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手术后早期肠梗阻的中医护理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39971302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腹部手术后早期肠梗阻的中医护理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腹部手术后早期肠梗阻的中医护理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腹部手术后早期肠梗阻的中医护理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腹部手术后早期肠梗阻的中医护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腹部手术后早期肠梗阻的中医护理(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腹部手术后早期肠梗阻的中医护理腹部手术后早期肠梗阻的中医护理张晓丽 杜娟 张永梅 (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陕西 咸阳 712000) 【关键词】腹部手术后 早期肠梗阻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中医护理腹部手术后早期肠梗阻在临床上发生率较高,如果不及时进行非手术治疗和 护理,就可导致再次手术。我院自 2009 年 10 月至 2011 年 10 月对 49 例腹部手 术后早期肠梗阻的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护 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49 例均明确诊断,男 28 例,女 21 例,年龄 18-89 岁,平均年龄 44.2 岁。胃大部切除术后 12 例,

2、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后 3 例,肝破裂修补 术后 2 例,肝癌切除术后 3 例,脾切除术后 4 例,阑尾切穿孔并发弥漫性腹膜 炎术后 14 例,胆肠吻合术后 3 例,粘连性肠梗阻松解术后 6 例,肠坏死行肠切 除肠吻合术后 8 例,结肠肿瘤行肠切除肠吻合术后 3 例。 1.2 方法 1.2.1 中医治疗 静脉注射益气养阴、复脉固脱(生脉注射液)和活血化瘀、通 脉养血(丹参滴注液) 。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双侧内关穴按摩。大承气汤【1】 加减胃管注入。 1.2.2 西医治疗 禁饮食、胃肠减压,应用有效抗生素,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的失 调,胃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等。 1.3 结果 47 例经非手术治疗治愈

3、,2 例机械性肠梗阻行肠粘连松解术治愈。 2 护理体会 2.1 情志护理 黄帝内经强调不良的情志刺激可导致人体气血失调,脏腑功 能紊乱,能诱发和加重病情。而腹部手术后由于各种管道(如胃管、肠内营养 管、腹腔引流管、吸氧管、静脉输液管) 、心电监护仪及病情的突然变化等给患 者带来不适和恐惧,部分患者出现情绪低落,缺乏治疗信心,甚至个别患者出 现不配合治疗和护理,所以术后多与患者沟通,关心体贴和安慰患者,讲解术 后康复知识及术后护理的重要性,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积极配 合治疗和护理,早日恢复健康。 2.2 穴位注射 用 10ml 注射器抽取 0.9%生理盐水注射液 8ml,加甲硫酸新斯

4、的 明注射液 2ml(1 支) 。 (成分:每 2ml 内含甲硫酸新斯的明 1mg)选双侧足三 里穴:犊鼻穴下 3 寸,胫骨前嵴外 1 横指处【2】。用 5ml 注射器及 7 号直针头抽 取上液 2ml,常规消毒右侧足三里穴局部,右手持注射器对准选好的穴位或阳性 反应点,快速刺入皮下,然后缓慢进针提插“得气”后回抽无血即将药物注入【3】。同样方法将 2ml 药物注射左侧足三里。每 2h 双侧足三里穴同上法注射 1次,共 5 次。注射时如出现晕针立即停止注射,平卧,头部放低,松解衣带, 注意保暖。 2.3 穴位按摩 用手拇指指腹揉捻右侧内关穴有酸胀感为宜,1 分钟后同法按摩 左侧内关穴,此方法可

5、减轻患者恶心、呕吐症状。 2.4 中药治疗2.4.1 中药鼻饲的的护理 煎药时注意:先煎厚朴,枳实,后下大黄,芒硝溶服。 因为大黄、芒硝煎煮时间过久会减缓泻下作用。每次胃管注入 150-200ml 温度3842【4】。根据医嘱 23 次/d。给药要缓慢,灌入前后用温开水冲洗胃管,灌入中药后夹闭 0.51h,然后再行胃肠减压【5】。中药灌入后观察腹胀、腹痛是 否减轻,肠功能是否恢复。 2.4.2 静脉输注中药制剂的护理 使用中药针剂时应单独输注,前后用生理盐水 冲管,以防止药物配伍的不良反应。本组无配伍不良反应发生。 2.5 全身状态的护理监测 术后早期肠梗阻在非手术治疗时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及

6、腹部体征变化,询问患者有无排气排便,观察胃肠减压的量、色、质,及时 监测血常规及电解质,注意补液及水电解质平衡。在观察病情中不仅收集病情 变化的资料,还要观察治疗效果,验证护理计划是否正确,是否完善,根据病 情变化随时修改和补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护理计划。 2.6 基础护理 禁饮食及胃肠减压期间让患者用生理盐水漱口,2 次/d,口唇用棉 签蘸水湿润,使患者保持口腔的清洁、湿润,防止口腔感染。对不能进行洗漱 者,口腔护理 2 次/d。根据病情,BP 平稳,多下床活动,预防褥疮发生。 2.7 营养护理 禁食期间给予肠外营养时注意静脉穿刺处的护理,防止静脉炎的 发生。营养液按照医嘱配成三 L 袋。胃

7、肠功能恢复后可由肠外营养变为肠内营 养治疗,同时观察进食后有无恶心,呕吐及腹胀等症状。 2.8 健康指导 各种治疗及操作前告知患者其目的及注意事项。告知患者腹 部手术后禁食,胃肠减压及下床活动的重要性。避风寒,防感冒,保持心情 舒畅。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避免暴饮暴食、禁食生冷刺激性食 物、避免进食后剧烈运动。 3 讨论穴位注射是将针刺对经络、腧穴的反应和药物对人体的作用结合在一起发挥 综合作用【3】。甲硫酸新斯的明多用于腹部手术后的肠麻痹【6】。足三里穴位可 治疗胃痛、呕吐、腹胀为强壮保健要穴【2】。二者结合,能使患者恶心、呕吐、 腹胀症状减轻或者消失,使肠功能恢复,我们在护理操作过

8、程中,局部未出现 异常不良反应,患者未发生晕针。另外内关穴按摩能减轻患者呕吐、呃逆等症 状,按摩不受时间限制,操作简便无痛苦,患者易接受。 中医认为手术可引起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淤滞、通降失和,患者痛、呕、 胀、闭诸症从生。 “闭”与“瘀”使病变的本质所在,因此通腑活血当为必然治 则【7】。大承气汤在临床常用剂量下产生的作用,有利于被抑制的肠运动恢复, 排除肠腔积气,可缓解鼓肠,可使因肠管膨胀所致肠壁血运障碍改善,又因内 脏疼痛可引起胃肠运动抑制,通过行气止痛而有助于肠道运动功能的恢复【8】。 大承气汤还具有一定的抗菌、抗内毒素作用,加速血中内毒素的消除。另外丹 参注射液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

9、功效,生脉益气生津、敛阳止汗功能。综 上所述,我院对 49 例腹部手术后早期肠梗阻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疗法,避 免了或者减少了再次手术,相比单纯应用西医治疗效果更好,治疗时间段,肠 功能恢复快,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住院费用。但也不可将术后早期出现的 肠梗阻一概列入非手术治疗范围【9】。在非手术治疗期间如果出现腹部剧烈绞痛 等机械性肠梗阻及时报告医生,及时手术治疗,以免发生肠坏死,腹膜炎等严 重并发症,本组 2 例在非手术治疗期间护理人员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上 述情况,尽早行手术治疗后肠梗阻症状得以缓解。综上所述,腹部手术后早期肠梗阻在非手术治疗期间应用中西结合疗法比 单独应用西医治疗疗

10、效好。作为护理中医人员,不但要有坚实的护理理论知识 和熟练的临床护理操作技能,还要掌握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运用护 理程序和中医“辨证”与“施护”的原则,制定出具体的护理措施,以获得满 意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顿宝生,周永学.方剂学【M】.1 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6:61. 【2】 石学敏.针灸学【M】.1 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4683. 【3】 孙秋华,李建美.中医护理学【M】.1 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7:214215. 【4】 姜安丽,新编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97. 【5】 林春丽,司梦.胃肠减压病人的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 2002:18(5): 61 【6】 陈新谦,金有豫,汤兴.新编药物学【M】.15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2004:305. 【7】 曾莉,凌立君,周玉春,等.活血通腑方对大鼠术后腹腔粘连的实验 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5.11(2):135137. 【8】 吴咸中,田在善,等.承气汤类方现代研究与应用【M】.1 版.北京.人 民卫生出版社,2011:7678. 【9】 朱维铭.肠梗阻的手术治疗【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8,28(9):69269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