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数下全册分析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0156957 上传时间:2018-05-2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数下全册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五数下全册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五数下全册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五数下全册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五数下全册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数下全册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数下全册分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全析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主要有:观察物体,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 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和综合应用等。教材努 力 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使学生在获得数 学基 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的同时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学生全面 而富有 个性的发展。一、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 和性质,分数 的加法和减法。 因数与倍数, 在前面学习整数及其四则运算的 基础上教学初等数 论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 的倍 数的特征,质数和合 数。 教材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

2、的基础上教学分 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 的加法、减 法,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结合通 分教学最小公倍数。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观察物体、图形的 运动、长方体和正 方体三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 实的数学活动,让学 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 认识图形的三视图; 探索并体 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图形之间的关系, 及图形之间的转化, 掌握长方 体、 正方体的体积及表面积公式, 探索某些 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促进学生 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 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折线统计图的知 识。在学习条形统计图的 基础上, 认识到当数据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时, 比

3、较适合用折线统计图描述数 据,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在用数学解决问 题方面, 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 体两个单元,教 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 学广角” 的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 透优化的数 学思想方法,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 的有效 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 安 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 活动, 探究图形和打电话。 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 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 学的实际应用, 感受用数

4、学的愉悦, 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二、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 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 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 的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2.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 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 2、3、5 的倍数 的特征;会求 100 以内的两个数的 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3.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 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 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 简单实际问题。 4.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 感受有关体 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5、。 5.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 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6.能 根据所看到的物体画出它的三视图。 7.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 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 实际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 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8.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 统计图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体会数学在日 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 性, 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

6、,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 理 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1. 因数与倍数。 2. 分数的意义、性质以及分数加减法 的计算方法。 3. 正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计算。 4. 折线统计图 四、 教材的编写特点 本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 写思想、编写 原则等为指导, 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 心理学的原理 和学生的年龄特征, 继续体现前几册实验教材中的风格与特点。本册教材仍然 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 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及解 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改 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四 同时, 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 本册教

7、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改 进因数与倍数教学的编排,体现数学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培养学生的数 学素养。2.改进认识分数的编排, 注重沟通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加强学生对分数意义 的理解。 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 进学生 空间观念的发展。 4.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 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逐 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进行 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 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 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 机。 五、教材中不好把握和处理的问题 1、长方体

8、和正方体:这一单元中认识了长 方体和正方体的棱长,教材中 无求棱长之和这一内容, 但在平时的日常生活 中如给一个盒子的棱角包边就涉及 到求棱长之和的内容,我们有没有必要让学 生求? 2、P8 页的“你知道吗”中提到完全数的概念,在老教材中是以新知识 和必 掌握知识的形式呈现,新教材不作重点强调,只是作为课后辅助掌握知识。3、 数学广角中涉及到生活中用最快的速度称重找次品的问题,作为学生 来说可能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可以设计成一道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形式让学 生 参与再充分感知。 六、教材变化及教学注意问题 目前我们使用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五年级 下册对比以前的教材有了 许多新的变化。内容上

9、新增了观察物体、打电话、找 次品。关于这些内容教材给 我们提出了新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打电话”这个综合应用结合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素材。 通过这个综合应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 培 养学 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画图的方式发现事物隐含 的规 律,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思维能力。 教学建议: 1、除了教材提供的这 个实际问题,教师也可以创设其他类似的情景,但是 要注意人数的数据不要太 大,会对学生尝试不同的方案带来一定的困难。 2、提出问题后,教师可以放 手让学生分组设计方案并用适当的方式呈现出 来。 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可以创设一

10、些竞争机制激励学生设计出最佳的 方案。 3、在学生汇报的基 础上,引导思考:是不是分的组越多用的时间就少呢? 如果学生汇报的方案中 有不同的分组方案, 可以马上从这些分组方案的对比中找 到答案。 4、发现 规律后,让学生进一步制定好打电话的流程示意图。最后,还可以 让学生利用 发现的规律解决较复杂的问题。 优化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可有效地分析和解决问题。本单元主要 以 “找次品”这一操作活动为载体,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等方式感受 解决 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归纳、推理的方法体会运用优化策 略解决 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教学建议: 1、加强学生的试验、操作活动。

11、 本单元内容的活动性和操作性比较强,大都可以采取学生动手实践、 小组讨 论、 探究的方式教学。 实际教学时, 可先多给学生一些时间, 让他 们充分地操作、 试验、讨论、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 2、重视培养 学生的猜测、推理能力和探索精神。 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复杂的方法中, 从简化解题过程的角度,找到最 优的解决策略。启发学生逐步脱离具体的实物 操作,转而采用列表、画图等方式 进行较为抽象的分析,实现从具体到抽象的 过渡。七、课时安排一、观察物体(三) (2 课时) 二、因数与倍数(7 课时) 三、长方体和正方体(7 课时) 综合与实践:探索图形 (1 课时)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12、19 课时)五、图形的运动 六、分数的加法和减法(7 课时) 综合与实践:打电话 (1 课时)七、折线统计图(3 课时)八、数学广角 2 课时 九、总复习 4 课时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一、全册教材分析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观察物体、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图形的变换、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 和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等。其中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 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折线统计图等是本册的重点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及要求1、基础知识和技能: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 数或整数,会进行整数、小数的

13、互化,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 2、3、5 的倍 数的特征;会求 100 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 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以及度量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 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 90 度; 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

14、上设计图案。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2、解决问题和方法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 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以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 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 及推理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积极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让他们认识到数学的价值,生活中离 不开数学,使他们喜欢数学,乐学数学。形成对数学的浓厚兴趣,树立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学生的相互合 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引导反思促进情感态度的发展。教学时注意

15、引导学生反思当堂、当天的 学习活动,适时教育学生要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学习上要实事求是,并以肯定 的方式强化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创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学以致用,体会数学就 在身边,借以激发和保护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三、教学措施:(1)多利用多媒体小平台,创设教学情境。(2)加强计算能力的培养。(3)要求学生能预习教材,上课能更好接受新新知。(4)注重因材施教。(5)加强课堂练习时间,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6)加强单元检测,及时查漏补缺。(7)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8)踏踏实实做好教学常规工作。(9)积极参与教科研活动,

16、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深入钻研 教材,充分利用 40 分钟,让课堂事半功倍。(10)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四、教学课时安排(一)观察物体(三)(4 课时)(二)因数与倍数(14 课时)1、因数和倍数 4 课时2、2、5、3 的倍数的特征 5 课时3、质数和合数 5 课时(三)长方体和正方体(17 课时)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2 课时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5 课时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7 课时整理和复习 3 课时综合与实践:探索图形1 课时(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19 课时)1、分数的意义 4 课时2、真分数和假分数 2 课时3、分数的基本性质2 课时4、约分 4 课时5、通分4 课时6、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2 课时整理和复习 1 课时(五)图形的运动(三)(6 课时)(六)分数的加法和减法(12 课时)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3 课时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4 课时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5 课时打电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