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塔串联+等离子工艺—11.18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919207 上传时间:2018-05-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塔串联+等离子工艺—11.18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双塔串联+等离子工艺—11.18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双塔串联+等离子工艺—11.18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双塔串联+等离子工艺—11.18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双塔串联+等离子工艺—11.18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双塔串联+等离子工艺—11.1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塔串联+等离子工艺—11.18(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双塔串联双塔串联+ +低温等离子除臭系统低温等离子除臭系统技技术术方方案案目目 录录一、现场概述一、现场概述.3二、除臭工艺设计依据二、除臭工艺设计依据.32.1、主要设计依据标准.3 2.2、除臭工艺.3 2.3、工艺原理.4 2.4、除臭效果.4三、除臭系统主要设备介绍三、除臭系统主要设备介绍.53.1 生物除臭塔.5 3.2 低温等离子净化器.7 3.3 深度生物除臭塔.7 3.4 智能控制系统.7四、除臭塔中微生物臭气净化技术的基本原理四、除臭塔中微生物臭气净化技术的基本原理.8五、结论五、结论.9六、成功案例图片六、成功案例图片.9一、现场概述一、现场概述大型垃圾转运站的作业内容包

2、含垃圾的收集、压缩、暂存和周转,生活垃圾在夏季或气温较高时由于发酵会散发出恶性臭味气体,压缩时产生的渗滤液也会挥发出含有氨、氮成分的臭气。此类中转站内的臭气含氨氮较多,其次是硫化氢,所以在除臭治理上要以降氨氮成分为主,并兼顾祛除硫化氢、甲硫醇等臭味气体,只要这样才能使垃圾站的空气质量得以改善。生活垃圾发酵所产生的恶臭气体主要包括 NH3、H2S、CH3SH、VFAs、VOC 等成分。根据有关资料介绍,从成分看 NH3的浓度最大,其次是 H2S,而 H2S 是产生恶臭气味的主要物质之一。这些恶臭气体和粉尘,对人体呼吸、消化、心血管、内分泌及神经系统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毒害,因此为保护现场工作人员的

3、身体健康和保护周围环境,有必要对垃圾中转站进行严格的除臭除尘治理。二、除臭工艺设计依据二、除臭工艺设计依据2.12.1、主要设计依据标准、主要设计依据标准1)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3)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4554-93)4)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GB12348-1990)2.22.2、除臭工艺、除臭工艺垃圾中转站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垃圾的倾倒、压缩等产生了一定量的粉尘,臭气的浓度随季节的变化而相应有所改变,夏季浓度最高。根据我公司多年的处理经验确定采用:生生物除臭塔物除臭塔+等离子废气净化设备等离子废气净化设备+生物除

4、臭塔生物除臭塔系统对垃圾站进行废气除臭降尘的治理。2.32.3、工艺原理、工艺原理废气经收集系统收集后,由管道输送至风机,由风机送入废气处理系统,先经前端的生物除臭塔,在水幕除尘及两级喷淋下,粉尘和臭气与经过雾化的生物除臭液发生反应,首先大部分粉尘被水幕压下去除,其次臭气中的硫化氢和氨等与自上而下的喷淋液充分接触反应,利用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去除大部分臭味。随后进入低温等离子除臭装置,在装置内废气被低温等离子体释放出的活性粒子激活、电离、裂解,其中含键能较低的污染物直接被氧化成 CO2和 H2O 等低分子化合物,废气中难处理的污染物大分子(如苯、甲苯、苯胺等)在臭氧的强氧化作用下,迅速被裂解、氧化

5、,降解成低分子化合物、水和二氧化碳,部分未反应的臭氧及微量臭氧氧化后的有机小分子化合物和在前期中剩余的臭气分子在后期的深度生物吸收塔中被洗涤下来,最终实现气体达标排放。2.42.4、除臭效果、除臭效果博天环保科技经过多年的试验和不断改进,最终保证我们的产品在臭气净化率上可高达 90%以上。经过两级串联除臭塔和低温等离子除臭装置处理后,除臭场地恶臭污染物的排放达到的国家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4554-93)的厂界标准值二级新扩建排放标准。具体数值参见下表: 二级二级三级三级 序序号号控制项目控制项目单位单位一一级级新扩改新扩改建建现有现有新扩改新扩改建建现有现有1氨mg/m31.01.52

6、.04.05.02三甲胺mg/m30.050.080.150.450.803硫化氢mg/m30.030.060.100.320.604甲硫醇mg/m30.0040.0070.0100.0200.0355甲硫醚mg/m30.030.070.150.551.106二甲二硫mg/m30.030.060.130.420.717二硫化碳mg/m32.03.05.08.0108苯乙烯mg/m33.05.07.014199臭气浓度无量纲1020306070三、除臭系统主要设备介绍三、除臭系统主要设备介绍生物除尘除臭整个系统由废气集气罩、废气集气罩、生物除臭塔生物除臭塔、低温等离子净化器、深度生物除、低温等离

7、子净化器、深度生物除臭塔、离心风机、自动控制系统臭塔、离心风机、自动控制系统等组成。整套系统技术先进、操作管理方便、处理效果可靠。所用药剂对人体无毒无害,无二次污染。3.13.1 生物除臭塔生物除臭塔生物除臭塔是集喷淋除尘、喷淋除臭、微生物降解、活性炭吸附于一体的装置。(1)(1)填料填料臭气和粉尘经风机吸入,经过两级喷淋、两级填料过滤,填料的载体为复合材料的空心多面球,大大增加了废气与水雾及微生物除臭剂接触的面积和时间; (2)(2)雾化装置雾化装置塔体内部的雾化喷嘴将生物除臭液充分雾化成微小的液滴,液滴附着在生物填料上,形成极大的表面积,与臭气分子充分接触,吸收臭气中的硫化氢、氨等,然后进

8、行生物反应,从而使臭气经过吸附、分解达到净化的目的。 (3)(3)除雾装置除雾装置废气经过水雾除尘和微生物除臭后,其中含有大量的水汽,需对气体进行吸湿、除雾处理,该装置为一排有一定倾斜角度的导流板,将水雾截留。经过除雾处理后,气体含水率降为 15%以下,同时还起到过滤吸附尘埃的作用。(4)(4)废气集气罩废气集气罩在料槽内由于垃圾收集车倾倒垃圾会升腾起大量的粉尘,垃圾站的压装机处臭源也比较集中,因此在倒料槽上方及压装机上方安装废气集气罩,有利于废气收集,集气罩入口处安装过滤网,防止大的纸屑、塑料袋等进入风管。 侧吸风侧吸风上吸风上吸风3.23.2 低温等离子净化器低温等离子净化器低温等离子废气

9、净化法属于高级氧化法。其显著特点是以羟基自由基为主要氧化剂与有机物发生反应,反应中生成的有机自由基可以继续参加 H 的链式反应,或者通过生成有机过氧化物自由基后进一步发生氧化分解反应直接降解为最终产物 CO2和 H2O,从而达到了氧化分解有机物的目的。在常温下废气中的氧分子在通过离子氧发生器时,经过微波激发区、等离子激发区、板式激发区受到一定能量的电子的碰撞,使中性分子失去电子变成正极离子,而释放的电子在瞬间与另一中性分子结合,形成负极离子,带有正、负电荷的氧离子(原理见上图)各吸附 10-2010-20 个分子形成离子群。因氧化氢等的催化作用,产生 O O2 2、O O2-2-、O O2+2

10、+、OHOH、HOHO2 2、O O、O O 等氧簇聚集体,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其氧化能力是氧气的 10001000 倍,产生的这些高浓度的氧离子群迅速与各种无机、有机废臭气气体分子碰撞,激活废气气体分子,与废臭气气体分子发生一系列氧化还原反应,将废臭气气体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以此达到臭气的彻底净化。3.33.3 深度生物除臭塔深度生物除臭塔深度生物除臭塔构造同生物除臭塔,其主要作用是去除未反应的臭氧及微量臭氧氧化后的有机小分子化合物以及在前期未能完全消除的臭味分子,使臭气得到彻底的净化,无二次污染物排出,达到国家规定的恶臭气体排放标准。3.43.4 智能控制系统智能控制系统除臭系统的运行方式

11、以连续24h/天运行为原则,也可以满足间歇运行的可能,各除臭装置具有手动、自控、远程三种控制方式,主要控制参数可以接入现有的远程监控系统。除尘除臭电机工作采用变频调速控制,整体系统采用PLC自动控制,通过内部的控制器与中控室的计算机联网,可在中控室进行控制,实现压缩机的联机工作。在料槽前方(卷帘门)收集车卸料工位上方设有车位传感器,当收集车倒车进入卸料工位时,车位传感器可检测到收集车的存在,马上将信号传递给中央控制系统,中央控制系统再将信号传递给除尘除臭系统的电控系统,除尘除臭系统马上进入高频工作状态。收集车卸料完毕,驶离卸料工位后,除尘除臭系统自动延时后停止工作。四、除臭塔中微生物臭气净化技

12、术的基本原理四、除臭塔中微生物臭气净化技术的基本原理生物洗涤过滤塔臭气净化工艺采用“微生物”降解技术,利用生长在滤料上的除臭微生物对 H2S、SO2、NH3等及大部分挥发性的有机异味物进行降解,净化率可达 98-99 %。塔内有有利于生物附着和生长的复合填料和微生物优势菌种。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滤塔中的微生物在填料表面形成生物膜,利用废气中无机和有机物作为生物菌种生存的碳源和能源,通过微生物氧化、降解和转化异味物质,将异味物质分解为水、二氧化碳和矿物质等无臭物,从而达到国家标准(恶臭气体排放标准)的排放标准。 五、结论五、结论垃圾站中恶臭气体和粉尘,对人体呼吸、消化、心血管、内分泌及神经系统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毒害,采用两级生物除臭塔并加入等离子废气净化装置,对于臭气起到了彻底的净化作用,保护了现场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周围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