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毕业, 升学考试命题的思考和探索

上传人:zw****58 文档编号:41121418 上传时间:2018-05-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历史毕业, 升学考试命题的思考和探索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中历史毕业, 升学考试命题的思考和探索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初中历史毕业, 升学考试命题的思考和探索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初中历史毕业, 升学考试命题的思考和探索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初中历史毕业, 升学考试命题的思考和探索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历史毕业, 升学考试命题的思考和探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历史毕业, 升学考试命题的思考和探索(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历史毕业、升学考试命题的思考和探索 杨国金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考试改革显得越来越重要和紧迫。考试虽然不是万 能的,但科学有效的考试无疑会给课程改革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作为考试改革重要内容 和关键环节的命题工作,如何体现课程改革的理念,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作为湖北省宜 昌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历史命题组组长,笔者参与了本市近几年的历史命题工作。下面 拟就命题过程中面临的一些问题,以 2003 年我市历史中考试题为例,谈谈个人的一些思考 和探索。一、定位考试水平,确定命题原则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考试。根据当前初中历史学科的教学现状和国 家要求,各地在实施初中历史毕

2、业、升学考试的过程中做法不尽相同。从考试形式上看, 有闭卷、开卷和半闭半开之分,从考试水平要求看,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按水平考试的 要求组织会考或中考,旨在考查学生的学习水平是否达到了国家的基本要求,是否达到了 义务教育初中毕业的合格标准;二是按升学考试的要求组织中考,重点在于为高一级学校 选拔合格新生;三是按介于水平考试和升学考试之间的水平要求组织考试。应该说,这三 种性质的考试,其检测功能各有所长,都有利于历史学科素质教育的实施。根据我们对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 (以下简 称历史课程标准 )的解读,结合我市历史教学改革的实际,我们认为初中历史

3、毕业、升 学考试可以实行开卷考试,毕业、升学两考合一的方式。这样,更有利于全面贯彻国家的 教育方针,落实纲要精神和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纠正一些学校不按部颁计划要 求开设课程,纠正教师不按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组织教学的情况,同时,也有利于激发师 生教学历史的热情,改革历史课堂教学,减少考试次数,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心理 压力。当前,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日渐深入,虽然我市 2003 年的毕业生仍是使用的教学大 纲及据此编写的教材,但考试命题必须体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体现历史课程标准 的新要求,在命题时我们确立了这样一些基本原则。1 命题依据。国家和现实社会对国 民素质的客观要求、初中历史教学的

4、基本目标、高级中等学校对新生历史学科的素质要求 是命题的基本依据;现行教学大纲及其配套教材、学生身心素质和历史认知发展水平是命 题的原始依据;实验中的历史课程标准是命题的重要参考。2 命题坚持普及性、基 础性、发展性的原则。初中历史是一门历史知识的扫盲课程,是对学生进行基本历史知识 和人文主义教育,发展学生感知、体验、理解、运用历史等能力,形成丰富历史情感和正 确历史方法的基础课。3 考试内容要全面,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三个方面,以上三方面考试内容的设置,要有利于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在历史学 科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体现九年义务教育的性质,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质量,促

5、进 学生的发展;有利于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改进课堂教学方式,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 担,促进学生主动、活泼、生动地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高一级 学校选拔合格的初中毕业生。根据上述原则,我们确定了 2003 年初中历史毕业、升学考试的命题要求:进一步降低机械记忆的要求,加强考查学生对历史的感知、体验、理解、积累和运用,重点考查学生如下 的知识和能力:能简单地再认再现重要历史事件、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能按一定要求对 重要的历史知识进行概括、归纳、比较和选择,能阅读、理解一般的历史材料,并能用历 史的眼光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能正确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所创造的文明成果, 有

6、正确的国家、民族和国际意识,能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表达自己的一些历史观点。对于初中历史毕业、升学考试试题,我们的总体构想是:能力立意,在加强和改进对历史 基础知识考试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对历史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力度,增加开放性试题, 增强评价标准的开放性和评分说明的科学性,引导历史教学走出死记硬背的怪圈。为了让师生了解上述想法,我们受市教育局委托,精心编制了宜昌市 2003 年初中毕业、 升学统一考试历史考试说明 ,对考试目标和性质、考试方式、考试内容、考试难度、基本 题型、计分方法等进行了详细说明,同时,附有三套样题及其参考答案和评分说明,供师 生学习和研究。二、精心组织材料,体现命题原则初中历

7、史共有六本书,包含古今中外历史,跨度大,容量大,如何精选考试内容,充分体 现历史学科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我们认真设计试卷结构,确定基本题型,精选试 题内容,按照历史中考说明的有关要求,首先编制了历史考试“双向细目表” 。在“双向细 目表”中,对试题的题型(基本题型:选择题,材料解析题,简答题) 、主观题和客观题的 比例(55) 、考点知识、考试水平、涉及的知识板块以及试题来源等都做了规定,以此作 为命题的“施工蓝图” 。 “双向细目表”的制定,标志着初中历史毕业、升学考试试题框架 已基本搭成。历史学科实行开卷考试,对命题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做到不抄书上原题,不用书 上原话,注重知识

8、的内在联系和重新整合,在试题中创设新的情境或场景,从不同于教材 的设问角度提出问题,设计试题,减轻学生机械记忆的负担,加强对学生体验、感知、积 累和理解历史的考查,引导师生转变教学方式,避免死记硬背。开卷考试考查的是学生对 知识的理解程度,知识的迁移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要组织好开卷考试,关键 是试题要能充分体现命题的原则和指导思想,在命题上我们尽可能地体现知识的广泛性, 选材的借鉴性,试题的开放性,答案的多元性,题量的适当性和思维的发散性。我市 2003 年历史中考试题共 29 题,其中属于改编的试题 18 题(全部为选择题) ,分值 36 分,创编 11 题(所有的主观题都属于创编

9、题) ,分值 64 分。改编题来源于教材,设问视角是考查学 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考查学生对重要历史事件或人物的了解。改编题不难,但是学生仅 靠死记硬背是无法完成的,因为书上没有现成的答案,完成的前提是对历史基础知识的全 面理解和准确把握。创编题来源于课外,很广泛,与学生所学知识有交叉点。这类题目主 要是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迁移知识的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1 试题不回避重点历史知识和与历史有关的热点现实问题。初中历史教学内容确定的原 则是“航标的亮点” ,尤其是世界历史,选取的都是对人类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的人或事。 尽管我们在命题时注意了知识的广泛性,但是试题的容量仍然很有限,经过多次筛

10、选,最 终选取的考点是立足于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基础的重要历史知识。知识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章节覆盖率达到了 70。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科技板块的比例比较合理,政治、军事所占比例有所缩小,设问角度向借鉴、反思方面转化。2 这套试题与以往区别的一个明显特点是注重知识的综合性,将相关知识揉和在一起, 要求学生把学的“点”串成“线” ,将知识进行系统化的整理和归纳。如 26 题给出了三段 材料,分别介绍“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对人类的影响, 我们的设问并没有仅仅停留在这三件事情本身上,而是由此提出了“以上三段材料说明了 一个什么样的问题?请你借鉴日本或美国近现代发展经

11、济的经验,说一说中国在知识经济 时代如何做,才能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将 5 个知识点放在一起,问题的设 计是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和应用能力。27 题则以美苏两国的关系为主线,通 过一段材料(“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敌人的共同目标,这一点谁 都清楚。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分裂” 。斯大林 语,1945 年 2 月于雅尔塔) ,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结成的“同盟”和战后的“冷战”联系 在一起,要求学生回答“战时” “共同敌人” “同盟”分别指的是什么,并要学生至少举出 1 例战后苏联与战时同盟相互敌对的史实,并分析这种变化的原因。

12、此题跨度大,综合性 比较强,立意于考查学生的能力并从中发现优秀者。虽然题目的综合性强,但设问的切口 小,设问多,有利于考查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业状况,学生都能动笔,而历史学习优秀的学 生可以得高分。3 通过考试促进教与学方式的改变。除了考查学生的能力外,命题者还希望教给学生学 习的方法,让学生明白事物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的道理,也希望通过考试 这种形式,指导教师在今后的历史教学中,要以历史课程标准为依据,宏观地把握教 材,而不要拘泥于教材本身,要善于从当代社会发展、学生生活实际和现实的需要出发使 用教材,扩充教材的内容,拓展师生的视野,增强历史课程的建设能力。试题选入了刚刚 发生的美国

13、进攻伊拉克的战争,雅典民主政治,美国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革命的重大影 响,对战争的看法,目前世界的格局等关系到当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军事等 方面的内容。把这些对现代极富影响力的事件选入考查范围,当代世界刚刚发生的事情出 现在试题中,目的很明确,一是考查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了解和理解程度,二是引导学 生能够联系历史并运用历史的观点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构建起沟通历史和现实的桥梁, 逐步形成属于自己的历史画卷。4 积极探索考查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效方法。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知识 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相对来说,知识与能力目标比较容 易考查,过程与方法也是

14、可以直接观测到的,唯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检测不好办。28、29 题试图在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做一次积极的探索。如,28 题:法国科学家巴斯德 曾说:科学虽然没有国界,但学者却有他自己的祖国。可是杰出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在 1933 年希特勒上台后,却毅然声明放弃德国国籍,加入了美国国籍。美国于 1945 年在日 本投掷两颗原子弹后,爱因斯坦又表示了强烈的不满。请你结合二战的有关史实,就爱因 斯坦放弃德国国籍,或反对美国使用原子弹,谈谈你的看法。这道题以考查学生的评价能 力为载体,实际上是想综合考查学生学习世界历史后,是否能够明辨是非,是否有了较为 丰富的爱国情感和正确的国际意识,是否能够理

15、性地看待历史问题。通过对学生试卷的分 析,发现学生做此题的答案精彩纷呈,是全卷最闪亮的试题,比较真实、客观地反映出了 学生学习世界历史后在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个维度上的不同状态。5 加强试题的开放性,完善答案的多元性、评价标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为不同学生的发展留足发展的空间。为了进一步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我们在试 题的开放性上进行了深入的探索。50 分的主观性试题中,有 40 分属于开放性的。开放性 的试题必然伴随着答案的多元性,在制定评分说明时,我们一方面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 设置了多种可能的答案;另一方面,制定了具体的评分说明,对答案观点、论据、语言表 达和逻辑思维论证等

16、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另外,还对可能出现的非预设答案,也作了评 分说明和要求,提高了评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为开放性试题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需 要特别指出的是,开放性试题不是提供一个“随便说说”的场所,而是通过“自由”发表 见解的形式来考查学生知识掌握和能力发挥所达到的水平。开放性试题的参考答案必须要 给学生留下足够的自由空间,在答案内容的规定和答题的方向上应该尽可能开放,让不同 的学生都有话可说。但是,在评分原则上则应尽可能具体和明确,必须清楚地界定不同大 小的知识范围和不同层次的能力水平,避免评分过程中的主观随意性。6 确定合理的计分方法,对落实考试功能也是十分重要的。我们的做法是:实行分段结 业考试,初二结束时,中国历史组织会考,卷面满分 100 分,60 分及以上按 10 分记入中 考总分,60 分以下按实际得分的 10记入中考总分;初三结束时,世界历史参加中考,卷 面满分 100 分,60 分及以上按 20 分记入中考总分,60 分以下按实际得分的 20记入中考 总分。这种计分方式,旨在强化水平考试的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