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解剖生理学练试题第七章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581815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口腔解剖生理学练试题第七章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口腔解剖生理学练试题第七章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口腔解剖生理学练试题第七章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口腔解剖生理学练试题第七章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口腔解剖生理学练试题第七章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口腔解剖生理学练试题第七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腔解剖生理学练试题第七章(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口腔解剖生理学练试题第七章口腔功能最大咬合 1.咀嚼力是指(B) A.咀嚼肌实际发出之力 B.咀嚼肌所能发挥的最大力 C.成组牙所能发挥的最大咬合 D.牙周膜所能耐受的最大力 E.以上都不是 2.恒牙中,牙合力最大的牙和最小的牙通常是(D) A.第二磨牙最大,侧切牙最小 B.第二磨牙最大。中切牙最小 C.尖牙最大,侧切牙最小 D.第一磨牙最大,侧切牙最小 E.以上都不是 3.咀嚼运动中的动力是(C) A.牙 B.下颌运动 C.咀嚼肌D.TMJ E.以上都不是 4.对咀嚼系统最有利的生物杠杆是(C) A.类 B.类 C.类 D.以上都是 E.以上都不是 5.下列提高咀嚼效率的最佳选择是(CD)

2、A.吃较多的食物 B.延长咀嚼时间 C.改正不良的咀嚼习惯 D.恢复患牙的正常功能 E.以上都不是 6.磨耗是(B) A.非生理性的 B.牙硬组织自然消耗的生理现象 C.刷牙引起的 D.以上都是 E.以上都不是 7.磨耗现象经常发生于牙的什么部位?(D) A.唇面,牙合面 B.切缘,牙合面 C.切缘,牙颈部 D.切缘,牙合面,邻面 E.以上都不是 8.吞咽的基本中枢位于(B)A.脑桥内 B.延髓内 C.丘脑内 D.中脑内 E.以上都不是 9.在下列何种情况下可使发音升高?(C) A.声带之紧张度增强,形状变厚及颤动部分变大 B.声带之紧张度减弱,形状变薄及颤动部分变短 C.声带之紧张度增强,形

3、状变薄及颤动部分变短 D.声带之紧张度增强,形状变薄及颤动部分变长 E.以上都不是 10.下列哪项属于唾液功能(ABDE) A.冲洗作用 B.溶媒作用 C.表情功能 D.排泄作用 E.缩短凝血时间 11.正常每天唾液总分泌量为(A)A.1-1.5L B.1.5-2L C.2-2.5L D.2.5-3L E.以上都不是 12.下述影响唾液分泌量的因素中,那一点错误(B) A.刺激交感神经时引起唾液腺分泌少而浓稠的唾液 B.冬季的分泌量较少,夏季分泌量增加 C.刺激副交感神经时会引起唾液腺分泌多量而稀薄的唾液 D.同时刺激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可导致唾液分泌大量增加 E.以上都不是 13.口腔各部

4、分粘膜对触压觉的感受度,哪些区域最敏感,那些区域最迟钝(D) A.舌根,软腭最敏感,牙根,舌背最迟钝 B.舌尖,软腭最敏感,颊肌,硬腭最迟钝 C.舌尖,硬腭前部最敏感,颊肌,舌根最迟钝 D.舌的各部分 E.以上都不是 14.对酸味最敏感的部位(C) A.舌尖 B.舌根 C.舌侧面 D.舌的各部 E.以上都不是 15.对苦味感受最敏感的部位是(B) A.舌尖部 B.舌根部C.舌两侧 D.舌中 1/3 处 E.以上都不是 16.口腔的主要功能有(ABCDE) A.咀嚼和吮吸 B.吞咽 C.言语 D.感觉和表情 E.食 17.下颌边缘运动的范围为(ABCDE) A.张口边缘运动为 48.0mm15.

5、5mm B.前伸边缘运动为 10.5mm2.2mm C.后退边缘运动为 1.0mm D.右侧边缘运动为 10.0mm2.0mm E.左侧边缘运动为 10.0mm2.0mm 18.味觉性质的基本种类有(ABCE) A.酸 B.甜 C.苦 D.辣 E.咸 19.影响味觉的因素(ABCDE) A.嗅觉 B.年龄 C.舌和口腔情况 D.内分泌 E.精神心理因素等 20.影响口腔组织痛觉阈的因素有(ACDE) A.注意力高度集中时,阈限上升 B.情绪紧张时,阈限下降 C.口腔粘膜角化程度大,阈限上升 D.口腔粘膜或牙周膜有炎症时,阈限显着下降 E.通过第二信号系统的暗示,阈限亦可上升或下降 填空 1.下

6、颌运动的三种形式是(开闭口运动) (前后运动) (侧方运动) ,这些运动是通过髁状突 的(转动和滑动)运动完成的。 2.咀嚼运动的三个基本动作(切割) (捣碎) (磨细) 。 3.咀嚼运动可分为(单侧咀嚼) (双侧咀嚼)两类。 4.控制下颌运动的因素(右侧颞下颌关节) (左侧颞下颌关节) (牙合) (神经肌肉) 5.口腔的感觉功能有(味觉) (触压觉) (温度觉) (痛觉) 6.影响味觉的因素有(嗅觉) (年龄) (内分泌) (精神和心理因素) (消化系统或全身疾患) (局部因素) (修复体) (遗传性味盲)及温度等。 7.口腔粘膜对触压觉最敏感的部位是(舌尖)和(硬腭前部)最迟钝的部位是(颊

7、) (舌背) 和(牙龈) 。8.与音调的高低有关的因素有(声带的紧张度) (声带形状) (声带颤动部分的长短) (声门 的大小) 。 9.音质与(共鸣)关系较大而与(声带)关系较小。 10.正常人每日唾液分泌量约为(10001500ml)ml。 11.自(颊侧粘膜)至(口角)的一段带状区,痛觉较迟钝,且温度和触觉也较迟钝,称无 痛区。 12.安静状态下,各唾液腺的分泌量:下颌下腺占(60%65%) ,腮腺占(22%30%) ,舌下 腺占(2%4%) ,小涎腺占(7%8%) 。 13.唾液的 PH 值约在(6.07.9)之间。 14.口腔粘膜触压觉感受器有(Meissner 触觉小体) (Mec

8、kel 环形小体) (牙周膜本体感受器) (游离神经末梢) 。 15.基本味觉有(酸) (甜) (苦) (咸) 。 16.舌对甜味最敏感的部位是(舌尖) ,对酸味最敏感的是(舌侧面) ,对苦味最敏感的是 (舌根) ,对咸味敏感的是(舌的各部分) ,腭部及软硬腭交界处对(酸)和(苦)味敏感。 17.口腔粘膜或牙周膜有炎症时,痛觉阈(下降) ;注意力高度紧张对痛觉阈(上升) 。 18.口腔粘膜干燥则对温度的耐受力相应(降低) 。 19.影响咀嚼效率的因素有(牙齿的功能性接触面积) (牙周组织) (颞下颌关节疾患) (全身 性疾患或口腔内软组织炎及外伤后遗症)及其他因素。 20.正常的开口度约(4c

9、m)cm. 名词解释 1.咀嚼周期:咀嚼食物时,下颌运动有一定的程序和重复性,此种程序和重复性称咀嚼周期。2.牙合力:是指上下牙咬合时,牙周组织所承受之力,又称咀嚼压力。 3.最大牙合力:为牙周组织所能耐受的最大力。 4.前牙牙合运循环:在咀嚼运动中,下牙合由正中牙合位或息止颌位向下、向前伸,继而上 升到上、下颌切牙切嵴相对,切咬食物,在穿透食物后,上下颌切牙切嵴对刃,然后,下颌 切牙的切嵴沿上颌切牙的舌斜面,向后上方回归至正中牙合位,如此周而复始,称前牙的牙 合运循环。 5.后牙牙合运循环:在咀嚼运动中,下颌由正中牙合位向下向外(向工作侧) ,继而上升,使 工作侧上、下后牙的同名牙尖彼此相对

10、,然后下颌后牙颊尖的颊斜面,沿上颌后牙颊尖的舌 斜面向舌侧滑行,返回至正中颌位,下颌后牙颊尖舌斜面从中央窝沿上颌后牙舌尖颊斜面向 舌侧继续滑行,约至其一半处而分离,如此周而复始,称为后牙的牙合运循环。 6.磨耗:在咀嚼过程中,由于牙面与食物或牙面与牙面之间的摩擦,造成牙齿缓慢地、渐进 性的消耗的现象。 7.磨损:指牙面与外物机械摩擦而产生的牙体损耗 8.咀嚼肌力:提颌肌收缩时所能发挥的最大力,也称咀嚼力。 9.开口度:指受检者大张口时,上下颌中切牙近中切角之间的垂直距离,正常约 4 厘米。 10.肌电图:肌肉兴奋时的生物电活动,通过电极倒入肌电图仪将肌电信号放大后,在示波屏 上或记录纸上描记的

11、图象 11.味觉适应:长期给味蕾以某有味物质刺激,其感觉强度就会迅速降低,即味觉适应 12.味觉交叉反应:味觉适应使舌对其它味觉可能更为敏感,即味觉交叉反应。 13.牙周潜力:日常咀嚼食物所需牙合力约为最大牙合力之一半,即正常牙周组织尚储备一定 的承受力,称牙周潜力 14.咀嚼效率:机体在一定时间内,对定量食物咀细的程度。15.Bennett 运动及 Bennett 角:下颌侧方整体运动为 Bennett 运动。下颌侧方边缘运动时, 非工作侧髁突向下、前、内运动的轨迹在水平面上与矢状面所成的夹角为 Bennett 角。 大题 1.何谓咀嚼效率?其影响因素有哪些? :答:机体在一定时间内,对定量

12、食物咀细的程度,称为咀嚼效率。 影响因素有(1)牙齿的功能性接触面积(2)牙周组织(3)颞下颌关节疾患(4)全身性疾 患或口腔内软组织炎症、外伤后遗症等。2.咀嚼对牙合,颌,面生长发育有哪些主要影响? :答:(1)咀嚼能磨耗建牙合初期少数牙的早接触,从而达到建立正常的牙合关系。 (2)咀嚼肌大部分附着于上下颌骨,咀嚼时咀嚼肌的收缩,能影响颌骨的解剖结构,如上 颌骨的三对支柱结构。 (3)咀嚼机的功能性刺激能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增强代谢,使颅、颌、面正常发育。3.吞咽对口腔,颌,面生长发育有哪些影响? :答:(1)使牙弓及颌骨内外侧的生长压力趋于平衡。 (2)吞咽时,提颌肌群及降颌肌群产生的

13、牵引力能刺激下颌骨的生长发育。 (3)吞咽时,口腔、咽腔与鼻腔的交通隔绝,口腔内产生暂时性负压,负压可刺激硬腭下 降及向前和侧方增长,有助于鼻腔的发育。4.舌的不同区域对酸,甜,咸,苦味的敏感性有何不同? :答:(1)舌尖对甜味最敏感 (2)舌侧面对酸味敏感 (3)舌根对苦味敏感 (4)舌的各部位对咸味均敏感5.为什么口腔粘膜对温度的耐受力远大于皮肤? ;答:(1)口腔粘膜经常与温度较高的食物接触,因而提高了对温度的耐受力与适应性 (2)唾液能缓冲过冷、过热的食物对口腔粘膜的刺激 (3)口腔粘膜痛觉阈较高,具有一定的耐受冷热的能力。 此外,若戴的全口义齿基托为不易传导热的材料,则口腔粘膜的温度

14、感受性降低。6.磨耗的生理意义? :答:均衡适度的磨耗:(1)上下颌牙在建颌初期没有正常而平衡的牙合关系,可能出现少 数早接触点,通过磨耗,消除早接触点,使牙合面广泛接触。 (2)随着年龄的增长,牙周组 织对外力的抵抗力减弱。磨耗使牙尖高度降低,可减少咀嚼时牙周组织所承受的侧向力,使 牙尖形态与牙周组织功能相适应。 (3)高龄者,牙周组织发生老年性退缩,临床牙冠增长, 甚至暴露牙根,牙冠磨耗可减少临床牙冠的长度,保持根冠比例协调(4)全牙列临面持续 地磨耗,可代偿牙弓连续地向前移动,使前牙不至因后牙的推动而拥挤。牙齿过度或不均衡的磨耗可使牙体形态改变,牙弓牙合关系也受影响,以至形成各种病理状

15、态。如,深覆牙合,颞下颌关节的损伤,反横牙合曲线,食物嵌塞、邻面龋及牙周病等。7.唾液有哪些作用? :答:(1)消化作用;(2)溶媒作用;(3)保护和润滑作用;(4)清洁作用;(5)杀菌 和抗菌作用;(6)稀释和缓冲作用;(7)粘附与固位作用;(8)缩短凝血时间;(9)排 泄作用;(10)其他作用。8.简述味觉的传导? :答:舌前 2/3 味觉感受器所接受的刺激,经面神经之鼓索传递;舌后 1/3 的味觉由舌咽神 经传递;舌后 1/3 的中部及软腭、咽和会厌由迷走神经传导。味觉经面神经、舌咽神经、迷 走神经的轴突进入脑干后终于孤束核,更换神经元,再经丘脑到达岛盖部的味觉区。9.口腔器官缺损或畸形对语音有哪些主要影响? 答:(1)牙缺失:尤其是前牙缺失,对发音影响最大。 (2)唇裂或唇缺损:发双唇音时常夹杂有 S 音。 (3)舌缺失或畸形:发元音和辅音中的舌齿音受影响。 (4)腭裂:一切语音均混有鼻音 (5)下颌后缩或过小:难以发双唇音 (6)下颌前突或过大:影响发齿音和唇音 (7)戴修复体:影响发音的清晰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