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的快慢备课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985392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溶解的快慢备课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溶解的快慢备课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溶解的快慢备课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溶解的快慢备课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溶解的快慢备课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溶解的快慢备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溶解的快慢备课(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溶解的快与慢教学设计 甘肃省成县东街小学 刘 芳教学内容简析教学内容简析教材提供了四个活动素材:哪一个溶解得快;溶解快与慢的比较记录表;加快方糖溶解的研究;糖块溶解的时间记录;我加了一个课后拓展研究:“如何加快洗衣粉的溶解”。教学方法教学方法1、哪一个溶解得快?教师引导学生研究“搅拌与不搅拌” “加热水和加冷水”两个对比实验,在教学时为了让学生便于观察,把教材中的实验材料改为红塘,让学生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对比得出“搅拌和温度都对溶解有影响”的结论,并学会“如何进行对比实验”。 2、加快方糖溶解的研究。先讨论“哪些方法可以加快方糖的溶解?”然后小组选择喜欢的方法进行实验,知道了怎样使方糖溶解得快的

2、方法。3、糖块溶解的名次记录(吃糖比赛)。“怎样吃糖,可以让它溶解得更快呢?”前一部分研究活动结束后,教师安排学生体验并说说不同的方法溶解糖块时舌头的感受,记录不同方法溶解完同一种糖块的先后次序。尝试讨论得出:糖块又咬碎又搅拌,为什么能溶解得更快的科学道理。4、教师在本课最后部分安排了“怎样加快洗衣粉溶解”的自主研究活动。教师让学生在充分讨论明确实验方法和步骤的基础上,再课后自主实验活动,让他们再次经历比较科学、规范的对比实验活动的过程。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知道搅拌、用热水、把要溶解的物体碾成粉末可以加快溶解。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初步学会对比实验的方法。 教学重点教学

3、重点:使学生学会加快溶解的方法。 课前准备课前准备:1、烧杯、搅拌棒、水槽、冷水、热水、红塘、塘块;2、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一、导入新课前面我们学习了“溶解”,现在你们能说说哪些物体在水中能溶解?这节课我们研究溶解的快与慢这个问题。(板书课题。)二二 、“哪一个溶解的快?哪一个溶解的快?1、准备一杯加了糖的水,请一名学生品尝,不甜,应该怎样让糖迅速溶解,学生猜测并提出自己的想法。2、你们准备怎样证明自己的假设?指导各组制定研究计划(假设,实验方法,实验器材,实验步骤)。3、讨论怎样做“搅拌与不搅拌” “加热水和加冷水”的对比实验。“搅拌与不搅拌”实验步骤:(1)准备两个水

4、量、水温相同的杯子;(2)取两份同样多的红塘;(3)把两份同样多的红塘分别放入两个杯中;(4)用搅拌棒搅拌其中的一杯水(课件出示)。“加热水和加冷水” 实验步骤:重复做上边的实验,但是要把其中的一杯水换成热水,并且都不搅拌。4、学生分组做实验,教师巡视指导。5、学生观察实验结果并讨论:(1)哪一杯中的红塘溶解得更快一些?(2)搅拌能加快物质的溶解吗?(3)温度能够影响物质的溶解吗?(4)如果水的温度再高一些,红塘的溶解能更快吗?6、填写“溶解快与慢的比较记录表”。7.搅拌,温度与溶解的快慢有关系。(出示课件)三、加快方糖溶解的研究三、加快方糖溶解的研究1、把一块方糖放入水中,怎样才能加快溶解呢

5、?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2、小组讨论,提出自己的假设并说明理由。(课件出示:搅拌;改变水温;将方糖捣碎。)3、实验要怎么做?(1)搅拌:拿出两个杯子,都装满纯净的水,温度必须相同,每个杯子里各放入一块方糖,一杯搅拌一杯不搅拌。(2)改变水温:一杯冷水,一杯热水,水量相同,每个杯子里各放入一块方糖,并且都不搅拌。(3)将方糖捣碎:准备两块糖块,糖块的大小要一样,捣碎其中的一粒糖块,把两种糖块放在水温、水量一样的杯子中都不搅拌,看它们有什么变化。4、学生分组做实验,教师巡视指导。(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先填上实验报告单,然后材料员根据实验报告单领取材料。根据实验提示,进行实验。)5、学生汇报实验结果。课

6、件出示:捣碎可以加快溶解。 四、吃糖比赛游戏四、吃糖比赛游戏1、看大家做实验这么认真,老师就给每人奖一颗糖。怎样吃糖,可以让它溶解得更快呢?2、生讨论吃糖方法,学生选择喜欢的方法吃糖。4、汇报比赛结果。5、小结。五、课外拓展五、课外拓展怎样加快肥皂的溶解呢?请回家后做实验试试。溶解的快与慢教学设计 2012-01-04 17:59:35| 分类: 默认分类|字号 订阅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溶解的快与慢是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四年级上册溶解单元的第 5 课,本课在本单元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基于前一课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的基础上来研究、探索“溶解的快慢”,引导学生运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探究影响物质溶

7、解速度的主要因素,让学生自主经历“问题假设验证证实”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为后面100 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等课时的探究活动作好充分的知识准备。有关“怎样加快溶解”的知识对于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可能是生活中经历过的事情,但是在教材中作为一个问题来研究,其目的就不单纯是让学生知道用搅拌、加热、切碎的方法可以加快溶解,而是以认知这些知识的过程为载体,培养学生自行探求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以及掌握一种科学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对比实验的方法。这对学生在以后学习科学课以及将来进行科学研究都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学情分析:学情分析:学生对于“溶解”的生活经验比较丰富,学习兴趣也比较浓厚。对于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现

8、实生活中很常见,学生很自然地会注意到。但是,由于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在学生设计验证方案的时候,教师要使当地点拨。设计理念:设计理念:遵循认知规律,创造性的将主要的教学过程设计成三部分:杂乱无序的探究初步形成科学概念的探究自主充分的探究。整个教学过程沿着学生对科学概念的无知初步形成不断深化这样的进程进行。着力体现科学探究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老师的主导作用。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搅拌、加热水、物体颗粒小的方法可以加快溶解。过程与方法:设计“搅拌是否加快溶解”和“水温高是否加快溶解”的实验,亲历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活动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活动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与同学合作探究、认

9、真负责、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科学态度,逐步发展科学探究的乐趣和能力。教学重点:教学重点:通过对比实验,使学生理解加快溶解的方法。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对比实验过程中,各种变量与不变量的控制。教、学具准备:小组材料:2 个烧杯、1 根小勺、1 个水槽、冷水、热水、2 块牛奶糖片、水果糖、记录表。教师材料:实验记录单;演示实验的材料和简单课件;小男孩和糖水的视频。教学流程:教学流程:一、创设问题情景,激起探究兴趣1、2、老师把一块糖放入水中,请一名学生品尝,你有什么样的感觉?3、老师明明放入杯中一块糖,为什么他们感觉不到甜呢?那么你们有没有办法让糖块快速溶解使糖水变甜呢?有什么办法?(板书:搅拌;水

10、温高;碾碎)4、你们想的这三个办法真的能让糖快速溶解吗?现在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溶解的快与慢。(板书题目)5、同学们我们都知道科学光凭猜测行吗?必须做实验来验证。二、师生互动合作,开展探究活动(一)师演示水果糖实验。1、刚才说把糖碾碎比整块糖溶解的快,说得对不对呢?老师亲自做实验验证,想一想,做这样的实验用哪种实验方法比较好呢?(对比实验)2、请通行们认真观察老师做实验的过程,并思考实验中哪些条件相同,哪些条件不同?3、老师取两块大小形状相同的糖块,把其中的一块糖碾碎,碾碎的糖比整块糖颗粒小,然后再取两个烧杯分别往烧杯倒入同样多的水,水温相同,把糖同时倒入烧杯中,两个烧杯都静止不动,这时观

11、察烧杯的现象。4、看谁观察得认真,这个实验中哪些条件相同呢?哪些条件不同?一会儿我们再观察。相同因素:糖片相同、水量相同、水温相同、同时加入糖片、同时进行观察不同因素:一杯中的糖碾碎,一杯中的糖不碾碎(出示课件)(二)探究实验过程:搅拌是否加快溶解。1、小组讨论合作设计搅拌是否加快溶解的实验方案?2、分别汇报实验方案。哪些条件相同,哪些条件不同?3、实验中注意事项,学生探究实验,教师参与实验过程。4、汇报实验结果:搅拌的一杯食盐溶解的快,没搅拌的一杯食盐溶解的慢。(三)探究实验过程:水温高是否加快溶解。1、小组讨论合作设计搅拌是否加快溶解的实验方案?2、分别汇报实验方案。哪些条件相同,哪些条件

12、不同?3、学生探究实验,教师参与实验过程。4、汇报实验结果:热水的这杯食盐溶解的快,冷水的这杯食盐溶解的慢。5、观察水果糖的溶解现象。6、你看到什么现象?(碾碎的水果糖溶解的快,没碾碎的水果糖溶解的慢。)7、小结:同学们,你们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动手实验,得出了搅拌;水温高;颗粒小能加快物质的溶解。三、解决生活实际,拓展延伸教学1、现在谁能用最快的方法喝上糖水?这名学生演示。2、小组进行比赛。3、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今天学的知识?4、总结:同学们,我们平时留心观察,就能发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只要我们用心去探究,一定会发现许多科学奥妙 1板书设计:板书设计:溶解的快与慢 搅拌 水温高碾碎 教学

13、反思:教学反思:本课程是一堂典型的实验课。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并通过对比实验寻找规律。同时在实验的过程中体验实验的乐趣以及和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合作的能力。首先教师先做演示实验,接着学生小组合作证明“用搅拌是否加快溶解”“水温高是否加快溶解” 其目的是:1.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2. 加强学生对对比实验的掌握。3.根据学生实验的情况,进行反馈,了解学生对对比实验掌握得如何。4.教给学生一种用对比实验去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充分体现了教师“导”的作用。获取和掌握知识并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到的知识得以应用。所以在教学最后应用知识环节,教师精心设计问

14、题,培养学生的灵活应用能力,以达到使学生学有所用的目的。由扶到放,突破重点难点溶解的快与慢教学设计东风小学教育集团东城校区陆瑶嫣【设计理念设计理念】溶解的快与慢是新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四年级上册溶解单元的第 5 课, 本课在本单元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基于前一节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 力的基础上来研究探索“溶解的快慢”,引导学生运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探 究影响物质溶解速度的主要因素,让学生自主经历“问题假设验证” 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为后面100 毫升水里能溶解多少克食盐等探究活动 作好充分的知识准备。在前几课的溶解实验中,学生很自然地会注意到溶解的快慢问题,想到是 什么因素影响了溶解的快慢。怎样

15、让物质溶解得快一点?学生比较容易想到搅 拌、加热、碾碎等方法,因为他们在生活中都有这样的经验。本课从“加热对 溶解的影响”这个对比实验入手,到学生自行设计“怎样加快溶解”的研究, 巩固了对比实验的方法,证实了影响物质溶解快慢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 让学生通过探究“怎样加快水果糖的溶解”,可以再次经历“问题假设 验证证实”的科学探究过程。【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科学知识:会溶解的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物体颗粒大小(即物体表面 积的大小)、水的温度以及混合液体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经历 “ 问题 假设 验证 证实 ” 科学探究过程 和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过程。情感态度与

16、价值观:培养学生与同学合作进行研究活动,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并能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教学重点教学重点】通过对比实验,使学生理解加快溶解的方法。【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对比实验过程中,各种变量与不变量的控制。【教学准备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塑料刻度杯 2 只、热水、冷水、维生素 B22 颗。为每小组准备:塑料杯四只、竹棒一根、冷水、维生素 B24 颗、水果糖 4 颗、 记录纸三张。【课时安排课时安排】 1 课时。【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课前谈话:考考你们,如果有两个同学小明和小红,我说小明跑得快,怎 么证明?(比一比)怎样比才公平呢?【设计意图设计意图 课前谈话运用类比的方法,让学生建立“对比”的概念,为下面 进一步理解对比实验的方法和变量的控制打好基础。】一、创设情境,引入探索。1师:老师倒了一杯冷的纯净水,放入了一颗水果糖,想请同学帮我试试 够甜了吗?(请一学生试喝。预设:不甜或没有味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