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高一地理同步测试:必修2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含解析

上传人:Wt****f 文档编号:40237300 上传时间:2018-05-2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高一地理同步测试:必修2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7--2018高一地理同步测试:必修2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7--2018高一地理同步测试:必修2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7--2018高一地理同步测试:必修2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7--2018高一地理同步测试:必修2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高一地理同步测试:必修2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高一地理同步测试:必修2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含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11 页2017-20182017-2018 高一地理同步测试:必修高一地理同步测试:必修 2 2 第六章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含解析、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含解析班级班级_ 姓名姓名_ 学号学号_ 分数分数_人教版必修人教版必修 2 2 第六章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基础测试卷基础测试卷(满分(满分 100100 分,测试时间分,测试时间 5050 分钟)分钟)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每小题每小题 2.52.5 分,共分,共 5050 分分) )黄梅戏天仙配中唱道“我挑水来你浇园” “你耕田来我织布” 。据此完成 12 题。1材料

2、中戏文描述的现象应发生在 ( )A史前文明时期 B农业文明时期C工业文明时期 D后工业化时期2下列关于该社会发展阶段人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们依赖环境,主要从事采集、渔猎活动B人类试图主宰自然、征服自然C环境问题主要为局部性的生态破坏D人类已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答案】 1.B 2.C下图为“不同历史时期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示意图” 。读图完成 34 题。3图时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态度主要是( )A崇拜 B依赖 C征服 D友好4下列图序中,符合人地关系思想历史演变的是( )A BC D【答案】 3.C 4.B【解析】 第 3 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图时期,人类大肆开发环境,试图征服自

3、然、改造第 2 页 共 11 页自然。第 4 题,图时期,人类社会受环境的制约,为人类与环境关系发展的第一阶段;图时期,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相互影响,为人类与环境关系发展的第三阶段。一份国际环境保护组织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在应对全球变暖问题上,八国集团中美国所做的工作最少。报告通过比较各国自 1990 年来的排放趋势以及实施京都议定书目标的进展等 9 项量化指标,对八国进行了排名,同时也给各国在能源效率、可再生能源和碳市场发展三项具体政策方面的表现打了分。据此完成 56 题。5由于京都议定书规定了减排目标,温室气体排放量具有价值,并成为一种商品。这种商品形成的市场称为( )A煤市场 B碳市场C石

4、油市场 D天然气市场6 京都议定书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该原则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C共同性原则 D共同性和公平性原则【答案】 5.B 6.D读下表,回答 78 题。时代类别远古时代古代近现代人类人从众生产工具石斧鲁班锯电锯资源森林木自然环境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环境问题渐显山秃鸟绝、水浊天黑、尘扬地塌7.上表反映出的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主要是( )A远古时代没有环境问题 B自然环境是影响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决定性因素C人类只要改变生产工具就一定会改造和战胜自然D人类的进步与发展以对环境的巨大破坏为代价8针对上表反映的现状设计一条富有创意的公益广告,下列选项中最

5、合适的是( )A你想知道你的子孙生活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吗?B有什么样的环境就有什么样的生活方式C发展科技,保护环境第 3 页 共 11 页D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答案】 7.D 8.A为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发展循环经济是其中的一项重要措施。读“某地循环经济示意图” ,回答 910 题。9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该流程( )A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 B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三种效益的和谐统一C提高了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D促进了技术的进步和提高10图示信息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A共同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C公平性和共同性原则 D公平性原则【答案】 9.B 10.B【解

6、析】 第 9 题,由图可知,该循环经济实现了对资源的充分利用,但仍有废弃物的排放,A 项错误;该循环经济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三种效益的和谐统一,B 项正确;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需要通过技术创新来实现,与是否发展循环经济无关,C 项错误;该循环经济对技术进步和提高影响很小,D 项错误。第 10 题,该循环经济能够实现资源的持续利用,减少废弃物的排放,这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我国苏南部分农村地区流行一种“稻鸭共养农业模式” ,利用鸭子在稻田里来回游动和排出的粪便,促进水稻生长,同时稻田里的杂草和各种害虫又成为鸭子的食物,从而构成良性循环。下图为这种农业模式的示意图。读图回答 1112 题。

7、第 4 页 共 11 页11对于这种农业模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既是混合农业,也是生态农业 B既可在长江三角洲,也可在珠江三角洲C稻田为家鸭提供食物 D家鸭的食物中不含有稻谷12这种农业模式的意义不包括 ( )A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 B有利于保持土壤肥力C有利于实现农产品无害化 D有利于忙闲错开【答案】 11.D 12.D随着人们生态价值观的改变及对自己生活环境质量的关注, “绿色”作为一个概念成为一个很时尚的名词。 “绿色食品” “绿色能源” “绿色消费”是当今热门话题。回答 1314 题。13下列对“绿色消费”的理解,错误的是( )A尽量选用对环境不造成污染的食品B要求人们购买、使用

8、带有绿色的物品C尽量减少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D尽量使用可再生物品14为了生产“绿色食品” ,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使用低毒农药防治病虫害 引进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 在面粉等食品中添加增白剂 利用作物病虫的天敌防治虫害A BC D【答案】 13.B 14.C【解析】 第 13 题, “绿色消费”是指在消费过程中,尽可能选用那些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较小或无污染的消费品,以减少或避免对环境的污染,并不是购买带有绿色的物品。第 14第 5 页 共 11 页题,绿色食品在中国是对具有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总称,是指按特定生产方式生产,并经国家有关的专门机构认定,准许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无公害、

9、安全、优质、营养型的食品。故正确。陕西榆林地区“乌金(煤)遍地” ,资源非常丰富。几年前,该地开始“村村点火,处处冒烟”,被人们戏称为“黑三角” 。据此完成 1516 题。15在资源开发初期,当地适合发展( )A食品工业 B高耗能工业C农产品加工工业 D高技术工业16近年来,该地区逐渐形成下图所示的发展模式。有关该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双重效益 该模式体现了清洁生产过程 加强了对当地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广度和深度,延长了产业链 该模式扩大了污染范围和污染物的来源A B C D【答案】 15.B 16.B人口耕地弹性系数是土地面积百分比和人口百分比之比,它可以衡量人口与

10、耕地关系的紧张程度。下图为“贵州乌蒙山区各海拔地带 2000 年、2008 年人口耕地弹性系数状况” 。读图回答 1718 题。172000 年2008 年,该地区人地关系趋于紧张的地带是( )A2 500 米以上地带B1 9002 500 米地带第 6 页 共 11 页C1 3001 900 米地带D1 300 米以下地带182000 年2008 年,该地区 1 900 米以上地带人口耕地弹性系数变化及其原因可能是( )A大量开垦耕地,人地关系趋于缓和B人口迁出,人地关系趋于缓和C大量退耕还林,人地关系趋于紧张D人口迁入,人地关系趋于紧张【答案】 17.D 18.B下图为“我国珠三角某农村生

11、产联系图” ,鱼塘右岸为重要的人工多层经济林区。读图回答1920 题。19图中牧草地所起的环境作用主要是( )A防风固沙 B净化空气C保持水土 D净化水质20沼气是我国农村地区积极推广的新能源之一。就沼气开发利用与气候条件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北方比南方光照强,利用沼气时间长B北方冬季晴天较多,沼气产气量较大C南方夏季降水较多,沼气产气量较小D南方比北方气温高,开发利用条件好【答案】 19.C 20.D【解析】 第 19 题,由于珠江三角洲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属于降水较多的地区,而且图中显示牧草生长的地方是坡地,易产生水土流失问题,因而可判断图中草地所起的环境第 7 页 共 11

12、页作用主要是保持水土。第 20 题,影响沼气分布的因素主要有适宜的温度、厌氧环境、丰富的有机物等,所以开发利用沼气与光照、降水基本无关,故排除选项 A、C;北方冬季气温低,所以沼气产气量较小,故排除选项 B;南方比北方气温高,有利于秸秆等有机物分解、发酵,产生的沼气多,开发利用条件好,故选项 D 正确。二、综合题二、综合题( (共共 5050 分分) )21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城镇示意图” ,完成下列问题。(13 分)(1)填空回答图中数字处人类开发利用资源不当产生的环境问题。林区过度采伐森林森林覆盖率降低水土流失_加剧洪灾。在林区修建旅游设施和道路_水土流失。上游用水量剧增河流径流量_河流净化

13、能力降低。河沙过量开采河床堤岸_河岸后退洪水灾害。城市过量开采地下水_海水入侵。河流径流量减少、海水入侵河口_航道变浅。(2)以上环境问题的形成是由_(自然/人为)原因造成的。(3)为了使环境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图中范围内人类应采取哪些措施协调人类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答案】 (1)河湖泥沙淤积 砍伐森林 减少 坍塌 地下水位下降 淤积(2)人为(3)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图中范围内人类首要的任务是在河流上游的山区或山坡地植树造林。城市地下水不能过量开采或利用,夏季地表水及时回灌,补充地下水,尤其是要保护好水源地和水源林,使河流清水长流,增大河流径流量。第

14、8 页 共 11 页22实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实现资源战略、环境战略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绿色 GDP”的重要举措。读“某酒精厂清洁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 ,回答问题。(12 分)(1)酒精厂属于_导向型产业,该厂产生的废弃物会造成_(全球环境问题),该酒精厂生产过程最主要的特点是_。(2)根据所学知识阐述我国应如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3)结合上图,简述实现“绿色 GDP”应该采取的措施。【答案】 (1)原料 全球气候变暖 注重资源的回收利用(2)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提高科技水平,科学合理地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搞好环境建设,防治环境污染;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协调的增长。(3)发展科技,提高能源利用率;开发使用清洁能源;实行清洁生产和发展循环经济,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第三产业;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等。第 9 页 共 11 页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 分)材料一 地区生态足迹指满足该地区人口生存需要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面积。地区生态承载力指一定条件下地区资源与环境的最大供容能力。一个地区的生态承载力小于生态足迹时,出现生态赤字,其大小等于生态承载力减去生态足迹的差数。生态赤字表明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