畸形:后颅窝囊性病变的鉴别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986516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畸形:后颅窝囊性病变的鉴别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畸形:后颅窝囊性病变的鉴别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畸形:后颅窝囊性病变的鉴别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畸形:后颅窝囊性病变的鉴别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畸形:后颅窝囊性病变的鉴别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畸形:后颅窝囊性病变的鉴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畸形:后颅窝囊性病变的鉴别(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枕大池蛛网膜囊肿、巨大枕大池、DandyWalker 综合征各自的 CT 表现1.蛛网膜囊肿为脑外边界清楚、光滑的脑脊液密度区, CT 值为 020 Hu,无强化表现。外侧裂池与颅穹窿附近的囊肿,内缘呈直线状为其特征,可成方形。常引起邻近颅骨的吸收和膨隆。枕大池蛛网膜囊肿可使四脑室前移位,伴病变以上脑室扩大。2.以下特征为巨大枕大池所特有,可资与枕大池蛛网膜囊肿鉴别:(1)形状多为梯型;(2)由中线向两侧小脑表面延伸达岩锥;(3)MRI 可见枕大池通过扩大的正中孔与四脑室相通;(4)四脑室无移位及变形。以上 2、3 项均有决定性诊断价值。而蛛网膜囊肿为椭圆型,常导致四脑室向前移位及变形,且易引

2、起脑积水而致侧脑室及三脑室对称性扩大。另外,巨大枕大池可在后颅窝中线或中线旁颅骨内板上造成限局性压迹,这与脑回压迹的形成机理相似,是长期形成的适应性改变,不能认为凡有此种压迹者即为病理性改变。巨大枕大池属于先天性后脑发育变异,囊肿与第四脑室和蛛网膜下腔自由交通,但第四脑室位置、形态正常,小脑发育基本正常,无受压变形,小脑扁桃体不扩大,即巨大枕大池除了枕大池扩大外,不存在其他脑室和小脑异常。3.DandyWalker 综合征以脑积水和颅高压征常见,同时也可见小脑症状、智能低下、运动发育迟缓、癫痫发作等,没有特异性。CT 将其分为两型:1.典型:第四脑室极度扩张或后颅凹巨大囊肿与第四脑室呈宽口相通

3、,小脑蚓部缺如,合并脑积水。2.变异型:第四脑室上部相对正常,可见袋状憩室从下髓帆发出,其大小、形态不一,小脑谿加宽,下蚓部发育不全、上蚓部相对正常,一般无脑积水。大枕大池:1. 2.M,,外伤后来院检查发现结果:大枕大池分析:大枕大池没有任何的占位效应,说明没有张力,脑组织与此之间所在颅内的空间比例是与生俱来的1.蛛网膜囊肿为椭圆型,常导致四脑室向前移位及变形,且易引起脑积水而致侧脑室及三脑室对称性扩大。2.巨大枕大池属于先天性后脑发育变异,囊肿与第四脑室和蛛网膜下腔自由交通,但第四脑室位置、形态正常,小脑发育基本正常,无受压变形,小脑扁桃体不扩大,即巨大枕大池除了枕大池扩大外,不存在其他脑室和小脑异常。另外,巨大枕大池可在后颅窝中线或中线旁颅骨内板上造成限局性压迹,这与脑回压迹的形成机理相似,是长期形成的适应性改变,不能认为凡有此种压迹者即为病理性改变。3.大枕大池由中线向两侧小脑表面延伸达岩锥;MRI 可见枕大池通过扩大的正中孔与四脑室相通,此二者具有决定性诊断价值。患者男性,25 岁。主诉:头痛数月,无恶心呕吐。CT 诊断为大枕大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