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城镇化建设推动新市民群体的发展壮大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0266424 上传时间:2018-05-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城镇化建设推动新市民群体的发展壮大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以城镇化建设推动新市民群体的发展壮大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以城镇化建设推动新市民群体的发展壮大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以城镇化建设推动新市民群体的发展壮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城镇化建设推动新市民群体的发展壮大(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0以城镇化建设推动新市民群体的发展壮大以城镇化建设推动新市民群体的发展壮大徐鑫森* (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福建 福州,350007) 摘要:摘要:李克强同志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应有之义和基本之策,是我国未来 几十年最大的发展潜力所在。城镇化即农村人口逐渐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 在笔者看来,城镇化实质上是发展壮大“新市民”群体,实现农村人口的市民 化。然而,由于制度等因素的制约,新市民群体的发展壮大陷入了困境。因此, 必须采取相应对策来促进其更好更快发展。关键词:关键词:城镇化建设;新市民群体;发展;困境;对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建设发展迅速,城镇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增加,城 镇用地面积扩

2、大,2011 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了 51.3%11,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城镇之所以能够巨大发展,是因为新市民这个群体做出了巨大贡献。 那么,究竟什么是新市民群体?它产生的原因又是什么?一、新市民群体的含义一、新市民群体的含义 广义上的“新市民” ,在我国现阶段是指原户籍在农村注册,从事二、三产 业的人,包括乡镇企业从业人员、原农村户口的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主、城 市里的农民工等22。本文所指的新市民为狭义的概念,即“农民工” 。二、二、当前制约新市民群体发展壮大的因素当前制约新市民群体发展壮大的因素在弄清楚制约新市民群体发展壮大的因素之前,我们首先必须了解我国城镇 化的发展现状如何。李克

3、强指出,我国城镇化率刚超过 50%,按户籍人口算仅 为 35%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近 80%的平均水平。然而,差距就是潜力,在全面 建成小康社会期间,城镇化是最大的发展潜力。通过与发达国家的对比,笔者认为,较低的城镇化水平是制约我国新市民群 体发展壮大的主要因素。如果把城镇化这个主要因素进行分解,可以有以下四 个因素。 (一)城乡二元结构是最深层次因素。(一)城乡二元结构是最深层次因素。目前,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包括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在内的城乡二元 结构,是制约新市民发展的最深层次因素。严格的户籍制度在控制人口流动和 增长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也严重阻碍了新市民的发展进程。制度上的不完 善

4、使当前新市民仍然处于城镇社会的边缘。 (二)城镇的承载能力有限是间接因素。(二)城镇的承载能力有限是间接因素。近年来,虽然城镇化水平大有提高,但城镇公共服务的总体水平和质量仍然* 作者简介:徐鑫森(1989) ,男,安徽合肥人,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011 级社会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政治社会学。1达不到高水平,城区建设缺乏合理的空间布局,城镇发展仍然以无序规模扩大 为主,影响了城镇容量的增长。主要表现为,一是交通、水电等城镇基础设施 比较脆弱,经常出现交通拥堵、断电缺水等问题;二是人口过于集中,拥堵严 重;三是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较低,能提供的就业机会和岗位不 能满足需

5、求。在这种困境下,要把大量农村进城务工人员转变为新市民是不现 实的。 (三)新市民自身综合素质不高是内在因素。(三)新市民自身综合素质不高是内在因素。新市民在农村或偏远郊区环境中成长,生长环境使得新生市民在思想观念和 知识水平都在一定程度上落后于原居市民。由于受教育水平、技术能力、观念 意识、生活方式等方面的落后,使得新市民在就业、生活等方面难以实现真正 意义上的市民化。(四)城镇社会对新市民的偏见是外在因素。(四)城镇社会对新市民的偏见是外在因素。偏见是对某一个人或团体所持有的一种不公平、不合理的消极否定的态度。城镇社会对新市民存在偏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贴标签的轻蔑称呼, 比如“打工仔

6、” 、 “乡巴佬” ;第二是人格上的侮辱行为,有些城镇居民瞧不起农 民工,认为他们没文化没素质,把他们当作二等公民对待;第三是就业过程中的 被排斥,有的单位为了保护城镇居民的工作岗位, 明确规定农民工不得进入福 利待遇较高的职业。三、促进新市民群体发展壮大的对策三、促进新市民群体发展壮大的对策针对上述制约性因素,笔者认为,要促进新市民群体发展壮大,最根本对策 就是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提高城镇化水平。具体说来,可采取以下对策:(一)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创新改革户籍制度。(一)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创新改革户籍制度。 城乡二元结构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一个严重障碍,不利于城镇化 建设,制约了新市民

7、发展。对此,第一,必须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 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第二,必须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 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 公共资源均衡配置。33破除了旧体制,还要创造新体制。针对户籍制度,应积极探索制度的创新与 改革。第一,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户口登记管理制度,实现人口的自由迁徙; 第二,逐渐探索证件化的人口管理方式,即取消户口本以身份证代之;第三, 将依附在户籍制度上的各种特权剥离出去,尽最大可能让每位居民享受同样的 教育、就业、社保等方面权利。有了硬性的制度保障,新市民才能真正的发展 壮大。44(二)继续推进城镇化进程,为

8、新市民转变身份创造基础条件。(二)继续推进城镇化进程,为新市民转变身份创造基础条件。城镇能为劳动者提供更多的非农产业的就业机会,同时城镇还可以通过其公 共服务资源重新分配和优化配置,从而为新市民转变身份提供条件。 新市民的发展离不开城市群的带动,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大城市群发展力度, 使其创造出更多更好有利机会;其次,必须加快城市郊区和小城镇的建设,创 造出更多就业机会;最后,应充分发挥城市第三产业的后发动力作用。 2(三)加强对新市民的教育培训,提高新市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三)加强对新市民的教育培训,提高新市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学文化素质。 不仅要为新市民提供外部条件的保障,还要加

9、强对他们自身的教育,提升其 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第一,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帮助新市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正确看待社会的不公平现象;第二,加大对法律知识的宣传与教育,利用法律 来维护自己的基本权益;第三,增加对新市民的职业技能教育,让其学习国内 外先进科技知识。 (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以(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以“兼容并包兼容并包”的城镇文的城镇文化消除对新市民的偏见。化消除对新市民的偏见。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正确的思想引导 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前进方向。第一,国家政府要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作为奋斗目标;第二,

10、要在城乡社会弘扬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第三,要 倡导新市民个人做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要消除社会对新市民的偏见,必须形成并建立“兼容并包”的城镇文化。第 一,要在政府牵头下举办一些增强市民之间互动的文艺活动,通过这些互动逐 渐消除对新市民的刻板印象并建立相互间的友谊;第二,通过大众媒体积极宣 传新市民健康向上的精神状态,以此加强新市民的自信心和尊严感,从而在心 理上对城市更有归属感。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 2011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 报 ,R.2012-02-222 吕世辰,顾昭明.新市民的社会管理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社, 2011:(010)3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http:/ 周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政治学分析J.河南社会科学,2012:(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