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内容把握时机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433159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内容把握时机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精选内容把握时机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精选内容把握时机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选内容把握时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内容把握时机(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选准内容把握时机,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邢春华(井陉县微水中心学区良都中学, 河北 石家庄市 050300)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绝不能一哄而上,教师要选准内容把握时机,做好铺垫合理引导,走出“重讨论,轻思考,重群体,轻个体”的误区,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它的功效。关键词: 合作学习 把握 时机 小组合作学习具有其他学习方式无法代替的优势,但不可滥用。教师应当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把握好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更要有充分的铺垫和引导,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它的功能,促进学生有效的合作学习。在物理教学实践中,我认为,至少有以下两个问题值得我们去深入思考。一、初中物理课堂为什么需要小组合作学习案例

2、一:在学习浮力一节的时候,学生猜测浮力的大小可能和物体的体积、物体浸到液体中的体积、物体浸到液体中的深度、物体的密度、液体的密度等因素有关,这节课需要的实验次数太多,为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要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验证一个猜想,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补充完整,总结提高,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真正体现了 1+12 的效果。又如在研究电磁铁的极性和磁性的强弱教学中,给不同的组提供绕向不同、匝数不同和提供电流大小不同的器材,在小组汇报时结论就有所不同,通过对比分析,合作学习,就能形成一致的观点,得出正确的结论。可想,如果不是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这些课就无法完成如此多的探究。它的成功在于

3、教师有充分的铺垫和教师的引导,学生对探究充满好奇,因而都能积极动手,最终将数据进行综合处理,获得了很大的收获。初中物理为什么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案例一归纳如下:1、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可以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更能完成仅由个人无法完成的学习任务。2、不同小组间获得的数据进行相互的印证,可以减少单个小组实验的次数,让科学探究的过程更加严谨。3、由于每个小组的任务具有差异性,大家必须相互依赖才能得到最后的结论,因此每个小组的成员都必须积极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客观上提升了物理课堂的学习效率。4、通过学生间融洽的协作,节省了时间,更让学生体验到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合作的重要意义,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4、。5、教师由演员变成了导演,监控整个探究过程:哪个小组目标不明确、方法不正确,操作是否规范,参与是否积极,给予适当调控。案例二:在进行温度计使用的教学时,针对一些同学已经掌握,一部分同学尚未完全理解的情况,我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让已经掌握的同学当小组长,进行合作学习。最后我采用抽查的方式进行检查。如果哪位同学还不能正确使用,那么他所在的小组将不能获得表扬。通过案例二体会到:1、小组合作学习给学生创造了更多的表达和交流机会,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2、合作就有竞争,课堂中的良性竞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氛围活跃,呈现出你追我赶的生动场面。3、让已掌握的学生指导学困生,遵循教学相长的规律,达到全

5、面提高的目的。对以上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相互合作学习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互帮互学的品格。二、初中物理教学如何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案例三:在进行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时,有两个方案:方案一:让同学们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请各小组代表分别讲述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笛卡尔和牛顿关于力和运动的主要观点。新课结束时,教师表扬了在分享过程中表现突出的同学;方案二:要求同学们在课前通过网络资源了解这段物理学史,小组成员分别扮演不同角色进行课堂展示,且要求不同小组表演的内容有所侧重,允许在符合基本事实的基础上,结合生活中常见的观点进行改编,并友情出演

6、了一个小角色。最后,教师对每个小组的学习过程进行精彩的点评。很显然,方案一不到 20 分钟就结束了新课,而方案二却直至下课铃响过,还不绝笑声和掌声。相同的教学内容,同样的小组合作, 效果为什么不同呢?1、从设计的学习目标来看,方案一因过程过于简单,仅仅是把书本上的内容找到且复述出来,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分组、合作无实际意义。 方案二则要求学生将文本信息通过理解和加工变成一个课堂剧,达到这一要求,必须对文本有深刻的理解,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对这一活动有所贡献, 充分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当然,问题要难易适度,否则合作学习无法开展。2、方案二要求小组成员进行预习,整合不同的信息

7、,让好奇心和求知欲相互感染。反之,做不好预习,分享就会成为一种空洞、尴尬的形式主义。3、方案二允许学生在符合基本事实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对内容进行改编,自导自演,享受成就感,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是主体,而教师是管理者、参与者、促进者。4、方案一团队的概念十分淡泊,方案二则通过教师对每个小组的精彩点评,重团队、重过程、重思考,学生能总结得失,优劣自分。案例四:我在进行串并联电路设计的教学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要求设计电路图,并连接好电路以检验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最后进行小组展示。一声“开始” ,大家七手八脚的忙碌起来,展示结束,下课铃响,事后证明教学效果不佳。反思这一教学设计,我原想通过

8、合作学习促进发散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却出现了少数人动手,多数人看热闹的尴尬局面。1、在合作学习之前,教师忽视了学生的独立思考,没给大家充足思考的时间,有的人还没想明白,有的人已经动手了。这是教师指导上的缺位,应提前布置学习内容,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设计,或在课堂上留出独立思考的时间。2、整个学习任务的层次性不强。应该明确要求,小组成员要在组内充分交流的基础上进行电路图设计,通过反复论证逐步排除错误,并将可能正确的设计进行实验验证。这一过程,是学生不断纠错渐渐完善的过程,是实现一个个小目标,最终实现大目标的过程。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有内在规律可循的。一是学生独立思考出现困难时所产生的

9、问题;二是在学生的意见分歧比较大时产生的问题;三是当学习任务较多,需要分工协作的问题;四是重点、难点强化时的问题进行合作学习,由此可见,时机的选择对合作学习的成败尤为必要,绝对不能一哄而上,不然的话那就是“挂着羊头卖狗肉” ,效果可想而知。在设计小组讨论问题时,要注意设计内容围绕教学的重点和关键,问题不能太深奥也不能太浅显,要找准学生的发展区,让他们跳一跳就能够摘到桃子是最合适的。同时,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考虑到学科特点、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的自学能力、小组合作的具体流程、小组成员的分工和责任、教学时间的掌控、希望达成的目标等诸多因素。只有经过教师精心设计的小组合作学习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和促进三维目标的达成。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的重要学习形式,也是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流的重要形式。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小组群体的活动能力,给学生较多参与讨论分析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学会交流,在交流中学会汲取,在汲取中学会创新,既要注重形式上的多样性,又要注意避免陷入“重讨论,轻思考,重群体,轻个体”的误区。 要达到这一目标,我们仍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无疑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深入探索的重要课题。只有坚持不懈,不断学习创新,才能走出一条教改的新路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