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何时能体面出行?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523696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城市,何时能体面出行?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大城市,何时能体面出行?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大城市,何时能体面出行?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城市,何时能体面出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城市,何时能体面出行?(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城市,何时能体面出行?大城市,何时能体面出行?不知从何时起,人们对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印象就是车多、人多、地铁挤,当城市出 行不能保证一个人基本的尊严,当堵车成为地上交通的常态,我们只能感叹说,城市病了!到 2015 年,北京轨道运营总里程达到 561 公里以上。“十二五”期间新开通的轨道交 通线中心城占 80%,并按 2 至 2.5 分钟发车间隔配备车辆。地铁线路多了,地铁里的人流 却更加汹涌了,从快速出行到体面出行,大城市交通还需更多改善。在北京治堵方案出台之际,北京汽车销售量创下历史新高,11 月北京汽车销售量近 9.6 万辆,同比增幅达 33%。如果说,交通拥堵反映了汽车对道路的渴求,

2、汹涌购车大军 的背后,正是人们对体面出行的需求。生活在北京的人都知道,尽管油价飞涨、道路拥堵、停车困难,但没车还是不方便。 选择打车,碰上雨雪天气、上下班高峰,也许得等上半小时甚至数小时;选择公交地铁, 高峰期间被挤成“肉饼”不说,“最后一公里”还得自己跋涉。自己开车,显然可以免受上述苦头。至于拥堵,反正怎么都是一样的。从某种意义上 来说,在眼下的北京,如果你想过一种体面的生活,许多时候离不开私家车。有评论认为,交通治堵是为了方便市民,就不能不考虑目标和手段的统一。因此,北 京治堵的思路恐怕不能停留在“限”上,还应在出行方式优化和扩容上下工夫。比如,继续 大力优先发展公交系统,让公交地铁的班次

3、更加密集,乘坐的环境更加舒适,运营时间要 延长。在鼓励人们选择自行车、步行出行的同时,给人们足够的环境和选择。只有这样, 越来越多的人才会自觉选择公交,从而提高城市公交出行的比例。城市拥堵的本质是城市规划问题。北京有许多固定拥堵的地方,不是因为马路不够宽, 而是因为车太多。这就反映出,这些地方功能太密集。比如亚运村、奥运村比邻而建,国 贸附近建筑扎堆这些地方都是地价最贵的地方。如果说此前城市规划因为认识局限, 没有考虑到汽车社会的来临,那么今天的规划完全可以避免扎堆思路、分散城市功能区。 这就必须反思“经营城市”的理念,抵制政绩工程的诱惑。交通是城市的血脉。几十年前,著名学者梁思成就曾在日记里

4、写道:“北京城不会得 感冒,但总有一天它的交通会得心脏病。”不管畅通血脉还是医治心脏病,交通治堵是为了 让人体面出行,因此,根本思路还应该“回到问题本身”,并借鉴中医思路:既要进行包括 城市规划方面的综合调理,同时更要在未来发展中遵循“治未病”的理念,避免一边高呼治 堵,一边继续造堵。【即时通会员如是说即时通会员如是说】目前看,大城市中交通出行工具首选应是公交。要改变公交的人多、车少、路长现象, 优化公交线路、增加公交容量、提高公交服务水平。长远看,要合理布局规划,把交通作 为功能定位考虑的重要因素,公共资源不要盲目扎堆。迟宗才这些年每个夏天郑州都会出现全城积水,一场大雨过后,绿城顿时变水城。

5、曾经有人 说过巴黎的地下水系统是三百年前建设的,巴黎的夏季降水量还比郑州高的多,但是人家 从来都没有出现过积水的情况。为什么?因为巴黎的地下水系统设计是按全城五百万人, 每人一天洗八次澡设计的,而郑州是按全城二十万人,每人一天洗一次脸来规划的。如此 这般,怎能不积水?从这就能看出来我们的城市规划是多么的没有远见,天天只听见要可 持续发展,但是我们的政府在发展面前还是只重视眼前的利益。如果我们的发展继续这样 下去,相信“堵城”“水城”还会不断出现,不断加重。李特我们学校有这样一句玩笑话:236 上的空间就像海绵,挤挤就会有的。236 是沈阳乘 坐最频繁的一辆公交车,住在沈北新区离市区太远的我们只

6、有靠这一辆公交车出城。现在 的大学城都建在郊区,出门一趟实在是太不方便。基本上每次坐 236 都是站 1 个小时到终 点站。出行都不方便,何谈体面?很多从小城市来的朋友都有这样的感言,称大城市固然 好,但小城市的交通还是方便的多。人很少,每次坐公交不用站,十几分钟就可以到达想 去的地方。城市,是为了让生活更加美好,不是每天将大量时间浪费在交通上。胡倩人多,车多,房多,路窄,路少,公共交通不便,种种不可调和的矛盾造成了大城市 拥堵不堪的现状,农村的人还在往大城市涌,私家车、房子越建越多,马路越来越拥堵, 所以的所有只会加深大城市的交通拥堵状况,要想像欧美国家那样体面出行,只有等到人 口和房价都趋

7、于平和的时候才有可能实现吧!张欢每次挤公交遇到塞车的时候,我就开始观察塞车的路面,发现长长的道路上导致塞车 的罪魁祸首就是私家车。一辆三厢的小轿车顶多坐五个人,注意是顶多五个,一般车里面 只坐了一两个人,这一两个人就占了了好几平米面积,一辆小轿车的面积放在公交车上就 可以站二十几个人,这就是道路资源的浪费,假如每人上班都开着小轿车,那么道路就只 能挤满无法发动的车辆。公交优先不仅要征服大力宣传也要市民积极配合,可以公交出行 就坐公交,可以地铁出行就坐地铁,尽量减少使用私家车,省油又省时,不仅一举两得还 形成双赢局面,利人利己。高欣婷城市规划中尊重专家意见,保证规划的连贯和系统性;控制公车数量;

8、公交专线实现全线贯通,真正保证公交系统的顺畅;多修些地铁;大力发展汽车租赁;请给行人和自行车留点地方,马路不是只为开汽车修的;限行限号这种短期行为不要变成长期的。西铭一次在公交车上售票员说公交车每天要增加很多辆,长此下去难保不会出现公交车拥 堵的状况,而堵车时候一排一排的私家车又拥堵不堪,道路改建又非易事,北京的交通确 实是患上了心脏病。城市的所承受的压力已经大大超出了它的承载力,大城市体面出行的 时候,应该是人口与其承载力协调的时候吧。杨云其实,大多数人们对一座城市的喜爱并不是能有多少高楼大厦,毕竟再多再美也不是 自己家的,而一座城市首先就要将门面打扫好,这样才能有出面的资本。否则,也只能算

9、 作是一个造钱的地带而不能称之为一个为人所居住的家园了。于瑶瑶目前所有的措施都只针对在“限”上,而行却被忽视了,听朋友说在日本,几乎所有的 司机,不管年纪轻的还是年纪大的,不管是男司机还是女司机,不管是领导还是普通职工, 每到一个路口,不管这个路口的大小,有红绿灯按信号灯的指示来行使,没有信号灯则一 定会放慢速度,左看看,右望望,确认没有危险时才开车通过,所以他们的交通不那么拥 挤,事故不会那么多,同样是高密度人口的东京,绝不会有免费停车的点儿,并且停车费 贵的吓死人,甚至很可能停一次车是你一天的劳动薪水,所以不得不选择地铁、公交等公 共交通,井然有序的交通秩序不是一两天能解决,用根本性措施治

10、疗病患的交通枢纽。 程佳佳话说今日早上去个陌生的地方,这地方也算是地标。丁丁地图上显示打车 24 元。我 就大大方方的打车了,结果碰上个不识路的的哥。又是 12580 又是 Google 地图,他还是没 把我带到目的地。最后只能说你把我扔在哪个地铁站入口吧。然后我还是乘坐了地铁,下 了地铁还有 20 分钟路程,就全靠“摩的”了,因为“摩的”没有红灯、没有堵车,一路飞飙, 终于准时到达了目的地。虽然风是冷了点、危险是危险了点,但是我还是很感谢上海有“摩 的”这项交通工具。记得某大型物流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时曾经进行过市场分析,发现中国的 快递当天件只要 5 元。可是他们的成本怎么精打细算都只能控制在

11、 8 远。很是不解。为什 么本土的这些小小快递公司都还过得挺滋润呢!其实就是因为本土的快递公司大部分使用 的是电瓶车或摩托车。潘昕妙尽管现在北京等大城市的交通等现状堪忧,但是我们中国人民是伟大的,克己忍耐之 心闻名于世,而且还有一句非常有名的名言,那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就是再糟糕 的现象也能够在无形之中划归于无,更何况交通乎?陈晓龙哪个老板可以忍受被挤得皱皱巴巴的西装和乱糟糟的头发去见客户呢,我们大量购买 私家车,而私家车的大量涌现,则更加剧了堵车。于是,公交车也被堵在路上,久等不来, 于是车上更挤,于是我们更要买车。我觉得,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还是要加强中小城 市的发展,使人口不过分集中;另一方面,就是要出行工具多样化。以前,我们常用的自 行车、摩托车、电动车,现在都比较少了。原因在于,摩托车污染环境,也不安全。而我 们住得离上班又远,自行车往往不能胜任,而电动车可能电量也不够,而且存车也不方便。 最重要的,我们还是要尽量平抑房价,如果每个人都能以合理的价钱住在公司附近,那么 肯定能大大减缓交通压力。龙在天人口基数,车辆基数还是急速上升,城市功能规划也不能在原先基础上大肆改动。体 面出行,现在是觉得在北京这样的城市,作为普通的家伙,在发家之前,怎么都是看不到 的。杨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