景中生情,情中含景”。这就揭示了情景交融 的两种主要形式。如果把居于二者之中的也算作一类,那末,我们就有了三种不同的情 景交融类型:第一是景中藏情式。这一类意境创造中,作家藏情于景,一切都通过逼真的画面来表达, 虽不言情,但情藏景中,往往显得情深意浓,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这首诗全是对客观景物的具体描写,字面上一点也没有透露出对友人的态度。但从那烟 花三月,黄鹤楼头的美好景色中,已透露出对友人的祝福;诗中也没有直

11、抒对友人依依 不舍的眷恋,而是通过孤帆消失,江水悠悠和久伫江边若有所失的诗人形象,表达得情 深意挚。表面上这首诗句句都在写景,实际上却句句都在抒情,真是一切景语皆情语。 这类作品在现代诗歌和散文十也并不少见。第二种是情中见景式。这种意境的创造方式,往往是直抒胸臆。有时不用写景,而景物 却历历如现。请看唐朝诗人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一幅浩渺无际的天宇,一座兀然 耸立的高台,一位独立苍茫的诗人,一曲忠烈凄怆的悲歌。在诗人的悲怆中,你仿佛会 看到昔日燕昭王在此招贤纳士的历史画面;会想到唐王朝武氏专权的可怕世态;会体味 到诗人报国无门的悲愤和天才末路的痛苦。而这些历史的和现实的、宇宙的和人生的思 索,都

12、会随诗人情感的喷发变成感人的色彩和旋律,弥漫了整个空间。这也就是诗人为 你开创的那个审美想像的空间,在这个空间中,一切都成了有形的图画,这就叫作“情中 见景”。李白的月下独酌、行路难,陆游的示儿等名篇,都是通过这种方式 创造的意境。第三种是 情景交融式。这一类是以上两种方式的综合,抒情与写景在这里达到了浑然一 体的程度。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中处处情态毕现,情景并茂,自然天成。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毛泽东贺新郎赠杨开慧、沁园春长沙,都属于这 一类。用以上三种情景交融的意境创造方式,都可以写出上乘的作品来, 因为方法本身是没有 高下之分的。关键是使用得恰到好处。虚实相生是意境创造的结构特征

13、。虚与实本是一对哲学范畴,它在我国古典文论中也有 广泛的应用。这在意境结构论中也表现出来。宋人梅尧臣说:“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 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这句话的含意十分丰富,其中有一层是告诉我们, 意境在结构上包括两个部分:一方面是“如在目前”的较实的因素;一方面是“见于言外”的 较虚的部分。意境正是二者的结合。所以后人干脆提出了“全局有法,境分虚实”的主张, 把意境中较实的部分称为“实境”;把其中较虚的部分称为“虚境”。实境是指逼真描写的景、 形、境,又称“真境”、“事境”、“物境”等;而虚境则是指由实境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像的 空间。它一方面是原有画面在联想中的延伸和扩大,另

14、一方面是伴随着这种具象的联想 而产生的对情、神、意的体味与感悟,即所谓“不尽之意”,所以又称“神境”、“情境”、“灵 境”等。三、共鸣,原是物理学方面的一个术语,指在不同物体之间,由声波作用引起的共振现 象。在文学理论中,则通常是指文学接受过程中出现这样的两种情况:一是读者为作品 中的思想感情、理想愿望及人物的命运遭际所深深打动,从而形成一种强烈的心理感应 状态;二是指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身份的读者,在阅读同一作品时,产生大致相 同或相近的情绪激动和审美感受现象。比如第一种现象,高尔基在阅读福楼拜的短篇小 说一颗纯朴的心时,整个身心都被迷住了,周围的世界全被小说中的厨娘遮掩了。- 3 -福

15、楼拜在小说中细致刻画了乡间女性的纯朴形象,描绘了她平凡而又惨淡的一生,表现 了作家对下层劳动者的深切同情。同样有着丰富的下层劳动者生活体验的高尔基,显然 为作品中的人物深深打动,从而产生了感同身受的共鸣。第二种共鸣现象更容易理解。 唐诗宋词,窦娥冤、红楼梦、莎士比亚的戏剧、托尔斯泰的小说等中外名著, 全世界的无数男男女女都喜欢。这种原因是: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不同时代、不同民 族、不同身份的读者之间,也往往存在着许多相通的政治、道德、审美情感与观念区域。四、文学批评的艺术标准,是与文学批评的思想标准并列的一类标准,主要包括以下三 方面: (1)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艺术典型。 文学是通过形象画面

16、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因为生活本身就处于不断的矛盾运动之中,千 姿百态,异彩纷呈,所以真实地反映生活的艺术形象也应像生活本身那样生动逼真,栩 栩如生,散发着浓厚的生活气息。这是我们客观评价作品艺术成就的起码准则。 但是,形象的生动逼真还不足以充分深刻地表现出生活的本质方面,还不具有普遍性和 概括性,只有经过选择、提炼、加工过的形象才能包含深广的社会内容,显示出生活的 真理,这就是形象的典型性。 (2)真实而又真挚的思想感情。 作为一个艺术标准,强调感情的真实与真挚正是说出了文艺同其他意识形态相区别的一 个最鲜明的特征。政治以理服人,文学以情感人。 优秀的文学作品,就是以真实而又真挚的感情吸引读者,使他们在欣赏的愉悦、感情的 激动中得到思想启迪和美学享受。 (3)完美而又独创的艺术形式。 艺术贵在独创,文艺作品之所以叫创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