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第九期重点教研课题《小学国学教育进课堂实践研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9737878 上传时间:2018-05-1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淮安市第九期重点教研课题《小学国学教育进课堂实践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淮安市第九期重点教研课题《小学国学教育进课堂实践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淮安市第九期重点教研课题《小学国学教育进课堂实践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淮安市第九期重点教研课题《小学国学教育进课堂实践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淮安市第九期重点教研课题《小学国学教育进课堂实践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淮安市第九期重点教研课题《小学国学教育进课堂实践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淮安市第九期重点教研课题《小学国学教育进课堂实践研究》(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唯有惜时才能成功,唯有努力方可成就!淮安市第九期重点教研课题小学国学教育进课堂实践研究 结 题 报 告涟水县教学研究室小学国学教育进课堂实践研究课题组一、课题的提出一、课题的提出今天的中国,无论是国家的统一、政治的稳定、科技的发达、经济的发展、军事实力和国家综合国力的增长,还是人口的激增以及对世界影响力的增强,都昭示着“大国崛起,民族复兴” ,可谓盛世中国。毋容讳言,今天中国的盛世,在世风世俗尤其是人的价值观等诸多方面与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盛世相比,似乎都正在发生着某种令人不安的变化。而这种变化中,最大的莫过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仁义礼智信”等具有普世意义的道德价值观

2、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完美人格追求正面临着颠覆性挑战及濒临消失的危险。商业、医疗、教育等领域道德严重失范的极端事件频发,社会生活的道德底线被频频突破,整个社会急功近利、心浮气躁,道德沦丧,人心冷漠,信仰危机,诚信缺失实现中国梦,重建中国道德体系,复兴中华传统文化、回归中国传统道德价值观乃是当今中国之首务,已刻不容缓。为此,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战略任务。为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从 2007 年开始,教育部、国家语委推出了以“亲近经典、承续传统”为主题的“中华诵经典诵读”系列活动,希望吸引和鼓励国民尤其是广大青少年,认识了解中华优秀经典著作、提高继承和

3、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自觉意识,从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关键在教育,教育重点在广大青少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在战略主题里面,特别提到教育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和全面发展。“德育为先”里面又特别强调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中小学阶段是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和文化观初步形成的阶段,在这个时期对学生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对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健全人格、提升人文素养将起到重要的作用。由于我国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不作为必修课程,与升学考试也无必然联系,因此,目前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仍面临诸多问题,比如无课程标准、无教材及相应的评价机制,学校之间和

4、地区之间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经验交流不够,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普遍不高等。这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唯有惜时才能成功,唯有努力方可成就!些都是制约传统文化教育真正落实的关键问题。一方面是中华传统文化复兴的大趋势,一方面是现实的较低水平。理论认识需要总结,更需要根据现实情况加以深化。有资料表明:13 岁以前是儿童记忆力发展的黄金时期,此时期做诵读训练,可以使儿童在繁重的课业压力下,脑力得到舒解,加强记忆力,集中注意力,平衡身心发展,提升自制力和自觉性,对人的一生都非常重要。背书,就如练字、练拳、习武,熟能生巧。巧必由烂熟而出。好文章背诵得多,灵巧的修辞、畅达的造句、铿锵的声韵、周密的谋篇,口诵心

5、维,不知不觉,变成自己能力的一部分。加上泛观博览,深思精研,将古人的感受,比照当今的情境,印证永恒的人性、人情,于是自己的文学艺术境界,又可层楼更上。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更应从娃娃做起。为此,我们于 2011 年申报并进行了小学国学教育进课堂实践研究的课题。二、概念的界定二、概念的界定“国学”一词,古已有之。在中国古代, “国学”指的是国家一级的学校,与汉代的“太学”相当。此后朝代更替, “国学”的性质和作用也有所变化。明末清初后学界对“国学”的释义争议很大,有多种说法。 “国学即中国固有的或传统的学术文化” 。这一释义经过几代学者的努力坚守,成为“国学”的通常定义。如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

6、典中,对“国学”一词的解释就是沿用了这样的定义:“称我国传统的学术文化,包括哲学、历史学、考古学、文学、语言学等。 ”这可以说是自清末民国初至今,一直沿用下来的比较通用的定义。本课题中的“国学” ,与“中国传统文化”同义,它不仅写在典籍里,更活在我们的生活里、流淌在我们的血液中。它既包括“经、史、子、集”等国学经典著作,也包含职官典制、法律文化、民生礼俗、衣食住行、体育娱乐、哲学宗教、语言文学、书画艺术、戏曲曲艺、建筑园林、中华医药等国学常识的传习,更包括“仁义礼智信”等具有普世意义的传统道德价值观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完美人格追求的传承。国学教育又称经典教育,就是让孩子在大脑发育最迅速的

7、年龄阶段,通过接触代表人类最高智慧的经典文化,开发其高度智力,培养其健全人格,为孩子的成人成才奠定坚实基础的一种教育方法。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唯有惜时才能成功,唯有努力方可成就!“小学国学教育进课堂实践研究“就是对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小学开展国学教育的教学方式方法进行探索和研究,从内容入手,以整合和渗透为原则,促进小学传统文化教育与小学学科教育的有机融合,从而促进小学生文化素养、审美情趣及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提高。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依据人类记忆和理解的规律。人类学家和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人的记忆力和理解力在人成长过程中的发展曲线是不一样的。人的记忆力发展自零岁开始

8、,十三岁发展至顶峰,六至十三岁为记忆力发展的黄金时段,十四岁后至多能够保持,甚至下降,而理解力的发展,与记忆力大不相同,理解力也是自零岁开始,至十三岁缓慢上升,十三岁后方有长足进展,十八岁以后渐渐成熟,但依然可以因为经验及思考的磨炼而一直有所进步。我们在小学开展国学教育进课堂实践研究正是利用儿童记忆力的黄金时期,记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经典,在其记忆力正在发展的时候加以训练,使学生的记忆力达到较高的顶峰,使学生终生受益。四、研究的目标与内容及子课题四、研究的目标与内容及子课题(一)课题研究的目标(一)课题研究的目标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小学生的文化素养、审美情趣及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为宗旨

9、,融国学教育于学科教学之中,对素质教育背景下国学教育的教学方式方法进行实践探索和研究,使其具有创新性、可持续性和推广价值。”为总目标,探索并构建渗透结合式的小学学科国学教育教学目标、方法和基本模式,为小学学科教学中有效实施国学教育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和案例(二)课题研究的内容(二)课题研究的内容研究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开展经典诵读,丰富学生传统文化底蕴的实践研究;二是小学经典教育与读写教学关系的研究;三是国学教育融入小学学科教学的实践研究;四是小学古诗文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国学教育与小学语文及其他学科教育的有机渗透和结合的内容、方法的序列是课题研究的重点。序号子课题主持人单位1开展经典诵读,丰

10、富学生传统文化底蕴的实 践研究王 旭 王会莉 汤胜国 马玲玲涟水县南门小学 郑梁梅实验学校 涟水县朱码中心小学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唯有惜时才能成功,唯有努力方可成就!(三)子课题及实验校(三)子课题及实验校五、研究的方法与过程五、研究的方法与过程(一)课题研究的方法(一)课题研究的方法(1)本课题以案例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为主。案例研究法是对典型的课堂教学实录进行分析研究,归纳整理出有效的教学行为方式。行动研究法即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边实践,边探索,边检验,边总结,边完善,把研究与课堂教学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2)本课题以文献分析法和调查法为辅。文献分析法作为学习理论、收集信息的主要方法,

11、其中信息资料主要来源于教育理论书籍、报刊杂志以及网络下载的相关资料等。通过对这些资料信息的分析与研究,制定阶段研究目标与实施方案,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不断修正研究的方向等。还可以用之作为培训老师的素材,以提高课题研究的实际效用。调查法主要调查本课题研究之初课堂教学的现状、师生理解情况以及对研究过程中、研究之后的状况进行详细跟踪调查,为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事实性依据。(二)课题研究的过程(二)课题研究的过程本课题研究历时三年,分为三个阶段进行行动研究。第一阶段:准备和开题阶段(2011 年 10 月2012 年 6 月)。确定课题实验学校及班级,完成课题申报、立项及研究实验方案的设计工作,做好开题论证

12、工作。第二阶段:研究实施阶段(2012 年 7 月 2013 年2 月)。实验学校进行子课题研究,县子课题组组织实验学校课题成果展示、交流。定期组织课题研究沙龙活动,以教学观摩课、论坛、活动、论文等多种方式组织实验学校进行课题的成果展示及相互交流。第三阶段:成果汇总和结题阶段(2013 年 3 月8 月)。组织各实验学校汇编科研成果,做好结题鉴定各项准备工作。对论文进行整理,形成最终研究成果;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提升,形成研究报告。六、课题研究的成效与成果六、课题研究的成效与成果通过近三年的实践研究,在小学国学教育进课堂理性认识与实践层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且取得了一系列成果。2小学经典教

13、育与读写教学关系的研究朱延政 刘 军涟水县时码中心小学 涟水县成集学校3国学教育融入小学学科教学的实践研究刘茂生 陶 会涟水县实验小学4小学古诗文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席 艳 张桂仁涟水县唐集学校 涟水县南禄中心小学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唯有惜时才能成功,唯有努力方可成就!(一)国学经典诵读、国学进课堂进一步丰富了学校文化内涵所有参加课题实验的学校在校园文化的建设方面,都融入了国学传统文化的内容,进一步丰富了学校文化内涵。如涟水实验小学校门口以孔子、孟子等人的头像等为内容设立的“博文浮雕”,墙头上有孔子、孟子、老子等人简介、有诗经论语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等经典著作简介宣传牌30 余块, 在教学楼

14、的走廊还挂有唐诗、宋词等精选作品。有体现学校特色、弘扬传统文化的展板、校报,营造了浓郁的国学传统文化氛围。各实验学校校园里每天都能听到学生诵读经典的朗朗书声,能够聆听到悠扬的国乐。进一步丰富了学校的文化内涵。(二)国学经典诵读、国学进课堂促进了学生的转变与提高1人格优化,身心健康参与实验诵读经典的学生,养成了孝顺父母,懂礼貌,知礼仪,有教养的良好习惯。国学经典是古代圣贤思想、智慧的结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千百年年传唱不衰。诵读它,可以修身养心,增加智慧,开启成功之门;诵读它,可以让人认识美、领略美、欣赏美,享受快乐人生。教育专家认为,“道德”“情操”“品性”“气质”等人文素养,很难教成。靠

15、的是“陶冶”“熏习”“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培养出来。因此,在国学经典诵读,让学生熟诵于口,濡染于心,能改变德育以说教为主的方式。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仁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共生共处之道;“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个人与社会健康互动之道;“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的创生之道,以及“民吾同胞,物吾与生”的人文关怀,等等。通过这些经典熏陶,可以帮助学生明白做人的道理、准则和方法,从中得到做人的乐趣,不断提升精神境界,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人格优化。实践证明,“润物无声”的经典诵读是提升学生品性和修养的有效途径。在国学经典的浸染下,学生

16、的性情变得平和了,审美情趣更浓了,想象创作能力更强了,胸怀更为广阔,富有个性,人格健全。经典作品,为孩子的内心世界涂下亮丽的底色。2专注力有所提高经常进行诵读经典的训练,使参与实验的学生逐渐形成了较高的专注力、内心宁静安详的良好读书习惯,使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得到明显的提高。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唯有惜时才能成功,唯有努力方可成就!3记忆力得到提升经常背诵经典,学生的记忆力获得了明显提高,在诵经典及日常的语文知识学习中得得到了有力的证实。4语文能力有所增强诵读经典后,学生的识字量大大增加,积累的好词好句、精彩美文也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是学生们的写作水平的提升,学生作文、发言时已经出口成章、引经据典,很有深度。在各级各类的作文竞赛、诵读经典活动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殷亦璠、王清旺、赵茂琨、徐逸骁、王一珺等同学在世界华人大赛中获奖,丁昇栩、戴诗琪、黄清怡等学生在省经典诵读大赛中获三等奖,还有近 40 名学生在省、市、县竞赛中获奖。5.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民族精神。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民族精神。通过课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