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7版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方剂学教学大纲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40705938 上传时间:2018-05-27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2017版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方剂学教学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最新2017版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方剂学教学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最新2017版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方剂学教学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最新2017版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方剂学教学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最新2017版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方剂学教学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2017版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方剂学教学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2017版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方剂学教学大纲(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方剂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方剂学课程代码课程模块学科教育课程课程属性学科基础课是否核心课程是学 分4学 时总学时:64 其中理论 64 ,实践 0先修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中医诊断学适用专业中西医临床医学开设学期3 选用教材武密山方剂学,第一版第一次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1开课单位中医学院中药方剂教研室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方剂学是研究治法与方剂的配伍规律及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是中医各专业的基础课之一。通过方剂学的学习,使学生掌握 150 首左右常用方剂的组成、用法、主治、配伍意义及其加减运用,引导学生掌握组方原理和配伍规律,培养学生具有分析、运用方剂和临床组方的能力

2、,并为学习中医临床课程奠定基础。三、课程教学目标(一)学习本课程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要求1明确方剂学在中医学中的地位及其重要性。2掌握组方原则和方剂的运用变化及其对方剂功能主治的影响。了解方剂与治法的关系,以及剂型、用法等基本知识。3教材中的方剂分为三级,一级的方剂 90 首左右,要求学生全面掌握其组成、用法、功用、方义、主治及其主要加减变化,特别注重药物的配伍意义。二级的方剂 60 首左右,要求学生熟悉其组成、功用、主治及其主要配伍意义。三级的方剂,要求学生了解其功用及主治病证。(二)教学方法方剂学是中医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而讲授方剂学必须以中医药的理论为指导,突出辨证论治的特点,使学生能正确

3、掌握和使用方剂。1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重点讲授,前后联系对比。运用启发式、讨论式和逻辑推理的教学方法,教给学生分析方剂的方法,培养学生组方能力和初步运用能力。2结合实际,利用声像教学,使理论和实践密切结合。对组成或主治相近似的方剂,应进行分析比较,使学生从比较鉴别中掌握其异同点,进而深入理解其配伍关系及其主治要点。3每类方剂首先阐明其概念、适应范围、组方配伍原则及其注意事项等。然后对重点方剂进行系统讲授,特别是对其组成原理、配伍变化及功用、主治要讲深讲透。4各章规定的方剂数,主讲教师可在 5-10%内自行调整,但一级方剂原则上不宜变动。规定的学时数,主讲教师可在总学时范围内适当调整。四、课程教

4、学内容及基本要求2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仍按部颁的统编教学大纲要求执行。仅根据我校教学时数的具体情况,进行少数调整。1. 课程内容及课时安排:章次内 容总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一至六总论440七解表剂440八泻下剂440九和解剂330十表里双解110十一清热剂660十二祛暑剂110十三温里剂440十四补益剂880十五固涩剂330十六安神剂110十七开窍剂110十八理气剂440十九理血剂550二十治风剂440二十一治燥剂220二十二祛湿剂660二十三祛痰剂220二十四消食剂110二十五驱虫剂结合网络课堂自学结合网络课堂自学0二十六涌吐剂结合网络课堂自学结合网络课堂自学064642. 教学内容、学时分配

5、和基本要求绪 言1. 主要内容: (1)方剂学概念、性质、任务、地位及重要性。(2)学习方法和要求。32. 重点难点:重点:(1)方剂的概念。难点:(2)方剂的性质。3. 教学方法:理论讲授 0.5 学时4.教学要求: (1)明确方剂学在中医学的地位和重要性。总论第一章 方剂学发展简史1. 主要内容: (1)方剂学的发展概况及历代医家在方剂学方面具有代表性的成就及其历史意义。2. 重点难点:重点:(1) 伤寒杂病论在方剂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3. 教学方法:理论讲授 0.5 学时4.教学要求: (1)了解方剂学的发展概况。第二章 方剂与治法1. 主要内容: (1)明确方与法的关系,方以法为指导

6、,法以证为依据,即方从法出,法随证立。(2)八法的涵义、作用、适应范围及其相互关系。2. 重点难点:重点:(1)方剂与治法的关系.难点:(1)常用治法的基本内容.3. 教学方法:理论讲授 1 学时4.教学要求: 4(1)掌握方剂与治法的关系。(2)熟悉常用治法(八法)的基本内容(各法的涵义、作用、适应范围等) 。第三章 方剂的分类1. 主要内容: 介绍“七方”的基本涵义,了解以病证、病因、脏腑、治法(功能)等各种分类方法及其特点。2. 重点难点:略3. 教学方法:结合网络课堂自学4.教学要求: 了解历代有关方剂的分类方法及其主要代表著作。第四章 方剂的组成与变化1. 主要内容: 1掌握君、臣、

7、佐、使的涵义及其在组方中的作用,并举例说明。2掌握方剂运用变化的三种形式(药味加减、药量增减、剂型更换)及其与功用、主治的关系。2. 重点难点:重点:(1)方剂组方原则与方剂的运用变化。难点:(1)反佐的涵义。3. 教学方法:理论讲授 1 学时4.教学要求: (1)掌握组方原则与方剂的运用变化,突出方剂的配伍意义及君、臣、佐、使在组方中的指导作用。第五章 剂型1. 主要内容: 介绍中医传统剂型汤、丸、散、膏、丹、酒剂的制作方法、特点与临床意义及浸膏、冲剂、胶囊剂、注射剂、导剂、坐剂等简要内容。2. 重点难点:5略3. 教学方法:结合网络课堂自学4.教学要求: (1)了解常用剂型的种类、制法与临

8、床意义。第六章 方剂的服法1. 主要内容: 1煎煮汤剂的用具、用水、火候以及先煎、后下等基本知识。2根据病证的部位、性质、病情及药物特点,决定服药时间与服药方法。附录:古今药量考证简介历代度量衡的计量方法及其与现代用量的折算概率。2. 重点难点:重点:(1)汤剂的服用时间。3. 教学方法:理论讲授 1 学时4.教学要求: (1)掌握汤剂的煎法。(2)熟悉服药时间与服药方法。各论第七章 解表剂1. 主要内容: 11 解表剂的概念、适应证、分类及应用注意事项。1. 2 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扶正解表的代表方剂。(1)阐明麻黄汤、三拗汤、麻黄加术汤、麻杏甘石汤的全部内容,重点使学生掌握麻黄与枝枝、麻黄

9、与杏仁、麻黄与白术、麻黄与石膏的配伍意义,特别是麻黄与石膏用量比例的变化,对其功用的影响。(2)枝枝汤中桂枝与白芍配伍,组成解表和营法的组方原理,以及服法对该方功用的影响。进而阐明桂、芍的用量比例变化对其功用的影响。(3)九味羌活汤以辛温香燥之品发散风寒湿邪,配伍黄芩、生地以清里热,主治风寒夹湿而兼有内热之证。(4)香薷散以辛温解暑之香薷配伍行气化湿之厚朴,功在祛暑解表,化温利中,主治夏月感寒之暑证。6(5)小青龙汤中麻、桂与芍药的配伍意义,姜、辛、夏与五味子的配伍意义,尤其应阐明白芍、五味子在方中的重要作用。(6)止嗽散为治疗表邪未尽,肺失和降而致咳嗽的常用方剂。方中以止咳化痰药配以少量疏风

10、解表之荆芥,具有温润和平,不寒不热的特点,加减得宜,可用于多种咳嗽。(7)银翘散与桑菊饮皆为辛凉之剂,由于用药与配伍不同,一者偏于透表,一者偏于宣肺,并区别桑菊饮与麻杏石甘汤的主治病证。(8)败毒散与参苏饮皆为益气解表的常用方。说明扶正与祛邪的关系,以及二方组成配伍不同,其作用有偏于解表、偏于理肺的区别。2. 重点难点:重点:(1)桂枝汤调和营卫的作用.小青龙汤的主治病机。(2)银翘散的主治病机.难点:(1)桂枝汤如何调和营卫.(2)麻杏石甘汤的配伍关系.3. 教学方法:理论讲授 4 学时4.教学要求: (1)熟悉:解表剂的概念、适应范围、分类及应用注意事项。(2)掌握(一级方剂、下同):麻黄

11、汤、桂枝汤、九味羌活汤、小青龙汤、银翘散、桑菊饮、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败毒散。(3)熟悉(二级方剂、下同):止嗽散、加减葳蕤汤(4)了解(三级方剂、下同)柴葛解肌汤、升麻葛根汤、再造散、参苏饮。第八章 泻下剂1. 主要内容: 11 泻下剂的概念、适应证、分类及应用注意事项。1. 2 寒下、温下、润下、攻补兼施、逐水的代表方剂。(1)通过三承气汤的讲述,明确大黄与芒硝;大黄与厚朴、枳实;硝、黄与甘草的配伍关系。大承气汤泻下与行气并重,其功峻下,适用于痞、满、燥、实具备的阳明腑实证;小承气汤无芒硝,枳、朴用量亦轻,其功轻下,适用于痞、满、实之证;调胃承气汤中硝、黄并用,但无枳、朴,且入甘草,其功缓

12、下,适用燥、实而无痞、满之证。三方的煎服法对功用峻缓亦有影响。并阐明大承气汤的“釜底抽薪” “通因通用” “寒因寒用”具体运用及其适应证候。(2)通过温脾汤的讲解,阐明组成温下法的原理,明确大黄与附子的配伍关系(包括用量比例关系) 。7(3)济川煎以肉苁蓉、当归温肾益精、养血润肠为主,与升麻、枳壳升清降浊相合,此为用通于补之剂,主治肾虚津亏之大便秘结。(4)黄龙汤中用人参、当归益气养血、而成攻补兼施之剂,主治阳明腑实而兼气血不足者。(5)十枣汤对使用大枣的意义及重视保护脾胃对治疗水饮的重要意义。(6)大黄牡丹汤中大黄与桃仁配伍,组成破瘀泻热的方剂,加入利湿排脓的冬瓜子和凉血消肿的牡丹皮,主治湿

13、热血瘀的肠痈。(7)麻子仁重用麻子仁滋脾润肺,配伍大黄、枳实、厚朴泄热导滞,组成攻润相合之方,主治脾津不足,肠胃燥热之脾约证。2. 重点难点:重点:(1)掌握大承气汤的配伍意义. (2)大黄在不同方剂中的配伍。难点:(1)三承气汤的比较.(2)十枣汤的治疗病证。3. 教学方法:理论讲授 4 学时4.教学要求: (1)熟悉:泻下剂的概念、适应范围、分类及应用注意事项。(2)掌握:大承气汤、温脾汤、十枣汤、麻子仁丸。(3)熟悉:大黄附子汤、黄龙汤。(4)了解:大黄牡丹汤、济川煎、五仁丸、增液承气汤。第九章 和解剂1. 主要内容: 11 和解剂的概念、适应证、分类及注意事项。1. 2 和解少阳,调和

14、肝脾,调和寒热,表里双解的代表方剂。(1)通过小柴胡汤、四逆散、逍遥散的讲解,阐明柴胡与黄芩合用和解少阳,柴胡与白芍、枳实合用,疏肝解郁的配伍原理。小柴胡汤用人参以及四逆散治阳郁厥逆的道理;逍遥散疏肝健脾养血三者的关系及其临证运用。(2)通过四逆散、逍遥散、痛泻要方的分析,阐明疏肝理脾与培土抑木的组方配伍特点。(3)分析蒿芩清胆汤的组方原理,其功用、主治与小柴胡汤的异同。 (4)阐明半夏泻心汤证的病因病机、组方特点及其证治要点。2. 重点难点:重点:8(1)掌握小柴胡汤的配伍意义.(2)四逆散的病机。难点:(1)半夏泻心汤的主治证.(2)痛泻要方的配伍。3. 教学方法:理论讲授 3 学时4.教

15、学要求: (1)熟悉:和解剂的涵义、适应证及分类。(2)掌握:小柴胡汤、四逆散、逍遥散、半夏泻心汤、大柴胡汤。(3)熟悉:蒿芩清胆汤、痛泻要方。(4)了解:达原饮。第十章 表里双解剂1. 主要内容: 11 表里双解剂的概念、适应证、分类及注意事项。1. 2 解表清里,解表温里,解表攻里的代表方剂。(1)通过葛根黄芩黄连汤的讲解,理解表里同病的含义。(2)通过五积散的分析,阐明表里俱寒的组方配伍特点。(3)大柴胡汤以小柴胡汤去人参、甘草,加大黄、枳实、白芍,并重用生姜,组成和解少阳兼泻阳明实热之剂,主治少阳阳明合病。阐明其组方原理及主治症候。 (4)阐明防风通圣散证的病因病机、组方特点及其证治要

16、点。2. 重点难点:重点:(1)掌握五积散的配伍意义.(2)大柴胡汤的病机及与小柴胡汤的关系。难点:(1)大柴胡汤的性味配伍用法.(2)防风通圣散的配伍。3. 教学方法:理论讲授 1 学时4.教学要求: (1)熟悉:表里双解剂的概念、适应证、分类及注意事项。(2)掌握:葛根黄芩黄连汤、五积散。(3)熟悉:防风通圣散、大柴胡汤。(4)了解:疏凿饮子。9第十一章 清热剂1. 主要内容: 1.1 清热剂的概念、适应证、分类及应用注意事项。阐明热与火的关系、甘寒清热与苦寒清热的运用原则。1.2 清气分热、清营凉血、清热解毒、清脏腑热、清虚热的代表方剂。(1)白虎汤重用石膏、知母,配伍粳米、甘草的意义,阐明其适应证与禁忌证。白虎汤与竹叶石膏汤二方配伍的异同及其临证运用。(2)清营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