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绿记》导学案(1)[1] 2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0227584 上传时间:2018-05-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囚绿记》导学案(1)[1] 2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囚绿记》导学案(1)[1] 2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囚绿记》导学案(1)[1] 2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囚绿记》导学案(1)[1] 2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囚绿记》导学案(1)[1] 2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囚绿记》导学案(1)[1]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囚绿记》导学案(1)[1] 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囚绿记囚绿记导学案导学案备课人:黄丽君 修改人: 审阅人: 一学习目标一学习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作者的身世,加深对本文内涵的理解。 (2)能用生动的语言再现作者囚绿的经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学习象征手法,把握文章的主题;品味本文淳朴清丽的语言。 2、过程和方法目标:、过程和方法目标: (1) 通过朗读的方法,使学生能够复述作者囚绿的经过,达到把握全文整体 脉络的目的。 3、思想和情感目标:、思想和情感目标: (1) 体会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深沉的爱国情感,树立积极的生命价值观。二预习感知二预习感知1文学常识文学常识 作者及相关背景 陆 蠡,字圣泉,原籍

2、浙江天台。现代散文家、翻译家。生于 1908 年, 1932 年开始在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任编辑。1942 年死于日寇酷刑之下。代表作 品:散文集海星 、 竹刀 、 囚绿记等,是现代文学史上卓有成就的散文 作家。写作背景:本文写于 1938 年,当时正是“祖国蒙受极大耻辱的时候” ,他 困居已成“孤岛”的上海,借怀念一年以前在北平暂住的公寓窗外的常春藤, 来抒发了自己热爱自由,追求光明和仇恨日寇的感情。文学常识 象征象征指借助于某一具体事物的外在特征,寄寓作者某种深邃的思想,或 表达某种富有特殊意义的事理的艺术手法。象征的本体意义和象征意义之间本 没有必然的联系,但通过作者对本体事物特征的突出描

3、绘,会使读者产生由此 及彼的联想,从而领悟到作者所要表达的含义。借物抒情是象征手法的一个方 面。运用象征这种艺术手法,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可使复杂深刻 的事理浅显化、单一化,还可以延伸描写的内蕴、创造一种艺术意境,以引起 人们的联想,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艺术效果。 本文运用借物抒情的手法,赋予“绿”以象征意义,阅读本文应该去思考 “绿”在文中有怎样的内涵。2字音字形辨析字音字形辨析嵌(qin) 瞥见(pi) 涸辙(hzh) 揠苗助长(y) 移徒(x) 婆娑(su) 猗郁(y) 蕈菌(xn)迁徙(x) 劳累 (li) 瑕疵(xi) 猗郁: (y) 徒弟(t) 硕果累累 (li) 闲暇(x

4、i) 倚靠: (y) 陡峭(du) 罪恶累累 (li) 遐想(xi) 绮丽 (q) 3基础练习基础练习 .下列选项中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B ) 1A.陆蠡(l) 涸(h)辙 揠( yn )苗助长 淅(x )沥 B.猗( y )郁 抑(y)郁 蕈(xn )菌 婆娑(su)C.瞥(pi)见 茎(jng)叶 纤(xin)细 脉络(lu) D.移徙(x) 葱茏(lng) 囚系(j) 嵌(qin)着.下列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D ) 2A. 我快活地坐在我的窗前。度过了一个月,两个月,我留恋于这片绿色。 我开始了解度越沙漠者望见绿洲的欢喜。B.我占据着高广不过一丈的小房间,砖铺的潮湿的地

5、面,纸糊的墙壁和天 花板,两扇木格子钳玻璃的窗。C.在七月中旬,不能再留恋于烽烟四逼中的旧都,火车已经断了数天,我 每日需得留心开车的消息。D. 圆窗外面长着常春藤。当太阳照过它繁密的枝叶,透到我房里来的时候, 便有一片绿影。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 3 a.它是生命,它是希望,这是,它是快乐。 (排比、比喻)b有一天,得重和它们见面的时候,会和我面生么? (拟人)c它依旧伸长,依旧攀援,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边长得更快 (排比) d我疲累于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和黄漠的平原,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 盼等着雨水! (比喻) e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幽囚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 (比喻)4整体感知

6、课文,明确本文的线索。整体感知课文,明确本文的线索。 、作者为什么要囚绿?(因为他爱绿) 1 、他把绿“囚”牢了吗?(他后来把绿释放了) 2 、离开了绿,他对绿的感情又是怎样的呢?(他对绿充满了思念) 3 5精彩赏析精彩赏析 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我欢喜看水白,我欢喜看草绿。我疲累于灰 1 暗的都市的天空和黄漠的平原,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我 急不暇择的心情即使一枝之绿也视同至宝。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我囚住 2这绿色如同幽囚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 3三合作探究三合作探究 文章自始至

7、终紧扣一个“绿”字来记叙,除了写“囚绿”之外,还写了哪些 1 有关“绿”的意念和行动?明确:文章紧扣一个“绿” ,由“择绿、赏绿、囚绿”到“放绿、思绿” , 每一个意念与行动都体现着作者对绿的热爱,文章的最后,作者向“永不屈服 于黑暗的囚人”常春藤“致诚意的祝福,愿它繁茂苍绿” ,一年后还在怀念 并盼望“重和它们见面” ,曲折有致地表现了爱绿的生活经历和心灵历程。每一 步都有感情的不断深化,把对绿的情感推向高潮。 绿,生机勃勃,它是生命的象征,可以为失意、彷徨的人带来无限的希望, 2 可以为烦躁不安的人带来精神的宁静。读课文,我们采用动笔批注的方法,感 受文中的“绿”有哪些丰富的意蕴。 明确:

8、“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它是快乐” 可见“绿”象征了生命、希望; “它的尖端总是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 的方向。植物是多固执啊!它不了解我对它的爱抚,我对它的善意。 ”可见“绿” 象征了向往光明、自由,象征执著的精神;“卢沟桥事件发生了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 ”可见“绿”象征了坚贞不屈的抗敌精神。 绿枝条日见憔损, “我”却不愿意开释它,如何理解这种“魔念”? 3 明确:文章写出了绿枝条的憔损的过程,写得非常逼真,同时也写了“我” 的“魔念” 。即使是一个普通人,也会对生命怀有怜惜之情,而“我”却缺乏对 外界生命的同情怜悯

9、之心。 “魔念”反映了我的一种自私和偏执。四检测题四检测题1阅读课文第阅读课文第 5第第 12 自然段,完成下列练习自然段,完成下列练习 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作者为什么要用一个焦字?而不用其他字 1 呢? “焦”写出了一点点希望都快没有了的绝望、渴盼、迫切的心情。也说明作 者境遇不佳 , 生活在北平大都市举目无亲 , 正需要绿色来娱悦自己的眼睛, 安 慰自己的心灵。作者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 ,超过了任何种的喜悦。 “生的欢喜”应 2 该怎样理解? 明确:生的欢喜即天性喜爱绿色,喜爱这象征生命、希望、幸福的绿色,表 达我对生命活力的赞美 在作者眼中,绿枝条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 3

10、作者描写绿枝条,一半是写实景实情,一半是带着感情与想像。它具有美 的特点, “伸开柔软的卷须” “舒开折叠着的嫩叶” ,下雨时带着“淅沥的声音, 婆娑的摆舞” ;它是青春、爱和幸福的象征,就像作者说的, “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 ;它是柔弱的,离开阳光就 “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 病的孩子” ;它是倔强的、坚贞的, “它的尖端总是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 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植物是多固执啊!”它是“永不屈服黑暗 的囚人” 。这些特点既有现实依据,又有作者的美化、拟人化的加工,作者是把 绿枝条当作人来

11、写的。2.绿绿 、 囚绿记囚绿记比较阅读比较阅读 (甲)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 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站在水边,望到那面,居然觉 着有些远呢!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 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 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 肤;她又不杂些儿法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 透她!(乙)忽然有一种自私的念头触动了我。我从破碎的窗口伸出手去,把两枝浆 液丰富的柔条牵进我的屋子里来,教它伸长到我的书案上,让绿色和我

12、更接近, 更亲密。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我要借绿 色来比喻葱笼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我囚住这绿色如同 幽囚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 绿的枝条悬垂在我的案前了。 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 弱,好像病了的孩子。我渐渐不能原谅我自己的过失,把天空底下的植物移锁 到暗黑的室内;我渐渐为这病损的枝叶可怜,虽则我恼怒它的固执,无亲热, 我仍旧不放走它。魔念在我心中生长了。 1、两选文作者对“绿”的感情都是 ,你从文中哪些语句看出来的, 请在文中用横线画出。 2、两选文对“绿”描绘得如此生动形象,都采用了 的修辞

13、手法。 请各选一例并简析。3、仿写句子“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笼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 华。 ”我要借 3拓展阅读,鉴赏艾青的拓展阅读,鉴赏艾青的礁石礁石 试简要分析“礁石”这一形象,并思考作者通过“礁石”这一形象的塑造,表 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 像刀砍过的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看着海洋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对海浪的描绘,塑造了搏击风浪,在狂涛中 巍然屹立的礁石的形象,表现了礁石像勇士那样,搏击海浪、不折不挠、乐观 向上的精神面貌。本诗中的海洋不仅仅是自然界的海洋,更多的是人类生活韵 海洋,在诗人笔下, “礁石”不仅象征了不向命运低头的诗人自身;更象征了我 们民族的那种不可或缺的不畏强暴、不屈不挠的顽强斗争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