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科技大学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0523885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93 大小:3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南科技大学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西南科技大学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西南科技大学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西南科技大学_第4页
第4页 / 共93页
西南科技大学_第5页
第5页 / 共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南科技大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南科技大学(9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南科技大学西南科技大学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考试大纲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考试大纲001001 法学院法学院611611 法学基础法学基础一、一、 总体要求总体要求要求考生熟悉法学理论的基础知识,了解法学基础理论的整体脉络,能对其进行客观、理性地分析与评价,并能运用法学理论解决现实法律问题。二、内容及比例二、内容及比例法理学法理学 (50%50%)1、法学研究与法学教育;法学的研究对象、历史、相邻学科、法学教育;2、法学的研究方法中的法学方法论;3、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产生与发展;4、法理学概述中的法理学释义、中国法理学;5、法的概念;法、法律的语义分析、法的基本特征、法的本质和作用;6、法定

2、渊源、形式和效力;7、法的要素、法律体系;8、权利和义务;9、法律行为、法律关系、法律责任、法律程序;10、法的历史、法律演进与法律发展;11、法的制定、法的实施;12、法律职业、法律方法、法的价值;13、法与秩序、法与自由、法与效率、法与正义、法与人权、法与经济、法与政治、法与文化、法与法治国家、法与和谐社会。民法学民法学 (50%50%)1、民法概述;民法的概念、民法的调整对象、民法的沿革、民法与商法的关系、民法的性质与任务、民法的基本原则;2、民法的渊源与适用;3、民事权利;4、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5、民事权利客体中的物、货币与有价证券;6、民事行为、代理、诉讼时效与期限;7、人身

3、权的概念和特点、分类;8、人格权、身份权;9、物权概述、物权种类、物权效力、物权的变动;10、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占有;11、债的概念和特点、债的要素、债的发生原因、债的分类;12、债的履行、债的保全、债的担保、债的转移、债的消灭;13、合同概述、合同的订立、双务合同履行的抗辩权、合同的变更和解除、违约责任;14、合同分论、不当得利之债、无因管理之债;15、继承与继承法、继承权的概念和特点、继承权的接受和放弃、继承权的丧失、继承权的保护;16、法定继承、遗嘱继承、遗赠和遗赠扶养协议、遗产的处理;17、侵权行为的概念与种类、侵权责任的概念和形式、侵权责任与违约责任的关系;18、侵权责任的

4、归责原则、一般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侵权责任的抗辩事由、特殊侵权责任、共同侵权责任、侵权损害赔偿。三、题型及分值比例三、题型及分值比例名词解释 40 分,占 27%简答题 50 分,占 33%论述题 40 分,占 27%案例分析 20 分,占 13%四、参阅书目四、参阅书目张文显主编:法理学 ,北京大学与高教出版社 2007 年版;郭明瑞主编:民法学 ,北京大学与高教出版社 2010 年版801801 法学专业综合法学专业综合一、一、 总体要求总体要求通过该科的考试,测试考生对刑法总论、经济法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二、内容及比例二、内容及比例刑法总论(50%)1、刑法概说;刑

5、法的概念、性质与体系、刑法的基本原则、刑法的适用范围;2、犯罪的概念,犯罪构成中的概述、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3、排除犯罪的事由中的正当防卫、紧急避险;4、故意犯罪过程中的犯罪形态中的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5、共同犯罪;6、罪数中的实质的一罪、法定的一罪、处判的一罪;7、刑事责任概述;8、刑罚的概念和目的、刑罚的体系和种类、刑罚的裁量;9、刑罚执行制度中的减刑制度和假释制度;10、刑罚的消灭中的时效和赦免。经济法学( 50%)1、经济法概述;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经济法的地位和基本原则;2、经济法律关系;经济法律关系的概念、构成要素、产生

6、、变更和消灭、经济法律关系的保护;3、企业法律制度中的企业登记管理制度、个人独资企业法、合伙企业法、外商投资企业法;4、公司法律制度中的公司与公司法概述、公司法的基本制度、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5、企业破产法律制度、合同法律制度、工业产权法律制度、竞争法律制度;6、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中的消费者的权利和经营者的义务、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体系、消费争议的解决和法律责任;7、产品质量法律制度中的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制度、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产品质量义务、产品质量责任制度;8、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律制度、银行法律制度、证券法律制度、信托法律制度、票据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9、环境资源法律制度;10、对外

7、贸易法律制度中的对外贸易经营者、货物与技术进出口制度、国际服务贸易制度、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对外贸易秩序、调查、救济;11、仲裁与诉讼法律制度。三、题型及分值比例三、题型及分值比例名词解释 40 分,占 27%简答题 50 分,占 33%论述题 40 分,占 27%案例分析 20 分,占 13%四、参阅书目四、参阅书目廖斌主编:经济法学,四川科技出版社 2009 年版;马克昌主编:刑法学 (总论部分)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年版;于跃江著:犯罪构成基本理论研究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 年版。242242 西班牙语西班牙语一、总体要求一、总体要求本考试面向的对象是参加西南科技

8、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且第一外语为西班牙语的考生。考试目的在于:考核已修完西班牙语本科专业核心课程的学生是否达到我校硕士研究生入学的各项要求。本考试属于标准参照性考试,主要考核学生的西班牙语综合运用能力。考生应具备西班牙语基本语法知识及其综合应用能力,要求有 8000 以上的基本词汇,词法涵盖名词,数词,冠词,前置词,代词,形容词,副词,连词和感叹词的用法;动词变位,西班牙语各时态和被动语态,动词不定式,命令式,条件式和虚拟式的使用;句法包括肯定句,否定句,疑问句;独立句,简单句,复合句,并列句;各句子的构成与各时态的配合等。二、内容及比例二、内容及比例本考试由六个部分组成,即 “词语” 、

9、“动词时态及变位” 、“语法选择题” 、 “人文知识” 、 “完型填空” 、 “阅读” 。第一部分:词语本部分共 30 题,15 分,分为两个部分。测试目的是考核考生对西班牙语冠词以及前置词的掌握。第二部分:动词时态及变位本部分共 20 题,10 分,本部分测试的目的是考核考生对西班牙语难点即动词变位是否拥有良好的习惯与记忆能力,同时考核考生对西班牙语各个基本时态、语态的掌握能力。第三部分:语法选择题本部分共 30 题,15 分。测试目的是考核考生对西班牙语语法的掌握能力。第四部分:人文知识(选择题)本部分为 20 题,10 分。测试目的是考核考生对西班牙语国家人文知识的了解能力。第五部分:完

10、型填空本部分共 20 题, 10 分,本部分测试的目的考核考生的西班牙语综合知识运用能力。第六部分:阅读本部分为两篇文章,每篇 20 分,共 40 分。安排两篇长度 400-500 字的西班牙语原文文章。测试目的是考核考生西班牙语理解能力,通过阅读获取信息的能力,既要求准确,也要求阅读速度。题型:(1)选择符合文章意思的选项,10 题,20 分(2)将文章中黑体部分翻译为中文。20 分三、题型及分值比例三、题型及分值比例1 主观题:45%2.客观题:55%四、参阅书目四、参阅书目现代西班牙语1,2,3,4 册,董燕生,刘建编,2011 年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002002 政治学院政治学院6

11、1261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一、总体要求一、总体要求要求考生重点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以及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等主要内容;准确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能够应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回答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其中基本理论部分占 80%,理论联系实际占 20%。二、内容及比例二、内容及比例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占 50%)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哲学与其他科学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解放

12、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2物质和意识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哲学意义;物质和运动;时间和空间;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意识的本质;意识的能动作用;实践的本质、特点和基本形式;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意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意识与人工智能;实践的结构和功能。3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现象和本质,内容和形式,原因和结果,偶然性和必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及其辩证关系;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发展的实质是旧事物的灭亡和新事物的产生;世界的普遍联系;系统论及其与矛盾论的关系。4认识的本质和过程认识论的前提、基础和本质;认识的结构,

13、认识过程的辩证关系;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功能与作用;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真理与价值;哲学史上纷繁复杂的真理观;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5唯物史观的创立和历史观基本问题的科学解决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唯心史观的根本缺陷,唯物史观创立的意义;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是构成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生活条件;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6社会的基本结构和社会形态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观念结构;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马克思主义考察社会结构的基本原则。7社会发展的规律和动力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及其规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改

14、革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科学技术革命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杠杆;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社会革命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火车头。8社会进步与人的发展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社会进步是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社会进步的尺度;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第二部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40%)1资本主义形成及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品质;资源配置方式与经济体制;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经济制度变革的规律。2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商品,货币,价值规律;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3剩余价值

15、规律货币转化为资本,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循环,资本周转;价值向生产价格的转化;社会资本再生产;剩余价值的分割;资本主义经济危机。4.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阶段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向垄断的过渡;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及后果;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第三部分:科学社会主义(10%)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到科学;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社会主义在实践探索中曲折前进;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论述;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长期的实践过程。三、题型及分值比例三、题型及分值比例1、简答题:40%2、论述题:60%四、参阅书目四、参阅书目本书

16、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年版802802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一、总体要求一、总体要求主要考察考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发展历史的掌握程度,是否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专业素质。二、内容及比例二、内容及比例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论基础 4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概念分析、理论体系、研究方法、研究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科特点。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论基础和主要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论基础和直接理论依据,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分析和说明马克思主义与近代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理论与实际问题,分析说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军事学、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等学科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地位及其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大历史与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