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家庭家宴管理_制度规范_工作范文_应用文书

上传人:nt****6 文档编号:39848541 上传时间:2018-05-2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家庭家宴管理_制度规范_工作范文_应用文书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农村家庭家宴管理_制度规范_工作范文_应用文书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村家庭家宴管理_制度规范_工作范文_应用文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家庭家宴管理_制度规范_工作范文_应用文书(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家庭家宴管理农村家庭家宴管理农村家宴,农村家宴,指农村家庭因婚丧嫁娶或乔迁、祝寿等事宜,自办的、非营运性、非赢利性的各种集体性聚餐宴席。农村家宴分为举办者自已加工制作食品,和应举办者要求,由农村家宴专业加工服务机构或者乡村厨师上门加工制作食品两种形式。农村家宴专业加工服务机构农村家宴专业加工服务机构,指应举办者要求上门提供家庭宴席加工服务活动的机构,如“一条龙”、“厨师班”等。农村家宴食品安全管理纳各村(居)委年度工作目标,对各村(居)委及相关监管人员进行评议、考核。农村家宴实行申报备案管理农村家宴实行申报备案管理:凡村民需举办 50 人以上宴席的,须提前 2 天向所在村村委会申报(按要求

2、填写申办书、承诺书,申办书内容包括预计就餐时间、就餐人数、场地卫生安全条件、菜品清单、厨师和执事的健康状况等),由各村(居)食品药品安全协管员承担本区域内农村家宴的申报受理、备案登记、情况收集、报告及现场监督指导等工作,并建立登记台帐档案,并按月将本行政村当月举办农村家宴的情况及相关资料报镇食药监所。食品安全协管员接到备案申报后,应向宴席主办者宣传本制度相关条款和应注意的食品安全问题,并上门对举办宴席的加工场所、内外环境、卫生设施、操作流程、用水条件、个人卫生、餐具用具以及采购、贮存、清洗消毒、加工制作等关键环节的卫生条件进行现场检查和业务指导。现场监管注意事项:现场监管注意事项:1.从事农村

3、家宴从事农村家宴厨师必须经过卫生行政部门食品安全和食品卫生知识培训及健康体检,持合格证和当年健康证,方可上岗。2.督促农村家宴举办者督促农村家宴举办者对购进原料和食品应严格把关,保证质量,不得采购“三无”商品,严禁采购加工病死毒死动物肉类、腐败变质、生虫长霉、有毒有害、超过保质期及不新鲜的食品和原料;具有与宴席规模相适应的烹饪场所和防蝇防尘设施;加工过程中应做到生熟分开,菜品煮熟烧透,凉菜符合卫生标准。3.加工场所和用具清洁消毒加工场所和用具清洁消毒。督促事主搞好家宴场所清洁卫生工作,做好刀、砧板、桶、筐、抹布、锅碗瓢盆用具的消毒工作,加工用容器、工具要做到生熟分开,原料与成品、生熟食品分开存

4、放,防止交叉污染。4.农村家宴应尽量避免食用野生菌、四季豆、生动物血肉等易中毒物品。夏秋两季举办宴席的必须进行重点备案和管理,尽量避免食用凉拌菜和购买两天以上未经高温处理的肉类等易被微生物污染的食品。5.按要求对家宴用的菜肴实行 48 小时留样备检留样备检,对于查出的不合格食品,就地销毁。 强化日常宣传,强化日常宣传,提高群众的卫生安全意识。加强食品卫生的宣传教育工作,特别是加强集体用餐卫生安全教育工作,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广泛普及食品卫生知识,农村群众的卫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事故应急处置:事故应急处置:一旦发生食物中毒及其它突发性食品安全事件,农村家宴举办者、主厨和监督人员应立即控制并保

5、护好现场,迅速组织将病人送往医院救治,同时及时报告当地村(居)委会。村(居)委会接到报告后,要迅速向乡镇人民政府报告。乡镇人民政府接到报告后必须立即报告县市人民政府和食品药品监管、卫生行政等部门,并根据实际情况分别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工作。事故发现者也可直接向当地人民政府和卫生、公安、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报告。举办者应主动提供剩余食品、原料及相关物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事件的调查处理工作。严格责任追究制度:严格责任追究制度:对因未按规定履行监管职责或因工作失职,造成食品安全事件,或发生群体性食物中毒等事件后,瞒报、谎报、漏报、迟报、延误应急救援等造成严重后果的,按分级管理权限,依照有关规定对相关单位及责任人实施责任追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