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与散文的区别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0361675 上传时间:2018-05-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记叙文与散文的区别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记叙文与散文的区别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记叙文与散文的区别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记叙文与散文的区别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记叙文与散文的区别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记叙文与散文的区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记叙文与散文的区别(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记叙文与散文的区别上传: 李蓉 更新时间:2012-5-20 20:32:04记叙文与散文的区别:记叙文与散文的区别: 记叙文侧重于写人记事,要求写出什么人,干了什么事记叙文侧重于写人记事,要求写出什么人,干了什么事情,这样做展示了什么样的性格特点;或什么事情,如何情,这样做展示了什么样的性格特点;或什么事情,如何发生、发展,有什么意义。发生、发展,有什么意义。散文侧重于就一件事情,一个场面或一个景、物。抒发散文侧重于就一件事情,一个场面或一个景、物。抒发某种思想感情。我把它叫作由所见、所闻到所想所感。总某种思想感情。我把它叫作由所见、所闻到所想所感。总之,之,记叙文注重记事,散文注重抒情。记

2、叙文注重记事,散文注重抒情。记叙文的特点记叙文的特点记叙文是指记人、叙事、写景、状物等类的文章。古代记叙文是指记人、叙事、写景、状物等类的文章。古代的记、传、序、表、志等,现代的消息、通讯、简报、特的记、传、序、表、志等,现代的消息、通讯、简报、特写、传记、回忆录、游记等,都属于记叙文的范畴。写、传记、回忆录、游记等,都属于记叙文的范畴。写作记叙文要做到一下几点:写作记叙文要做到一下几点:第一,要交代明白。无论记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一第一,要交代明白。无论记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一般都要交代明白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般都要交代明白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否则文章就不

3、完整。否则文章就不完整。第二,线索清楚。虽然观察的角度、记述的方式可以不第二,线索清楚。虽然观察的角度、记述的方式可以不同,但每一篇文章都应当有一条绾联材料、统贯全篇的中同,但每一篇文章都应当有一条绾联材料、统贯全篇的中心线索,否则文章就会松散。心线索,否则文章就会松散。第三,人称要一致。无论用第一人称第三,人称要一致。无论用第一人称“我我”记述,还是记述,还是用第三人称用第三人称“他他”记述,都要通篇一贯,一般不宜随意转记述,都要通篇一贯,一般不宜随意转换,否则就容易造成混乱。换,否则就容易造成混乱。记叙文以记叙为主,但往往也间有描写、抒情和议论,记叙文以记叙为主,但往往也间有描写、抒情和议

4、论,不可能有截然的划分。它是一种形式灵活、写法尽可能多不可能有截然的划分。它是一种形式灵活、写法尽可能多样的文体。样的文体。散文的特点散文的特点散文是一种常见的文学体裁。由于它取材广泛,摇曳多散文是一种常见的文学体裁。由于它取材广泛,摇曳多姿,艺术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如同五彩斑斓的风景画,让姿,艺术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如同五彩斑斓的风景画,让人陶醉,让人喜爱。那么我们怎样来写散文呢人陶醉,让人喜爱。那么我们怎样来写散文呢 写散文要牢写散文要牢牢掌握它的五个特点:牢掌握它的五个特点:一、时间跨度大一、时间跨度大散文不受时间限制,前可以远涉古代,后可跨及未来,散文不受时间限制,前可以远涉古代,后可跨及

5、未来,又可覆盖今天。如秦牧的散文又可覆盖今天。如秦牧的散文土地土地从今日的土地一片从今日的土地一片生机,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晋公子重耳狼狈出逃时手捧泥土生机,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晋公子重耳狼狈出逃时手捧泥土感谢土地是上苍的恩赐。再如杨朔散文感谢土地是上苍的恩赐。再如杨朔散文荔枝蜜荔枝蜜,从小,从小时候上树掐海棠花被蜜峰蜇了一口,写到现在的参观蜜蜂时候上树掐海棠花被蜜峰蜇了一口,写到现在的参观蜜蜂场。时间跨度很大,但却紧紧围绕作者要表现的主题没有场。时间跨度很大,但却紧紧围绕作者要表现的主题没有让人感到丝毫的散乱。联想极丰富,文笔挥洒自如,极有让人感到丝毫的散乱。联想极丰富,文笔挥洒自如,极有感染力。感

6、染力。写散文时可以根据散文的这一特点,扩大时间跨度,多写散文时可以根据散文的这一特点,扩大时间跨度,多充实一些有关事件,插入多组镜头,来增加散文的内容和充实一些有关事件,插入多组镜头,来增加散文的内容和色彩,使文章多姿多彩,知识性强。色彩,使文章多姿多彩,知识性强。二、空间转换广二、空间转换广散文既不受时间限制,也不受空间限制,天南海北,空散文既不受时间限制,也不受空间限制,天南海北,空间宇宙,无不可以包容其中。如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间宇宙,无不可以包容其中。如鲁迅的回忆性散文藤野藤野先生先生,空间跨度从中国到日本,再从东京到仙台,又从,空间跨度从中国到日本,再从东京到仙台,又从仙台回到北京,接着

7、又写走到厦门,空间跨度大,空间转仙台回到北京,接着又写走到厦门,空间跨度大,空间转换之多让人目不暇接,但写得层次分明,详略得当。把复换之多让人目不暇接,但写得层次分明,详略得当。把复杂的人和事放在每个空间里,有的随意点染,有的泼墨描杂的人和事放在每个空间里,有的随意点染,有的泼墨描绘,错落有致,色彩斑斓。如果我们在写散文时注意到这绘,错落有致,色彩斑斓。如果我们在写散文时注意到这个特点,就不大会犯单薄、贫乏的毛病。个特点,就不大会犯单薄、贫乏的毛病。三、事件牵涉多三、事件牵涉多写散文,多数离不开事件,尤其是叙事散文,事件是散写散文,多数离不开事件,尤其是叙事散文,事件是散文的文的“硬件硬件”。

8、许多好的散文有一个中心事件,以及烘托。许多好的散文有一个中心事件,以及烘托连带的一些与之有关的其它事件。如袁鹰的散文连带的一些与之有关的其它事件。如袁鹰的散文井冈翠井冈翠竹竹,写井冈山的竹子做过武器杀伤敌人,做过竹筒盛粥,写井冈山的竹子做过武器杀伤敌人,做过竹筒盛粥,做过红军的扁担挑着中国革命从井冈山走到延安,走到北做过红军的扁担挑着中国革命从井冈山走到延安,走到北京。新中国成立后,竹子又被派上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用京。新中国成立后,竹子又被派上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用场场事件多得让人应接不暇。事件多得让人应接不暇。四、表达方式活四、表达方式活散文常用记叙、说明、抒情、议论、描写等表达方式。散文常用

9、记叙、说明、抒情、议论、描写等表达方式。茅盾名篇茅盾名篇白杨礼赞白杨礼赞,就综合地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就综合地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如文章开头就记叙和描写了汽车在黄土高原上奔驰看到的如文章开头就记叙和描写了汽车在黄土高原上奔驰看到的黄土高原的外貌,用抒情和议论点明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黄土高原的外貌,用抒情和议论点明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这些方式的运用,有力地表达了主题,使文章气势浩大,这些方式的运用,有力地表达了主题,使文章气势浩大,摄人心魄。我们在写散文时,特别要注意综合地运用多种摄人心魄。我们在写散文时,特别要注意综合地运用多种表达方式,使文章富有波澜。表达方式,使文章富有波澜。五、勾连全文巧

10、五、勾连全文巧散文的取材,可谓散文的取材,可谓“杂乱杂乱”有章。既使散思路开阔,包有章。既使散思路开阔,包容量大,又使散文紧紧围绕作者的意图而不容量大,又使散文紧紧围绕作者的意图而不“越轨越轨”。秦。秦牧说写散文最不能丢的是牧说写散文最不能丢的是“思想的红线思想的红线”。即用一个醒目。即用一个醒目深刻的思想,把看似散乱的一大堆材料,贯穿成文。若把深刻的思想,把看似散乱的一大堆材料,贯穿成文。若把这一个个事件喻作这一个个事件喻作“珍珠珍珠”,真可叫做,真可叫做“红线穿珠红线穿珠”了。了。记叙文的写作要注意以下几点:记叙文的写作要注意以下几点:人物:把文章写得生动形象呢?最关键的办法之一就是应人物

11、:把文章写得生动形象呢?最关键的办法之一就是应用用“描写描写”手法。高水平的描写就象摄影机一样逼真地再手法。高水平的描写就象摄影机一样逼真地再现当时的实际状态,让人觉得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嗅现当时的实际状态,让人觉得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嗅其味、身临其境。其味、身临其境。“描写描写”分为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两大类。分为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两大类。人物描写又分为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及细节描人物描写又分为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及细节描写。写。事件:事件完整、起伏,注重个性经历和真情实感。事件:事件完整、起伏,注重个性经历和真情实感。主题提炼:阐述新颖独到的启示和道理。主题提炼:阐述新颖

12、独到的启示和道理。散文的写作至少要注意两点:散文的写作至少要注意两点: 一是结构。散文的结构应该是由一是结构。散文的结构应该是由所见、所闻到所想、所感所见、所闻到所想、所感。也就是写散文的着笔处一定要有也就是写散文的着笔处一定要有“见见”或或“闻闻”,然后由,然后由此产生联想和抒发感受。这一点在巴金的此产生联想和抒发感受。这一点在巴金的灯灯和朱自清和朱自清的的荷塘月色荷塘月色中都有体现,可以参考。中都有体现,可以参考。二是语言。一般来说,人们都说散文的语言要美,但是,二是语言。一般来说,人们都说散文的语言要美,但是,什么是美?我以为,美的语言不一定华丽。它的美应该体什么是美?我以为,美的语言不一定华丽。它的美应该体现在现在不但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受,而且能够给人不但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受,而且能够给人以启发,能够引起读者的思考。以启发,能够引起读者的思考。在这一点上,我一直坚持在这一点上,我一直坚持一种看法:一种看法:散文的语言一定要有哲理性,没有散文的语言一定要有哲理性,没有“名言名言”,别写散文别写散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