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高中生物第一章生物科学和我们1.2生物科学的学习过程课件苏教版必修3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0526128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7.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_2018学年高中生物第一章生物科学和我们1.2生物科学的学习过程课件苏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生物第一章生物科学和我们1.2生物科学的学习过程课件苏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生物第一章生物科学和我们1.2生物科学的学习过程课件苏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生物第一章生物科学和我们1.2生物科学的学习过程课件苏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生物第一章生物科学和我们1.2生物科学的学习过程课件苏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_2018学年高中生物第一章生物科学和我们1.2生物科学的学习过程课件苏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_2018学年高中生物第一章生物科学和我们1.2生物科学的学习过程课件苏教版必修3(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 生物科学的学习过程病毒是如何被人类发现和征服的?科学探究的过程又是怎样的?席卷全球的可怕的瘟疫甲流感的病原体H1N1是一种病毒,其危害程度比上一世纪初的大流感爆发要小的多。1.通过阅读文本、资料分析,了解科学家征服病毒的漫漫路程,并举例说出一个科学研究的故事;2.通过查阅资料、师生交流、小组讨论,概述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并尝试进行科学研究。1892年,俄国大片的烟草地里,发现大量烟草的叶子上出现深、浅相间的绿色区域,而且叶片很快枯萎,大量烟草减产。如果发现了这个问题,你会怎样解决呢?征服致病病毒路漫漫烟草的怪病l 起因:l 科学家: l 研究过程:设计显微镜观察精密过滤仪器多代接种培养

2、等 实施多次实验失败分析与假设矛盾 结论一定是由比细菌还要小的生物致病假设病原体是细菌俄国烟草瘟疫伊凡诺夫斯基科研故事可怕的瘟疫l 19181919 流行性感冒l 麻疹l 传染性肝炎l 小儿麻痹症如今对病毒性疾病依然没有特效药疫苗目前仍是预防病毒疾病最有效方法。科研故事19181919流行性感冒1918开始的那次流感使全世界2100万人丧生。1918年5月,这次流行病在欧洲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士兵中间开始传播。该病很快通过拥挤的战壕和营房扩散开来。到7月份,它又传染给了欧洲大陆的众多平民。随着病毒在全世界传播开来,死亡人数开始上升。年轻人病得较重,也许是因为年纪较大的人经历过以前的传染,已有抵

3、抗力了。到1919年流感消退时,病死的人数已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死人数的两倍。1918年12月流行性感冒中带着口罩的西雅图警察麻疹(measles,rubeola,morbilli)是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症状有发热、上呼吸道炎、眼结膜炎等。而以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和颊粘膜上有麻疹粘膜斑为其特征。麻疹小儿麻痹症又称脊髓灰质炎,是由一种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在夏秋两季。小儿麻痹症病毒主要由消化道传染,首先到达孩子的口腔,咽部和胃肠道,进而可能入侵到血液和中枢神经系统,被感染者的粪便中带有脊髓灰质炎病毒,所以可以迅速感染其他孩子,一般感染后7-15天发病。多数情况下小儿麻痹症不会

4、发展成瘫痪,但是如果病情发展,就会留下严重的后遗症。最常见的后遗症是单个下肢瘫痪,行走发生困难。小儿麻痹症传染性肝炎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是由多种不同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传染病。按引起发病的病毒不同可分为甲型肝炎(hepatitis A)、乙型肝炎(hepatitis B)、丙型肝炎(hepatitis C, 或称非甲非乙型肝炎)、丁型肝炎(hepatitis D)、戊型肝炎(hepatitis E)、己型肝炎、庚型肝炎等SARS偷袭l2003年春,SARS突然袭击人类l狂犬病、AIDS、SARS等都是法定管理的病毒性传染病l抗病毒药物的研发科研故事科研故事

5、阅读P7“SARS偷袭”说说我们将来面对病毒的袭击,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预防病毒性传染病的迅速蔓延?l 建立完整的报告制度。l 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开发抗病毒药物提供新思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实施实验分析证据得出结论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1.提出问题科学研究是从提出一个科学探究的问题开始的。科学探究的问题是指能够通过收集证据而回答的问题,通过观察和思考发现问题。2.作出假设(1)对实验结果的预测(2)建立在观察和积累以往知识、经验的基础上(3)假设是对还是错必须通过实验验证3.设计实验(1)设计实验的目的是验证假设。(2)实验设计的重要内容是控制变量。(3)实验设计还包括设计实验的具体步骤等。4.

6、实施实验(1)按照设计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2)细致而客观地收集实验中观察、测量到的各种现象和数据(3)有时需要重复实验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5.分析证据(1)客观地处理和分析实验中得到的 证据,研究其中蕴涵的规律和趋势(2)思考他们能不能支持作出的假设,是否需要进一步收集证据等。(3)为了便于分析常常将相关的数据分类整理6.得出结论结论就是对实验研究所做的总结。在下结论时应充分肯定收集的证据是否真正支持原先的假说在得出最终结论前,通常需要重复实验多次。1.伊凡诺夫斯基发现病毒的过程是从研究烟草花叶病的过程中发现的,其实验步骤有如下各步组成,顺序正确的是( )假设病原体是某种细菌假设病原体

7、是由某种细菌释放的毒素引起的假设病原体是比细菌还要小的生物,可以通过过滤性的细孔把患病叶片磨碎,显微观察,始终没有观察到病原菌 一代一代接种,毒素致病作用应该越来越小,但实验结果不支持 实验证明存在能通过过滤性细孔,比细菌还小,能引起烟草花叶病的病原体,并把这种致病因子叫做滤过性病毒A. B.C. D.【解析】 、 是三个假设,其中伊凡诺夫斯基在考察患病烟草地后,首先作出的假设是,接着进行观察,没有发现病原菌,说明假设是错误的,重新作假设,做实验并没有得到验证(即),再作假设,从而得出结论。【答案】B 2.为证明烟草花叶病是由病毒引起而非细菌引起的,伊凡诺夫斯基采取了什么重要举措( )A.使用

8、显微镜观察B.磨碎叶片,提取浆液C.使用精密的过滤器D.设计了对照实验【解析】 烟草花叶病是由病毒引起而非细菌引起的,伊凡诺夫斯基使用精密的过滤器过滤患病烟草叶片浆液,能够滤过比细菌小的物质。【答案】 C3.罗伯特科赫(Robert Koch,18431910)是一名内科医生,我们今天的许多培养、染色、灭菌和处理细菌的技术都是他设计的。他第一次应用动物胶作为固体培养基,从而使分离和培养纯种细菌成为可能。1881年,他第一个发现了人类结核杆菌。科赫采用一定的步骤来鉴定细菌,这个程序是用来证明一种疾病是由特定的细菌引起的,叫科赫原理。其步骤包括:注入细菌以产生同原来一样的疾病;从许多病例中分离到同样的细菌;从感染的动物体得到同原来一样的细菌;将这种细菌进行纯培养。以上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 A. B.C. D.【解析】 这是一道实验设计题,考查能否用科学的实验思想方法对生物学事实进行简单的验证和分析的能力。实验中得到目的细菌后需要进一步验证,要培养该细菌,注入实验动物中看能否产生同样的疾病,获得同样的细菌。【答案】 C退 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