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配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0252996 上传时间:2018-05-25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82.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拿配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推拿配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推拿配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推拿配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推拿配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拿配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外治法在临床的应用推拿配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庞军雷龙鸣陈家兴黄锦军黄永何育风 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广西南宁5 3 0 0 2 3 )【摘要】目的:观察推拿配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L u m b a rI n t e r v e r t e b r a lD iS CP r o t r u s i o n ,L I D P ) 的临床疗效。方法:将L I D P 患者1 2 0 例随机分为推拿配合电针观察组与单纯推拿对照组,每组各6 0 例,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两组治愈率( 6 6 6 7 ,4 0 0 0 )和所需疗程( 天) ( 2 5 7 5 土6 8

2、3 ,3 7 0 4 士9 5 0 ) 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1 5 治疗方法两组均给予腰椎牵引及卧床休息等基础治疗,对照组另给予推拿,观察组采用推拿配合电针治疗。( 1 ) 推拿疗法:按高等中医药院校五版教材推拿学口1L I D P 的治疗方法1 1 4外治法在临床的应用进行,每天次,每次约2 0 m i n ,7 次疗程,中间休息3 天,再继续下一个疗程,共治疗2 个月。( 2 ) 电针治疗:治则治法:疏经通络,祛邪止痛。按疼痛部位及放射路径循经选足太阳、足少阳经穴为主。取穴:均取患侧腧穴,如为中央型L I D P 且有双下肢症状则取双侧腧穴。主穴为大肠俞、关元俞、

3、环跳、阳陵泉。加减:足太阳经分布部位疼痛,加承扶、殷门、委中、承山、昆仑:足少阳经分布部位疼痛,加风市、光明、悬钟、丘墟等。操作方法:针刺大肠俞、关元俞时,针尖略斜向脊柱,深3 - 4 c m 。进针后轻轻提插,以有强烈触电感或烧灼感等效果为佳。针环跳穴按7 0 度角向内下方进针,施行提插捻转,使针感沿足少阳经放散。诸穴针刺后均用平补平泻法,行针后将主穴( 分两组,大肠俞、关元俞为一组,环跳、阳陵泉为一组) 接G - - 6 8 0 5电针治疗仪,频率为1 8 0 次分钟左右,强度以患者最大耐受为度,每次约1 5 m i n ,1 次天,具体疗程同推拿治疗。1 6 疗效评定标准疗效标准参照中医

4、病症诊断疗效标准n 1 中的L I D P 疗效标准。1 7 疼痛评分采用国际通行的、公认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 V A S 法) ,即采用一长l O c m的游动标尺,两端代表疼痛的极限,一端标为“0 ”表示无痛,另一端标为“1 0 ”表示剧痛,让病人理解有关V A S 的概念、用法和意义后,当移动标尺在自己疼痛的位置时,医生即可在尺子的背面看到具体数字。1 8 统计方法计量资料用t 检验,率的比较采用X 2 检验。所有资料均采用S P S S l l 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2 结果2 1 两组疗效比较( 见表1 ) 。表1两组疗效比较n ( )组别例数治愈显效好转无效总有效 观察组6

5、04 0 ( 6 6 6 7 ) 1 2 ( 2 0 0 0 )3 ( 5 0 0 )5 ( 8 3 3 )5 5 ( 9 1 6 7 ) 对照组6 02 4 ( 4 0 0 0 )17 ( 2 8 3 3 )10 ( 1 6 6 7 ) 8 ( 1 3 3 3 )5 2 ( 8 6 6 7 )注:两组比较,X 2 = 8 5 7 1 4 ,- P 0 0 5由表1 可知,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O 0 5 ) ,但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2 次周,病程持续1 个月。除外消化性溃疡、阑尾炎、肠套叠、肠蛔虫病、肠梗阻等疾病。本组6 8 例均来源于小儿腹痛门诊。随机分为治疗组3 0 例,男1 3 例,女1 7 例;年龄5 9岁2 1 例, 9 岁9 例;病程 1 2 个月5 例;发作频率 2 0 次周1 1 例。对照组3 8 例,男2 3 例,女1 5 例:年龄5 9 岁2 4 例, 9 岁1 4 例;病程 2 0 次周8 例。腹痛部位以脐周为主,多为隐痛。腹痛程度采用记分评估方式,根据腹痛次数、疼痛性质、持续时间及其它症状,各记0 5 3 分。治疗组平均( 1 7 6 6 4 )分,对照组( 1 8 0 5 2 ) 分,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O 0 5 ) 。1 1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