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论各派要点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39791127 上传时间:2018-05-1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文论各派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古代文论各派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古代文论各派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古代文论各派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古代文论各派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文论各派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文论各派要点(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代文论各派要点古代文论各派要点1*什么是孔子的“兴、观、群、怨”说? “兴、观、群、怨”说是孔子在论语里提出来的(注,这里简化了论语中的篇名和孔子的原话) 。兴,就是说诗歌有感发人的精神的作用,可以引起人的联想。观,就是说诗歌可以起到观察社会现实的作用,能看到世风的盛衰得失,群,就是说诗歌可以使人们交流感情,达到和谐,起到团结人的作用。怨,就是说诗歌可以干预现实、批判黑暗的社会和不良的政治。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对后世影响极大,成为后世文学批评的一个标准,影响了我国文学中现实主义传统的形成。 2*什么是孔子的“诗可以怨”?“诗可以怨”在文学史上的有何影响? “诗可以怨”是孔子在论语阳货篇

2、中提出来的:“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诗可以怨”是说诗可以“怨刺上政”(论语集解引孔安国语) ,实际上就是说诗歌可以对现实中的不良政治和社会现象进行讽刺和批判。 诗经中许多民歌和一些文人作品就是对当时的社会现实进行讽刺和批判揭露,如著名的民歌魏风中的硕鼠 、 伐檀等,以及小雅中的正月 、 十月之交 ,大雅中桑柔 、 民劳等,或揭露,或批评,或讽刺,或讽谕,都可以说是“怨刺上政”的作品。 “诗可以怨”对我国后世的文学创作,特别是诗歌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我国古典诗歌的批判现实的优良传统。后世的许多诗人的作品都有批评现

3、实社会不良倾向的内容,而屈原、杜甫、白居易等人更是在主观或客观上把“诗可以怨”作为自己创作的主要内容或主要追求目标。即使到了现代,许多进步诗人,如郭沫若、闻一多、艾青等的许多批判黑暗社会的黑暗政治的诗歌作品都可以说或多或少地、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了“诗可以怨”的影响。而在文学批评史上“诗可以怨”也成为批评诗歌作品的一个重要标准,成为文学理论批评的一个重要理论。 总之, “诗可以怨”成为我国诗歌的一个优良传统,对我国诗歌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3*孔子的“不学诗,无以言” 这是孔子的文艺主张。语出论语季氏 。有一次,孔子见他的儿子孔鲤在面前走过,就问:“学诗乎?对曰:未也。 不学诗,无以言。 鲤退

4、而学诗。 ” 孔子所言之“诗”,不是泛指一般的诗歌,而是专指诗经 。春秋战国时期, 诗经都是被称作“诗”、 “诗三百”或“三百篇”的。到汉代, “诗”被儒家奉为经典,才上升为“经”而称诗经 。 诗经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较广泛地反映了商周很长一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和政治思想状况,其中有很多做官、做人、治国、成家的经验教训,以及其它各方面的常识可供后人参考。所以,春秋时代诗经不仅被看作政治教科书,而且其中的篇章辞句,在当时上层社会的交往中也被经常引用。一部左传 ,记录或引用诗经的地方竟达 219 处之多。尤其是在诸侯国之间的一些外交场合中,各国外交人员为了较含蓄、文雅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更

5、是经常吟诵诗经来进行对答。 汉书艺文志记载:“古者诸侯卿大夫交接邻国,以微言相感,当揖让之时,必称诗以喻其志,盖以别贤与不肖而观盛衰焉。 ”鲁襄公十六年,齐国派高厚参加晋国招待各国诸侯的宴会,东道主请各国使者赋诗,高厚也赋了,但用得不得体,惹恼了晋国君臣,结果联合与会各国一起攻打齐国。襄公二十七年,齐国庆封访问鲁国,因吃饭时失礼,鲁国的叔穆子当即就赋了一篇相鼠 ,骂他:“人而无仪,不死何为!”由此可见,孔子所说“不学诗,无以言”在当时并不夸张。 “言”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是口头语言,这当然不是一般的说话,而是指上层社会中的交际应付,同时也有把话说得好一些、文雅一些的意思;再就是书面浯言,学习了诗

6、经对写文章也有帮助,如孟子 、 荀子等都经常引用诗经中的某些章句来作为他们论证问题的论据。 “不学诗,无以言”的主张,强调了文学的教育作用,反映了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文艺为政治服务。这种文学艺术上的功刊主义,在阶级社会中有着普遍的规律。它不仅对当时,而且对后来文学及文艺理沦的发展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附:试分析什么是孔子文艺思想的审美特征? 这个问题由汕头电大的张志强老师提出。我请教了卢永璘老师,他说:孔子文艺思想的审美特征主要应该指论语八佾中的一句话, “子谓韶 , 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 , 尽美矣,未尽善也”中提出的“尽善尽美”。就是说要求文艺作品“尽善尽美”,是孔子文艺思想的审美特征。

7、但到底什么样才叫“尽善尽美”呢?我个人认为孔子还说过的另一句话很重要,就是论语为政篇的“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思无邪”从艺术方面看,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 论语集解引孔安国注所谓“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言其和也。 ”从音乐上讲,中和是一种中正平和的乐曲,也即儒家传统雅乐的主要美学特征。从文学作品来说,它要求从思想内容到文学语言,都不要过于激烈,应当尽量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 总之,什么是孔子文艺思想的审美特征呢?就是孔子所说的“尽善尽美”。怎样才能做到“尽善尽美”呢?也是孔子所说的“思无邪”,即要求文学艺术作品的“中和”之美! 4 孟子中提到“浩然之气”,曹丕提

8、出“文以气为主”,刘勰提出“才、气、学、习”, 都说到了“气”。请问:文章中的“气”到底是什么? 答:“文气”问题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经常提到的一个概念,但其具体所指很难一概而论,不同的文论家所提的“气”有不同的内涵。举例说, 孟子公孙丑上篇说:“(孟子)曰: 我知言,我善养我浩然之气。 ”这里的“气”是指一种作者具有的内在的精神品格之美,形成于文章中就有一种“浩然之气”的正气和美而正的言辞。而曹丕典论论文中所说的“文以气为主”的“气”则是指作家在禀性、气度、感情等方面的特点所构成的特殊精神状态在文章中的体现。因此,不同的作者的文章就会有不同的个性特点。曹丕在文章中还提到了“徐干时有齐气”,则是指

9、徐干文章中常表现出来的齐鲁人的地方特征和风格。 “孔融体气高妙”的“体气”又是指孔融文章所表现出来的孔融人格上的高雅超俗的风度气韵。至于刘勰在文心雕龙体性篇中提到“才、气、学、习”,他的原话是“才有庸俊,气有刚柔,学有浅深,习有雅正”。 “气有刚柔”的“气”,主要是指作者的气质性格。后人对“气”也有与上面不完全相同的解释。我们只能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如果有可能,将来会就这一问题作一专门辅导。 5孟子的“以意逆志”说 孟子的“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都是比较科学的文学批评方法。孟子在孟子万章上中说:“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提出了“以意逆志”说。所谓“以意逆志”,

10、就是说说诗者(即读者)要根据自己的历练、思想意志,去体验、理解作者的作品,不要死扣字眼,也不要受拘束于词句,曲解甚至歪曲全篇的主旨。孟子以这种方法解说诗中的一些作品,比较接近于还了它们作为文学作品的本来面目,为中国文学提供了比较客观实在的批评原则。后世大量的诗话词话大抵是在此原则下展开文学批评和记录读后感想的。 (参见中国历代文论精选 “孟子选录”) 6孟子的“知人论世”说 “知人论世”说是孟子在孟子万章下中提出来的说法:“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其意思是说,读者阅读文学作品应该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和作品写作的时代背景,这样才能站在作者的立场上,与作者为友,体

11、验作者的思想感情,准确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正确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 “知人论世”说 “以意逆志”说都是比较科学的文学批评方法。孟子以这种方法解说诗中的一些作品,比较接近于还了它们作为文学作品的本来面目,为中国文学提供了比较客观实在的批评原则。后世大量的诗话词话大抵是在此原则下展开文学批评和记录读后感想的。 (参见中国历代文论精选 “孟子选录”) 7孟子的“知言养气”说 孟子在孟子公孙丑上中说:“我知言,我善养我浩然之气。 ”提出了“知言养气”说。孟子认为,必须首先使作者具有内在的精神品格之美,养成“浩然之气”,才能写出美而正的言辞。这里的“养气”当是指培养自己的高尚思想情操和道德品格。 “养气

12、”了,才能“知言”,即知道如何写出好作品。这种思想影响到文学创作,就特别强调一个作家要从人格修养入手,培养自己崇高的道德品格。 “知言养气”说的“气”抓住了人的内在最本质的蕴涵,因而被后人广泛地引入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形成了中国古代文论史上以气论文的悠久传统,并引导作家从“养气”入手去指导创作,其影响都是积极的。 (参见中国历代文论精选 “孟子选录”) 8 庄子的“虚静”说 “虚静”,最早是老子在道德经里提出“致虚极,守静笃”的说法,庄子继承发展了老子 “虚静”的学说,认为它是进入道的境界时所必须具备的一种精神状态。 庄子大宗师说:“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庄子的“坐

13、忘”就是 “虚静”,是要使人忘掉一切存在,也忘掉自己的存在,抛弃一切知识,达到与道合一的境界。庄子认为虚静必须在“绝学弃智”的基础上方可达到,然而也只有达到虚静,才能对客观世界有最全面最深刻的认识,才能自由地进行审美观照,艺术创造力才最为旺盛,才能创作出和造化天工完全一致的作品。庄子的“虚静”说对后世影响极大,后世的文学家和文学理论家都或多或少地受到庄子的“虚静”说的影响。 (参见中国历代文论精选 “庄子选录”) 9 庄子的“物化”说 庄子的“物化”说是与他的“虚静”说联系的。庄子认为 “虚静” 是认识“道”的途径和方法,是进入道的境界时所必须具备的一种精神状态。从创作主体来说,必须具备“虚静

14、”的精神状态,这是能否创作合乎天然的艺术之关键。而从创作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来说。必须要达到“物化”的状态。什么是“物化”呢?在庄子看来,进入虚静状态之后,人抛弃了一切干扰和心理负担,就会忘掉一切,甚至忘了自己,不再受自己感觉器官的束缚和局限,而达到认识上的“大明”。作为创作者来说,主体的人也似乎不存在了,主体的“自然”(天)和客体的“自然”(天)合而为一,这就是进入了“物化”的境界,这就叫做“以天合天”。处在这样状态下的创作自然是和造化天工完全一致的了。 (参见中国历代文论精选 “庄子选录”) 10 庄子的“得意忘言”说 “得意忘言”是庄子对言义(即语言与思维)关系的看法。 庄子外物篇说:“筌者

15、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提出了所谓“得意忘言”说。在庄子看来,言是不能完全表达意思的,即言不尽意。他说:“语之所贵者,意也。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 ”(天道 )庄子强调语言文字的局限性,指出它不可能把人复杂的思维内容充分地表达出来,这种认识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人的认识实践的实际情况,但也有明星的局限性。不过庄子的以言不尽意为根据的“得意忘言”说对文艺创作却影响深远。文学作品要求含蓄,有回味,往往要求以少总多,追求“味外之旨”、“言外之意”,而庄子的“得意忘言”说,恰恰道出了文学创作中言、意关系的奥秘。这对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产生了巨大影响,它

16、在魏晋以后被直接引入文学理论,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注重“意在言外”的传统,并且为意境说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参见中国历代文论精选 “庄子选录”) 11*司马迁的“实录精神”极其影响 “实录”是司马迁写作史记的创作原则。东汉史学家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赞中说:史记 “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肯定了司马迁的“实录” 精神。 史记的许多篇章都体现了司马迁的“实录”精神。作者曾 受到汉武帝的残酷迫害,因而“发愤著书”,写成史记 。但这并不影响他的公正和“实录”精神。例如在史记中,他并不发泄私愤,而是客观地记述武帝的事迹,既记述他的功绩也不避讳其残忍和好大喜功,求仙访道和追求长生不老等可笑事实。对汉高祖,也既写了他的推翻暴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