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语文中考专题特训50 文言文比较阅读(一)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9822999 上传时间:2018-05-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语文中考专题特训50 文言文比较阅读(一)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2年语文中考专题特训50 文言文比较阅读(一)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2年语文中考专题特训50 文言文比较阅读(一)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2年语文中考专题特训50 文言文比较阅读(一)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2年语文中考专题特训50 文言文比较阅读(一)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2年语文中考专题特训50 文言文比较阅读(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语文中考专题特训50 文言文比较阅读(一)(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专题特训中考专题特训( (五十五十) ) 文言文比较阅读文言文比较阅读( (一一) )班级 姓名 学号 (时间:45 分钟分值:100 分) 一、(2011 广安)阅读鱼我所欲也和万事莫贵于义 ,完成 14 题。(26 分)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 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 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 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 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

2、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选自孟子告子上) 【乙】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 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 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 于义也。 ” (选自墨子) 【注释】予:给,送。子:你,代词。履:鞋子。一言:一句话,即关系到正义 与非正义的一句话。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 分) (1)故患有所不辟也( )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 (3)今谓人曰( ) (4)何故(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

3、子。(6 分)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2)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3 【甲】文运用比喻论证来阐明观点,具体来说是用 这个比喻来阐 述 的观点;【乙】文论证层层深入,首先论证了帽子鞋子不如 手脚珍贵,其次论证了 ,然后论证了生命不如义珍贵, 最后强调了 的中心论点。(8 分) 4 【甲】 【乙】两文都阐明了“义”的重要性,您认为“义”的内涵是什么?今天还有坚持 的必要吗?为什么?(8 分)二、(2011 成宁)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15 题。(26 分)来源:学科网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 不见曦月。

4、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谳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 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 (选自三峡) 【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 余挈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 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选自湖心亭看雪) 1解释下面加点词的含义。(4 分) (1

5、)虽乘奔御风( ) (2)其间千二百里( ) (3)是日更定( ) (4)湖中人鸟声俱绝( )来源:Z#xx#k.Com 2下面各组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5 分)( ) A良多趣味 此皆良实 B飞漱其间 又何间焉 C余挈一小舟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D上下一白 长烟一空 3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白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这句话。(4 分)4下面分析有误的一项是(5 分) ( ) A甲文第段“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句,是通过侧面描写的方法,表现山远山高。来源:Zxxk.ComB甲文第段“清荣峻茂”四字状四物,表现了“水之清澈,树之繁密,山之高峻, 草之茂盛” ,体现了本文语言简约凝练的

6、特点。 C甲文布局巧妙,前后照应。如末段写“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巧妙照应了首段的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 D “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字,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的“痴” 。5甲、乙两文中的画线句,都是从什么角度写景的?这两处景物描写各有什么作用?(8 分)三、(2011 齐齐哈尔)阅读文言文。回答 15 题。(23 分)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 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偏,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

7、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大小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 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 (选自曹刿论战) 【乙】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 分) (1)牺牲( ) (2)衡( ) 2翻译下列句子。(3 分) 何以战?3齐鲁长勺之战,鲁国如果没有曹刿这样的贤士就不会取胜,这个事例恰恰证明了生于 忧患,死于安乐中的“ , , ” 。 (用原句回答)(6 分) 4找出【甲】段中集中体现曹刿政治思想的句子, 【乙】段中体

8、现文章中心论点的句子, 分别抄写在下面。(4 分)5从【甲】段或【乙】段中,选出你感触最深的一个句子,谈谈你的理解。(8 分)四、(2011 三明)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 14 题。(25 分)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 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 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来源:Zxxk.Com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孙叔敖

9、遇狐丘丈人,狐丘丈人曰:“仆闻之,有三利必有三患,子知之乎!”孙 叔敖蹴然易容曰:“小子不敏,何足以知之?敢问何谓三利,何谓三患?”狐丘丈人曰: “夫爵高者,人妒之;官大者,主恶之;禄厚者,怨归之。此之谓也。 ”孙叔敖曰:“不 然。吾爵益高,吾志益下;吾官益大,吾心益小;吾禄益厚,吾施益博。可以免于患乎? ”狐丘丈人曰:“善哉言乎!尧,舜其尤病诸。 ” (孙叔敖遏狐丘丈人) 【注释】仆:对自己的谦称。蹴然:吃惊不安的样子。怨归之:怨恨会集中于他。 吾志益下:我的心志越在于下层。尧,舜其尤病诸:这种事连尧、舜他们都特别担心 做不到呢。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4 分) (1)必先苦其心志(

10、) (2)人则无法家拂士( ) (3)仆闻之( ) (4)官大者,主恶之(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5 分)( )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不知木兰是女郎 B舜发于畎亩之中此之谓也来源:Z#xx#k.Com C所以动心忍性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D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孙叔敖曰:“不然。 ” 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人恒过然后能改。(2)可以免于患乎?4阅读甲乙两文后,回答下面问题。(8 分) (1)甲文中,列举舜、孙叔敖等人的事例是为了论证什么观点?(2)乙文中,孙叔敖所持的观点与甲文中哪句话意思相近?中考专题特训(五十)文言文比较阅读(一) 一

11、、 1(1)祸患,灾难(2)这、这样 (3)对说(4)缘故、原因 2(1)如果人们想要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一切可以保住生命的手段哪 有不采用的呢? (2)送给你天下,却要你的性命,你愿意这样做吗? 3舍鱼而取熊掌 舍生取义 天下不如生命珍贵 万事莫贵于义(一切事物没有比正义更可贵) 4 “义”是正义,是有利于人民、民族、国家的大义。(答到“正义、大义”均可)任何时 候,我们都应该坚持人民(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所以我们应该坚持。 二、 1(1)即使(2)代词,那 (3)代词,这(4)都 2D 3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4A 5甲文、乙文都是从听觉方面写景

12、的。甲文画线句描写三峡秋天的凄清,渲染了一种凄异 的气氛,使人感到无限的悲凉。乙文画线句描写出雪后西湖万籁俱寂的景象,使人感到 冰天雪地的森然寒意,表现出作者孤寂(或孤傲)的情怀。(注意:意境须答出“景”与 “情”) 三、 1(1)(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2)通“横” ,梗塞,指不顺 2(您)凭借什么作战? 3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4 【甲】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乙】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5示例:“人恒过然后能改”这句话表明了每个人难免会犯错误,当我们敢于面对并勇于 改正错误时,就会不断进步。 四、 1(1)使痛苦(2)通“弼” ,辅佐(3)听说(4)讨厌,厌恶 2D 3(1)人常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错误。 (2)可以凭借这种做法免除祸害吗? 4(1)成就大业者,通常要在生活、思想和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练。 (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