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与处理 - 法定18种文种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513657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文写作与处理 - 法定18种文种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公文写作与处理 - 法定18种文种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公文写作与处理 - 法定18种文种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公文写作与处理 - 法定18种文种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公文写作与处理 - 法定18种文种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文写作与处理 - 法定18种文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文写作与处理 - 法定18种文种(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报报 告告1.概念:报告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情况的陈述性公文 2.法源:办法办法和条例条例 3.性质:报请性报请性 4.发文机关: 5.特点:1)重述性:)重述性:报告的主要任务是如何向上级陈述工作情况,事实和意见的陈述应 当是报告的主要内容2)有主见:)有主见:汇报者的看法在报告中不占主要地位,但却是不可缺少的,它是有 助 于上级了解下级和考虑问题 6.类型:1)按内容涉及的范围内容涉及的范围,报告可分为综合报告综合报告和专题报告专题报告2)按行文目的的不同行文目的的不同,报告可分为呈报性报告呈报性报告和呈转性报告呈转性报告呈报性的行文目的单纯,即将有关情况报告上级,让上级知道呈转性

2、报告的行文目的不仅仅是汇报,它还要求上级机关在同意报告的情况下,将报告批转或转发给有关单位执行 7.写作:1)陈述事实事实要清楚扼要清楚扼要2)表达观点观点要精练清晰精练清晰3)语言语言要简洁朴实简洁朴实 8.格式:1)标题多半用“事由加文种”形式,即“关于的报告”2)正文之前,写受文单位3)正文之后,署发文单位和日期 9.其他:公公 报报10. 概念:公报是公开发布重要决定或重大事件的告知性文件 11. 法源:条例条例 12. 性质:知照性知照性 13. 发文机关:国家行政机关 14. 特点: 15. 类型:1)会议公报:)会议公报:公布党的重要会议(政府、人大)召开的情况及会议所作的决定2

3、)统计公报(政府):)统计公报(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方面情况的统计数字3)外加公报(政府):)外加公报(政府):主要公布会议各方的观点及取得的共识 16. 写作:1)会议公报因发布目的的不同目的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写法,夹叙夹议夹叙夹议是最常用的写作手法2)统计公布必须有国家各级统计部门或国家指定的机构发布,任何机构不得随 意 发布全国性、地区性的数字。以发布各种数据为主,要科学、准确,涉及国以发布各种数据为主,要科学、准确,涉及国 家机密的统计数字不得在公报中公布家机密的统计数字不得在公报中公布3)外交公布涉及及对外关系,其发布应遵循法定的审批手续和途径外交公布涉及及对外关系,其发布应遵

4、循法定的审批手续和途径 17. 格式:公报包括首部、正文和尾部三部分。(1)首首部部。包包括括标标题题和和成成文文时时间间。标题。公报的标题常见的有三种形式。一种是直写文种新闻公报;第二种是由会议名称和文种构成;第三种是联合公报,由发表公报的双方或多方国家的简称、事由、文种构成。成文时间。用括号在标题之下正中位置注明公报发布的年、月、日期。(2)正正文文。包包括括开开头头、主主体体两两部部分分。开头。即前言部分。事件性公报要求用最鲜明,最精炼的语言概述事件的核心内容,即何时、何地、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会议性公报要求概述会议的名称、时间、地点、参加人员等;主体。是公报的核心内容,要求把公报的内容

5、完整、系统、有序地表达清楚。常见的有三种写作:一种是分段式,即每段说明一层意思或一项决定;二种是序号式,多用于内容复杂、问题问绪较多的公报;三种是条款式,多用于联合公报。(3)尾尾部部。事事件件性性公公报报和和会会议议性性 公公报报一一般般没没有有尾尾部部 18. 其他:公公 告告19. 概念:公告是机关、团体向公众宣布重要事项的告知性公文 20. 法源:办法办法 21. 性质:知照性知照性 22. 发文机关:一般由国家各级政权机构发布,涉及地方法规,必须由省级人民代表大会 批 准 23. 特点:1)发布的公开性)发布的公开性2)事项的重要性)事项的重要性3)操作的严肃性)操作的严肃性 24.

6、 类型:1)涉及法定事项法定事项的公告2)知照性)知照性公告 25. 写作:1)符合权限,一事一高)符合权限,一事一高2)内容明确,语气庄重)内容明确,语气庄重3)注意格式)注意格式: 26. 格式:标题标题 1)发文单位加事由加文种2)发文单位加文种3)事由加文种4)只有文种名称正文的最后,可加正文的最后,可加“现予公告现予公告” 、 “特此公告特此公告”等习惯用语等习惯用语 27. 其他:公告的署名和日期署名和日期,一般在全文最后的右下角在全文最后的右下角,但如标题部分已显示,则最后 可 以不再另署规规 定定28. 概念:规定是各级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规范某方面工作的规章性公文

7、29. 法源:条例条例 30. 性质:规范性规范性 31. 发文机关: 32. 特点: 33. 类型:1)党内规定)党内规定2)法规性规定:)法规性规定:由有条件制定法规的机构(国务院及部委)3)一般性规定:)一般性规定:机关团体 34. 写作:1)原则: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符合宪法和法律,符合党和国家的路线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贯彻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扬民主2)如现行的法规将被起草的法规所代替,必须在草案中写明予以废止3)常见的有“章条式”和“条款式”两种写法 4)语言要准确、严密 35. 格式:1)章条式:)章条式:内容比较复杂的多用“章条式” ,即全文分若干章,每张包括若干 条。第一编 总则

8、第一章第二遍 分则第二章2)条款式:)条款式:内容比较简单的用“条款式” ,即全文共分相对独立的若干条 36. 其他:条例在党的机关系统,可以作为正式公文行文;在行政系统,不能单独行文, 只 能以“令” 、 “决定”或“通知”的形式发布,和它们同时行文函函37. 概念:函式机关之间办理日常公务的交往性公文 38. 法源:办法办法和条例条例 39. 性质:知照性、指挥性、报请性(请准函)知照性、指挥性、报请性(请准函) 40. 发文机关: 41. 特点:1)形式灵活,适应性强)形式灵活,适应性强2)务实性强)务实性强 42. 类型:1)商洽函(平行文):)商洽函(平行文):多用于平行机关和不相隶

9、属机关之间2)问复函:)问复函:用于机关之间提出询问和答复询问,问复函可用于平行机关和不相 隶 属机关之间,也可用于上下级机关之间3)请准函(平行文):)请准函(平行文):用于向没有隶属关系的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 有隶属关系,下级向上级请求批准,用“请示” ; 没有隶属关系,不论单位级别高低,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 批准,一律用“函” ,两者界限明确,不应混淆4)知照函:)知照函:平行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可以使用,上下级机关也可以使用 43. 写作:函在格式写法上,与一般书信基本相同,但有两个注意点需注意: 1)一事一函,直陈其事:)一事一函,直陈其事:由缘由、事项、结语三部分组成结语是表达发函者

10、的愿望,如“请研究后函复” 、 “请同意” 、 “请批准” 、 “特此函告” 、 “此复”等(特殊用语)2)语言要平实、亲切、自然)语言要平实、亲切、自然 44. 格式:1)发文机关名称上边缘距上页边 30mm,发文机关名称一般不用简称2)在发文机关名称 4mmz 之下印一条上粗下细的武文线( ) ; 在距离下页边 20mm 处印一条上细下粗的文武线( ) 45. 其他:会会 议议 纪纪 要要46. 概念:会议纪要是记载会议情况和精神用以公布或传达的及时性文件 47. 法源:办法办法和条例条例 48. 性质:记录性(记录类法定文种)记录性(记录类法定文种) 49. 发文机关: 50. 特点:1

11、)纪要性)纪要性2)约束性)约束性3)知照性)知照性 51. 类型:1)决议性会议纪要:)决议性会议纪要:多半是有一定权力的机构召开的研究工作的会议,可以作 为传达和部署工作的依据,对今后工作有指导意义2)谢意性会议纪要:)谢意性会议纪要:对各方今后的工作有约束力3)研究性会议纪要:)研究性会议纪要:可使用正副标题(法定文种中唯一可使用副标题的文种) 52. 写作:1)会议纪要一般是在会议结束后起草会议结束后起草的,经主管领导人签字同意才算定稿2)会议纪要的标题最常用的形式是“会议名称加文种” ,也有的会议纪要,多半 是研讨性会议纪要,可以使用正副标题的形式3)会议纪要的正文正文一般由会议概况

12、、会议内容、结束语由会议概况、会议内容、结束语三部分 正文: 会议概况:介绍开会时间、会议名称、会议议题、出席者、主持 者、会议过程等会议内容:是正文主要部分,介绍会议讨论和决定的主要事项, 比较常见的是综合归纳和分项列举两种写法结束语:正文的小结,往往对与会者、下级机关、有关群众提出 希望和要求4)会议僬侥由会议主持机关撰写会议僬侥由会议主持机关撰写,可在最后署机关名称和撰写日期,也可只在 正 文中写出支主持机关,不另外署名 53. 格式: 1)会议纪要标识(即红头)由主持召开会议的机关名称、会议名称和纪要组 成2) 会议纪要不加盖印章,不标识主送机关 54. 其他:决决 定定1.概念:决定

13、是党政机关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作出决策和安排的指挥性公文 2.法源:1981 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暂行办法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暂行办法将列为正式文 种1996 年 5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公布的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也将其 归 为正式文种 3.性质:指挥性指挥性 4.发文机关:5.特点:1)内容重要:)内容重要:决定一般不由个人作出,而是由领导集团或权力机构集团讨论2)政策性强:)政策性强:决定公布后,对下级机关和人民群众的活动有指导、导向作用。3)有约束力:)有约束力: 6.类型:1)指挥性:)指挥性:影响大,指挥和导向作用明显2)个案性:)个

14、案性:对性质重要,影响较大的个人或事件作出决定,目的是引起注意, 扩 大正面影响,缩小消极影响3)知照性:)知照性:有“广而告之“的意思 7.写作:1)决定的标题:)决定的标题:有决定机构、决定是由、文种三部分组成,在标题下用括号标 出作决定的日期2)决定的正文:)决定的正文: 指挥性的决定:一般由决定理由、决定事项、执行要求个案性的决定:一般由个案事实分析(即决定理由) 、决定事 项、 期望要求。知照性的决定:正文写作较简单,只要把需要“广而告之 “的 决定事项一一列出就可以了3)决定的文字,)决定的文字,要准确、鲜明、简洁、以便于领会和执行 8.格式:9.其他:一文一事一文一事决决 议议5

15、5. 概念:决议时经党的领导机构主持召开的会议通过的对重要事项进行决策部署的指导 性 公文 56. 法源:1996 年 5 月 3 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的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仍保 留 “决议”和“决定”两种文种 57. 性质:指导性指导性 58. 发文机关:59. 特点:1)表达群体意志)表达群体意志2)有权威性和约束力)有权威性和约束力 60. 类型:1)决策部署类)决策部署类2)结果公布型)结果公布型 61. 决议和决定的异同:同:同:决定和决议都是下行的指挥性公文异:异:1)形成的程序不完全一样 2)内容的范围不尽相同 3)发布形式略有不同8. 写作:1)

16、首首部部:包括标标题题和和成成文文时时间间 两个项目。2)正正文文:由决决议议根根据据、决决议议事事项项和和 结结语语三部分组成。决议缘由:一般简要说明有关会议审议决议涉及事项的情况,陈述作出决议的原因、根据、背景、目的或意义。决议事项:写明会议通过的决议事项,或会议对有关文件、事项作出的评价、决定,或对有关工作做出的部署安排和要求、措施。结语:一般紧扣决议事项有针对性地提出希望、号召和执行要求。有的决 议可不单列这部分。62. 格式:1)标标题题: 是由发文机关(或会议名称)、事由和文种构成; 是由事由和文种构成。2)成成文文时时间间:即决议正式通过的日期。一般放在标题下,在小括号内注明 会议名称及通过时间,也可只写年月日。 63. 其他:命令(令)1.概念:命令,简称令,是领导机关颁发的具有强制执行性质的指挥性公文。 2.法源:1951 年 9 月 2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