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科学四上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案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972689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科学四上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苏教版科学四上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苏教版科学四上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苏教版科学四上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苏教版科学四上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科学四上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科学四上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三届第三届“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参赛教案参赛教案一、教案背景: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小学2、学科:小学科学3、课时:1 课时4、教学准备:百度 ppt 课件下载,http:/ 3 课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一课教案。三、教材分析:三、教材分析:本课是在前两课声音的产生、传播的基础上,继续探究声音的接收和感知问题。通过认识耳朵的结构,以及对耳朵听声音过程的假设和验证,来学习耳朵听声音的原理和过程。最后引导学生认识噪声的来源及对耳朵的危害,引导学生了解保护耳的方法。教学目标:1 1、在科学探究中运用理性思维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加工、解释。2 2、能够利用模拟研究做

2、出假设并验证。3、探究耳朵感知声音的过程,关注科学,并从中体验乐趣。4 4、知道耳的构造以及各部分的作用。5 5、认识到噪声的危害,积极应对噪声。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认识人耳的构造和听觉产生的过程。四、教学方法:四、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合作交流。五、教学过程:五、教学过程:(一)激情谈话导入。(一)激情谈话导入。百度视频http:/ (二二) )互动学习新知。互动学习新知。活动一:认识声音的传播方式。活动一:认识声音的传播方式。师:为了理解我们感知声音的原理,需要我们首先了解一下声音的传播方式。让我们先来做一个实验吧!演示实验:把拴有小球的纸屏立在桌上,在纸屏的侧面用力敲鼓,使鼓声有一定节奏。师

3、:当敲鼓时,你看到了什么现象?生:纸屏上的小球在不断地跳动。师:是什么使小球振动呢?你能说明其中的道理吗?生:是鼓声使小球振动。师:就像石子投在水中形成的水波可以一圈一圈地向远处传播的波纹一样,当物体振动发声时,会引起周围的空气也跟着振动。发声物体周围的空气,就会形成一种不断振动着的声音的波浪。这种声音的波浪叫做声波。百度水波图片http:/ http:/ 出示课件幻灯片 4,根据图示说出耳朵的结构名称,检查学生自学情况。2、听觉产生的过程。(1)谈话:我们已经知道了耳朵的构造,声音在耳朵里又是怎样传递的呢?请同学们在实验中推想一下。(2)学生分组模拟实验。用一个圆筒当作外耳道,在一端蒙上橡皮

4、膜当作鼓膜,用一根小木棒作为听小骨和橡皮膜相连。然后对着圆筒的另一端说话,观察实验现象。(3)小组汇报。生:橡皮膜和小木棒都产生了振动。(4)师:耳朵里鼓膜振动的原理和纸屏振动的原理是一样的,都是声波引发的振动。请推想一下,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5)进一步了解耳朵听声音的原理。继续播放百度 ppt 课件幻灯片 5。声音的传递路径,验证学生猜想。(6)学生小组讨论:人耳听到声音的过程。(7)学生汇报交流。播放百度 ppt 课件,展示人们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8)师总结:耳廓将声音收集起来,通过外耳道送进耳朵,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又被听小骨传递到耳蜗,耳蜗里充满了神经细胞,这些神经细胞将振动信

5、号转化为神经信号后传入大脑。【设计意图】学生根据出示的百度图片自主学习耳朵结构,再以检查的方式出示百度课件,让学生说出耳朵各部分名称,为猜想验证耳朵感知声音的过程做好铺垫。活动三:认识耳廓的作用。活动三:认识耳廓的作用。1学生制作喇叭状的“助听器”,教师巡视。方法:把一张大纸卷成圆锥状,再用胶带把末端贴好以固定形状,将小的一端靠近耳朵。2猜想实验。师:如果把助听器朝向一个细微的声音,感觉有什么不同?用一定的音量对着“助听器”小的一端讲话,音量会不会发生变化?学生活动,交流发现:将纸筒的大端靠近耳廓后,会感觉声音明显增大,反之减小。4思考交流。师:如果没有耳廓我们的听力会受到影响吗?如果为我们换

6、上一个更大的耳廓又会怎么样呢?生:听力进一步增强。5师生小结:耳廓具有收集声波的作用,同时还有保护耳朵内部构造的作用。耳朵真神奇,我们可要好好保护它啊!【设计意图】通过对耳廓模拟实验研究,进一步了解耳廓的作用,激发保护耳朵的意识。活动四:引导学生认识噪声,了解减少噪声的方法。活动四:引导学生认识噪声,了解减少噪声的方法。1百度搜索挖掘机工作声音:http:/ 30 秒关闭。师:这种声音听起来舒服吗?生:不舒服。师:阅读课本 35 页。说说什么是噪声?噪声有什么危害?生读后交流。 师:长时间地用耳塞听音乐也会损伤听力。2课下查阅资料了解课本中以下问题:(1)身处嘈杂的环境中,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

7、的听力?(2)为减少噪音污染,政府和社会可以做些什么?(3) 我们应当怎样对待听力有障碍的人?(三)科学素养训练(三)科学素养训练训练 1.观看春晚千手观音舞蹈:http:/ 2.音乐家贝多芬耳聋后是怎样感知声音的?学生百度搜索:http:/ 【设计意图】利用视频、学生自主搜集资料等手段解决问题,开阔学生视野,激发探究乐趣。六、教学反思:六、教学反思:本课采用学生活动的方式进行教学过渡。活动一:认识声音的传播方式。首先以实验引导学生思考声音的传播方式。再以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声波。活动二:认识耳朵的构造和听觉产生的过程。学生以多种方式认识耳的构造,用模拟实验及课件展示、猜想、合作交流的方法理解耳朵

8、感知声音的过程,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进行探索、思维。活动三:认识耳廓的作用。围绕“助听器”开展的体验活动,采用的由此及彼、由彼及此的相似研究法,将耳廓与“助听器”的相似点突出出来。活动四:引导学生认识噪声,了解减少噪声的方法。让学生将实际生活中的噪声与所学内容结合起来,既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同时解释问题,学以致用。本课如果分成两课时来教学,把“认识噪声,了解减少噪声的方法”单独列为一课时,在教学时间分配上会更合理一些,实验探究会更深入一些,学生在动手实践也能更得心应手一些。七、教案中涉及资源:七、教案中涉及资源:教师:纸屏、泡沫小球、小鼓、鼓槌。学生:圆筒、橡皮膜、小木棒、一张大纸。与本课相关的资料。ppt 课件。八、个人信息:八、个人信息:姓名:徐苏花授课单位: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五井镇五井小学通讯地址: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五井镇五井小学邮编:262603 电话:138646341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