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九 地壳的运动与地形、地质灾害专题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848504 上传时间:2018-05-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九 地壳的运动与地形、地质灾害专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专题九 地壳的运动与地形、地质灾害专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专题九 地壳的运动与地形、地质灾害专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专题九 地壳的运动与地形、地质灾害专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专题九 地壳的运动与地形、地质灾害专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九 地壳的运动与地形、地质灾害专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九 地壳的运动与地形、地质灾害专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专题九 地壳的运动与地形、地质灾害专题 (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 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9 小题 36 分)下图为某区域地质构造剖面图。读图回答 12 题。距今年份(年)1下列关于该处地质事件发生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下沉沉积岩浆侵入挤压褶皱发生断裂抬升侵蚀下沉沉积B下沉沉积挤压褶皱发生断裂岩浆侵入抬升侵蚀下沉沉积C下沉沉积岩浆侵入发生断裂挤压褶皱抬升侵蚀下沉沉积D下沉沉积挤压褶皱岩浆侵入发生断裂抬升侵蚀下沉沉积2下列关于此地开发建设的叙述,合理的是( )A可以在此地修建采石厂B地表可以修建铁路C褶皱内部肯定存在油气,可以开发D可以利用天然拱形岩层修建隧道解析

2、 第 1 题,由图可知,该区域最初出现大面积成层岩石,这是由地壳下沉,长期接受沉积而成的;紧接着沉积岩层发生了弯曲变形,即岩层受到挤压形成褶皱;之后,褶皱中有岩浆侵入;断层发生在岩浆岩形成之后;上覆岩层凹凸不平,整体发生侵蚀,说明地壳处于抬升过程中;岩层最上部又有沉积岩覆盖,说明岩层继续下沉接受新的沉积,故选 D。第 2 题,由于有断层存在,断层处岩石破碎,有利于修建采石厂,但并不利于修路、修隧道或开发油气。2答案 1.D 2.A(2014徐州市高三打靶卷)下图为塔里木盆地南缘绿洲附近的约特干古城遗址某处地层剖面图,读图完成 34 题。3约特干古城遗址文化层深埋于地下的原因是( )板块断裂地层

3、下陷 河流泥沙沉积 风沙沉积 冰川冰碛物堆积A B C D4据该地层剖面图,可推知约特干古城遗址自然环境变化的特点是( )A1 000 年以来气候稳定不变B2 000 年以来沉积速度加快C6 000 年以来湿润期大于干旱期D距今 7 000 年开始出现绿洲解析 第 3 题,根据题干该古城遗址文化层位置是在塔里木盆地南缘绿洲附近,深埋于地下主要受沉积物堆积作用形成的,包括河流泥沙沉积和风沙沉积。第 4 题,看地层剖面图,符合题意的只有 2 000 年以来沉积速度加快。答案 3.C 4.B下图是某地岩层水平分布图。据图回答 56 题。35图中甲处所示构造地貌最有可能是( )A背斜山脊 B向斜山脊C

4、背斜山谷 D向斜山谷6沿 ab 剖面线的剖面图是( )解析 第 5 题,由等高线“凸低为山脊”的规律可知,甲处为山脊;由岩层分布可知,甲处岩层中间新、两翼老,地质构造为向斜,故选 B。第 6 题,a 点海拔为 150200 m,b 点海拔为 050 m,且依据等高线“凸高为山谷,凸低为山脊”的规律,确定沿 ab 剖面线地势起伏如 A 图所示,故选 A。答案 5.B 6.A下图为北半球某河段示意图,箭头表示河流流向。读图回答 78 题。7图中四地中,流水侵蚀作用最微弱的是( )A地 B地C地 D地48连线处河流断面的剖面图是( )解析 第 7 题,由图可知,地堆积物最多,且依据弯曲河道“凹岸侵蚀

5、、凸岸堆积”规律,确定地流水侵蚀作用最微弱,故选 A。第 8 题,侵蚀岸坡陡,堆积岸坡缓。由图可知,处为凸岸、堆积岸;处为凹岸、侵蚀岸,故选 C。答案 7.A 8.C读图,回答 9 题。9图示地区( )A以内力作用为主B风沙较大C以流水堆积作用为主D地貌形成是内外力综合作用的结果解析 由图可知,图示地区有峰林、溶洞和钟乳石等,为喀斯特地貌区,主要为湿润和半湿润地区,风沙较小;形成该地地貌的地质作用既有内力作用,也有外力作用,故选 D。答案 D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 小题 16 分)(2014南通市高三一调)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 1011题。510该区域地质构造的

6、主要成因有( )A流水沉积作用 B风力侵蚀作用C地壳水平运动 D地壳升降运动11甲、乙、丙、丁四地中,开采煤矿时发生透水事故风险较大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解析 第 10 题,从图中看出岩层有褶皱和断层,表明该处既发生过水平运动也发生过升降运动。但是上部的岩层比较完整,表明还没有受到侵蚀和沉积作用。第 11 题,向斜处是地下水汇聚的地方,断层处水容易沿着裂隙流动,所以乙地和丁地开采煤矿时容易发生透水事故。答案 10.CD 11.BD(2014江苏省高三百校大联考正卷)下图是北半球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 1213 题。12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图中地层形成的顺序为B、地层中可能

7、含有植物化石C先形成断层,后发生处的岩浆侵入活动DM 地地貌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613若图示区域河流两岸的地质条件相似,则( )A河口附近的岛屿更容易和 e 岸相连Ba、b、c 三处适合兴建水电站的是 c 处Ca 河段以沉积为主,b 河段以侵蚀为主D河流上游地区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灾害解析 第 12 题,从沉积顺序看沉积岩的形成顺序,应该依次是,的形成在断层之前,而处的岩浆侵入活动又是在断层之后,这样分析可以得出答案了。是侵入岩,地层中不可能含有植物化石。M地地貌是断层地貌,是由内力作用形成的。第 13 题,该图为北半球图,河流右岸冲刷,左岸堆积,河口附近的岛屿更容易和 e 岸相连;c 处河道弯

8、曲且开阔,修建水电站工程量大,不适宜修建;a 河段在河流上游,落差较大,应以侵蚀为主,b 河段有支流汇入,河道开阔,应以沉积为主;河流上游地区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灾害正确。答案 12.AC 13.AD三、综合题(共 48 分)14(20 分)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甲地的地质构造属于_,简述该地地貌的成因。(6 分)(2)乙地地貌类型为_,简述该地貌的形成过程。(6 分)(3)简述丙地地貌的形成原因。(4 分)(4)分析丁地区聚落分布集中的原因。(4 分)解析 第(1)题,甲地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构造;向斜槽部因受挤压,岩石坚实,不易被侵蚀,因而形成山岭。

9、第(2)题,乙地位于山前,形态呈扇形,为冲积扇。第(3)题,丙地为喀斯特地貌(或岩溶地貌),是可溶性的岩石7(如石灰岩)受到含有二氧化碳的流水的溶蚀作用而形成的。第(4)题,根据丁地区的海陆位置和地形特点回答。答案 (1)向斜 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坚硬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2)冲积扇(或洪积扇) 山区河流流出山口,流速降低,河流携带的物质在山前(山麓)堆积。(3)丙地地貌是可溶性岩石受到含有二氧化碳的流水的溶蚀作用而形成的。(4)丁地区为河流冲积平原,土壤肥沃,地势平坦,河网密布,交通便利等。15(2014太原市模拟)(14 分)读我国广西某村落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描述图示地区村

10、落分布的特点并说明原因。(6 分)(2)简述地表形态对图示公路选线的影响。(4 分)(3)图中附近公路段,在修建过程中哪段要特别做好地质灾害预防工作?试分析其原因。(4 分)解析 第(1)题,图中村落主要分布在河流附近,沿河谷分布;原因应从该区地形、地势方面进行分析。第(2)题,地表形态对图示公路选线的影响应从地形、自然障碍、投资、工程量等方面分析。第(3)题,可从各路段附近地区等高线密集程度进行分析。答案 (1)特点:村落主要沿河谷分布。原因:图示区域为山区,河谷平原地区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有利于生产、生活和对外联系。(2)公路沿河谷平原修建,避免跨越河流,降低建设难度和投资,减小工程量。(

11、3)附近路段。原因:该路段附近等高线密集,山体坡度较大,易发生崩塌、滑坡灾害。816(2014苏州市高三教学调研测试)(14 分)分析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早期的石羊河和弱水流域面积较现在大很多,是祁连山北麓的两大水渠。材料二 相关研究表明,阿拉善高原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是中国黄土地区粉尘堆积的主要物源区,并且两者均来自于祁连山北麓高山作用(风化剥蚀和冰川作用)形成的碎屑物质。材料三 中国局部相关区域图。(1)祁连山北麓的碎屑物质被河流带至下游地区的阿拉善高原,形成大面积的_(地貌类型),在西北_的气候环境下,近地面的风再将较细小的物质带离原地,形成沙漠;并通过_风将粉尘

12、继续向东部地区搬运,途中受_山脉的阻挡,大量的粉尘被沉积在黄土高原。(4 分)(2)贺兰山以西的沙漠中分布着 100 多个盐湖,简述该区域湖泊含盐量高的自然原因_。(4 分)(3)黄土土质疏松,易发生水土流失。你认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对黄河下游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简要说明你的理由_。(6 分)解析 第(1)题,山上的碎屑物质被河流带至下游地区的山麓地带堆积形成洪积冲积扇平原;西北的气候环境是干旱,而且盛吹西北风,粉尘在西北风的吹扬搬运过程中,受到太行山、秦岭、吕梁山等的阻挡,大量的粉尘沉积,形成了原始黄土高原,这就是黄土高原“风成说”的过程。第(2)题,9湖泊含盐量高从气候

13、干燥,年降水量少,使河流的径流量少,晴天多,光照强,而且多大风天气,蒸发量大,使得盐分积累形成盐湖。第(3)题,可以是利大于弊,也可以是弊大于利,只要理由合理充分即可。利大于弊,主要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泥沙随着水流被带至黄河下游地区沉积,形成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为农业生产提供广阔的土地和肥沃的土壤。弊大于利,主要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泥沙大量涌入河道,使得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旱涝频发,影响了农业生产。答案 (1)洪积冲积扇(或冲积扇) 干旱 西北太行山、秦岭等(2)该湖区位于大陆内部的干旱与半干旱地区(或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年降水量少;地处内流区,多内流河,河流径流量小,入湖水量少;太阳辐射强(光照强,日照时间长),故蒸发量大;多大风天气,多风加剧淡水蒸发(3)利大于弊;理由:黄河下游地势渐趋平缓,水流速度降低,泥沙大量沉积,形成沿岸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为当地农业生产提供了广阔的耕地和肥沃的土壤弊大于利。理由: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导致大量泥沙涌入河流,使河道淤塞,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 ,旱涝频发,影响了当地农业生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