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与品德学科综合与渗透研究方案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0199214 上传时间:2018-05-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实践活动与品德学科综合与渗透研究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综合实践活动与品德学科综合与渗透研究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综合实践活动与品德学科综合与渗透研究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综合实践活动与品德学科综合与渗透研究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综合实践活动与品德学科综合与渗透研究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综合实践活动与品德学科综合与渗透研究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实践活动与品德学科综合与渗透研究方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家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与品德学科 -综合与渗透研究方案一、子课题立项研究的基本情况 1子课题名称综合实践活动与多个相关学科围绕一个共同的主题开展主题单元教学活动的研究与探 索 2子课题提出背景与原因 (1)促使学生健康地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为了改革中国教育弊端而提出来的一种新型的课程,它不同于原有 课程结构中的学科课程,是一种基于学习者的直接体验,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社会,在 以学生自主活动为特征的实践操作中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实践科学结论、发现新知识 的课程形态。它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 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与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方

2、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 能力。有利于加强学生对自然的了解、对社会的了解与参与,密切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建立新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多方面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利用信息的能力。我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出现使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得到了结构性的 突破。 “围绕一个共同的主题将多个相关学科整合在一个主题单元教学活动中”就是将综合 实践活动与学科课程的教学融为一体。其操作意义是: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把综合 实践活动的目标、内容、学习方式以及评价应用到学科教学之中,另一方面,通过学科教 学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得到进一步的建设,使教学资源、教学要素和教学环境整体化产生 聚集效应

3、,促使学生健康地发展。 (2)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改变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是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通过亲自体验来解决问题的自觉学习; 是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确定课题的探究学习;是以小组合作方 式进行的合作学习。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设不仅意味着一门新的课程形式的诞生, 更主要是一种体现时代精神的新的课程理念的生长,其着眼点就在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因此,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理论,树立综合的教学理念,将综合性理论自觉转化为教学实 践,并融入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中,使各学科教学变为以问题为中心的研究性教学,促使学 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学习,从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从而适

4、应未来社会的需 求。 (3)促进学校教师的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具有与传统学科课程、活动课程不同的课程理念,而且又没有统一的教 材。这对习惯了单科教学、按课本上课的教师来说是很不适应的。对教师来说是一种新的 挑战,因此,我们探索综合实践活动与多个相关学科围绕一个共同的主题开展主题单元教 学活动,这既是一个意义重大的课题,又是一个富有创造性和艺术性的课题。通过该课题 的研究,促使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发展,真正进入新课程。 3子课题研究目的和预期目标 (1)探索出一套切合本校实际的以主题单元活动为主的组织模式。 (2)通过研究,促使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得到发展,凸显个性,在和谐 的范围中健康

5、成长。 (3)激发教师开展教科研的积极性,提高教师对现有课程资源的开发、整合、运用能力, 提高教师对学生正确评价和有效引导的能力。(4)促使学校新课程的探索再上一台阶,全面提升我校的办学内涵。 4.课题实验的时间及参加人员 课题研究的时间为:2015 年 3 月2016 年 12 月 参加课题组的成员有秦念峰、张辉云、王凤荣、刘贺、 蔡翠娟、李晨、龚建军、七位老师;参加试验的学生为三、四、五三个实验班的学生。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指导纲要中指出: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和其 它各学科领域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二者既有其相对独立性,又有紧密的联系: (1)学科领域的

6、知识可以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2)综合实践 活动所发现的问题,获得的知识技能可以在各学科领域的教学中拓展和加深。由此可见, 综合实践活动是在各学科领域知识综合与融合的基础上展开的,同时学科领域知识也可以 在综合实践中得到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的内在联系,使得 “围绕一个共同的主题将多个相关学科整合在一个主题单元教学活动中”提供了可能性和 必要性。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方法和原则根据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生成性原则,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确立了四方面研究 内容: 1、探究多门学科相关内容以主题单元活动为主的组织模式, “同题异构”活动方案的设计 及操作

7、策略,形成整合课程资源的共识,更新教育观念,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2、整合师资力量,探索多门学科任课教师共同研讨、确定主题,既分工又合作的教学方 式。 3、探索有效提高综合实践课堂实效性的具体操作方式,提高教师对课堂的调控组织能力。4、探索综合实践主题单元学习的目标制定策略。在课题研究当中主要运用了行动研究法。 (一)建立组织机构,保证课题研究的正常进行 学校的领导对课题的研究情况给与高度重视,成立了专门的课题研究小组,参加人员有 学校正、副教导,校级骨干教师,相对强大的课题组成员保证了课题的顺利进行。小组负 责制订学期计划,整合各学科相关内容拟定学期活动主题,实施课题计划,开发课例,撰 写实

8、验报告,收集整理过程性资料。为了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课题组组织老师学习 相关的综合实践理论,转换思想观念;并定期召开课题研究会和理论学习会,要求教师针 对自己的实际工作写出总结与论文。 (二)明确课改思路,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平台。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本次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一大亮点,它的设置改变了以往课程 体系中课程类型单一,学科课程、分科课程一统天下的局面,使得中小学的课程结构更加 均衡合理。同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的实施,使得学生不再拘泥于书本知识,而将 学习的领域从单一的学校拓展到真实广阔的社会和生活中,同时,课程的设置与实施还能 有效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对于提升学生

9、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也具有重要的意义。而教 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不再是一个“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而是更多的“参与者” 、 “合作 者” 、 “引导者”和“研究者” 。课程的实施也不仅仅是一个知识传递的课堂教学过程,而是 包含着更多的“方法的指导” 、 “活动的引领”等内容。因此,有课程专家提出,综合实践 活动是最能代表本次新课程理念的一门课程。明确了思路,老师们在工作中有了方向,也 激发了探索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三)学科整合,生成活动主题学科整合是指同个实验班的老师发现不同学科之间存在的密切联系的知识点并联系生活实 际生成活动主题。 如 15 年春,我们三年级的实验老师整合了语文、数学、

10、科学、社会、艺术等学科,充分 挖掘各科教师的资源,确定了我们成长的地方 、 走进大自然这两个活动主题;四年 级整合了科学、品社等学科,确定了食物与健康 、 穿越时空的生活这两个活动主题。 15 年秋,三年级整合了语文、数学、科学、社会、艺术等学科,确定了温暖的家 、 快 乐的学校生活这两个活动主题;四年级整合了数学、品社等学科,确定了请到晋江来 做客这一活动主题;16 年春,我们结合中国举办奥运的国情,整合了语文、数学、健康 教育、品社、体育、艺术等学科,拟订了一个大的活动主题携手迎奥运 ,各个实验班的 老师再根据各班的具体学情,生成相应的活动子课题,三年级确定我爱奥运吉祥物为 活动主题;四年

11、级确定绳系奥运为活动主题;五年级确定趣味体育为活动主题。 08 年秋,围绕社会媒体传得沸沸扬扬的“三鹿奶粉”事件,整合各年级语文、数学、健康 教育、品社(品生)等学科,联系学生生活中的实际情况,课题组拟订一个大的活动主题 食物与健康 。各个实验小组根据自己所担任的年级的具体学情,拟订相应的活动主题: 四年级确定购物小能手为活动主题;五年级确定美食小能手为活动主题;五年级 确定关注我们身边的食品安全为活动主题。 这种整合初步系统地解决了综合实践 “教什么?”的问题。为今后的综合实践校本教研 活动奠定了基础。 (四)师资整合,分解教学压力师资整合是指由不同学科的教师互相配合开展同一个主题单元活动。

12、落实到实际课题研 究中的做法就是课题组成员分为三个小组,分派到三个实验班级(三、四、五、年级各一 个班) ,各个实验小组的老师一起根据自己所担任的年级的具体学情,拟订相应的活动主题, 一起制定班级活动计划,再把主题活动分成若干个阶段,由实验老师分别承担不同阶段的 教学活动,发现问题,及时记录,协商解决方案。制定课程表时,我们把同一个实验班的 老师的综合实践课程安排在同一个时间段,以便活动时实验班的老师互相协作,配合,这 样就从实质上减轻了实验老师承受课题的心理压力和课业负担。实验期间,课题组的师资 整合情况如表: 2015 年春季高家庄小学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目录班级活动主题指导教师三年级我们

13、成长的地方张辉四年级走进大自然王凤荣 刘贺五年级穿越时空的生活蔡翠娟 李晨 五年级食物与健康龚建军 秦念峰2015 年秋季高家庄小学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目录班级主题活动指导教师三年级1、温暖的家 2、快乐的学校生活秦念峰 龚建军 王凤荣四年级请到我家来做客刘贺 王凤荣2016 年秋季高家庄小学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目录试验班级主题活动指导教师三年级购物小能手秦念峰 张辉四年级美食小能手王凤荣 刘贺五年级关注我们身边的食品安全蔡翠娟 李晨 龚建军四、研究成果与结论 (一)课题研究取得的效果 经过学校课题组教师的努力,现在实验已取得了一定成效,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工作得到 了推进和发展。 1.有效地促

14、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1)提升了教师系统开发活动主题的能力。 课题研究以前,我们确定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比较零乱,因为是“无米之炊” ,总是想到 什么是什么,今天来个游戏研究,明天就来个亲近花草之类的,一切听凭灵感使然,缺乏 系统地开发。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紧扣研究目标和内容,积极探究多门学科相关内容 以主题单元活动为主的组织模式, “同题异构”活动方案的设计及操作策略,形成整合课程 资源的共识。提升了教师系统开发活动主题的能力,解决了综合实践“无米之炊”的难题, 结束了以往零乱开发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局面。两年来,课题组共系统地开发了上述 13 个 活动主题,撰写成相应的活动案例,为学校综合实

15、践活动的开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2)明确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目标的设计与陈述。 课题研究期间,我们参加了进修校王雯老师主持的“如何制订综合实践活动目标”的视频 会议,学习了养正中心小学黄丽蓉老师撰写的文章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目标的设计与陈述 之后,我们才明确如何设计与陈述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目标,而在这之前对综合实践活动主 题目标的认识是非常肤浅的,经常是活动方案台后再生成活动目标,而且目标的表述往往 不切实际,笼统、模糊,缺乏质和量的规定性,也没有具体的表现程度等一系列问题。 (3) 提升了教师有效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针对存在的问题反复研讨,对困惑不解的问题及时寻求专业人

16、士 的引领,确保了实验教师正确的教学导向。如 08 年春,基于北京奥运这一国家要 事,也为了届时能更明白地观看奥运赛事,老师与学生一起制订奥运项目知多少的活 动主题。谁知这缺乏预见性的计划很快就赶不上变化了。面对大类 302 项之多的比赛 项目,多数学生闭塞单一的信息收集渠道,使得实践活动僵在学生浅层面的收集资料上难 以却步。还是及时的专业引领解除了我们的学情尴尬。在进修学校王雯老师的点拨下,我 们及时调整了计划,设置了“自订规则,自创趣味体育游戏”的活动环节,让学生纸上学 来的规则知识有了用武之地,体育方面的感性认识也能得以升华,打破了操作的局限性, 使得主题活动能朝着学生感兴趣的方向纵深发展。当发现多数学生无法独立完成采访任务 时,老师就花上一点时间创设情景,指导学生选定采访对象,拟定采访问题,确定采访方 式,模拟采访事宜。结果学生依葫芦画瓢,回去后有九成学生独立圆满地完成采访工作, 取得较令人满意的效果。我们还加强了平时的观摩研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