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教案2(新人教九下)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272065 上传时间:2018-05-2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1课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教案2(新人教九下)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第11课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教案2(新人教九下)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11课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教案2(新人教九下)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11课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教案2(新人教九下)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11课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教案2(新人教九下)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1课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教案2(新人教九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1课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教案2(新人教九下)(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第 1111 课课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二战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匈牙利改革,并以匈牙利为例,了解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运动;80 年代东欧各国的困难局面,东欧剧变的情况等。通过对匈牙利的改革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从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起,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为摆脱苏联模式的束缚,相继进行了改革,但多有失误;到 80 年代末出现了东欧剧变。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是有曲折的。我们要吸取东欧各国的经验教训,必须根据自己的国情,实事求是,坚忍不拔地探索一条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东

2、欧各国的改革和失败原因、演变过程及剧变原因,培养学生历史分析归纳能力。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一、重点和难点本课是有关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和演变的第二节,着重介绍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情况。“匈牙利的改革”是本课的重点目。匈牙利改革是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改革中较为突出的一个,以匈牙利为例,可以了解当时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运动。教材以小字介绍了1956 年匈牙利事件之后,重点介绍 60 年代后半期匈牙利先后进行的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措施。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匈牙利也因此一度被誉为“东欧消费者的天堂” ,但它在 80 年代又面临新的经济困难。东欧剧变的原因是本课的难点。在一年之内,东欧各国何以风云突变

3、?从东欧各国内部看是经济建设的失误以及东欧国家共产党人中的一部分推崇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 ,改行民主社会主义。从外部看帝国主义国家对东欧加紧了和平演变攻势、苏联放松对东欧的控制等。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进行分析。二、教法建议1.建议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二战后欧洲哪些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出示二战后欧亚社会主义国家示意图,结合地图明确东欧各国的地理概念。指出 80 年代末这些国家风云突变,执政四十多年的各国共产党纷纷丧失政权,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遇挫折。提出问题:东欧为何会发生剧变?从而引出本课将学习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及演变。2.建议教师首先对二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作一简要介绍。继

4、续结合二战后欧亚社会主义国家示意图明确社会主义由一国扩大为十几个国家,阵营壮大。接着引导学生回忆东欧各国是怎样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可请学生举一例或由教师举一例,明确东欧各国之所以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与苏联有重大关系,所以最初各国大都按照斯大林模式进行经济建设,随着斯大林模式弊端的显露,各国先后进行了改革。3.匈牙利的改革是本课的重点,匈牙利的改革是东欧各国改革中较为突出的,也是较早的。建议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小字“匈牙利事件”的介绍及本课引言部分,了解匈牙利改革的背景。教师可适当补充相关资料,与学生讨论这一事件为什么会发生?4.接着学习匈牙利事件后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政府的改革举措。改革的各项主要措施

5、教师按照课本内容讲解即可。建议教师讲解之后,安排一定时间让学生就匈牙利的改革措施采用任意一种方法(如列表格等)进行归纳总结。鼓励学生开动脑筋,总结好之后,互相展示,评选出最好的展示给大家看。学生掌握了改革的主要措施后,教师可提出问题:“改革将给匈牙利带来什么影响?”结合改革的具体内容与学生共同讨论,指出改革使匈牙利的政治经济形势逐步稳定,一时成为“令人羡慕的东欧之窗” 。但是,从 70 年代中期起改革遇到了挫折。随着改革陷入困境和经济形势的日益恶化,国内政治上的不稳定因素也随之增长。5.其他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大都成效不大,教材一笔带过,建议教师亦不必补充。然后教师可以结合课后“自由阅读卡

6、”简单介绍“布拉格之春” ,引导学生思考“这件事说明了什么”?最后教师指出,东欧各国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制于苏联,苏联强使东欧国家在内外政策上同它保持一致,由于捷克斯洛伐克改革的目的是摆脱苏联的控制,所以苏联以武力镇压了捷克斯洛伐克的改革。这反映出东欧各国实际上没有取得独立自主的权利。这也是东欧剧变的历史原因。6.有关东欧剧变的教学,建议教师先介绍从 1989 年下半年开始,东欧各国风云突变的情况。可播放一段历史录像,如柏林墙的推倒,德国统一。或提供丰富的说明问题的历史照片,反映出波兰、罗马尼亚、民主德国、保加利亚、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阿尔巴尼亚、南斯拉夫等东欧国家,都发生了政权更迭、社会制度剧

7、变的类似事件。教师最好能对剧变后东欧各国的情况加以简单介绍,说明剧变后国家名称发生了变化,更主要是社会制度发生了变化。东欧剧变后,东欧国家普遍经历了一个经济发展极为困难的阶段,直至近年来才出现经济复苏。然后建议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基础上,结合一些补充资料,如:中国外交部长钱其琛在回答世界知识杂志记者时说:“这些事情指东欧剧变来得虽很突然,但都有长期形成的多方面的深刻原因。这些国家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更多地是照搬苏联的一套做法。这些情况阻碍了这些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伤害了这些国家人民的民族感情,使得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不仅没有发挥和显示出应有的优越性,而且声誉受到很大影响

8、。从外部条件来说,苏联新思维的改革之风,西方和平演变的鼓励政策,都对东欧的变化有影响,起了推动作用。 ”指导学生思考分析东欧剧变的原因。这是本课的难点,可以让学生先分小组讨论,再全体交流、讨论。注意引导学生全面地从内因和外因来分析。7.学习完本课,教师可以就本课内容进行小结,然后启发学生思考:“东欧剧变对我们有哪些启示?”三、学法指导1.为了更好地学习本课内容,课前可以让学生任意搜集一个东欧国家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到剧变的历史进程的有关资料,课上展示给大家看,并可作为课堂讨论时自己的论据。2.指导学生分析东欧剧变的原因时,注意引导学生从内、外因两方面入手,并指导学生较全面地分析问题。四、问题与探

9、究动脑筋东欧剧变对我们有哪些启示?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内外政策;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实行以法治国;加强执政党建设,维护党的领导地位;等等。练一练D活动与探究1.举出你知道的中外历史上出现过的改革。并以其中的一个为具体例子,说明其成败的原因。学生自由发挥,建议不要只简单地举出历史事件名称,而能以讲故事的形式介绍一下所举出的改革。成败原因则注意引导学生从主观客观原因、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等方面进行分析。2.从东欧剧变,谈谈斯大林模式对东欧国家的影响。东欧各国大都照搬苏联的斯大林模式,这一模式在二战后初期恢

10、复和发展东欧各国的国民经济中发挥了作用,但以后这一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导致东欧各国出现经济困难,有的国家进行了改革试图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因各种原因未能取得预期效果。经济状况日益恶化导致经济、政治和社会矛盾日益加深,成为东欧剧变最深刻的社会根源。五、参考书目和推荐网站1.参考书目徐天新等著当代世界史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2.推荐网站 party/ 张倩)参考资料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东欧”作为政治地理概念,是指位于欧洲东南部和中部地区、苏联西侧的 8 个国家,它们是: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阿尔巴尼亚、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和南

11、斯拉夫。这些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曾经按照苏联模式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并与苏联结盟,成为社会主义阵营的成员(1948 年南斯拉夫因与苏联冲突被开除出社会主义阵营,1962 年阿尔巴尼亚与苏联决裂,退出阵营) 。东欧国家走上苏联式社会主义道路,既有共同的背景,也有各自的特点。作为共同的背景,它们都是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基础上,依靠苏联的支持和援助,并在苏联的支配或影响下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的;所谓不同特点,主要表现在建立新政权的过程中,苏联这一外部因素的介入程度有所差异。东欧各国在战后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新政权后,以苏联的“斯大林模式”为榜样,展开了对国民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首先,通过土地改革和工商

12、业的国有化,摧毁了旧制度,然后,通过制定五年计划,开展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运动,形成了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到 50 年代初,东欧各国基本上都确立了苏联模式的政治经济体制和趋同于苏联的社会结构。由于除捷、德外的大部分东欧国家战前经济发展水平都很低,战后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工业化运动对于推进这些国家的现代化起了积极作用,有利于加快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但与此同时,这些国家也不可避免地接受了苏联模式消极面的影响,其现代化进程表现出与苏联同样的弊端。尤其是在冷战条件下,东欧国家被束缚在苏联主导的集团体系中,难以突破苏联模式的框框,不得不随着苏联发展态势的起伏而曲折前进,所以,东欧国家的发展与改革在很大

13、程度上受制于苏联这一外部因素,缺乏自主选择的条件。尽管如此,在战后东欧各国的发展进程中,争取民族自主权利和要求突破苏联模式始终是并行、交织的两股潮流,而在此潮流冲击下,体制的变革与苏、东关系所引发的矛盾成为战后东欧地区历史进程中一系列重大事件的动因和内在根源。其中,南斯拉夫、波兰、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发展道路比较典型地反映了东欧国家战后历史的特点。匈牙利解放初期国内激烈的阶级斗争1945 年 4 月,苏军全歼匈境内德军,匈获解放。同年 11 月,共产党、社会民主党、全国农民党、小农党组成的临时国民大会举行第一次大选,小农党获多数选票,担任总理要职和半数部长职位。在人民的压力下,议会于 194

14、6 年 2 月 1 日宣布废除帝制,成立匈牙利人民共和国。但民主力量仍受压制,为了同反动势力对抗,同年 3 月,在匈共倡议下,组成左翼联盟(包括共产党、社会民主党、全国农民党、工会) 。1947 年 8 月举行新的议会选举,民主力量获胜,以共产党为首的民主力量的地位逐步巩固。从 1948 年起,匈牙利人民共和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道路。1949 年 8 月,匈牙利通过宪法,正式宣布为人民共和国。匈牙利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匈牙利从 1950 年开始五年计划建设。匈牙利在“一五”计划期间,要求把匈建成一个“钢铁之国” 。1954 年计划完成时,工业产量增加一倍半,钢产量从 86 万吨增到 160

15、 多万吨。在多瑙河边建立了一座规模宏大的钢铁厂斯大林冶金联合企业,它既生产钢铁,又能制造联合收割机、工作母机、采矿机,以及卡车、轮船等。其产品不仅满足国内需要,还供出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也超过了农业。1956 年匈牙利事件和卡达尔执政时期的改革在东欧国家中,受苏共“二十大”影响、政局动荡最为剧烈的是匈牙利。1956 年春,随着苏联展开对斯大林的批判,匈牙利也兴起了要求民族自主和改革的潮流。3 月 17 日,布达佩斯的一批新闻界、文学艺术界和教育界人士(包括部分党员干部)成立以爱国诗人裴多菲命名的俱乐部。他们组织各种会议,在报刊发表文章,评论时政,批评以拉科西为首的党和政府所推行的照搬苏联

16、模式的路线和政策,要求恢复因提出改革政策而被开除出党的前总理纳吉的职务,在经济和政治领域实行全面改革,并呼吁为被指控为“铁托分子”而遭清洗、迫害乃至处死的前外交部长拉伊克等人平反。裴多菲俱乐部的活动引起社会强烈反响,有些讨论会参加者多达数千人,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但是,拉科西拒不接受党内外的批评,站在群众的对立面,并用“反党反人民”的罪名镇压裴多菲俱乐部。拉科西的倒行逆施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使社会动荡加剧,也引起苏联当局的不安。7 月 17 日,苏共领导人米高扬到布达佩斯参加匈党中央会议,决定让拉科西下台,由格罗接任党中央第一书记,增补卡达尔为中央书记。然而,领导人的更换未能使局势稳定下来,因为格罗继续奉行拉科西的路线,党内外的不满情绪不仅没有平息,反而进一步增长。10 月 6 日,在群众的压力下,党中央决定为被冤杀的拉伊克等 4 人举行国葬,布达佩斯三十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