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散曲中的陶渊明形象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522862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元散曲中的陶渊明形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元散曲中的陶渊明形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元散曲中的陶渊明形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元散曲中的陶渊明形象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元散曲中的陶渊明形象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元散曲中的陶渊明形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元散曲中的陶渊明形象(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元散曲中的陶渊明形象 黄 卉 摘 要: 陶渊明诗中描绘的超逸简淡的田园生 活、 任真自得的隐逸形象, 为历代文士所倾慕。在 元代特殊的时代环境下, “归隐” 题材成为元散曲 的一大主题, 陶渊明也成为元散曲家心目中理想的 隐者形象, 并在元散曲中得到丰富而多样的呈现。关键词: 元散曲 陶渊明 接受 在中国文学史上, 陶渊明是一个影响深远的 诗人。自唐代起, 他就不断受到文人们的倾慕和 推重。其辞官归隐、 饮酒赏菊、 植柳躬耕、 抚 琴赋诗, 无论是思想、 诗文还是轶事, 在后代 文人们心中都成为独特的审美意象 “渊明风 流” 。他所描绘的超逸、 简淡的田园生活, 他 的遗世独立、 任真自得的隐

2、士形象,为历代文士 所追慕。钟嵘称之为 “隐逸诗人之宗” 。陶渊明 集的抄本和刻本一再编辑、 刊行, 广为流传 ; 谈论陶渊明的诗文、 轶事成为一种风尚。这些, 我们在唐以后历代文学作品中都能得到充分的印证。 至元代, 在特殊的时代环境中, 文人们遭际坎坷,很多人从济世报国的入世到叹世、 愤世, 最后 走向避世、 玩世, “归隐” 题材因此成为元散 曲的一大主题。出于对隐逸高士的景慕, 在表达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时, 元散曲家们与陶渊明的心 境非常契合。在元散曲中, 陶渊明的形象更为超 逸, 他的诗文、 轶事更加频繁地被提及。 据笔者不完全统计, 全元散曲 中共有 50 余位曲家 (占 210

3、余位元散曲家总数的四分之 一)在 200 余首作品 (约占现存 4300 余首元散曲 总数的二十分之一) 中礼赞、 吟咏、 提及陶渊 明。其中通篇吟咏陶渊明的曲子就有二十余首。而 元散曲中明引、 暗用陶渊明的诗文, 如 “归去 来” 、 “三径” 、 “五柳” 、 “松” 、 “菊”、 “桃花源” 、 “云无心而出岫” 、 “倦鸟 知还” 等意象; 吟咏有关陶渊明的故事, 如 “白衣送酒” 、 “葛巾漉酒” 、 “不为五斗米 折腰” 以及与 “白莲社” 交往等轶闻; 提及陶 渊明的名号, 如 “陶潜” 、 “陶渊明” 、 “陶令” 、 “晋处士” 、 “彭泽令” 、 “彭泽 宰” 、 “彭泽县

4、” 、 “元亮” 、 “陶元亮” 、 “靖节先生” 、 “陶靖节” 等称谓的作品更 是不胜枚举。本文拟就陶渊明在元散曲中的形象, 陶渊明 归去来兮辞 与元散曲的隐逸主题, 陶渊明的哲学思想与元散曲的隐逸理想, “酒” “菊” “柳” 等意象与元曲家的闲适人生等几个 问题谈谈个人意见。 一、陶渊明在元散曲中的形象智者、 隐 者、 饮者陶渊明的形象在东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 两 宋以至元朝不尽相同。这是因为每个时代都有它特 定的社会、 政治、 经济、 文化等因素, 从而形 成不同的时代精神、 审美趣味。因此, 要探讨陶 渊明在元散曲中的形象, 有必要对东晋南北朝时 期、 隋唐五代时期、 两宋时期陶

5、渊明的形象作一 简要回顾, 以见陶渊明形象在各个时期的发展演 变, 从而也可以看出元散曲家对陶渊明认同和接 受的选择性和侧重点。陶渊明在东晋南北朝是著名 的隐士, 而作为独具风格的诗人的陶渊明则不甚 为人关注。直到钟嵘的 诗品 称陶渊明为 “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 才第一次确立了他在诗 歌史上的地位。隋唐五代时期, 诗人们推重陶渊 明孤高情怀和他的好饮。从盛唐开始, 陶渊明的 田园诗对山水田园诗人的创作产生深刻影响。两宋 时期,陶渊明的人品和诗文都被逐渐推到典范地位 上, 成为理想人格和理想诗美相统一的作家之一。 宋人在推许陶渊明潇洒飘逸、 诗酒风雅一面的同 时, 格外看重他不仕二朝、 固穷守

6、节的人格美 “渊明风流” 。 所以, 直到两宋, 陶渊明形象和陶诗风格才 被统一了起来, 从而奠定其在中国诗歌史上独特 的地位。元世祖忽必烈统一中国后, 实行了民族 等级制度。由于异族统治, 文人们传统的 “学而 优则仕” 、 “学成文武艺, 货于帝王家” 观念 受到了空前的挑战; 更由于科举的废除, 使企望 由科举而入仕的儒士们沉沦下僚; 即使身居高官 显位, 也因官场的尔虞我诈而战战兢兢。因此, 他们或揭露现实的黑暗, 抒发壮志难酬的慷慨不 平之气; 或抨击官场的凶险, 阐明远祸全身的激 流勇退之情。故在元散曲中, 文人们把嬉笑怒骂 的情怀挥洒得淋漓尽致, 从而形成了元散曲叹世 和归隐两大

7、主题的现实和思想基础。特定的社会政 治文化背景, 促使元代散曲家对理想追求和人生 价值作深刻的思考。他们将眼光转向历史, 重新 审视历代前贤的功绩和命运。这些历史人物中既有 成就了一番功业的英雄豪杰如范蠡、 李斯、 项羽、张良、 韩信、 严光、 曹操、 诸葛亮等, 也有 诗人如司马相如、 陶渊明、 李白、 苏轼等。散 曲家们从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现实的认识中, 产生 了封建时代文人在仕途失意、 人生遭挫折后最易 萌发的思想避世思想, 反映在散曲作品中便 是否定历史上的功名利禄, 指出王侯将相的虚幻 无常, 说明英雄末路、 风波失所为古今皆然。他 们赞美那些急流勇退、 远祸全身的前贤, 叹惋那 些功

8、业有成却横遭杀身之祸的历史英雄。因此,陶 渊明与范蠡、 邵平、 张良、 严光、 陈抟等成为元散曲家们歌颂和嘉许的前贤, 陶渊明 “不为五 斗米折腰”的辞官归隐成为元散曲家最为认同的明 智之举, 陶渊明诗文中所描绘的田园生活成为元 散曲家向往和敬慕的精神家园。尤其陶渊明也曾怀 有建功立业、 大济苍生的壮志, 然而在晋末政治 动荡的时期, 他知道世事已不可为, 才毅然归隐。 故其虽然生性恬淡, 却同样经历了封建时代知识 分子共同的幻想、 彷徨和苦闷。而在这一点上陶 渊明和元散曲家的心理历程是非常相似的, 这也 是他受到追慕的主要原因。 元人创作的散曲从多个侧面为我们塑造了飘逸 拔俗、 散诞逍遥的陶

9、渊明形象。 首先, 元散曲家们歌颂陶渊明厌恶官场、 鄙 夷功名、 “不为五斗米折腰” 的孤高品格, 塑 造出一个不恋功名、 品格高洁的 “智者” 陶渊 明形象: “休官彭泽居闲久, 纵清苦爱吾子能守”(王恽 正宫黑漆弩 ) ; “辞功名则待 是非远, 守田园是我有见识。闲悠悠无半点为官 意, 一任驷马高车聘不起” (李致远 中 吕粉蝶儿 拟渊明 尾声 ) ; “难 开眼, 懒折腰, 白云不应蒲轮召” (张可久 双调庆东原 次马致远先辈韵九篇 ) ; “赋归来竹篱茅舍, 今古陶潜是一绝, 为五 斗腰肢倦折” (汪元亨 双调沉醉东风 归田 ) 。这与元曲家通过对黑暗的现实认识 与揭露、 对历史上英

10、雄豪杰命运的思索得出的 “功成身退” 的历史教训相映衬, 因此, 愤激 之声格外响亮。 陶渊明自不合时。采菊东篱, 为赋新诗。独对 南山, 泛秋香有酒盈卮。一个小颗颗彭泽县儿, 五 斗米懒折腰肢。乐以琴诗, 畅会寻思。万古流传, 赋归去来辞。盍志学 双调蟾宫曲 晋时陶元亮, 自负经济才, 耻为彭泽一县宰。 栽, 绕篱黄菊开。传千载, 赋一篇归去来。吴 弘道 南吕金字经无论是“懒折腰肢” , 还是 “耻为彭泽一 县宰” , 都饱含着元散曲家浓厚的愤世之情; 而 “万古流传, 赋归去来辞” 、 “传千载, 赋一篇归去来” 是对陶渊明辞官归去的明智之举 的由衷赞叹。这和元散曲家常常感叹的文种、 韩

11、信、 李斯等历史上不能远祸全身的英雄豪杰成鲜 明对照。 其次, 礼赞陶渊明安居田园、 超逸简淡的隐 者生活, 将其描绘成一位徜徉在青山绿水幽美环 境中的“隐者” : “满目黄花衰草, 一川红叶 飘飘。赏菊陶潜, 散诞逍遥” (刘秉忠 双 调蟾宫曲 ) ; “草堂空, 柴门闭。放闲柳枝, 伴老山妻” (张可久 中吕普天乐 次韵归去来 ) ; “莺花新伴等, 鹅鸭旧比 邻, 怕称呼陶令尹” (张可久 中吕朱履曲归兴 ) 。这些曲子充分表达了元代散曲家 对社会现实不满、 对沉郁下僚无法实现大济苍生 的政治理想和抱负时, 萌发出的强烈的避世思想 和对田园生活的美好憧憬: 羡柴桑处士高哉!绿柳新栽, 黄

12、菊初开。稚子 牵衣, 山妻举案, 喜动蒿莱。审容膝清幽故宅, 信 怡颜潇洒书斋。隔断尘埃, 五斗微官, 一笑归来。 鲜于必仁 双调折桂令 晋处士 绿柳倚门栽, 金菊映篱开。爱的是流水清如玉,那里想侯门深似海。幽哉, 袖拂白云外; 彭泽, 清闲归去来。 无名氏 双调雁儿落过得胜令曲子塑造的是在超越清幽的环境中, 过着宁 静淡泊生活的 “隐者” 陶渊明形象。他的 “一 笑归来” , 来的潇洒, 笑的开怀。 再次, 歌颂陶渊明的诗酒风流, 塑造出一个 以酒释怀、 适意逍遥的 “饮者” 陶渊明形象: “恁觑见三径边, 渊明醉倒” (马致远 双 调拨不断 无题 ) ; “渊明赏菊在东篱 下, 终日饮流霞

13、” (贯云石 仙吕村里迓鼓隐逸 ) ; “谁, 似他能见机。醺醺醉, 免人谈是非” (张可久 南吕金字经 乐 闲 ) ; “若论到机深祸亦深, 却不是渊明好 饮” (曹德 双调沉醉东风 村居 ) 。这同样揭示元散曲家面对现实的黑暗、 传统入 仕道路断裂的无奈。他们在酒中忘忧, 进而获得 自得自足的 “意足神全” 的境界: 渊明篱下饮菊杯, 全不想彭泽。每日醺醺沉醉,无是非快活了便宜。无名氏 双调一锭银以酒忘忧、 借酒释怀, 在醉乡中求得内心的 宁静和愉悦, 这本是元散曲家们所期盼的。然而 我们从这些散曲中感受到的, 却很少陶渊明式的 淡泊和宁静, 更多的是愤激和无奈。 虽然, 在吟咏、 礼赞、

14、 提及陶渊明的散曲 中, 由于作家个人经历、 风格的差异, 其笔下 的陶渊明形象也呈现出不同的风采: 有的侧重在 诗酒风流: “渊明赏菊花在东篱下, 终日饮流霞”(贯云石 仙吕村里迓鼓 ) , “葛巾漉 酒是吾愿, 富贵由天, 与渊明和一篇, 君休羡”(景元启 双调殿前欢 自乐 ) ; 有 的侧重在感慨富贵功名虚幻: “官品极, 到底成 何济。归, 学取他渊明醉” (关汉卿 双 调碧玉箫 ) ; 有的重在歌颂田园生活的惬 意自得: “怎如俺五柳庄逍遥散诞” (张养浩 双调沽美酒带太平令 ) , “秋色南山独相对,傲西风菊绽东篱” (滕斌 中吕普天乐) 。总体看来, 大致是集智者、 隐者、 饮者

15、 于一身的旷达散诞形象。 而我们知道, 陶渊明的一生并不是只有简约 淡远的田园生活, 他也曾几次出仕, 也曾有 “猛志逸四海, 骞翮思远翥” 和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的雄心大志 (陶渊明 杂诗十二 首 、 读山海经十三首 ) , 但是在元散 曲中我们却看不到他那金刚怒目式的一面, 呈现 在我们眼前的陶渊明是一位明智、 旷达、 率真、 淡泊的智者和隐士, 是位潇洒、 适意、 率性、 悠然的饮者和诗人。尽管元散曲家在作品中凸现的 生活意象不同, 却从各个层面反映了元代散曲家 对官场的憎恶, 对回归田园的憧憬, 而这些无一 不浸透着元代散曲家对现实的认识和对人生的思索,也为我们塑造了一系列意

16、象相近而又各具风采的 陶渊明形象。 二、陶渊明 归去来兮辞 与元散曲的隐逸 主题 陶渊明的 归去来兮辞 , 叙写的是诗人 辞官归田的心情和乐趣。陶渊明从二十九岁初仕到 这次归田, 十三年间断断续续做了一些小官。这 次归田后他再也没有涉足官场。因此, 也有人把 他的这篇 归 去来兮辞 称作他终生不仕的 “宣言” 。 陶渊明出仕及归隐的原因, 沈约在 宋书隐逸 传 中认为其归隐意在反对刘裕篡晋, 为典午王 朝之忠臣, 因为他的曾祖父是 “晋世宰辅” 陶 侃。颜延之说是 “母老子幼, 就养勤匮” ( 陶征士谏 ) 。陶渊明自己的解释则是, 他 任彭泽县令后, “及少日, 眷然有归欤之情。何 则?质性自然, 非矫厉所得; 饥冻虽切, 违己 交病。尝从人事, 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