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化内容完善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489365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益化内容完善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精益化内容完善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益化内容完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益化内容完善(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益化管理工作总结精益化管理工作总结 我们工区按照关于全面深入开展矿井精益化管理工作的通知 和精益化管理的具体要求,积极推行精益化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 在近半年内的精益化推进过程中,精益化管理得到不断的完善和改 进,现就我单位的精益化管理的推进情况作以总结汇报如下。 一、推行精益化管理的具体做法 我们在推行精益化管理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倡导 “管理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总账定方向,分账不漏项,人人都管 事,事事有人管,日事要日清,收入考核定”的工作作风,用理念引 导人,用制度约束人,用考核激励人,用文化教育人。使企业文化 做到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管理上避免了人管人累死人,制度 管

2、人管一阵,达到了文化管人管住魂的效果。具体做法是: 1、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完善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各项规章制、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完善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各项规章制 度及精益化考核细则。度及精益化考核细则。 为了使工区的各个工种、每个岗位在管理上、考核上更加细化、 量化,能够规范职工行为,增强职工、干部工作的责任心。工区结 合运输的工作实际,制定了完善的包括区长在内的 8 个不同岗位的 岗位说明书,整理修订了 10 项规章制度,建立了循环闭合式考核办 法。 2、创建特色精益化管理模式,实行精细管理网络。、创建特色精益化管理模式,实行精细管理网络。 皮带工区的精益化管理主要表现在“4E、6

3、S、七个零”的雷厉 风行执行态度、严以律己的铁的纪律。这些都为我们精益化管理提 供了管理与执行的可靠依据。从区长各分管副职各班组负责人 员工,在管理上形成了一个循环的闭合考核模式。每人都有考核 权、参加管理的权力和监督权,使大到工作安排小到厕所卫生,事 无巨细都有人负责,有人落实,有人管理。 3、日清控制,三项记录封闭咬合。、日清控制,三项记录封闭咬合。 在日清卡上,突出管理,严在考核,每天由带班区长进行出勤考 核、纪律考核、工作完成情况考核、训练考核等,把当天考核内容 填入班组考核表并签字。 “员工日清考核表”由各班组负责人具体掌握, 班长每天要按照当天工区工作安排,布置工作。当天班组长要把

4、工 作完成情况、班组工作安排、每名员工的工作内容、出勤情况、劳 动纪律等填写到考核表上,月底作为班组总结依据,工区每月要写 出本单位工作总结并制定下月工作计划。记录是考核工作的依据,没有记录或记录不清,容易造成考核脱 节。因此我们在记录上采取交接班记录、检修记录、保护实验记录 三项,同一工作三项记录封闭咬合。做到了精益化考核的量化、细 化,实现了精益化管理。 二、推行精益化管理取得的效果 通过近几个月的精益化管理,使我们管理由粗犷型管理向精益化 管理转变,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特别是考核一根标杆,激励了 指战员工学习业务技术,提高了队伍的整体素质,使原来没人管的 工作有人管了,原来不愿意干的工

5、作主动干了,从而促进了工区各 项工作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通过推行精益化管理,执行力得到了提高。在精益化管理中,工 区把工作分解到各个班组,安排工作时人人都有明确的工作任务, 在职工行为规范和制度约束下,完成工作的质量和积极性都很高, 使以前工作讲条件搞价钱的现象彻底消失,从而提升了执行力。 以分配杠杆拉开了分配的差距。推行精益化管理以来,可以说, 制度提升了执行力,而考核调动了工作积极性。实行按劳分配,同 工同酬,打破了大锅饭,铲除了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于不干一个样 的陈旧思想。日清制考核用分配杠杆激励了员工的更加精细的做好 每一件事每一件工作。 三、存在的问题三、存在的问题 在推行精益化管理,创建学习型企业文化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 题和困难。如我们单位年轻同志和老同志、每个员工之间,文化水 平参差不齐、素质修养高低不同,这些都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去 教育培训。 四、下一步队精益化管理深化、完善的打算四、下一步队精益化管理深化、完善的打算 下一步,首先对精益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完善整改,摸索问 题与困难的解决途径,能够使精益化真正体现精益化。 其次,按照矿精益化管理工作的要求,继续推行精益化管理,不断 深化、拓展、外延精益化管理成果和企业文化建设。综采一队 2013-4-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