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的若干思考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9984725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的若干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的若干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的若干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的若干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的若干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的若干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的若干思考(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关于农业科技创新的几点思考关于农业科技创新的几点思考农业的发展是国民经济增长的基础,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的繁荣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繁荣稳定,没有农民的全面小康也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全面小康。而如果没有科技创新和科技支持,农业现代化不可能实现。因此,农业科技创新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是农业发展的不竭源泉和持续动力。只有加快农业科技创新,进一步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提高农业和农村科技水平,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才能实现农业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根本性转变,推动新农村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然而,计划经济

2、体制下的中国农业科技创新模式无法完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要求,尤其是农业科技创新供给不足的问题十分突出,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因此,深入分析制约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影响因素,并采取相应的积极措施,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现代农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保障农业科技创新顺利推进的必然选择。 一、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现状一、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现状 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供给增长迅速,农业科2技创新的供给主体不断扩大,政府的一元化供给状况被打破,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不足的困境。农业科技创新的自主研发突破不断,许多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农业科技创新

3、的整体水平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不断缩小。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的转化和推广力度不断加大,农业技术创新的推广模式和服务方式不断创新。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农业科技创新的供给结构不合理。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不仅是单一的专项技术,还包括多层次、多方面的综合配套技术。然而,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成果却以单项成果居多,综合配套技术成果较少。增产成果多,增收成果少,既增产又增收的成果更少,呈现出结构上的不合理状况,影响农业整体水平的提高。二是农业科技创新的供给质量不高。现有农业科技创新无法完全将自身定位于整个农业的大系统中,许多创新立项不是来源于市场和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而是来源于农业科技自身

4、的发展规律,为市场、为生产服务的观念仍显薄弱,技术创新成果呈现出适应性差、不成熟、不配套的特点。三是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推广率低下。我国目前的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推广率不足 50%,而美国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率高达 80%。 二、农业科技创新的现实意义二、农业科技创新的现实意义(一)农业科技创新是推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不竭3资源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更是农业经济发展的不竭资源,它通过对生产力诸要素的物化,使生产力发生质的变化。科技转化为劳动者的技能,提高了劳动者在农业生产中的能动性;科技物化为劳动资料、创新的生产工具,使劳动手段更加现代化;科技发展使劳动对象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提高了农业

5、劳动对象的效能和效用;科技创新的生产工艺使农业生产工艺流程更先进;科技进步优化了生产要素组合,使农业生产过程的组织形式更加科学合理;科技创新提高了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平,使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方法更加科学化,手段更加现代化。(2)农业科技创新是未来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2012 年 2 月 2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问题的意见中指出,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具有显著的公共性、基础性

6、、社会性。必须紧紧抓住世界科技革命方兴未艾的历史机遇,坚持科教兴农战略,把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下决心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4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强劲动力。只有依靠科技进步,通过农业科技的突破性成果和新技术的有效推广应用,才能实现中国农业的持续发展,最终早日实现中国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当前,制约我国农业及经济发展的因素很多,如水土流失不断加剧、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生态破坏愈演愈烈等。如何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农业发展基本问题,使农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协调起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关键靠技术,靠创新的可持续农业技术才能彻底摆脱农业

7、的“不可持续”局面。农业新技术的应用,可以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地、水等自然资源,提高资源的产出效率;农业新技术应用,可以拓宽资源的范围,实现资源的有效替代,有效缓解现有资源的约束;农业新技术的应用,还为科学控制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开展科技减灾提供基本手段。(三)农业科技创新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所在 农业现代化,从一般意义上说,就是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方法和现代手段管理农业,使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土地利用率、农民的人均收入大大提高。农业现代化包括生产品种的良种化,生产资料的机械化、电气化、化学化,生产组织的区域化、社会化,5生产技术的科学化,生产条件的水利化、园林化,经营

8、管理的企业化、科学化。科学化、机械化和社会化是现代农业的三个基本特征,其本质是把农业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上,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来武装农业,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管理农业,目的是创造出一个高产、优质、低耗的农、林、牧、副、渔业生产体系和一个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的有较高转化效率的农业生态系统。因此如果没有科技创新和科技支持,农业是不可能实现现代化的。三、提高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有效措施三、提高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有效措施(一)改革传统农业科技创新体制 国家创新系统是一组制度,制度的设定和功能是决定创新系统效率的关键。农业技术创新离不开相应的科技体制的配合,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业

9、生产从精耕细作向机械化转变、农产品从短缺到结构性过剩转变的关键时期,农业的科技创新必须以改革为动力,以制度创新为突破口,及时调整和改革农业科技体制及运行机制,逐步完善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机制,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体制上的保证和支持。一是完善农业科技投资体制。农业科技创新是社会效益明显大于经济效益的公益性事业,农业科技的投资主体只能是政府,应该继续维持政府财政拨款的主渠道地位,并诱导涉农企业、农户投资农业科技创新活动,形成多元化的6投资主体。二是创新农业科研管理体制。主要是要彻底改革农业科研选题立项方面的管理制度,建立起由市场和社会需求导向确定的新型立项机制;彻底打破行政管理体制所造成的部门分割、各自

10、为政及重复设置的局面,理顺农业科研体制中的职责权力划分和管理层次划分;在人事管理制度上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研究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健全农业科技推广运行机制,提高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率。一方面,要对政府办的国家农业推广机构进行改革建设,完善现有的 4 级农业技术推广网络。建立“以县为中心,以乡为枢纽,村为重点,户为对象”的农业推广网络;另一方面,要大力培育和发展各种民间的农业推广组织,积极扶持农业企业、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和农户投身于农业科技创新活动。 (二)加快农业技术创新市场建设 在农业科技创新模式中,农业技术市场起着基础性的资源配置作用,其顺利运作是以完备的市场体系为前提的。因此,必

11、须对现有的农业技术市场加以培育和完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激励作用。一要拓展市场内容。除了农业技术产品市场外,还要发展技术开发和服务、信息咨询、技术人才及技术培训等多种形式的农业技术市场,并进一步充实资本市场,引导金融机构的积极介入,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更多的资金保障。二要健全农业技术市场的交易机制和价7格机制,使交易双方的利益都得到有效保障,降低或分散交易过程中的风险。同时,在价格机制上要适当向农业和农业科技领域倾斜,实行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制定农产品的最低收购价格,并给予适当的价格补贴,尽量缩小工农业价格差距,提高农业的比较利益。三是要构建通畅的技术信息交流平台。该平台应以农业技术经济信息服务

12、为主导,结合计算机网络与人工网络,提供网上服务、检索咨询等服务,并通过多种形式对市场信息进行搜集分析、加工处理,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用以进行准确的市场预测,充分发挥市场的双向交流和反馈功能。四是要加强市场法制建设。主要是以知识产权法、专利法、技术合同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等为核心,完善技术经营法规和从业资格制度等与农业技术市场有关的政策法规、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范技术市场的交易行为,切实维护技术交易双方的合法权益,为农业技术市场的良性运转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和政策环境。(三)增加农业科技创新需求 农业科技创新供给的增长,必须依靠科技创新需求的增长。只有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13、,农业科技创新的有效需求才能实现,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才能有用武之地。为促进农业科技创新需求的增长,一方面,可以通过土地的适度集中,扩大农户的经营规模,结合政8府的优惠税费政策,保障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提高农民采用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经济实力。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致力于提高农民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民的科学文化程度和科技水平,以增强其接受和采用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内在动力。总之,只有农业科技创新有效需求不断增长,农业科技创新的供给才会有市场,才能实现科技创新供给的不断增长。 (四)积极培育新的农业科技创新主体 积极培育新的农业科技创新主体,主要是要以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提

14、高农业经济效益,加快市场化进程,使我国农业真正走向现代化。由于科技龙头企业所拥有的雄厚资金,辐射面强,经营的多元化和一体化等,容易成为高新技术的创新主体和需求主体。因此,要根据国内外市场的变化,从各地资源特点和自身优势出发,由龙头企业建立产业化示范基地,向农户供应良种、资金、饲料和疫苗等生产资料,实行产前、产中、产后技术配套服务,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模式。 (五)加强农业高新技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的差距,仅仅依靠自主创新难以在短期内迅速赶超国际先进技术水平。因此,必须在坚持自主创新的基础上,利用全球经9济一体化的契机,扩大对外

15、开放的力度,广泛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把自主创新与合作创新、引进创新相结合。一方面要积极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进行二次创新,以形成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另一方面,要鼓励有实力的农业企业到国外进行开发,以加强国际间的信息交流,建立起农业高新技术信息库,密切注视国际动态,跟踪国际先进水平。同时,要有针对性地培养一大批懂科技、会经营、善管理、熟悉国际惯例的高级复合型人才,以满足农业高新技术领域国际合作的需要。加快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步伐,首先要围绕现代化农业发展的目标,紧跟世界农业科技发展的脚步,明确人才是科技发展的根本,推广是科技发展的核心,明确创新思路,注重可续而研究,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和管理,为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推动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