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议论文写作指导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40422741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议论文写作指导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考议论文写作指导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考议论文写作指导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考议论文写作指导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考议论文写作指导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议论文写作指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议论文写作指导(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议论文写作指导一、把议论文写鲜活初写议论文,不少同学极易写人家写过的,说人家说过的,也就是落俗。其实议论文是最具时代性与针对性的。我们常把鲁迅先生写的杂文比作“匕首”与“投枪”,是因为鲁迅先生总是站在时代的最前列,把自己手中的笔当作战斗武器使用。所以,要让议论文鲜活起来,就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学会从现实生活中“找米下锅”。第一,关注“时代流行语”。流行语传递着时代的信息,博动着时代的脉博。流行语耐人品味,流行语引发思考。当我们面对下列这样一些亲切的“字眼”: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三个代表、反腐倡廉、解放思想、改革开放、零距离、再就业、我喜欢、亚健康、素质、小康、冲浪、充电、白领、升级、潇洒、

2、组合、奶酪、做秀、下海、另类、反恐、个性,我们又怎能不为之“心动”?“鲜活”的流行语,自然引发“鲜活”的感触:生活需要“零距离”、 中学生更应该与时俱进、 我说“小康”、“组合”的学问、 我看“我喜欢”、 “升级”应有度、 “潇洒”之我见,如此写来,文章自然“鲜活”。第二,登录“社会大广角”。收看电视新闻,阅读最新报刊,做到“家事”、 “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比如我们在看了“南京冠生园月饼厂因用旧馅被曝光而遭倒闭”、 “南京傣妹火锅城用回锅油招待顾客”的系列报道之后,再联想到“广东女孩林海燕在自己垫钱为彩民购买彩票中了 518 万元大奖的情况下,毅然亲自将中奖彩票送到对方手中”的报道,

3、自然会生发“诚信是为人之本”、 “生活离不开诚信”、 “生活有诚信”等感慨。又比如从“马加爵杀人”到“中学生轻生”;从“公交车驾驶员不堪乘客辱骂用刀捅人”到“高考落榜生刀伤 10 多名小学生”这接连发生的事件,让我们想到的不仅仅是“治安”、 “压力”,而更多的是“心理健康”、 “心理教育”这个全社会都得关注的严峻话题。再比如在看了教育周刊上刊载的“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市,有一家儿童餐馆,这家餐馆里的工作人员无论是经理、厨师,还是收银员、服务员,全是 6 至 12 岁儿童,他们自己定菜谱,处理财务帐目等,一切不许任何大人插手”和“英国学生在中学毕业后到上大学之前,空出一年时间周游世界,体验人生。这

4、已成为青少年中的一种潮流,而英国大学一般也会允许学生推迟一年入学”这两则报道之后,我们必然会想到我们中国的教育,且引发对“如何培养我们孩子的独立能力”、 “社会如何关注中学生的社会实践”等问题的进一步思考。所以,走进“大广角”,感触自然颇多。第三,留意“身边小见闻”。其实我们身边的一些小见闻,常常是我们议论文写作的最好话题。当你面对“同学用脚开门”、 “做早操腰身弯不下”、 “在校吃饭插队”、 “穿着扎眼校服的中学生们在闯红灯”等上述情形时,不可能无动于衷吧?当你听到“不堪入耳的校骂”;当你听到“不伦不类的绰号”;当你听到“动辄出口的烦死了”,你一定有话要说。像有些同学据此写出的诸如我劝同学莫

5、说“烦”、 “绰号”之风该休矣、 “插队”非小事等习作,就非常有针对性。总之,生活是个“万花筒”,只要我们学会去发现,学会去感悟,那么写出的东西一定是“鲜活”的。二、把议论文写规范从同学写作议论文的现状看,有两种情形比较普遍:一是太“杂”,思路不清,表达混杂;二是太“死”,典型的三段式,中间部分是事例的堆砌。解决问题的办法有没有?有。那就在于掌握议论文两种基本结构形式,从规范的议论文写起。一是横式结构。就全文而言,是非常典型的“总-分-总”结构。开头引出观点,结尾总结照应,而中间(主体)部分则一般由三个以上的分论点支撑,即从几个方面(或几个角度)分别展开论述,来证明作者在文中所要阐明的观点。这

6、里要说明的是主体部分用来论述中心论点的几个方面,它们是并列的关系,中间没有主次之分。所以,这种横式结构,我们又通俗地称它为并列式结构。譬如,我们以“幸福”为话题作文,如果以横式结构来写一篇议论文,我们可用“幸福在哪里?”的设问开头;主体部分则从“幸福在劳动者的汗水里”、 “幸福在有志者的追求里”、 “幸福在无私者的奉献里”等几个方面来展开论述;最后以“幸福无处不在,幸福就在我们的手中”来作结。由此看来,以横式结构行文,全文的层次显得非常清晰。二是纵式结构。如果说横式结构的主体部分由几个并列的分论点支撑,那纵式结构主体部分在展开事理论述时,则是逐层深入的。很虽然它不是并列推进,而是层层递进。在论

7、述时,我们既可以按事理的性质,由表及里地展开;也可以按事理的范围,由小到大地展开;还可以按事理的发展,由浅入深地展开。比如针对学生的“浪费”现象,我们既要跟他们谈谈经济问题,也就是要“算算账”,让他们明白“积小成多”的道理;更要跟他们说说性质问题,一旦“浪费”成习,极易形成“奢侈”的作风,那后果就严重了。这样的分析,很显然是按照从现象到本质的事理逻辑进行的。由此可见,采用纵式结构行文,事理层次清楚,文章的逻辑性强。三、把议论文写精彩在我们平时的作文练习或检测中,如果是话题作文,不限文体,那绝大部分同学选择写记叙文、写散文,有些同学即便尝试去写想象作文,也不太情愿去写议论文。原因就在于很多同学都

8、认为议论文很难写出文气。其实只要我们学会运用一定的写作手段,议论文同样可以写得很精彩。下面老师就介绍几种在议论文写作中常用的写作手段,希望能对同学有所帮助。1运用名言增文气。在论述时恰当地用上几处名言、警句,文章顿时有了亮色,有了文化气息。可以说,名言、警句在议论文中是一道亮丽的风景。2运用俗语添生动。让议论文不死板,变鲜活,适当地运用一些俗语、流行语、歌曲、广告语,引出话题或阐述事理,议论文的语言自然变得生动而有趣。3运用比喻巧说理。在论述时,展开想象,借助比喻,既巧妙说理,又生辉文笔。比如,在论述“父母溺爱的危害”时,我们可以通过“大树遮庇下的小树长不大”、“屋檐下的小麻雀飞不高”、 “温

9、室里的花朵难经风”等一系列比喻的展开,从而很好地达到议论的效果。4运用排比长气势。在析理时,我们可以通过反问等修辞来构成排比;在例论时,我们可以通过系列的短例来构成排比;在结构时,我们可以通过句式一致的段落构成排比。总之,这些排比句、排比段在文章中的出现,很大程度地增强了文章的气势。5运用对比更辩证。在议论文写作中,要学会运用对比论证。文中事理与事理的对比,事实与事实的对比,事理与事实的对比,这些对比正反相对,既使说理辩证有力,又使行文曲折多变。中考议论文四种论证方法的特点和优势论证方法也是议论文三要素之一,它是指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与论据之间逻辑关系的纽带。如果说论点解决“

10、需要证明什么”的问题,论据解决“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那么论证方法则用来解决“怎样证明”的问题。论证方法分作四种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优势,现在我结合 2006 年各地的中考试题个大家讲解一下:一、论证方法的种类与作用:(一)举例论证法举例论证法:简称例证法,是根据需要例举一定的事实来证明观点正确的方法。事实要求充分、确凿、有代表根据性。例 1:(2006 南京艺术学院附属中学 有删改)资讯时代是为能运用资讯的人而预备的。那些把一切资料的碎片都当做资讯的人不可能正确的运用资讯;那些把一切有用和无用的东西都往脑袋里塞的人也不可能成功运用资讯。只有对你真正有意义的资料才称得上资讯,其他的都是垃圾,

11、只会让你更加无知。也许我们都有过这样的“超载健忘症”,听完一场毫无意义的演讲,我们不仅没有记住一个字,反而连车停在什么地方都忘了。问题:文中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参考答案:举例论证法。举到了“超载健忘症“的例子。其作用是:证明了滥取资讯的严重后果(危害)例 2、(2006 海南省课改试验区 有删改)歌德用了差不多半生的精力学画无成,面对人生的不断碰壁,及时调整了人生目标,在文学道路上做出一番成就。孙中山青年时悬壶行医,最后发现治一人并不能救社会,于是转而投身革命,终于成就了令世人敬佩的伟业。无数成功的例子告诉我们,成功者是在不断的实践中发现了成功的道路,并不是一开始就站到了正确

12、的起点上。因此,我们不要盲目地相信自己的兴趣,不要绝对依赖自己的感觉,而要尽可能多地尝试各种各样的发展道路,与时俱进地调整自己的努力方向。(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发现自己才能选择正确的道路,才能实现个人的最大价值)问题:本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参考答案:举例论证法(例证法)。作用是用该事例论证了成功者是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发现成功的道路的,因此我们要在实践中学会尝试各种发展道路,并与时俱进的调整自己的努力方向。举例论证法的作用:事实胜于雄辩,用确凿、典型的事实来证明观点,会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二)引用论证法引用论证法:简称引证法,是引用正确的科学原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

13、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认定的定理公式来证明论点。例 1、(2006 随州市 有删改)古人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读书的终极目的,是要把“死”书读活,让书发挥作用。 “死”“活”之间,相互为用,相互补充。我们强调读“死”书,但又不拘泥于读“死”书。 “死”与“活”,都是对人而言的。人要书“死”,书就“死”;人要书“活”,书就“活”。这就叫“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善读书者,手中都有一把打开书籍奥秘的金钥匙。书籍是死的,金钥匙却是活的。 “死”与“活”的关系,大概有如书籍与金钥匙的关系,我们先要有书籍,然后金钥匙才能发挥作用。只有漂亮的金钥匙,又有什么用处?因此,谈读书,就得先读书。题目:语段使用了引

14、用论证法,请你把它找出来,并说明它的作用。参考答案:古人说:“尽信书,不如无书”,作用是引用古语阐明了“死”, “活”之间,不是绝对孤立的,有相互为用,相互补充的关系。作用:用权威性的话语,使说理更加深刻、透彻、具有说服力,着力体现理论的力量和文章的思想深度。(三)比喻论证法比喻论证法:简称喻证法,用人们熟知的事物来作比喻证明观点。(2006 年百色市)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虽失意不苦;老、死乃是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凡人生在世

15、间一天,便有应该做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附: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问题:这段文字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来证明中心论点的?其作用是什么?参考答案:比喻论证法(喻证法)“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压在肩头”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比喻论证法的作用:深入浅出,生动形象地证明观点,使观点更为清晰,读者更易理解。(四)、对比论证法对比论证法:将一个事物的正反意见或优劣情况进行对照分析来证明论点的方法。例:(2006 江苏省盐

16、城市 有删改)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李白不摧眉折腰事权贵,顾炎武不做清朝的高官,古今有志气、有骨气的人,都不以高官厚禄为荣,居下有节,自强不息。他们的高尚品质永远为后世传诵。相反,那些曾荣耀一时、富贵一生的人,现在却早已被时间的长河冲刷得无影无踪了。问题:这一段除了运用举例论证法之外,还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参考答案:对比论证法,作用是:通过正反对比使论证更加周密,更加深刻。对比论证法的作用:可以使正确与错误对比分明,是非曲直更加明确,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二、方法点拨(一)掌握规律、熟练掌握论证方法:例证法:一般举出事实作为论据来证明观点,形式上较易判断。引证法:一般引用道理论据证明观点, 道理论据比事例论据的外在形式更具有鲜明性,只要是支撑论点的马列主义经典论述、名言警句、公理格言等都是道理论据。喻证法:往往用来论证的语句采用了比喻这种修辞方法。对比论证法:一般要找到正反两方面的论述。(二)善于分析:我们知道,论证方法是连结材料和观点的纽带,是一片议论文不可或缺的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