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市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080744 上传时间:2017-08-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海市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北海市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北海市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北海市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北海市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海市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海市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海市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张协奎 安晓明 【摘要】: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推动器,集中体现着城市的发展潜力和发展后劲。北海市作为中国最早的沿海经济开放城市之一,在经历了开放初期的迅速发展,1992 年房地产泡沫带来的冲击之后,继而调整发展战略,到目前成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中的一个重要城市,发展一直备受关注,对其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研究尤为必要。本文通过建立北海市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体系,选取 AHP 方法和德尔菲法,运用 CSD 线性组合模型和协调度 模型对北海市的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分析,认为北海市 2004 年到 2008 年 5 年内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水平和协调度

2、都呈上升趋势,但 2005 年协调性明显下降,总体来说,北海市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还不高,协调度较低。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提升北海市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战略和有关对策建议,即明确北海城市功能定位,加强北海市与周边区域的合作,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陈玉成 吴晓芳 梁菁 【摘要】:应用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四大类系统的个指标,分别采用数理统计、加权迭加、系统聚类等数学分析方法,对我国个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综合分析与评价,并且选用协调度与综合评价值双重指标对各类城市发展战略进行分类指导与科学决策【作者单位】: 西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重庆 40071

3、6 西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重庆 400716 西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重庆 400716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城市 评价 协调度 【分类号】:X22【正文快照】: 作为哲学理念的可持续发展已逐渐被公众所接受,但它与进入可操作层次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依然存在着很大的距离,其中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评价可持续发展的状态与协调程度 。本文以我国个省会城市与直辖市为例,探讨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模型,进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是八十年代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第一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4、,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以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也就是江泽民同志指出的:“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既有联系,又不等同。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国 21 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全文(1) (2)(3) (

5、4) 新华网北京月日电 新华社日受权全文播发中国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 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会同科技部、外交部、教育部、民政部等有关部门制订的这个纲要,分为四部分,共计多字。 纲要总结了年来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成就与问题,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与原则,规定了可持续发展的重点领域,提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保障措施,是进一步推进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政策文件。 纲要指出,经过年的努力,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在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面仍面临着许多矛盾和问题。 纲要提出了我国世纪初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可

6、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人口总量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在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点领域方面,纲要对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资源优化配置、合理利用与保护、生态保护和建设、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及能力建设等方面作了详细的规定。 纲要最后指出,面对新世纪的国际国内环境,为了实现纲要中提出的各项目标,必须采取行政、经济、科技、法律等手段,从加强部门协调、拓宽融资渠道、依靠科技支撑、健全法规制度等方面采取切实有效的保障措施。各级政府部门都要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以高度的责任

7、感和使命感,切实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完) 我国将在六大领域推进可持续发展为了全面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国务院印发了原国家计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中国 21 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这是进一步推进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政策文件,同时也是对 2002 年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的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的积极响应。纲要提出我国将在六个领域推进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方面,要按照“在发展中调整,在调整中发展”的动态调整原则,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和城乡结构,积极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全方位逐步推进国民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初步形成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可持续发展国民经济体系。 社会发展方面,要建

8、立完善的人口综合管理与优生优育体系,稳定低生育水平,控制人口总量,提高人口素质。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医疗卫生体系、劳动就业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大幅度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建立健全灾害监测预报、应急救助体系,全面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资源保护方面,要合理使用、节约和保护水、土地、能源、森林、草地、矿产、海洋、气候、矿产等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综合利用水平。建立重要资源安全供应体系和战略资源储备制度,最大限度地保证国民经济建设对资源的需要。 生态保护方面,要建立科学、完善的生态环境监测、管理体系,形成类型齐全、分布合理、面积适宜的自然保护区,建立沙漠化防治体系,强化重点水土流失区的治理,改善农业生

9、态环境,加强城市绿地建设,逐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环境保护方面,要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开展流域水质污染防治,强化重点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加强重点海域的环境综合整治。加强环境保护法规建设和监督执法,修改完善环境保护技术标准,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和环保产业发展。积极参与区域和全球环境合作,在改善我国环境质量的同时,为保护全球环境作出贡献。 能力建设方面,要建立完善人口、资源和环境的法律制度,加强执法力度,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教育媒体,全面提高全民可持续发展意识,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与监测评价系统,建立面向政府咨询、社会大众、科学研究的信息共享体系。 为了落实上述任务,纲要提出了六项保障措施。一是运

10、用行政手段,提高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决策水平,二是运用经济手段,建立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投入机制,三是运用科教手段,为推进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四是运用法律手段,提高全社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法制化水平,五是运用示范手段,做好重点区域和领域的试点示范工作,六是加强国际合作,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来源:国家发改委网站)广泛性定义是在一九八七年由世界环境及发展委员会所发表的布伦特兰报告书所载的定义,其亦即: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称为可持续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 2003 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又要保护好

11、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既有联系,又不等同。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人是可持续发展的中心体;可持续长久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也就是江泽民同志指出的:“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科学性定义由于可持续发展涉及到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科技、政治等诸多方面,所以,由于研究者所站的角度不同, 对可持续发展所作的定义也就不同。大致归纳如

12、下: 1、侧重自然方面的定义。 “持续性” 一词首先是由生态学家提出来的, 即所谓“生态持续性 ”(ecoldgical sustainability) 。意在说明自然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程序间的平衡。 1991 年 11 月,国际生态学联合会 (INTECOL) 和国际生物科学联合会 (IUBS) 联合举行了关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专题研讨会。该研讨会的成果 发展并深化了可持续发展概念的自然属性, 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 保护和加强环境系统的生产和更新能力”,其含义为可持续发展是不超越环境,系统更新能力的发展。 2、侧重于社会方面的定义。 1991 年,由世界自然保护同盟 (INCN) 、联合国环境

13、规划署 (UN-EP) 和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 (WWF) 共同发表保护地球一一可持续生存战略 (Caring for the Earth:A Strategy for Sustainable Living),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生存于不超出维持生态系统涵容能力之情况下,改善人类的生活品质”,并提出了人类可持续生存的九条基本原则。 3、侧重于经济方面的定义。 爱德华 -B 巴比尔 (Edivard B.Barbier) 在其著作 经济、自然资源 :不足和发展中, 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保持自然资源的质量及其所提供服务的前提下,使经济发展 的净利益增加到最大限度” 。皮尔斯 (D- Pearce

14、) 认为:“可持续发展是今天的使用不应减少未来的实际收入”,“当发展能够保持当代人的福利增加时, 也不会使后代的福利减少” 。 4、侧重于科技方面的定义。 斯帕思 (JammGustare Spath) 认为 : 可持续发展就是转向更清洁、更有效的技术一一尽可能接近零排放 或密封式 , 工艺方法一一尽可能减少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的消耗 。综合性定义我们共同的未来中对“可持续发展” 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与此定义相近的还有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的定义:“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要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

15、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 。 1989 年“ 联合国环境发展会议 ”(UNEP) 专门为“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战略通过了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 , 认为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战略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含义:(1) 走向国家和国际平等;2) 要有一种 支援性的国际经济环境;(3) 维护、合理使用并提高自然资源基础; (4) 在发展计划和政策中纳入对环境的关注和考虑。 总之,可持续发展就是建立在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的基础上的一种发展, 其宗旨是既能相对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能对后代人的发展构成危害。 可持续发展注重社会、经济、文化、资源、环境、生活等各方面协调“发展”,要求这些方

16、面的各项指标组成的向量的变化呈现单调增态势(强可持续性发展),至少其总的变化趋势不是单调减态势(弱可持续性发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主线,以经济发展为核心,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以科技和体制创新为突破口,坚持不懈地全面推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协调,不断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竞争力,为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生态足迹的计算是基于两个简单的事实:1、我们可以保留大部分消费的资源以及大部分产生的废弃物;2、这些资源以及废弃物大部分都可以转换成可提供这些功能的生物生产性土地。生态足迹的计算方式明确地指出某个国家或地区使用了多少自然资源,然而,这些足迹并不是一片连续的土地;由于国际贸易的关系,人们使用的土地与水域面积分散在全球各个角落,这些需要很多研究来决定其确定的位置。1.1 生物生产面积类型及其均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