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与毗邻地区经济增长比较分析-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9986330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堰与毗邻地区经济增长比较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十堰与毗邻地区经济增长比较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十堰与毗邻地区经济增长比较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十堰与毗邻地区经济增长比较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十堰与毗邻地区经济增长比较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十堰与毗邻地区经济增长比较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堰与毗邻地区经济增长比较分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十堰与毗邻地市经济增长比较分析十堰与毗邻地市经济增长比较分析范民英 (湖北省十堰市委党校 湖北 十堰 442000) 摘要:摘要:本文通过十堰市经济增长的自身比较以及与十堰相邻的几个地区在经济总量、 经济增长率两个方面的详细比较,阐述了十堰在近几年的经济发展中处于大起大落状态, 指出了十堰经济的发展既有自身的优势也有劣势,最后对造成十堰地区经济增长落后的原 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关键词关键词:毗邻地区 经济总量 汽车产业地处秦巴山区的十堰是东风汽车公司的诞生地,素有“全国文明汽车城”的美称,也 是内陆山区唯一的国家级园林城市,1980 年国内生产总值为 12 亿元,1985 年达到 27.6 亿

2、 元,1990 年又跃升到 42 亿元,1992 年,地市合并前的原十堰市跻身于全国大中城市 50 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居 6 位,城市综合实力居第 22 位,到 1995 年则翻了一番多,达到 141.5 亿元。在“八五”期间,十堰市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实力以及人民的生活水平都上了一 个较大的台阶,是历史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好时期。国内生产总值比 1990 年增长 134.9%,提前 6 年实现比 1980 年翻两番的目标。但是,1995 年以后,十堰经济的发展开 始走上下行的轨道,此后,经济一直呈大幅下降趋势,2000 年已经被排斥在全国城市 50 强之外,在湖北省各市(州)的排名中也显落

3、后。再加上投入严重不足、技术改造落后、 结构调整困难、经济增长乏力,汽车城十堰已是“黄昏落日”,发展前景堪忧。同我们周边 的城市相比,在经济总量、固定资产投资、主导产业的发展、财政收入的增长等方面也出 处于劣势的发展状态。 随着行政体制上的制约、城市发展空间上的制约、交通不便的制约、汽车产业下滑的 制约等“四大制约”的破除,十堰也开始处于止跌回稳的良好发展时期。中国城市论坛 2006 年至 2008 年分别从城市生活质量、品牌价值和综合竞争力三个方面对全国 287 个市州级以 上城市进行评估,十堰连续三年在前 80 名以内。特别是随着丹江口库区发展规划、促进中 部地区崛起规划、鄂西生态文化旅游

4、圈规划等的实施,十堰已处在国家一系列优惠政策叠 加的重要机遇期,发展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在鄂豫陕渝四省毗邻地市中,襄樊 市目前位居第 149 位,南阳市位居第 218 位,安康市位居第 272 位,商洛市位居第 273 位。 神龙架和巫峡目前还没有排名,在鄂豫陕渝毗邻地市中,十堰城市综合竞争力最强。而在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中,襄樊市位居第 149 位,宜昌位居第 156 位,荆门位居全国第 177 位,荆州位居全国第 217 位,随州位居全国第 228 位,无论从圈内看,还是周边城市看, 我们的竞争力都是趋优的。因此,准确评价一个市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了解和比较市之 间的差异,对促进市

5、健康、全面、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运用最新的社会 经济统计资料,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对十堰以及周边的城市的经济增长状况比较,以期为 十堰市了解自我、发挥优势找出差距,制定出适合自身特点的区域发展战略提供参考依据, 进而促进十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从十堰自身经济增长情况来看,由表 1、图 1、图 2 可以看出从 1995 年至 2008 年, 十堰经济总量的绝对值呈现上升趋势,14 年中经济总量增长 4.43 倍;GDP 的增长速度波 动比较大,最高达到了 16.4%,而最低增长幅度为-3%;相差近 20 个百分点;2000 年以前, 十堰经济发展长期处于低迷期,除 1998 年以

6、外,经济增长速度都在 1 位数以上,2000 年 以后,十堰经济发展总体来说步入了较大的起伏期。2006 年开始进入止跌回稳期,2007 年 GDP 增长率达到 16.4%,是 1995 年以来经济增长幅度最大,2008 年,由于金融危机和 国内经济形势的巨变,十堰主导产业急剧下滑,但是,经济增长依然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达到 10.7%。 表 1,19952008 年十堰 GDP、GDP 增长率(单位:亿元)时间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GDP110153165.38185.75167.47178.5201.

7、77231.52242.34290.96313345.3411.42487.6增长率7.63.62.910.435.813.513.94.116.34.8%9.0%164%10.7%图 1、1995 年2008 年十堰 GDP 总量图(单位:亿元)0100200300400500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三维柱形图 1图 2、1995 年2008 年十堰 GDP 增长率变化图-5.00%0.00%5.00%10.00%15.00%20.00%1995 1996 1997 1998 1

8、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折线图 1二、从经济总量来看,由于襄樊和南阳区位优势的存在,GDP 的总量远远超过十堰, 2008 年襄樊 GDP 的总量为 1002.46 亿元,是十堰的 206 倍;南阳 2008 年国内国内生产 总值为.亿元,是十堰的 3,36 倍。除这两个城市以外,周边的万州、安康、 商洛以及神龙架的 GDP 总量都远远低于十堰。 表 2,十堰与周边城市 GDP 的比较(单位:亿元)十堰襄樊南阳万州安康商洛神龙架1995110337.9929096250.8027.771.292000178.50415.2

9、9 520.8520.86578.78552.817 2001201.7745057357373.281.0458.8928672002231.52456.6262562581.690.3665.633.15 2003242.34503.3172472492.55103.675593.782004290.96557.8889246109.3119.5587.154.55 2005313601.541039.01133.4137.85100.165.41 20063453675.181201.17169.96157.24114.166.17 2007 785.451406.57190.48189

10、.85 135.86.892008487.641002.46 .256.1233.7174.04 7.97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18001995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十堰 襄樊 南阳 万州 安康 商洛 神龙架三、通过 1995 年2008 年经济增长率来看,1995 年十堰经济开始走入下行的轨道, 经济增长率低于周边的城市,2001 年2005 年期间,十堰经济增长率最高达 16.3%,最 低只有 4.1%相差 12.2 个百分点,由此可以看出十堰经济在这五年中经济波动较大,2006 年以后随着十堰经济战略的

11、调整,使得制约十堰经济发展的瓶颈陆续被打破,2006 年开始 十堰经济开始进入止跌回稳时期,同周边地区经济增长的差距不断缩小,2007 年经济增长 率高于处万州以外的所有地区。2008 年,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十堰主导产业汽车业受到 的冲击比较严重,经济增长也受到严重影响,使得经济增长率低于周边地区。但是,十堰 经济止跌回稳的态势并没有发生转变。 GDP 增长率图表(%)十堰襄樊南阳万州安康商洛神龙架19957.615.316.6198.59.78.720005.887.79.58.511082200113.58.59.711.26.610.11.77200213.98.59.711.47.8

12、108.1220034.19.515.112.38.39.320200416.311.015614.29.4 9.420.320054.812.813.213.29.6 9.61920069.01213.513.410.310.516.7200716414.017.612.412.411.2200810.714.6.26.315.1 15.214.50510152025301995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十堰 襄樊 南阳 万州 安康 商洛 神龙架四、经济下降原因分析 (一)作为主导产业的汽车产业发生了裂变。 十堰作为全国著名的“

13、汽车城” ,汽车产业基础非常雄厚。汽车工业自然而然也就成 为十堰的立市之基,兴市之本。十堰的汽车工业多年来在全省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直到 1994 年,十堰汽车产量仍占全省的 94.7%。2000 年以前,东风汽车公司及十堰地方汽车企 业由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步伐缓慢。所以,企业内部管理机制不完善,缺乏完全有效的 内部和外部激励机制 ,企业职工的积极性没有得到有效的调动,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 普遍存在隐形的怠工管理和怠工性的产品技术研发,导致企业经济效益不高,汽车新产品 的开发远远落后于市场的发展需要;汽车产业主要以中型卡车为主,而且中型卡车占全市 工业的重量过高,作为主导企业的东风公司又占据

14、了全市汽车产业的大半壁江山,同时全 市汽车零部件企业 90%以上都与东风公司有直接或间接配套关系。而且这些配套又大多集 中在中型车上,社会主机厂和社会配件市场占有率较低,产品市场分布与当前行业的产销 趋势存在较大反差,产品配套市场过度集中。这就使得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不高,产业 结构单一,受市场牵制很大,这必将严重影响十堰的发展这些将严重制约全市经济的稳定 快速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东风公司在市场的磨练中不断壮大,特别是由于东风公司长期发展 战略的需要,东风走出十堰是不可避免必然要发生的事情。2003 年东风公司总部的搬迁, 打破了十堰汽车产业的格局,使得十堰汽车产业独占鳌头的局面被打破,特

15、备是轿车、轻 卡分别放到武汉、襄樊发展之后,我省的汽车工业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形成了所谓“武 汉襄樊十堰汽车走廊,产生了汽车产业三分天下的局面,加剧了十堰企业产业的竞争 力度,也削弱了十堰汽车产业发展的坚实基础,造成了主导产业汽车业的急剧下滑。 伴随东风公司两大总部东迁武汉以后,十堰市经济发展战略也随之发生了重大的改变,提 出了“一主四大”的发展战略,即以汽车及配件为主导,壮大水电、旅游、生物医药和绿 色食品的产业结构。但到目前为止,比重最大的旅游行业,仅占 GDP 不到 8,占全省旅 游市场份额的 5,医药、食品工业仅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 1.43和 0.38,因此,主导 产业的急剧下滑,新型

16、产业的发展过于缓慢,没有形成较强的规模和竞争力也是我们落后 于周边城市最主要的原因。 (二)县域经济基础薄弱,主导产业发展缓慢,造成了县域经济增长幅度不断下滑,形成了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不断下降局面。汽车工业由于其自身的产业链需求而对一地的经济具有巨大的拉动效应,可以成为一地经济的支柱产业,这一点在十堰与二汽的关系中体现的尤为明显,但由于十堰地处贫困山区,周边经济落后,汽车工业对十堰周边的带动极为有限,使十堰城区与周边县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巨大,县域经济没有充分受益于十堰汽车产业发展的成果,在汽车产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县域经济的发展越来越落后于十堰城区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县域经济基础薄弱,导致主导产业长期处于停滞发展的趋势之中,导致了主导产业不断的萎缩,由此形成了城区综合实力较强,辐射带动能力弱。按经济发展综合指数得分高低进行排序来看,2008 年,我市县域在全省 79 个县市区中排名靠后,位次最好的丹江口市排在 44 位,依次是竹山县 58 位,竹溪县 5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