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7 遗传信息的表达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847600 上传时间:2018-05-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点7  遗传信息的表达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考点7  遗传信息的表达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考点7  遗传信息的表达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考点7  遗传信息的表达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考点7  遗传信息的表达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考点7 遗传信息的表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点7 遗传信息的表达(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圆学子梦想 铸金字品牌- 1 -温馨提示:温馨提示:此此题库为题库为 Word 版,版,请请按住按住 Ctrl,滑,滑动动鼠鼠标滚轴标滚轴, ,调节调节合适的合适的观观看看比例,关比例,关闭闭 Word 文档返回原板文档返回原板块块。 。考点考点 7 7 遗传信息的表达遗传信息的表达一、选择题一、选择题1.(2010山东高考T1)下列实例与基因的作用无关的是 ( ) A.细胞分裂素延迟植物衰老B.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C.过量紫外线辐射导致皮肤癌D.细菌感染导致 B 淋巴细胞形成效应 B(浆)细胞【命题立意】本题以实例为材料,体现高考 “将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的要求,主要考查对基因与性状关系的理

2、解。【思路点拨】考虑所列事实是否与基因有关。具体思路如下:前者原因后者细胞分裂素阻止核酸酶和蛋白酶等一些水解酶的产生延迟植物衰老极端低温原因很多,如能够使蛋白质变性细胞膜破裂过量紫外线辐射紫外线辐射可使基因突变导致皮肤癌B 淋巴细胞抗原刺激 B 淋巴细胞增殖、分化,B 淋巴细胞增殖、分化过程中有蛋白质合成形成效应B(浆)细胞【规范解答】选 B 。目前,已肯定的天然存在的细胞分裂素有 31 种,其中 16种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中。细胞分裂素都是腺嘌呤的衍生物。细胞分裂素可延迟植物细胞衰老的原因是:(1)它能阻止核酸酶和蛋白酶等一些水解酶的产圆学子梦想 铸金字品牌- 2 -生,从而保护核酸、蛋白质和

3、叶绿素等不受破坏;(2)它还能吸引营养物质向其所在部位运输。核酸酶和蛋白酶的产生与基因有关,故不选 A;正常细胞被过量紫外线辐射后,基因发生突变,导致皮肤癌的出现,故不选 C;B 淋巴细胞通过增殖、分化形成效应 B(浆)细胞,该过程中基因指导合成相关的蛋白质,故不选 D;极端低温导致细胞膜破裂的原因很多,如极端低温能够导致PH 降低呈酸性,从而使蛋白质变性,加速细胞膜破裂,此过程与基因无关,故选 B。2.(2010安徽高考T3)大肠杆菌可以直接利用葡萄糖,也可以通过合成-半乳糖苷酶将乳糖分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加以利用。将大肠杆菌培养在含葡萄糖和乳糖的培养基中,测定其细胞总数及细胞内 -半乳糖苷酶

4、的活性变化(如图)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 A050 min,细胞内无 -半乳糖苷酶基因B50 min100 min,细胞内无分解葡萄糖的酶C培养基中葡萄糖和乳糖同时存在时,-半乳糖苷酶基因开始表达D培养基中葡萄糖缺乏时,-半乳糖苷酶基因开始表达【命题立意】本题通过对坐标曲线的分析,考查微生物通过控制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进而控制代谢过程。【思路点拨】解答本题需要注意以下的关键点:圆学子梦想 铸金字品牌- 3 -(1)细胞数目变化反映细胞能源物质的供应情况;(2)在生物正常的生命活动过程中,遗传物质一般不会发生变化,只是不同的基因在不同的时间进行表达。【规范解答】选 D。根据图示曲线,在

5、 050 min,细胞数目不断增加,表明此时大肠杆菌以葡萄糖为能源物质;50 min100 min,细胞数目最初保持不变,表明葡萄糖已经用尽,随后 -半乳糖苷酶活性增加,将乳糖分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供大肠杆菌利用。-半乳糖苷酶基因在细胞中一直存在,只是050min 有葡萄糖存在的时候 -半乳糖苷酶基因未表达,当培养基中缺乏葡萄糖时,-半乳糖苷酶基因才开始表达。3.(2010天津高考T2)根据表中的已知条件,判断苏氨酸的密码子是( )A.TGU B.UGA C.ACU D.UCU【命题立意】本题以密码子判断为题,考查转录、翻译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有关知识。【思路点拨】解答本题要注意以下关键点:(1

6、)密码子是 mRNA 上相邻的三个碱基。(2)mRNA 上的碱基和 DNA 模板链上的碱基互补配对。(3)mRNA 上的密码子和 tRNA 上的反密码子互补配对。【规范解答】选 C。mRNA 上 3 个相邻的碱基决定 1 个氨基酸,每 3 个这样的碱圆学子梦想 铸金字品牌- 4 -基称为 1 个密码子。据表 mRNA 的密码子和 tRNA 上的反密码子互补配对,可推知 mRNA 的密码子最后的碱基为 U;DNA 的一条链为 TG_另一条链为 AC_,若 DNA转录时的模板链为 TG_链,则 mRNA 的密码子为 ACU,若 DNA 转录时的模板链为AC_链,则 mRNA 的密码子为 UGU。【

7、类题拓展】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应用(1)中心法则及其补充的几个过程中都涉及碱基互补配对。(2)有关题型:DNA 中碱基数量的计算,分析时仅仅抓住两条链上相对应的互补碱基数量相等即可。基因表达过程中氨基酸数、mRNA 上的碱基数、DNA 的碱基数量关系比为136。4 (2010海南高考T12)下列关于遗传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A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遗传信息的传递遵循中心法则BDNA 中的遗传信息是通过转录传递给 mRNA 的CDNA 中的遗传信息可决定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DDNA 病毒中没有 RNA,其遗传信息的传递不遵循中心法则【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了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和规律。【思

8、路点拨】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以及 DNA 病毒中的 DNA 都能够进行复制以及转录和翻译从而完成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且均遵循中心法则。【规范解答】选 D。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少量的 DNA 和 RNA,能够进行 DNA 的复制、转录和翻译的过程,遵循中心法则,A 正确;DNA 能够通过转录将遗圆学子梦想 铸金字品牌- 5 -传信息传递给 mRNA,进一步通过翻译完成蛋白质的合成,所以 DNA 中的遗传信息可决定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故 B、C 正确;DNA 病毒中只有 DNA,能在宿主细胞中进行 DNA 复制、转录、翻译,故其遗传信息的传递也遵循中心法则,D 错误。【类题拓展】不同生物

9、体内的遗传信息传递规律(1)以 DNA 为遗传物质的生物遗传信息传递(2)以 RNA 为遗传物质的生物遗传信息传递RNA 复制病毒RNA 逆转录病毒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5. (2010江苏高考T34)铁蛋白是细胞内储存多余 Fe3+的蛋白,铁蛋白合成的调节与游离的 Fe3+、铁调节蛋白、铁应答元件等有关。铁应答元件是位于铁蛋白 mRNA 起始密码上游的特异性序列,能与铁调节蛋白发生特异性结合,阻遏铁蛋白的合成。当 Fe3+浓度高时,铁调节蛋白由于结合 Fe3+而丧失与铁应答元件的结合能力,圆学子梦想 铸金字品牌- 6 -核糖体能与铁蛋白 mRNA 的一端结合,沿 mRNA 移动,遇到起始密

10、码后开始翻译(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甘氨酸的密码子是 ,铁蛋白基因中决定 的模板链碱基序列为 。(2)Fe3+浓度低时,铁调节蛋白与铁应答元件结合干扰了 ,从而抑制了翻译的起始;Fe3+浓度高时,铁调节蛋白由于结合 Fe3+而丧失与铁应答元件的结合能力,铁蛋白 mRNA 能够翻译。这种调节机制既可以避免 对细胞的毒性影响,又可以减少 。(3)若铁蛋白由 n 个氨基酸组成,指导其合成的 mRNA 的碱基数远大于 3n,主要原因是 _ _。(4)若要改造铁蛋白分子,将图中色氨酸变成亮氨酸(密码子为UUA、UUG、CUU、CUC、CUA、CUG),可以通过改变 DNA 模板链上的一个碱

11、基来实现,即由 。【命题立意】本题通过图示和文字展示了 Fe3+、铁应答元件、铁调节蛋白调节翻译过程的机制,主要考查比较、判断、推理、分析等综合思维能力以及识图能力。【思路点拨】解答此题应注意以下关键点:(1)基因表达的具体过程;(2)读图并提取、梳理与题目相吻合的信息。【规范解答】 (1)据图可知,甘氨酸的反密码子(tRNA 上)是 CCA,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甘氨酸的密码子是 GGU。据图可知,编码 氨基酸序列的 mRNA 链碱基序列为GGUGACUGG,根据碱基圆学子梦想 铸金字品牌- 7 -互补配对原则,转录该 mRNA 的 DNA 模板链碱基序列为CCACTGACC,也可以是CCA

12、GTCACC(转录方向与前者相反) 。(2)铁应答元件存在于铁蛋白 mRNA 上,当 Fe3+浓度低时,铁应答元件能与铁调节蛋白发生特异性结合,导致核糖体不能与铁蛋白 mRNA 一端结合,不能沿mRNA 移动,从而抑制了翻译的起始;Fe3+浓度高时,铁调节蛋白由于结合 Fe3+而丧失与铁应答元件的结合能力,铁蛋白 mRNA 能够翻译,这种调节机制既可以避免 Fe3+对细胞的毒性影响(铁蛋白是细胞内储存多余 Fe3+的蛋白) ,又可以减少细胞内物质和能量的浪费。(3)指导铁蛋白合成的 mRNA 的碱基序列上存在一些诸如铁应答元件、终止密码等不能编码氨基酸的序列,故指导其合成的 mRNA 的碱基数远大于 3n。(4)色氨酸的密码子为 UGG,亮氨酸的密码子有UUA、UUG、CUU、CUC、CUA、CUG,其中与色氨酸的密码子相差一个碱基的是UUG,即可由 UGG 变为 UUG,故 DNA 模板链上的碱基变化是由 ACCAAC,即一个碱基由 CA。【参考答案】(1)GGU CCACTGACC(CCAGTCACC)(2)核糖体在 mRNA 上的结合与移动 Fe3+ 细胞内物质和能量的浪费(3)mRNA 两端存在不翻译的序列(4)CA关关闭闭 Word 文档返回原板文档返回原板块块。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