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中学生预习习惯的培养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9985528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教学中学生预习习惯的培养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化学教学中学生预习习惯的培养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化学教学中学生预习习惯的培养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化学教学中学生预习习惯的培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教学中学生预习习惯的培养(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养成初中化学预惯的养成如何养成初中化学预惯的养成和龙市光兴中学校和龙市光兴中学校 李哲福李哲福化学教学中学生预惯的培养是一种较好的培养学生学会学并实践学能力的途径。 一、 初中化学教学中预的现状 当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存在着两大难题:一是教师的问题 1.在课堂上讲 得太多,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2.学生的课外作业太多,加 重了学生的负担。而是从这两个难题中,不难发现其原因就在于教师牢牢 地把握着学的主动权,难以或者不敢下放。这样,学生主动学并 实施预的时间与空间就受到了较大的限制。 二、讲学稿教学模式中预的建构 预是学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环节与阶段, 也是课堂相互交往的 前提。通过对化学预

2、的研究,可以使学生对化学产生兴趣,同时也 能提高学生自主学的能力。预还是提高学效率的一个重要措 施, 它可以帮助学生把握新课的内容, 了解重点, 增强听课的针对性; 在预过程中,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尽量自行解决,自己不能解决的, 作为问题,以便通过课堂研讨解决。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发现学 中的重点、难点和疑点,使学效果事半功倍,还可大大提高学生独 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讲学稿教学模式下的预 借鉴了其他学校的经验,结合我校教学实践与教师特长,我以 讲学稿为依托,大胆进行教学合一教学模式的尝试,并将这一实践活 动逐步推进到化学预之中。 1. 讲学稿是化学预的前期准备 讲学稿是以预为切入点,根据陶行知先生

3、“学生学的法子,就 是先生教的法子”这一教学思想来设计的,在编制时坚持主体性、导 学性、探究性、层次性、开放性、创新性的原则。讲学稿是集教案、 学案、课前预、课堂笔记、作业、测试和复资料于一体的师生共用的教学文本,是教学合一的载体。2. 预环节的主要流程 我们认为,预不仅学生要进行,教师也要在指导学生预之前 进行预,既包括讲学稿的设计,也包括对学情的了解以及针对性的 相关准备。 化学预是指教师讲解每次化学课程内容之前, 教师和学生所做 的所有相关准备,既包括课程学之前的课前预,也包括在课堂中 教师指导下的课堂预。因此,化学预指教师讲解每次新课之前, 教师进行的讲学稿设计和相关准备、 学生对讲学

4、稿的提前预及学生 对预的检验、教师对学生预的检验、以及课堂中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所进行的再次。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依托 讲学稿,对将要进行的化学学活动进行主动、积极、自觉地计划、 监控、评价和调整。 课前预的主体不只是学生,也包括教师。我实行“3+2”的 预模式。 (1)教师三环节 “3+2”预模式中的“3”指的是教师需要做的三个环节: 讲学稿 的设计、课前预指导、课后评价反思。 课前预指导:在了解学生初次预情况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 的预指导,课堂教学也随之进行相关的调整。 课后评价反思:此模式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其中每一环节都 可以在具体的实践中进行调整,而这需要教师的不断反

5、思。 (2)学生双预 “3+2”预模式中的“2”指的是学生的两次预:第一次是课 外的、在讲学稿指导下的初次预,第二次是课堂中,在教师的指导 下进行的二次预。 初次预:在讲学稿的指导下进行初次预,并完成预检测。 同时针对此次预,问题,留待小组讨论。二次预:在教师评语和小组讨论基础上,进行查漏补缺的预。 需要注意的是,在预之前,教师和学生也需要进行知识和能力的准 备,在实施课前预之中、 之后, 将评价纳入, 并制定评价指标体系,为进一步的课前预提供参考和经验。在预的实施过程中,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及教师的指导作用, 也进行了相关细化的要求和评价。 3. 讲学稿优化设计 化学预得以有效地实施,离不

6、开卓有成效的教学设计模式。在 设计讲学稿时,将学目标、课前预、预测评、课堂研讨、实践 应用、知识延伸、课堂评价、课后拓展等纳入其中。既可以作为学生 使用的学案,又可以作为教师使用的教案。讲学稿的设计和实施是一 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其间,要不断地向学生和老师征求意见,逐步实 行讲学稿的优化。因此,讲学稿的内容还包括学反思和教学反思。(1)对学生讲学稿预情况的检查 每节课上课之前,教师将讲学稿收上来,并逐一进行准确及时的 批阅,并通过批语对学生的预进行指导和评价。而后,进行归纳总 结,为课堂上的二次预指导进行针对性的准备。 (2)针对学生情况,进行指导下的二次预 让学生根据讲学稿批语,进行小组讨论,

7、由每小组进行组内问题 解决,不能解决的以提问的方式提交给教师,教师在这些问题的基础 上进行预指导,学生进行二次预。 (3)课后评价及反思 每次课结束之后,根据学生的预情况、课堂表现、作业情况等 进行教学反思。促进讲学稿的进一步优化,预指导的有效性及课堂 教学效率的提高。总之,预是一个很重要的教学环节,在实际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良好学惯是一个长期研究的问题,不能一早一夕解决的问题,我们要教学中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得出一个好经验,培养学生的良好预惯。我根据一年的实践研究, 初中化学讲学稿教学模式中预环节的有效实施,谈 几点看法。一是教师的问题。在课堂上讲 得太多,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还有学生 的课外作业太多,加 重了学生的负担。这里,我们不难发现其原因就在于教师 牢牢 地把握着学的主动权,难以或者不敢下放。这样,学生主动学并 实 施预的时间与空间就受到了较大的限制。二是学生本身问题 。我在问卷调查 中发现,第一,学生对预的主动性很弱,只有 26.6的学生有较强的主动性。 第二,预的独立性很差,只有 17的学生有较强的独立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